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重庆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大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docx,共(15)页,3.23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14ada0f308698199e99100907eac3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高一地理考试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2第一章至第二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埃塞俄比亚是东
北非第一人口大国,但经济落后,国内冲突战乱不断,人口大量外迁。埃塞俄比亚东部与吉布提、索马里毗邻,外迁人口通过吉布提港口向外迁移。下图示意埃塞俄比亚人口主要迁入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沙特阿拉伯有大量埃塞俄比亚人迁入,主要
是由于该国()A.自然环境优越B.宗教信仰接近C.经济收入高D.国内政局稳定2.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相邻,但迁入到吉布提的人口数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A.政治B.交通C.语言D.自然环境3.埃塞俄比亚大量人口迁往美国,可能会使美
国()A人均收入增加B.政局陷入混乱C.城市数量增加D.劳动力成本下降【答案】1.C2.A3.D【解析】【1题详解】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由于矿产资源开发,经济收入高,吸引大量埃塞俄比亚人迁入,C正确。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自然环境较差,A错。宗教信仰、国内政局稳定等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
D错。故选C。【2题详解】埃塞俄比亚国内冲突战乱不断,且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相邻,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迁入到吉布提的人口数量少,A正确。吉布提交通条件相对较好,并不是因为交通因素导致迁入吉布提的人口少,B错。两地位置邻近,语言以及自然环境等差异不是很大,CD错。故选A。【3题详解】
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劳动力数量多,工资低,使得美国劳动力成本下降,其消费能力较低,使得美国人均收入降低,A错,D正确。并不会导致美国政局动乱或使美国城市数量增加,BC错。故选D。【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自然因素
包括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及婚姻家庭;政治因素包括政策、战争、国家政治变革和政治中心改变等。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青藏高原环境人口容
量低,是我国人口密度最低的地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分布仍然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湟水谷地人口较密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青藏高原环境人口容量低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B.自然条件差C.矿产资源少D.空气稀薄5.青
藏高原湟水谷地人口较密集的主要优势条件有()①土地面积广阔②热量条件较好③农业科技发达④土壤肥力较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答案】4.B5.D【解析】【4题详解】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较低,冻土广布,自然条件恶劣,所以环境人口容量低,B正确。降水量较少和空气稀薄有
一定的影响,但是只是综合自然条件差的其中一个小的方面,不是最主要影响因素,A、D错误;青藏高原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C错误。故选B。..【5题详解】湟水谷地土地面积并不广阔,①错;湟水谷地海拔较低,热量条件好,②对;西部地区
的农业科技水平并不高,③错;河谷地区,河流沉积作用形成了肥沃的土壤,④对。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1.资源丰富程度: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2.科技发展水平:科技
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3.经济发达程度:经济越发达,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经济越落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4.人口受教育水平: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环境人口
容量越小。5.地区开放程度: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6.生活消费水平: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国内人口迁移有省内迁移和省际迁移两种类型。下图为2010~2020年我国按照城镇化率降序排列的省份城市人口迁移率统计
图(港澳台数据暂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省份中,省际人口迁移量基本保持平衡的是()A.山东B.江苏C.吉林D.河南7.上海市省内迁出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市区进行企业外迁,市区产业升级B.市内中心区房价高,生活压力较大C.市
区土地资源紧张,政策鼓励外迁D.国家战略统筹需要,设立了新城区8.我国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A.东北三省城镇化水平一直整体较高B.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出现逆城镇化C.东部沿海省份城镇化水平整体较高D.中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均低于东部
【答案】6.B7.A8.C为【解析】【6题详解】依据材料,,省际人口迁移量基本保持平衡需要省际人口迁入率与省际人口迁出率基本相同,山东、吉林、河南的省际人口迁入率均小于省际人口迁出率,排除ACD;江苏省际
人口迁入率与省际人口迁出率基本相同,省际人口迁移量基本保持平衡,B正确,故选B。【7题详解】市区进行企业外迁,市区产业升级是海市省内迁出率高的主要原因,A正确;市内中心区房价高,生活压力较大,市区土地资源紧张
,政策鼓励外迁,国家战略统筹需要,设立了新城区均未在材料中体现,排除BCD。故选A。【8题详解】城镇化水平差异依据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东北三省的城镇化水平相较于东部地区较低,排除A;材料中没有体现广州和深圳的市内人口迁移数据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最好,城镇化水平最高,C正确;中西部省份城镇化水平均低于东部说法太过绝对,在西部地区,由于适宜生存的地区较少,导致人口集中,城镇化水平反而较高,排除D。故选C。【
点睛】城市化的四个阶段:(1)集中趋向的城市化--中心城市人口和经济迅速增长(2)郊区城市化---工商业继续向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中心集中,郊区人口超过中心市区(3)逆城市化---在郊区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中心城区出现衰落,人口向郊区流
动(4)再城市化--中心城区经济复兴,人口数量重新回升。乡村用地是最为广泛的用地类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乡村用地类型也在不断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乡村土地占地规模最大的是()A.居住用地B.农业用地C.公共用地D.绿化用地10.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乡村农业用地()A.
