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1 页
  • 大小 3.960 MB
  • 2024-10-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8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6.40 元
/ 2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8.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3.960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f62ac947506de380b331695513d17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5届高三第一次大联考生物学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贝氏布拉藻(单

细胞浮游植物)可能与一种固氮蓝细菌(UCYN-A)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UCYN-A似乎在贝氏布拉藻细胞内或其表面生活,并可能将氮气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的化合物。作为交换,藻类为UCYN-A提供碳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UCYN-A中没有核糖体,但能合成蛋白质B.贝氏布

拉藻和UCYN-A的细胞核中都含有DNAC.贝氏布拉藻通过叶绿体制造有机物供UCYN-A利用D.UCYN-A可将NH3转化成HNO3供贝氏布拉藻利用【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没有复杂的细胞

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只能进行二分裂生殖,属于无性生殖,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有复杂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

糖体等);能进行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含有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是DNA。【详解】A、核糖体是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它主要负责蛋白质的合成。无论是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核糖体。因此,固氮蓝细菌(UCYN-A))中也有核糖体,并能合成蛋白质,A错误;B、无论是原

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其细胞内都同时含有DNA,但原核生物UCYN-A没有细胞核,B错误;C、贝氏布拉藻可能与UCYN-A存在互利共生关系,所以作为植物的贝氏布拉藻有叶绿体并且可能将制造的有机物供给蓝细菌UCYN-A,

C正确;D、UCYN-A只是一种固氮蓝细菌,并不具备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过程,所以不能将NH3转化成HNO3,D错误。故选C。2.花生种子萌发时主要靠分解脂肪供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油属于脂质,脂质和糖类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所以可以转化B.花生干种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C,C是最基本的元素C.脂肪酶的主要组成元素有C、H、O、N、P等D.花生种子萌发初期,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和N;脂肪是生物体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

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详解】A、油属于脂质,但脂质和糖类的组成元素并不完全相同,脂质中的磷脂还含有N、P,A错误;B、花生鲜种子中含量最多的是O,干种子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C,碳链

是构成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故C是组成生命最基本的元素,B正确;C、脂肪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但不含P元素,C错误;D、油料种子萌发初期(真叶长出之前),干重先增加、后减少,干重增加是由于脂肪水解导致的,故需要吸水,因此引起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

是O,D错误。故选B。3.多肽链形成后往往需要加工,形成复杂的空间结构后才具有生物活性。二硫键异构酶(PDI)可催化形成二硫键,少数蛋白质会出现自剪接过程,如图所示,一段内含肽被剪切后,两侧肽链连接起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经蛋白质自剪接后,形成新的肽键将两侧肽链连接起来B.内含肽仍可与双缩

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内含肽中①、②处对应的化学基团分别是氨基和羧基D.PDI作用后的蛋白质中肽键数量发生改变【答案】D【解析】【分析】脱水缩合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出一分子水的过程。

【详解】A、由图可知,经蛋白质自剪接后,形成新的肽键将两侧肽链连接起来,A正确;B、内含肽中仍有肽键,因此变性后的蛋白质仍然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B正确;C、由图可知,内含肽中①、②处对应的化学基团分别是氨基(或-

NH2)和羧基(或-COOH),C正确;D、PDI参与蛋白质氧化折叠形成二硫键的过程,对蛋白质中肽键数量没有影响,D错误。故选D。4.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盘尼西林类药物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喹诺酮类药物干扰DNA复制、修复以及转录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支原

体中既有DNA也有RNA,DNA和RNA都是支原体的遗传物质B.支原体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以后将得到5种小分子物质C.支原体的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D.在治疗支原体引发的肺炎时,盘尼西林类和喹诺酮类药物都可用【答案】C【解析】【分析】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

带者,包括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细胞的遗传物质为DNA。【详解】A、支原体是细胞生物,既有DNA也有RNA,但细胞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A错误;B、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彻底水解后可得到6种小分子,即脱氧核糖、磷酸和4种含氮碱基(A、G、C、T),B错

