【文档说明】河北省石家庄市2022-2023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答案.docx,共(13)页,1.61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15dda48e51214b484d3e3d9584a01db.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石家庄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高二地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中国和泰国是亲密友好邻邦,近年来中泰各领域合作务实推进、成果丰硕。在泰国诗琳通水库,中泰两国联合承建了诗琳通大坝综合浮体光伏项目
(下图)。依托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诗琳通大坝水电站,新落成的浮体光伏与水电综合能源项目巧妙地将两种可再生能源相结合,达到了“1+1>2”的效果,2021年9月并网投运后,每年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约4.7万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在诗琳通水库上建设光伏项目的优点有()A.减少设备投
资B.节约土地资源C.降低建设难度D.延长发电时间2.受当地自然环境影响,诗琳通浮体光伏项目发电的制约因素是()A.洪涝灾害B.长期高温C.水库水量D.天气状况3.诗琳通大坝“水电+光伏”综合能源发电模式可以()A.降低地质灾害影响B.提高水
库库容C.实现连续稳定供电D.保障水库安全【答案】1.B2.D3.C【解析】【1题详解】水上光伏项目有着自身的优势,它可以利用现有的水库、湖面、海面,不会占用农业用地。而且还能在水下养殖,增加收入,B正确。水上光伏技术难度高
,一直以来都没有形成规模,投入成本高昂,AC错误。在诗琳通水库上建设光伏项使长时间稳定发电成为可能,但是并不能延长总的发电时间,D错误。故选B。【2题详解】环境因素是影响光伏发电的一大因素,也就是太阳辐射量会影响
光伏的发电量,而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旱雨季明显,降水集中在雨季,雨季(5月下旬至10月中旬)持续时间长且降水量大,此时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D正确,洪涝灾害、高温、水库容量对光伏项目发电的影响较小,排除ABC。故选D。【3题详解】“水电+光伏”综合能源发
电模式特点在于可根据负荷变化调节水电和光伏发电,既可以白天光伏供电、夜间水电站供电,也能实现光伏和水电设施同时发电,使长时间稳定发电成为可能,C正确。对地质灾害、水库库容、水库安全影响较小,排除ABD。故选C。【点睛】泰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三季,分别是热季(2月
中旬至5月中旬)、雨季(5月下旬至10月中旬)和凉季(11月至次年2月中旬),常年温度不下摄氏18℃,温差在38℃到19℃之间,平均气温为28℃左右,平均年降水量约1000毫米。产品出口及其比较优势反映了区域制造生产能力及其
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产品分工状况。下图示意京津冀城市群不同产品出口额与比较优势,如果比较优势值大于1,说明该地区出口某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不具备比较优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京津冀城市群产品中出口额涨幅显著且比较优
势突出的产品类型是()A.机械制造B.化工品C.矿产品D.金属矿产制品5.京津冀城市群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危机有()A.高附加值产品比较优势较低B.出口产品类型单一C.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增速趋缓D.出口产品生产饱和6.为进一步提升京津
冀城市群产品出口竞争力,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A.增强生产能力,提高优势产品出口量B.推动创新转化,构建紧密联系产业链C.突破地域约束,均衡各区域产业发展D.优化交通网络,增强城市间沟通交流【答案】4C5.A6.B【解析】【4题详解】由图可见,机械制造、化工品、矿产品、金
属矿产制品2020年对比2001年出口额涨幅都比较显著。由材料“比较优势值大于1,说明该地区出口某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反之则不具备比较优势”可推断,比较优势数值越大,比较优势越突出。由图可见,矿产品20
01年和2020年数值都大于其他三产业,即矿产品比较优势突出。ABD错,C对。故选C。【5题详解】由图可见,附加值较低的矿产品等出口额上涨较大,且比较优势突出,而高附加值产品比较优势相对较低,在出口高附加值产品时,获得利益相对
小,A对C错;由图可见,京津冀城市群出口产品种类多,不单一,B错;出口饱和不饱和主要是看国外的需求,结合国外市场和产品类型,国外市场对京津冀城市群出口产品仍由较大需求,D错。故选A。【6题详解】结合图示和上两题分析,京津冀城市群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对提高出口竞争
力提升有限,A错;创新转化,构建紧密联系产业链,能促进京津冀地区新型高端产品生产,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较优势,增强出口竞争力,B对;均衡各区域产业发展,优化交通网络,增强城市间沟通交流能促进区域内产业协调和发展,但对出口产品种类和比较优势没
有大的提升,对出口竞争力提升不大,CD错。故选B。【点睛】相同的产出,谁投入的成本少,谁就具有绝对优势。这里的成本包括时间、人力、资金等。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少的劣势。比较优势主张以各国生产成
本或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河流补给决定了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及季节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水文站观测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春季该河流主要补给类型为()A.雨水补给B.冰川融水补给C.地下水补给D.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8.推测
该水文站位于我国()A吉林省B.山东省C.浙江省D.广东省【答案】7.D8.A【解析】【7题详解】结合我国气候特点和所学知识,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在夏秋季节。由图可知,该河流春季汛期出现在3-4月,且5、6月径流量少,春季径流变化和我国降水情况不相符,可
知,春季该河流补给不是雨水补给,A错;冰川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夏季,B错;地下水与河流互相补给,且全年相对稳定,不会导致河流出现明显汛期,与图示不符,C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头年冬天和第二年年初降落的雪,蓄积在流域地表
,春暖时融化补给河流,易形成春汛,与图示相符,D对。故选D。【8题详解】由图可知,该河流具备两个汛期,结合上题分析,春季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夏季应为雨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是头年冬天和第二年年初降落的雪,蓄积在流域地表,春暖时融化补给河流。东北地区冬季漫长
而严寒,降雪较多,积雪到次年融化形成明显的春汛,吉林位于东北,A对;山东冬季积雪不多,季节性冰雪融水在年径流量中所占比重很小,春汛不明显,B错;浙江和广东纬度位置低,冬季无积雪,不能形成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CD错。故选A。【点
睛】中国降水特点: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地区递减。.泛北极区域(>50°N)内主要包括俄罗斯、加拿大、美国阿拉斯加地区等8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土地覆盖类型为永久冰雪、苔原、北方针叶
