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课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30分钟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309.952 KB
  • 2025-04-1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08课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30分钟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08课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30分钟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08课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30分钟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08课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30分钟课后培优练(人教版)(解析版).docx,共(14)页,309.95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122a3abe9ba5b97d43c4f2907c49cf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姓名:班级第8课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本课重点(1)中和反应的概念及中和反应的应用本课难点(2)中和反应的辨别,pH的认识,pH试纸的使用,pH图像变化等一、单选题1.我们常见的一些食物的近似pH范围如下:食物橘子汁四川泡菜牛奶鸡蛋清近似pH范围3.0~4.

03.2~3.66.3~6.67.6~8.0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鸡蛋清显碱性B.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四川泡菜C.橘子汁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牛奶比鸡蛋清的碱性强【答案】D【详解】略2.下列反应属

于中和反应的是A.2232Ca(OH)CO=CaCO+HO+B.22CuO+2HCl=CuCl+HOC.24242HSO+2KOH=KSO+2HOD.32222HCl+2CaCO=CaCl+HO+CO【答案】C【详解】略3.下列

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中和反应的现象很明显【答案】A【详解】A、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故选项正确;B、生成盐

和水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错误;C、碳酸氢钠是盐,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是盐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D、有的中和反应的现象不是很明显,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

应的现象不明显,需要指示剂进行指示,故选项错误;故选A。4.某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柠檬汁2.0﹣2.4B.番茄汁4.0﹣4.4C.牛奶6.3﹣6.6D.鸡蛋清7.6﹣8.0【答案】A【详解】pH越小,酸

性越强,比较四个选项,柠檬汁2.0﹣2.4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A。5.下列常见的三种溶液:①澄清石灰水,②食盐水,③食醋,pH大小关系是()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②>③D.③>①>②【答案】C【详

解】①石灰水显碱性,pH>7;②食盐水显中性,pH=7;③食醋显酸性,pH<7。则三种溶液pH大小关系为:①>②>③。故选C。6.已知生活中厕所清洁剂的pH=1,厨房的清洁剂的pH=12。下列关于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溶液pH升高B.厨房清洁剂可

能含有NaOHC.混合使用能提高两者的清洁效果D.厕所清洁剂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答案】C【详解】溶液的pH小于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溶液的pH大于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等于7,溶液呈中性。A.厕所清洁剂加水稀释

,溶液酸性变弱,pH升高,正确;B.厨房清洁剂可能含有NaOH,因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正确;C.混合使用,二者会发生反应,能降低两者的清洁效果,错误;D.厕所清洁剂的pH=1,溶液呈酸性,可能含有某种酸,铁是活泼金属,能与酸反应,厕所清洁剂

可能使铁制下水道腐蚀,正确。故选C。7.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中残余硫酸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④将稀氨水(含有+4NH、OH-)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①②③④B.仅①②③C.仅②③④D.仅①③④【答案】A【详解】①氢氧化钠与

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水,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②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是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的反应,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氢氧化钙与土壤中的酸反应生

成盐和水的反应,符合中和反应的特点,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④将稀氨水(含有+4NH、OH-)涂抹在蚊虫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是氨水与蚁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符合中和反应的特点,是中和反应,选项正确,故选A。8.在生活、生产

和科学研究中,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是A.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被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湿润试纸,后滴上被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

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答案】A【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将被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符合题意;B、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被测液中,会污染被测液,不符合题意

;C、用水将pH试纸润湿,会稀释被测液,如果溶液显碱性,会使pH值偏小,如果溶液显酸性,会使pH值偏大,不符合题意;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被测液滴到试纸上,会稀释被测液,如果溶液显碱性,会使pH

值偏小,如果溶液显酸性,会使pH值偏大,不符合题意。故选A。9.为测定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一定量NaOH溶液的锥形瓶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加已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室温下用pH计测得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溶液

为无色时其pH=7B.a点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D.c点溶液的溶质有NaCl和NaOH【答案】C【详解】A、锥形瓶中溶液为无色时,可能显中性,也可能显酸性,pH=7或者小于7,故选项说法错误。B、a点溶液的pH大于7,显碱性,a点溶液能使

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故选项说法错误。C、b点溶液的pH等于7,溶液显中性,b点时盐酸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c点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和NaCl,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0.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化学知识的是A.pH<5.6的