误;C、支原体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C正确;D、盘尼西林类药物抑制细胞壁的合成,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在治疗支原体引发的肺炎时,用盘尼西林类药物基本没有治疗效果,D错误。故选C。5.糖类是细胞中主要的能源物质,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错误的是()A.糖尿病病人的饮食受到严格控制,要少吃甜味食品,米

饭、馒头也需定量摄取B.科学家将纤维素等糖类定义为人类的“第七营养素”,因为纤维素不仅能促进肠道蠕动,还能分解成葡萄的糖为人体供能C.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可以和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D.长期饥饿时,生物体内的脂肪可以转化成糖类分解供能【答案】B【解析】【分析】

1、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2、常见的二糖:乳糖由半乳糖+葡萄糖构成,麦芽糖由葡萄糖+葡萄糖构成,蔗糖(无还原性)由葡萄糖+果糖构成。3、常见的多糖有:淀粉、糖原、纤维素、几丁质(壳多糖)。【详解】A、、糖尿病人要严格控制糖类

的摄取。甜味食品、米饭、馒头主要含淀粉,要定量摄取,A正确;B、人体缺乏分解纤维素的酶,纤维素在人体内无法分解成葡萄糖,不能供能,B错误;C、几丁质又称壳多糖,可以和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C正确;D、最先为细胞提供能量的物质是糖类。当长期饥

饿时,血糖浓度降低,脂肪可以转化为糖类供能,D正确。故选B。6.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碳酸钙是人体骨骼和牙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这说明在人体内无机盐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

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不一定能恢复活性C.人体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ATP等物质D.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起肌肉酸痛、无力等【答案】A【解析】【分析】无机盐的作用:是细胞内复杂化合物的重

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详解】A、无机盐在细胞内的主要存在形式是离子,少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A错误;B、结合水与蛋白质结合构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活性蛋白的空间结构会改变,

重新得到结合水也不一定能恢复活性(空间结构),B正确:C、DNA和ATP都含有磷酸基团,故人体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ATP等物质,C正确;D、由于Na+内流,会产生动作电位,所以人体内Na+缺乏会

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正确。故选A。7.研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TB)感染肺部的巨噬细胞后,会导致线粒体内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组分(ROS)。部分未被降解的ROS激活BAX蛋白复合物,从而使内质网内的钙

离子通过钙离子通道(RyR)流入线粒体,进而诱导线粒体自噬,启动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来的TB感染更多的宿主细胞,引起肺结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裂解离不开溶酶体功能,溶酶体可合成多种水解酶B.内质网中的钙离子经过RyR跨膜运输需要

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提供能量C.ROS会作用于生物大分子,正常细胞产生后很难被细胞清除D.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活性,使BAX水解,可以有效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答案】D【解析】【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消化入

侵细胞的病毒和病菌以及衰老、损伤的细胞结构。【详解】A、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不是溶酶体合成,A错误;B、内质网中的钙离子经过RyR(一种离子通道)跨膜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C、正常细胞能消除ROS,防止损伤,C错误;D、提高溶酶体内水解酶活性,使BAX水解

,ROS无法激活BAX蛋白复合物,减少线粒体自噬,可以有效阻止肺结核病的进程,D正确。故选D。8.为保证饮食安全,执法人员会使用ATP荧光检测系统对餐饮行业中餐具等用品的微生物含量进行检的测。其设计灵感来源于萤火虫尾部发光器发光的原理。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ATP荧光检测系统

由ATP荧光检测仪和检测试剂组成A.荧光素酶为萤火虫发光提供了能量B.ATP荧光检测仪只能检测需氧微生物,不能检测厌氧微生物C.检测时用拭子反复擦拭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结构,进而更准确地检测出ATP的含量D.为避免微生物影响太空环境,火箭发射前可用ATP荧光检测系统对太空舱进行微生物含量检测,此