面积不断扩大B.转变为行政用地C.土地流转增多D.质量不断下降【答案】9.B10.C【解析】【9题详解】乡村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农业用地是乡村占地规模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B正确,排除ACD。故选B。【10题详解】随着城镇化
水平的提升,乡村人口向城镇迁移,乡村劳动力减少,乡村土地流转增多,C正确。随着劳动力的迁出,乡村农业用地面积不会继续扩大,也不会转为行政用地,AB错。随着土地流转,种田大户增多,乡村基本农田建设的发展,农业用地的质量得到提
高,D错。故选C。【点睛】乡村是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农业用地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其中甲地工业区计
划外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该地盛行风最可能为()A.东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正南风12.甲地工业区外迁后最适宜在此地布局()A.高级住宅区B.大型文化广场C.现代物流园区D
.行政中心区13.该城市住宅区向东部扩展,其优势条件是()A.方便上下班B.交通更便利C.环境质量好D.建设难度小【答案】11.A12.B13.C【解析】【11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城区的工业区分布在市区的西南部,为减轻大气污染,工业区分布在主导
风向的下风向,可推测该地盛行风最可能为东北风,故A正确,BCD错,本题选A。12题详解】甲地占地较广,四周分布着居民区,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最适宜在此地布局大型文化广场,故B正确,高级住宅区分布在城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空气质量好的地区,该区域原来是工业区,不
适合建高级住宅区,故A错,居民区成半环状围绕甲地,不适合建现代物流园,物流园占地广,噪音大,故C错,行政中心区应靠近文化区或商业区,故D错,本题选B。【13题详解】该区域西部临近铁路和主要公路干线,运输方便,故规划为工业区,东
部远离工业区,环境质量好,是住【宅区向东部扩展的优势条件,故C正确,住宅区向东部扩展远离工业区,交通不便,不方便上下班,建设难度各方位差别不大,故ABD错,本题选C。【点睛】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1.住宅区位于
商业区外围或工业区周边,是城市的主体区域,形态呈现组团装分布,特征是背景性,中等密度,配套齐全。2.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或次中心,形态呈集中团块和沿街线形分布,特征是标志性,高密度,高人流量。3.工业区位于城市外围,形
态呈片区,园区式分布,特征是低密度,高物流量。城市功能区的特点它受自然、经济、历史、社会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城镇化进程一般呈拉平的“S”形曲线。下图为中国和世界城镇化进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与世界平均城镇化进程相比,我国城镇化的特点有()①起步较晚②速度较快③目前水平
较低④正处于后期阶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5.下列关于世界城镇化进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宜会出现滞后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现象B.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和城市集群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C.目前发
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出现郊区城镇化D.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是城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答案】14.A15.D【解析】【14题详解】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起步较晚,速度较快,①②正确;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城镇化
水平较高,③错误;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70%,处于中期阶段,未到达后期阶段,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宜会出现滞后城镇化或虚假城镇化现象,A正确,不符合题意;城镇化的标志有城镇人口
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增加,城镇用地增加,故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和城市集群也是城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B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发达国家出现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出现城镇化和郊区城镇化现象,C正确,不符合题意;城镇化过程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减少或避免
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有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用地规模扩大,其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国土呈狭长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北、西、东部被山脉环绕,西部为丘陵和山脉,东部为高原,中部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该平原地势低平,是重要的粮食产地
。缅甸人口密度呈现出中部高、东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随着时间推移,其人口分布重心发生变化。下图示意缅甸位置及人口分布重心变化轨迹图。(1)从地形角度分析缅甸人口分布特征的成因。(2)指出缅甸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并说明原因