雨水称为酸雨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D.皮蛋有碱性,食用时可加点醋中和【答案】B【详解】A.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选项说法正确;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

Na2CO3+H2O,故选项说法正确;C.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满足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皮蛋有碱性,食用时可加点醋(显酸性)中和,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B。11.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A.MgB.H2OC.NaOHD.CaCO3【答案】C【详解】A、根据题目的函数图像,加入X物质后溶液的pH变大,直到大于7,向稀盐酸中加

入Mg,能与酸反应,pH增大,盐酸完全反应后,pH不会大于7,错误;B、向盐酸中加水,pH变大,但永远小于7,错误;C、加入NaOH,盐酸完全反应后,再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pH大于7,正确;D、

加入碳酸钙,与盐酸完全反应后,溶液呈中性,pH不会大于7,错误;故选C。12.与如图三个实验操作相对应的溶液pH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①③②【答案】B【详解】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氢

氧化钠溶液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从大于7逐渐减小,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b符合变化趋势。②水显中性,pH=7;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性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c符合变化趋势。③盐酸显酸

性,pH小于7;盐酸中加水,溶液的酸性变弱,pH逐渐增大,但溶液始终显酸酸性,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a符合变化趋势。a、b、c对应的是操作分别是③①②。故选:B。13.pH能定量描述溶液酸碱性的强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pH的数值通常在1和14之间B.通常用蓝色石蕊试纸测

定溶液的pHC.用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是5.6D.pH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量多少无关【答案】A【详解】A.pH的数值通常在1和14之间,选项正确。B.蓝色石蕊试纸只可以定性的描述溶液的酸碱性,而通常用pH试

纸或pH计来测定溶液的pH,选项错误。C.用pH试纸测得某酸溶液的pH只可能为整数,所以选项说法错误。D.pH大小与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数量多少有关,选项错误。故选:A14.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做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

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小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废液来源甲组乙组检测方法与结果观察废液呈无色观察废液呈红色A.甲组废液中可能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一定含氯化

钠、硫酸钠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C.可直接将乙组的废液排放到下水道里D.甲组废水中需要加入氢氧化钠后再排放【答案】A【详解】A、甲组废液显中性或酸性,可能含有稀盐酸或稀硫酸

,一定含氯化钠、硫酸钠,故A正确;B、乙组废液呈红色,说明乙组废液为碱性,一定含有剩余的氢氧化钠以及生成的氯化钠、硫酸钠,故B错误;C、乙组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需要处理后再排放,故C错误;D、甲组废液中可能含有稀盐酸

和稀硫酸,所以甲组废水中只能说可能需要加入氢氧化钠中和后再排放,故D错误。故选A。15.向100g、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或相关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A【详解】100g、3.65%的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3.65%=3.65g,设消耗4%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NaOH+HCl==NaCl+H2O4036.5x×4%3.65g4036.5=4%3

.65xg,解得x=100g。A、当消耗100g氢氧化钠溶液时,稀盐酸恰好反应完全,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不再生产氯化钠,故氯化钠的质量不再增加,但溶液质量增多,故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正确;B、当加入50g氢氧化钠溶液时,消耗掉一半的稀盐酸,此时溶液中HCl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3.65%

10050ggg+×100%≠1.83%,错误;C、向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开始溶液显酸性,pH<7,当加入100g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反应,溶液的pH=7,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的pH>7,错误;D、

设恰好反应时,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NaOH+HCl==NaCl+H2O36.558.53.65gy36.558.5=3.65gy,解得y=5.85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85100100ggg+×100%=2.925%,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

16.填空:(1)实验室中有A、B两种溶液,经测定,A溶液pH=4.5,B溶液pH=10.2。则A溶液呈______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色;B溶液呈______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______色。(2)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______。测定时,用______蘸取待测溶液,滴在______上,然后再与______对照,得出该溶液的pH。(3)下列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①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病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可以用______来洗涤。写出其与Mg(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③实验室中含有盐酸的废水直接倒入下水道会造成铸铁管道腐蚀,所以,需将废液处理