时警戒值应上调【答案】C【解析】【分析】ATP快速荧光检测仪中含有荧光素、荧光素酶等物质,用来快速检测食品表面的微生物,原理是荧光素与ATP接触形成荧光素酰腺苷酸,后者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被氧气氧化发光。【详解】A、荧光素酶只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B、无论是好

氧微生物还是厌氧微生物,体内都能产生ATP,所以ATP荧光检测仪可以检测两类微生物的含量,B错误;C、ATP存在于细胞内,检测时用试纸反复擦拭可以破坏细胞结构,释放ATP,C正确;D、火箭发射前太空舱微生物含量越低越好,所以此时警戒值应下调,D错误。故选C。9.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相同

或相似的基本单位脱水缩合而成的多聚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则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具有多样性B.若生物大分子是遗传物质,则其合成的过程是水解反应C.若基本单位只含C、H、O元素,则生物大分子可能具有保温和缓冲作用D.若生物大分子在染色质

上,则基本单位中一定有含氮基团、可能有糖类【答案】D【解析】【分析】1、糖类的组成元素是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至少包含C、H、O、N,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2、蛋白质结构具有多样性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量、排列顺序

不同以及肽链的空的间结构多种多样。【详解】A、若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则生物大分子为多糖,纤维素、淀粉、糖原的空间结构不同,即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不具有多样性,A错误;B、合成生物大分子是脱水缩合,B错误;C、基本单位只含C、H、O,生物大分子是多糖,脂

肪不是生物大分子,C错误;D、染色质成分有DNA和蛋白质,脱氧核苷酸的碱基含氮、脱氧核糖是糖类,氨基酸氨基、肽键所在基团都含氮,D正确。故选D。10.某研究团队使用了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细胞毒性T细胞中的线粒体,将乳腺癌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放在一起培养,16个小时后,在癌细胞中观察到了大量点状的

绿色荧光。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癌细胞会伸出长长的纳米管,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其实质是促进靶细胞的衰老B.“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实验常用的标记方法,与本实验所使用的标记方法相同C.癌细胞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与细胞毒性T细胞接

触,之后可能呼吸速率会提高D.在治疗癌症的思路上,可以考虑使用促进纳米管生成的药物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答案】C【解析】【分析】1、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②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

少;③获得无限增殖的能力。【详解】A、细胞毒性T细胞能裂解靶细胞,其实质是促进细胞凋亡,A错误;B、前者是同位素标记法,后者是荧光标记法,B错误;C、纳米管的延伸依靠生物膜的流动性,癌细胞从细胞毒性T细胞中“偷来”的线粒体可增强有氧呼吸,C正确;D、据题干信息可知,在治疗癌症的思路上,应当抑制

癌细胞生成纳米管,进而抑制癌细胞活性,同时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活性,裂解癌细胞,D错误。故选C。11.研究人员将需要播种的小麦种子经不同处理后切开,用TTC处理并观察胚的颜色(氧化态的TTC呈无色,被还原氢还原后呈红色),结果如表:

项目甲组乙组丙组种子处理方式温水浸泡8h沸腾的水浸泡30min不做处理实验结果++++-+注:“+”表示出现红色,“+”越多代表颜色越深,“-”表示未出现红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子播种前用温水浸泡,可能有利

于产生NADPH,因此红色最深B.乙组未呈现红色,原因是高温将细胞杀死,没有细胞呼吸,不能还原TTCC.实验中的种子可能进行无氧呼吸D.甲组种子活力最强【答案】A【解析】【分析】活的种子可以进行细胞呼吸产生NADH,从而使TTC变成红色,从表格中看出,甲组适宜的温水浸泡,

呼吸作用较强,红色较深,乙组沸水处理,没有呼吸作用,不出现红色,丙组不做处理,红色较浅,有微弱的细胞呼吸。【详解】A、种子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产生NADPH,A错误;B、乙组未呈现红色,原因是高温将细胞杀死,不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