。(3)简述缅甸人口重心变化对缅甸社会经济的不利影响。【答案】(1)缅甸东西部为山地、高原,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人口密度小;中部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土壤肥力高,粮食充足,人口密度大;缅甸地势北高南低,南部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人口密度大。(2)方向:由北向南迁移。原因:南部
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南部地区靠近海洋,海运发达,城镇化水平高和经济发展快。(3)加剧南部地区的人地矛盾;导致大城市出现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扩大南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解析】【分析】本题以缅甸的自然地
理环境及人口重心的迁移为背景材料,涉及到人口分布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缅甸东西部为山地、高原、丘陵为主,
海拔高,地势起伏大,不适合人类生存,人口密度小;中部为伊洛瓦底江冲积平原,地势平坦,灌溉水源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肥力高,适合农耕,粮食充足,人口密度大;缅甸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地势崎岖不平,南部地势平坦,农业基础好,适合人口居住,人口密度大。【小问2详解】由图中人
口重心迁移的方向可知,缅甸人口迁移由北向南迁移。原因:南部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农业生产条件好;从海陆位置来看,南部地区靠近海洋,海运发达,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城镇化水平高,经济发展速度快。【小问3详解】随着人
口重心的南移,南部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加剧南部地区的人地矛盾;导致南部大城市出现交通堵塞、就业困难、住房条件差、环境污染加剧等问题;加大该地区南北的经济发展差距,加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石羊河
发源于祁连山,自西南流向东北。该流域是河西走廊人口密集、生态脆弱的区域。近年来,该地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合理协调人口分布,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下图示意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变化。(1)分析石羊河流域环境承
载力小的主要原因。(2)推测石羊河下游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并说明理由。(3)请指出为提高石羊河流域的环境承载力应采取的合理措施。【答案】(1)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2)趋势:人口密度变小。理
由: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石羊河上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和工农业发展使需水量增加;石羊河下游径流量减少,环境承载力下降,人口密度会下降。(3)协调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使用;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解析】【分析】本大题以石羊河流域人口密度
变化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及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发程度、生活消费水平等。石羊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环境承载力主要从自然环境及资源、科技发展水平等角度进行分析。石羊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当地植被稀
疏,荒漠面积大,生态环境脆弱;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生产力水平低,导致环境承载力小。【小问2详解】石羊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制约环境承载力、人口分布和密度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当地降水较少,地表水资源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水资源较少。由图中县城主要位于石羊河上游地区可知,随着社
会经济发展,石羊河上游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和工农业发展使需水量增加;导致石羊河下游径流量减少,环境承载力下降,人口密度会下降。故石羊河下游地区人口密度的变化趋势是人口密度变小。【小问3详解】由上题分析可知,导致石羊河流域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故协调流域内水资
源的统一调度和使用,提高节水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治理荒漠化;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都可以提高石羊河流域的环境承载力。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自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拉丁美洲国家为发展经济而限制欧美发达国家的工业品进
口,以本国生产的工业品为替代品进行流通与销售,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由于拉丁美洲国家的工业主要集中于大中型城市,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在此背景下,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向城市。下表示意1925~2011年世界各区域的城镇化率。年份地区拉丁美洲北
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世界平均值192525.0%53.8%37.9%9.5%8.0%48.5%20.5%195041.9%63.9%52.4%17.4%14.7%48.5%29.7%197561.2%73.8%67.3%24.7%25.2%71.8%37.9%20007
5.5%77.2%74.8%36.7%37.9%70.2%47.0%201179.1%82.2%72.9%45.0%39.6%70.7%—(1)指出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2)分析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3)说明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给我国带