林和耕地。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气候变化在北极呈现出放大效应,加剧了北极陆地环境变化,使种植业存在着北向扩张的潜力,但是一些因素限制了种植业的北扩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气候变化导致北极陆地环境变化,其具体表现
有()A.野火频次减少B.森林向南快速扩展C.植被返绿提前D.河流结冰时间延长10.限制泛北极区域种植业北扩趋势主要原因是()①高纬地区沼泽广布②高纬地区低温期长③农村人口持续降低④农业基础设施短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9.C10.D【解析】【9题详解】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气温升高,植被生长更加旺盛,提供了更多的可燃物,且气温升高导致蒸发量增大,枯枝落叶变得更加干燥,野火频次增加,A错误;气温升高,高纬度地区热量条件改善,森林向北扩展,B错误;植被返绿是因为春季气温回升
所致,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当地的气温与历史同期相比,有所升高,导致植被返绿时间提前,C正确;冬季低温期越长,河流结冰时间越长,当地气温升高,结冰期缩短,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全球变暖,泛北极地区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沼泽面积减少,不会限制种
植业北扩趋势,①错误;高纬度地区低温期长,虽然气温有所升高,但是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时间仍然较短,不具备种植业发展的条件,②正确;泛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数量一直较少,农村人口并未出现持续下降的现象,③错误;由于当地长期以来气温低,种植业不发达,农
业基础设施落后,短期内限制了种植业的发展,④正确。故选D。【点睛】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加速变暖,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北极加速升温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多种因素造成这一效应,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海冰融化。近些年来,北极海冰面积呈逐年
减少的趋势。对阳光反射性强的海冰融化成了颜色深的海水,海水又造成北极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上升,吸收了大量热量。海冰融化和北极气温上升二者相互影响,加速北极升温。瑞士是中欧南部的内陆国,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年降
水量1000毫米以上,冰川地貌广布,河湖众多,森林茂密。瑞士经济发达,技术先进,但是矿产资源贫乏,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的11.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
有()A.水电业和旅游业B.交通运输业和服务业C.金融业和建筑业D.批发贸易业和餐饮业12.瑞士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的主要目的是()①节省投入资金②减少原料进口③提高产品价值④增加就业岗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瑞士发展金融业的自身优势因素是()①人力资源②生态环境③交通位置
④政策制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11.A12.C13.B【解析】【11题详解】瑞士降水丰富,河流众多,地势高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业;地势高差大,河湖众多,有冰雪覆盖等,自然景观丰富——发展旅游业,所以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非农产业有水电业和旅游业,A正确;瑞
士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发展交通的自然条件较差,B错误;瑞士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大,不利于发展建筑业,C错误;瑞士利用优势自然资源发展的产业中不包括批发贸易业,D错误。故选A。【12题详解】本国矿产资源贫乏,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
业部门,可减少对进口原料的依赖程度,降低原料成本、运输成本等;技术先进,可通过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价值(附加值),获取更多利润,②③正确;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如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部门资金投入较大,且对
劳动力数量需求较少,对当地就业率提升作用较小,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13题详解】瑞士经济发达,发展金融业历史悠久,相关人才资源丰富,人力资源丰富,①正确;生态环境不是发展金融业所重点考虑的因素,②错误;现代金融业的资金往来更加依赖电信网络技术,对传统交通方式依
赖较少,③错误;瑞士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相关政策制度完善,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B。【点睛】区域发展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一般情况下,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的区域经济大多发展较好,自然条件恶劣、自然资源贫乏的区域则经济落后。然而,瑞士却被视为在自然环境恶劣(山
地国家)和自然资源贫乏(矿产资源缺乏)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典型国家之一。我国某山地发育了世界上最宽的山地垂直带——山地落叶阔叶林垂直带。该垂直带从基带到桦木林带植被皆为落叶阔叶林。下图示意该山地植被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导致该山地基带植被差异的
主导因素是()A.土壤B.降水量C.坡向D.热量15.该山地位于()A.天山B.秦岭C.五指山D.长白山16.桦木林与该山地其他落叶阔叶林相比,其突出的生长习性为()A.耐寒B.耐旱C.喜光D.喜湿【答案】1
4.D15.B16.A【解析】【14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该山地基带南坡和北坡都为森林,故排除降水的影响,B错;但其南坡含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说明南坡为阳坡,森林所处地带温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好,致使其四季常绿,而
北坡为阴坡,温度较低,森林有明显的季相变化,D对,C错。植被差异与土壤关系不大,A错。综上,本题选D。【15题详解】结合该山地南坡基带“含常绿成分落叶阔叶林”可知,该山地纬度较低,大致处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地带,选项中秦岭符合,B对;天山、长白山纬度较高,没有含常绿成分落叶阔
叶林,A、D错误;五指山位于海南,基带为热带(季)雨林,C错。本题选B。【16题详解】由图可以看出,桦木林和其他落叶阔叶林一样,南坡、北坡都有分布,故光照不是影响其生长的突出因素,C错误;桦木林同属阔叶林,为典型的森林植被,说明降水差异不会导致其分布于280
0米的海拔,D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桦木林是分布海拔最高的阔叶林,其上限为2800米左右,结合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可知,桦木林可以生活在低温环境中,而其他阔叶林海拔较低,故其与一般阔叶林的区别在于桦木林更加耐寒,A对B错。综上,本题选A。【点睛】一座山连续分布森林的上限叫做林线。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