没有NADH产生,故不能还原TTC,B正确;C、丙组不做任何处理的种子中出现了少量的红色,说明其产生了少量的NADH,种子休眠可能进行微弱的细胞呼吸(无氧呼吸),C正确;D、甲组红色最深,细胞呼吸最强,

代谢能力最强,活力最强,D正确。故选A。12.某动物(2n=8)的基因型为AaXBY,测定该动物的某细胞不同时段中染色体(质)数与核DNA分子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③→④是发生染色体(质)复制B.⑤→③后细胞中同时存在着X和Y染色体C.④→⑤是发生着丝粒分裂D.若为蛙的红细胞

,则⑤时期核膜重新出现【答案】D【解析】【分析】染色体若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2,染色体若不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染色体与核DNA的数量之比为1:1。【详解】A、由图可知,③→④染色体数不变,为2n,核DNA数由2n增至4n,故该过程为分裂期间所进行的染

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B、⑤→③染色体数由4n→2n,核DNA数也由4n→2n,故该过程表示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相同的两个子细胞,子细胞基因型与母细胞相同,故两个子细胞中均同时存在着X和Y染色体,B正确;C、④→⑤染色体数由

2n→4n,核DNA数不变,故该过程发生了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C正确;D、若为蛙的红细胞,而蛙的红细胞进行无丝分裂,核膜一直存在,并将缢裂成两个细胞核,D错误。故选D。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

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为研究酒精对细胞的毒害,某同学配制了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分别浸泡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1个、2个、3个单位时间,然后取出材料置于蒸馏水中漂洗10

min,制作临时装片,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并统计发生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酒精浓度、酒精处理时间,因变量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情况B.用低倍显微镜即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分离,即质壁分离现象C.酒精浸泡分别为1个、3个单位时间导致洋葱表皮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酒精浓度为30%、25%D.20%的酒精浸泡细胞2个单位时间后只有部分细胞死亡说明洋葱细胞对酒精毒害的耐受力不同【答案】AD【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概念:指水分子(或者其他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

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1)具有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详解】A、研究酒精对细胞的毒害,

该实验的自变量有酒精浓度、酒精处理时间,因变量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情况,A正确;B、用低倍显微镜可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即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细胞膜,B错误;C、由图可知

,酒精浸泡分别为1个、3个单位时间导致洋葱表皮细胞全部死亡最低酒精浓度为30%、15%,C错误;D、20%的酒精浸泡细胞2个单位时间后只有部分细胞死亡,说明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表皮细胞对酒精毒害的耐受力也不相同,D正确。故选AD。14.下

图甲到戊分别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染色体数目相等的是甲、丙和戊;染色单体数目相等的是甲、乙和丙B.图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和丙,乙和戊中着丝粒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断裂分离C.有丝分裂包括甲、乙、丙和末期,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图中

细胞末期不形成细胞板的D.在该动物体内某一器官中可能同时观察到上述细胞分裂图像【答案】C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甲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图,乙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丙图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

期图,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戊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据图可知,甲、乙、丙分别是有丝分裂前期、后期和中期,丁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戊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中染色体数目相等的是甲、丙和戊,都是4条,乙中染色体

数目是8条,丁中是2条,而染色单体数目相等的是甲和丙,都是8条染色单体,乙中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B、据图可知,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和丙,乙和戊中着丝粒分离是酶催化的结果,纺锤丝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B错误;C、有丝分裂包括前期(

甲)、中期(丙)、后期(乙)和末期,与高等植物细胞相比,图中高等动物细胞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2个子细胞,C正确;D、丁和戊分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可表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在雌性动物的卵巢或雄性动物的精巢中,能同时进行有丝分

裂和减数分裂,因此可同时观察到上述细胞分裂图像,D正确。故选CD。15.科研人员为探究温度、O2浓度对采收后苹果贮存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温度为3℃时CO2相对生成量都很低是因为此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很低B.5%O