来的启示。【答案】(1)城镇化起步晚,发展进程快。目前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城镇化质量较低。(2)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人城市,导致城市住房紧张,产生较多棚户区。大量人口短期内涌人城市,增加了城市的就业压力。由于涌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多,城市环境恶化加剧,治安问
题突出。(3)适度控制大城市规模,抑制“城市病”的发展。注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实现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解析】【分析】本题以19
25~2011年世界各区域的城镇化率为情境,设置三道小题,考查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与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等知识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
展的特征主要从起步时间,发展速度,所处的阶段与城镇化质量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起步时间的角度来说,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起步较晚,从发展速度的角度来说,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进程较快,从所处的阶段的角度来说,目前处于城镇化的后期阶段,从城镇化的质量的角度来说,由
于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所以城镇化质量较低。【小问2详解】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可能带来的城市问题主要从住房紧张,就业压力,城市环境与治安问题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住房紧张的角度来说,由于大量农村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导致城市住房紧张,所以产生较多棚户区
。从就业压力的角度来说,由于大量人口短期内涌入城市,所以会增加城市的就业压力。从城市环境的角度来说,由于涌入城市的人口数量多,所以会导致城市环境恶化加剧。从治安问题的角度来说,由于大量人口短期内涌入城市,所以会增加
城市的治安问题,导致治安问题突出。【小问3详解】拉丁美洲地区城镇化发展给我国带来的启示主要从城市规模,城镇化质量,生态环境与幸福指数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城市规模的角度来说,应适度控制大城市的规模,从而抑制城市病的发展。从城镇化质量的角度来说,应注重提高城镇化质量,从而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应注意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从幸福指数的角度来说,应注重加强对于城市的管理,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芦村位于广西
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现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特色建筑群,以及百年古树、特色风俗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广西三大古村镇之一。其特色岭南传统民居镬耳楼依山而建,布局为两排五进的院落,由前门楼、主屋、廊屋及廊道、
斗底屋及围墙组成,北高南低,功能齐备,布局严谨,为砖木结构,墙体使用的砖多为里生外熟(墙体外部为砖窑烧过的青砖,墙体里面为泥砖)。下图为镬耳楼外墙景观示意图。(1)分析当地镬耳楼建筑布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2)说明镬耳楼墙体多采用里生外熟
的砖块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请为大芦村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依山而建,注重亲近自然,天人合一;院落布局整齐严谨,反映思想严谨和保守;主次有别,进落有致,反映当地具有浓厚的等级和宗法制度。(2)该地降水较多,墙体外部
青砖耐雨水冲洗与侵蚀;该地冬夏季温差大,里墙泥砖隔热保温效果良好;该地天气潮湿,墙体里生外熟,具有防潮作用。(3)加强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加大古村的文化宣传,提高知名度;整合古村旅游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解
析】【分析】本题以镬耳楼建筑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地域文化景观特点及其成因,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镬耳楼建筑布局体现的地域文化特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特色岭南传统民居镬耳楼依山而建,反映出
当地注重亲近自然,借助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布局,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布局为两排五进的院落,院落布局整齐严谨,反映思想严谨和保守,由前门楼、主屋、廊屋及廊道、斗底屋及围墙组成,分出主屋、廊屋主次有别,进落有致,反映当地具有浓厚的等级和宗法制度。小问2详解】镬耳楼墙体
多采用里生外熟的砖块与当地自然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墙体外部为砖窑烧过的青砖,青砖经过烧制质地坚硬,该地降水较多,雨水冲刷较强,墙体外部青砖耐雨水冲洗与侵蚀;墙体里面为泥砖,泥砖保温效果、吸湿效果较青砖好,该地冬夏季温差大,里
墙泥砖隔热保温效果良好,有助于保持屋内气温【适宜;该地天气潮湿,墙体里生外熟,外部青砖防水,内部泥砖吸湿,具有防潮作用。【小问3详解】大芦村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维护当地特有文化建筑,发展旅游业角度分析。加强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保留当地特有文化;加
大古村的文化宣传,提高知名度,吸引文焕建筑爱好者前来旅游;整合古村旅游资源,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扩展市场范围,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配套的旅游服务产业,如住宿、餐饮等。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