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一般规律为:纬度较低,最热月气温越高的山体,林线越高;水热条件充足的山体,林线越高。二、非选择题:共52分。每个试题均为必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区域由各地理要素或各
部分组成,各地理要素或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答案】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远,加之地形的层层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非常少,气候干旱;除山地中分布有森林、草甸等植
被外,大部分地区为荒漠,部分地区为荒漠草原或草原;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发育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由于降水少,流水侵蚀作用微弱,多风,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明显,广泛出现风沙地貌景观;河流多为内流河,湖泊多为
咸水湖;山地冰雪融水形成的径流是重要的水资源。(由此形成了以干旱半干旱为主的自然环境。)【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
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详解】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生物、土壤等五大要素。受海陆位置的影响,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水
分条件不足,自然植被以荒漠、草原为主;由于降水少,多晴天,风化作用、风力作用强,地貌形态以沙漠、戈壁为主;河流发育较少,且流量小,流程短,河湖以内流河、内流湖为主。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近
年来,江苏省Ⅰ、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如表所示)集群化转移趋势明显,呈现以苏南地区比重下降明显,苏北苏中地区上升较快为主的特征。下图示意江苏省Ⅰ、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空间转移路径。产业类型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Ⅱ类劳动密集型
产业代表产业皮毛羽绒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业、木材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纺织业、服装服饰业产业联系产业关联度弱,产业间合作程度较低产业关联度较强,产业间合作程度略高(1)简述Ⅰ、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共同特点。(2)说明江苏省Ⅰ、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地区差
异。(3)分析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化转移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答案】(1)Ⅰ、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具有对劳动力依赖大(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受劳动力成本(劳动力工资)影响大等特点。(2)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转移到苏北地区。苏北地区
劳动力成本较低,劳动力数量相对充足,满足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端生产链需求;江苏省内交通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由苏南到苏北的交通耗时逐渐缩短,因此苏北地区是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转移到苏中地区。苏中地区毗邻苏南地区,兼具劳动力成本与劳动力素质综合优势,吸纳了部分由苏
南转移关联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苏中地区是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3)有利影响:对于苏南等主要移出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有利于该地区资源和劳动力流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从而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对于苏中、苏北等主要承接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
转入有利于产业基础的积累,从而整体加快区域发展进程。不利影响:苏南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可能导致地区间产业级差和技术级差拉大并固定化,增加承接区域生态环境压力等潜在风险。【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江苏省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产业和产业转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可知,根据Ⅰ、Ⅱ类劳动密集型的代表产业来看,都是对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产业;这些产业大多以初级制造业为主,技术含量低;其产品大多以
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由于这些产业需要雇佣较多的劳动力,且创造利润能力相对较差,其主要成本支出为劳动力工资,受到劳动力成本影响大。【小问2详解】根据图片可知,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向苏北地区转移。由于苏北地区是江
苏省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劳动力充足且成本较低,能够满足I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端生产链需求;目前随着江苏省省内的交通网络不断完善,苏南和苏北之间往来所需的时间不断缩短,所以为Ⅰ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由苏南向苏北专题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图片可知,Ⅱ类劳动密集
型产业的转移方向主要是苏中地区。由于苏中地区临近苏南,其劳动力成本低于苏南,同时劳动力素质又相对较高;得益于临近苏南的优势,苏中地区吸纳了部分苏南转移关联度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产业基础相对较好,所以苏中地区
是Ⅱ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主要承接地。【小问3详解】本题应以有利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来作答。有利影响:苏南地区是产业转出地区,由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出,该地区的资源和劳动力可以流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促进高层次产业发展,有利于改善区域产业结
构;对于苏中、苏北等主要承接地区来说,承接苏南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有利于促进当地的产业发展和产业基础积累,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较多就业岗位,能够在整体上加快区域发展进程。不利影响:苏南劳动密集型产