2浓度条件下,苹果细胞产生CO2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C.O2浓度达到20%以上后,苹果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实验数据表明温度越低、O2浓度越低,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越少,越有利于苹果贮存【答案】ABC【解析】【分析】细胞呼吸的底物一般都是葡萄糖,由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在低温环境中酶的活性低,细胞呼吸弱,消耗的有机物少,所以在贮存苹果时,除了控制O2浓度外,还可以采取降低贮存温度的措施。【详解】A、温度为3℃时CO2相对生成量都很低是因为此时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很低,低温抑制了酶的活性,A正确;B、5%O2浓度条件下,苹果细胞产生CO2的场所为细

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因为此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B正确;C、O2浓度达到20%以上后,苹果细胞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因为CO2生成量不再随氧气浓度增加而增加,说明限制因素不是氧气浓度,C正确;D、苹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

产生的CO2总量(呼吸总量)越少时,则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越少,越有利于苹果贮存,此时要求温度较低、并且有一个较低的O2浓度,但O2浓度并不是越低越好,D错误。故选ABC。16.在毛发的生长初期,黑色素干细胞(McSC)在毛囊的毛基质区

增殖后全部分化为TA细胞(可快速增殖分化为成熟的黑色素细胞);生长期中后期,在毛基质区全部为成熟黑色素细胞,这些细胞会在生长期结束时死亡;在生长期中后期,隆起区出现McSC,并表现出增殖能力;退化期后期,McSC出现在隆起区下部,到休止期大多数McSC则定位到毛基质区并保持未分化状态。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A.McSC、TA细胞和黑色素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核酸相同,蛋白质不相同B.干细胞是动物或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C.区分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和McSC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或检测黑色素含量D.所有McSC的生命历程都为增殖分化为TA细胞,T

A细胞分化为成熟的毛基质区黑色素细胞,之后死亡【答案】C【解析】【分析】干细胞在体内依然保持着分裂和分化的能力,通过分裂维持细胞的数量,通过分化形成相应的细胞、组织;分裂和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都不改变,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详解】A、McSC、TA

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是同一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细胞中的DNA相同,但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RNA不一定相同,蛋白质也不一定相同,A错误;B、干细胞是动物或人体内保留的少数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分化的动物细

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B错误;C、区分成熟的黑色素细胞和McSC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或检测黑色素含量等,因为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C正确;D、McSC的生命历程之一为增殖分化为TA细胞,TA细胞

分化为成熟的黑色素细胞,之后死亡,还有转移后去分化保持未分化状态,之后重新分裂分化,D错误。故选C。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17.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棕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WAT的脂肪滴大,线粒体较少。WAT的高积累会导致肥胖。通过诱导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能显著促进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治肥胖。(1)图1是WAT和BAT细胞结构模式图。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W

AT转化为BAT之后产热效率提高的原因:______。(2)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发生与一些转录因子及蛋白质的表达相关。例如解偶联蛋白1(UCP1)表达增高是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关键,UCP1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驱

散跨膜两侧的H+电化学势梯度,使电子传递链过程不产生ATP,其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①图示膜结构是______,其增大膜面积的方式是______。②H+通过ATP合成酶以______方式进入B侧,以驱动ATP的合

成。在BAT细胞中,UCP1蛋白能增大该结构对H+的通透性,能驱散跨膜两侧的H+电化学势梯度,使电子传递链过程不产生ATP,使有氧呼吸的最后阶段释放出来的能量全部变成______。(3)用小鼠实验检测某减肥药物(EF)的药效,将24只大

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高脂组(16只),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自由采食和饮水,每周测量体重。高脂组连续高脂喂养15周后,再分为模型对照组和EF组,EF组大鼠每天按体重分别皮下注射EF,对照组皮下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模型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______,连

续注射10d。检测小鼠组织内UCP1表达量。请结合图中数据评价该药物______(填“有”或“没有”)效果,并阐述理由:______。【答案】(1)脂肪滴变多,体积变小,易于分解产热;线粒体增多,产热增加(2)①.线粒体内膜②.内