后再排放。你的处理方法是______。【答案】(1)酸;红;碱;红(2)pH试纸;玻璃棒;pH试纸;标准比色卡(3)3323HCl+Al(OH)AlCl+3HO=;稀盐酸(或盐酸);2222HCl+Mg(OH)MgCl+2HO=;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反应至中性后再排放【详解】(1)实

验室中有A、B两种溶液,经测定,A溶液pH=4.5,B溶液pH=10.2,可知A溶液呈酸性,B溶液呈碱性,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呈红色,遇碱呈蓝色;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遇碱呈红色,则A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B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2)测

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测定时,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该溶液的pH,故填:。(3)①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氢氧化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3323HCl+Al(OH)AlCl+3HO=;②碳酸钙和氢氧化镁都会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从而用稀盐酸可以除去水垢,其中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HCl+Mg(OH)MgCl+2HO=③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

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处理含有盐酸的废水,可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反应至中性后再排放(合理即可)。17.酸碱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如下图所示是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小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的仪器名称:______。(2)A中溶液

呈______色,C中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稍过量)呈______色。(3)该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4)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其目的是______。【答案】(1)烧杯(2)无红(3)2HCl+NaOHNaCl+HO=(4)搅拌使盐酸与氢氧化钠充分反应【详解】略18

.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甲同学在复习所学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乙同学为表示反应实质绘制如图。请根据下列图示和要求回答问题:(1)图中为了验证性质①,甲同学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________色;图中A所表示的物质

类别可能是___________,请写出与其相应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如图描述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图中A为______________,B为________,C为__________

_______。(填入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3)如图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________(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_________。【答案】(1)

红碱(或者盐)NaOH+HCl═NaCl+H2O(2)OH-H+H2O(3)Mg、H+H2、Mg2+【详解】(1)盐酸显酸性,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红色;综合分析酸的化学性质可知:除去盐酸能与指示剂、金属氧化物、金属反应外还能与碱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是碱,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

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红;碱;NaOH+HCl═NaCl+H2O。(2)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盐酸是由氢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

合生成水分子,所以图中A、B、C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为OH-、H+、H2O;故填:OH-;H+;H2O;(3)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镁,从微观角度看,该反应有效相互作用的微粒是Mg、H+,产生的新微粒是H2、Mg2+;故填:Mg、H+;H2、Mg2+。19.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

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1)PH<7的孔穴有_____(填孔穴序号,下同)。(2)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填“酸性”或“碱性”)。(3)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_____。(4)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_____。(5)再向孔穴4中滴

加稀硫酸,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答案】(1)2和5(2)碱性(3)2和5(4)3(5)2NaOH+H2SO4=Na2SO4+2H2O【详解】(1)酸性溶液的pH<7,pH<7的孔穴有2和5;(2)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

碱性溶液变蓝,孔穴6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3)盐酸和硫酸的溶液显酸性,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2和5;(4)水呈中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作为空白对照实验的孔穴是3;(5)再向孔穴4中滴加稀硫酸

,溶液变为紫色,是因为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242422NaOH+HSO=NaSO+2HO。三、科学探究题20.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

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当看到_现象,证

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提出问题)该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太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

: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___,理由是___。(实验探究)(1)丙组

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_____。(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BaCl2溶液、Na2CO3溶液,

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实验探究)(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_______。(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

的,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2)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验证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H2SO4,除以上正确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完成

该实验?_______(填序号)a铜b氧化铜c紫色石蕊溶液d硝酸银溶液(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写一条)。【答案】(演示实验)溶液由红色变无色(假设猜想)猜想四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

不能共存(实验探究)氢氧化钠(评价反思)pH试纸浸入溶液中BaCl2与Na2SO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反思与拓展)反应物的量bc腐蚀下水道【详解】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无色酚酞和NaOH混合溶液的小烧杯中

。当看到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假设猜想: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猜想四,理由是H2SO4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不能共存。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

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因为如果含有氢氧化钠,则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评价反思:(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pH试纸浸入溶液中,因为这样会污染试剂。(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BaCl2与Na2SO

4反应也会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一定有H2SO4存在。反思与拓展:(1)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的量。(2)因为氧化铜不能和硫酸钠反应,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显酸性的稀硫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因此利用氧化铜、紫色石蕊溶液可以检验溶液中是否

含有稀硫酸。(3)烧杯中的溶液未经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造成的危害是腐蚀下水道。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