业向苏中、苏北转移,使苏中和苏北地区长期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作为其主导产业,可能导致地区间产业级差和技术级差拉大并固化,不利于苏中和苏北地区的产业升级;同时对于苏中、苏北等产业转移承接地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19.阅读图文
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12月13日,践行我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十大“世界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作为其中之一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目前已进入整体验收阶段。。乌梁素海(下图)面积293平方千米,
是黄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湿地、重要的生物“种源库”,被称为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然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自然补给水量减少、城镇建设、工业经济和河套灌区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湖区面积大幅缩减,水质日益恶化,生态功能严重退
化。近年来,当地政府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施了包含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沙)、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林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山)、乌梁素海海堤综合整治(湖水)、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综合治理(田)5种业态的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统筹推进当地产业发展、民生
保障、增收致富等工作,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说明乌梁素海在维护黄河生态安全中发挥的重要功能。(2)从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包含的5种业态中,列举其
中3种业态的主要作用。(3)阐述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给我国生态修复实践带来的启示。【答案】(1)乌梁素海作为黄河中游的一个天然水库,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量的作用,保障黄河度汛等安全;河套灌区农田排水等经乌梁素海净化后排入黄河,提升入黄水质;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生物“种源库”
,多样物种在此生存和繁衍,成为黄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来源。(2)乌兰布和沙漠治理:恢复自然植被,防风固沙,减轻沙漠威胁和减少泥沙流入黄河;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林草修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林草结合防护网,改善区域
土壤及气候条件,涵养水源,缓解土地荒漠化状况,增强乌梁素海自然补水能力;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矿山植被,保持水土,减少地质灾害;乌梁素海海堤综合整治:改善海堤被湖水和山洪冲蚀问题,保障乌梁素海海堤和水体安全;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综合治理:减少农田农药化肥使用和
消除城镇污水的排放,改善水质,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3)提高环保意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推进生态修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振兴;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大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坚持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
体化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注重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不同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乌梁素海的图文信息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湿地的功能、湿地的治理、湿地治理的经验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
定要求。【小问1详解】水库湿地具有调节河流径流量、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功能,另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防洪、发电、灌溉、供水、旅游、航运、养殖等功能。黄河水位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较频繁,乌梁素海作为黄河中游的一个天然水库,起到滞洪补枯、调节水量的作用,保
障黄河度汛等安全;水库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河套灌区农田排水等经乌梁素海净化后排入黄河,提升入黄水质;乌梁素海是重要的生物“种源库”,据此可推断该湿地具有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多样物种在此生存和繁衍,成为黄
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物种来源。【小问2详解】据题目材料可知,乌梁素海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包括了乌兰布和沙漠治理,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林草)、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山)、乌梁素海海堤综合整治(湖水)、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综合治理。其中乌兰布和沙漠
治理:恢复自然植被,防风固沙,减轻沙漠威胁和减少泥沙流入黄河;乌拉山南北麓林草生态修复:林草修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形成林草结合防护网,改善区域土壤及气候条件,涵养水源,缓解土地荒漠化状况,增强乌梁素海自然补水能力;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恢复矿山植被,保持水土,减少地质灾害;乌梁素海海堤
综合整治:改善海堤被湖水和山洪冲蚀问题,保障乌梁素海海堤和水体安全;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综合治理:减少农田农药化肥使用和消除城镇污水的排放,改善水质,恢复乌梁素海生态环境。【小问3详解】乌梁素海流域综合治理是当地政府深入践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通过推进生态修复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与振兴;当地生态脆弱,破坏较为严重,所以需要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大生态系统治理体系,坚持和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和系统治理;根
据区域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不同要素和系统之间的协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