膜向内折叠(成嵴)③.被动运输##协助扩散④.热能(3)①.同等剂量生理盐水②.有③.因为注射EF的大鼠组织内UCP1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说明EF能促进肥胖大鼠脂肪细胞棕色化,能促进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治肥胖【解析】【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经一系列传递后最终被O2接受,O2和[H]结合生成H2O2HO;通过图示可知,电子经电子传递体Ⅰ、Ⅲ、Ⅳ传递时释放的能量用于将H+跨膜运输到膜间隙,使膜两侧形成H+浓度差,伴随着H+顺浓度梯度转运产生ATP

。【小问1详解】图中BAT内含有许多小的脂肪滴和线粒体,所以从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WAT转化为BAT之后产热效率提高的原因是脂肪滴变多,体积变小,相对面积增大,易于分解产热;线粒体增多,产热增加。【小问2详解】①图示膜结构能发生O2与H+反应生成水,该反应式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以该膜为线

粒体内膜;其通过向内折叠形成嵴来增大膜面积;②H+通过ATP合成酶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中同时催化ATP合成,可知是H+的顺浓度梯度运输产生的电化学势能促成了ATP的合成,因此H+是以被动运输(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B侧;有氧呼吸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储存在ATP中,另一种

是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如无法合成ATP,则使能量以热能形式散失。【小问3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的描述以及结果的数据图,可以看出模型对照组只是用不做特殊处理的高脂模型大鼠与注射了EF药物的大鼠来做对照,所以应该注射的是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从结果数据图来看,EF组大鼠的UCP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

于其他两个对照组,所以说明该药物确实能促进肥胖大鼠脂肪细胞棕色化,能促进机体的能量消耗,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治肥胖。18.某种观赏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红色色素形成的机制如下图:反应物和生成物均耐高温。现有A、B两个白花植株,某研究小组

为了研究是什么酶失活,分别取A、B的花瓣在缓冲液中研磨,得到了A、B花瓣的细胞研磨液,并用这些研磨液进行不同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酶在细胞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所具有的特性是_____(答出三点即可);煮沸会使细胞研磨液中的酶失去催化作用,其原因是高温破坏了酶的__

____。(2)实验一:探究A、B两个白花植株是由酶甲或酶乙单独失活,还是共同失活引起的。①取A、B的细胞研磨液在室温下静置后发现均无颜色变化;②在室温下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合液变成红色;③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先

加热煮沸,冷却后再混合,混合液颜色无变化。根据实验一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所以步骤②混合后,白色底物在两种酶的作用下形成红色色素。若A、B至少有一个植株是酶甲和酶乙共同失活引起的,则实验一的步骤______(填“①”、“②”或“③”)的结果将改变。(3)实验二:确

定A、B植株的失活酶的种类。将A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B的细胞研磨液混合,发现混合液变成了红色。根据实验二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A植株失活的酶是______(填“酶甲”或“酶乙”);若只将B的细胞研磨液煮沸,冷却后与A的细胞研磨

液混合,则混合液呈现的颜色是______。【答案】(1)①.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②.空间结构(2)①.A、B均为酶单独失活,且失活的酶不同②.②(3)①.酶乙②.白色【解析】【分析】1、酶的作用特性包括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2、分析题意可知花色主要是由花瓣中所含色素种类决定的,红

色色素是由白色底物经两步连续的酶促反应形成的,第1步由酶甲催化,第2步由酶乙催化,其中酶甲与酶乙由基因控制合成。【小问1详解】酶的特性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较温和;高温会破坏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其变性,从而失去

作用。【小问2详解】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B植株是由酶甲或酶乙单独失活,还是共同失活引起的。如果只有酶甲,白色底物转变为中间产物,不能进一步转化为红色色素;如果只有酶乙,白色底物不变,没有红色色素产生;如果共同失活,则细胞中缺乏酶甲和酶乙,白色底物无变化。根据实验一②将两种细胞研磨液充分混合,混

合液变成红色,说明B植株细胞中各含一种不同的酶,混合后白色底物在两种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红色。如果共同失活,则细胞中缺乏酶甲和酶乙,实验一②将出现白色底物无变化。【小问3详解】实验二中将A的细胞研磨液煮沸,说明A

的细胞中酶失活,如果其含有的酶是酶甲,则其煮沸前已经含有白色底物转化成的中间产物,冷却后与B的细胞研磨液混合,B中若含酶乙则能将中间产物转化为红色色素。因此A失活的为酶乙,B失活的为酶甲。只将B的细胞研磨液煮沸,酶乙失活,与A细胞研磨液混合,其中的中间产物无法转化为红色色素,因此颜色无变化。1

9.他莫昔芬(本质是类固醇激素)和甲氨蝶呤(几乎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是两种抗癌药物。长期使用甲氨蝶呤治疗癌症,后期甲氨蝶呤用量增大,癌细胞中甲氨蝶呤含量却减少,从而导致治疗效果明显减弱。研究发现RFC1和P-糖蛋白(P-gp)是细胞膜上两个与癌细胞

耐药性(耐甲氨蝶呤)相关转运蛋白,科学家分别测定了细胞甲(甲氨蝶呤敏感型)和细胞乙(耐药型)细胞膜上这两种蛋白质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图中条带颜色越深代表此样本中该蛋白的含量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他莫昔芬、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方式分别最可能是______、______。(2)依据图1

分析,帮助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是______,作出该判断的理由是______。(3)进一步研究发现,癌细胞膜上运输甲氨蝶呤的RFC1和P-gp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据此从物质运输的角度分析癌细胞对甲氨蝶呤

产生耐药性的机制:______。(4)根据以上癌细胞耐药机制提出解决癌细胞耐药性的思路: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①.自由扩散②.协助扩散##易化扩散(2)①.RFC1②.细胞甲对甲氨蝶呤敏感,细胞乙具有耐药性,甲细胞膜上表达的RFC1含量明显多于乙

,从而导致细胞甲对甲氨蝶呤敏感,细胞乙具有耐药性,因此RFCl是甲氨蝶呤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转运蛋白(3)抗癌药物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经P-gp排出细胞的(4)开发抑制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如P-gp)的药物【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或离子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

输。①自由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需要能量;如氧气、甘油等小分子物质;②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转运蛋白;如葡萄糖进红细胞,脂溶性物质(固醇类激素)进细胞;③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需要能量,如大部分离子。

【小问1详解】他莫昔芬的本质是类固醇激素,其通过细胞膜的方式为自由扩散。甲氨蝶呤几乎不溶于乙醇、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且细胞膜外浓度高于细胞内(癌细胞内最初没有药物),所以最可能是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小问2详

解】根据图1分析:帮助甲氨蝶呤进入癌细胞的是RFC1,因为甲细胞膜上表达的RFC1含量明显多于乙,P-gp的含量远少于乙,从而导致细胞甲对甲氨蝶呤敏感,细胞乙具有耐药性,因此RFC1是甲氨蝶呤协助扩散进入细胞的转运蛋白。【小问3详解

】图2显示P-gp将甲氨蝶呤运出细胞需要水解ATP,为主动运输,癌细胞将抗癌药物运出细胞,降低药物的作用从而产生抗药性。【小问4详解】可抑制癌细胞转运蛋白(如P-gp)的功能,使其不能将药物排出细胞。或者抑制癌细胞中线粒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功能,使其减少P-gp的合成和分泌。20.物质A可以提高辣椒的抗逆性,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探究。(1)已知干旱胁迫下,辣椒光合作用会减弱,小组想探究干旱胁迫下,物质A对辣椒光合作用的影响机制。选取生长状况相同且适宜的辣椒,分组,分别处理如下:D组:干旱处理+蒸馏水处理T1

组:干旱处理+等量低浓度A溶液处理T2组:干旱处理+等量中浓度A溶液处理T3组:干旱处理+等量高浓度A溶液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结果如下: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依据结果,物质A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绿素的影响为______。有人认为,测量指标还可增加

气孔导度(大小)变化,他的理论依据是______。(2)干旱胁迫下,植物的自由基产生量会增加。小组继续探究物质A对辣椒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如下:自由基可能破坏细胞的______分子(至少答出两种),从而引起细胞衰老。小组依据结果得出结论:物质

A能提高辣椒抗氧化能力。有人认为,物质A只是能提高干旱胁迫下的辣椒抗氧化能力,但对非干旱胁迫下的没有影响。如果要验证该观点,还需补充4组实验,除了用______(环境条件)处理之外,其他条件与原4组实验相同。【答案

】(1)①.物质A的浓度②.低、中浓度物质A增加两种叶绿素的含量,高浓度物质A减少两种叶绿素含量③.气孔导度减小会减少植物吸收CO2的速率,从而减弱光合作用(2)①.磷脂、DNA、蛋白质②.正常灌溉(非干旱胁迫)【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

发生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并将一部分光能用于水的光解生成NADPH和氧气,另一部分光能用于合成ATP;暗反应发生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中,首先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即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光反应产生

的NADP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进而合成有机物。【小问1详解】实验组T1、T2、T3,对照组为D,实验自变量为物质A的浓度,叶绿素含量T1、T2均高于D,T3均低于D。物质A对干旱胁迫下,辣椒叶绿素的影响为低、中浓度物质

A增加两种叶绿素的含量,高浓度物质A减少两种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减小会减少植物吸收CO2的速率,从而减弱光合作用,因此,测量指标还可增加气孔导度(大小)变化。【小问2详解】自由基可能破坏细胞的磷脂、DNA、蛋白质分子,从而引起细胞

衰老。实验探究了干旱胁迫下的数据,没有探究非干旱胁迫下的,因此要补充正常灌溉(非干旱胁迫)下的数据对照。21.细胞周期灵活地控制着高等植物器官的发生和形态变化,对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器官发育和繁殖至关重要。棉花的侧根生长、纤维发育等与细胞周

期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棉花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往往需要建立棉花根尖细胞周期同步化的最优体系。(1)流式细胞仪通常用于测量细胞核中的DNA含量。图是利用LB01缓冲液制备亚洲棉根尖核悬液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由图可知,此

时的细胞大部分处于______期。(2)化学试剂羟基脲处理可抑制DNA合成,导致细胞大量聚集于G1和S的交界处和______期(填“S”或“G2”或“M”)。下表是不同浓度的羟基脲处理不同时间后测定的上述细胞数百分率,

由此可知抑制亚洲棉根尖DNA合成的适宜处理条件为______时间(h)上述细胞数百分率浓度(mM)06121824174.2%82.9%74.4%84.4%76.8%274.2%80.4%81.9%84.4%81.5%375.0%83.2%79.2%76.3%77.8%4.573

.7%83.2%78.0%90.5%80.0%579.8%85.0%73.7%73.7%76.8%679.8%84.8%76.5%78.4%80.5%(3)植物DNA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DNA损伤或异常,这会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发育产生缺陷。细胞会产生一种物质,

通过调控,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2期,直到DNA损伤被修复。结合下图,说明该物质的作用机制是______(答出两点即可)。注:Rb蛋白是一种与调控细胞增殖有关的蛋白质,CDK为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甲是细胞周期蛋白(4)当DNA损伤不严重时,一系列信号通路激活

DNA修复,待DNA修复成功,细胞增殖会进入M期。为了研究棉花细胞周期的调节机制,挖掘出与细胞分裂中期相关的关键因素。请你根据所学知识,提出将细胞周期阻断在中期的措施(请说明阻断方法和原理等):______。【答案】(1)G0/G1(2)①.S②.浓度4.5mM,处理

时间18h(3)抑制CDK活性,防止Rb蛋白磷酸化;抑制M期开始所需周期蛋白的合成(或基因表达)(其他合理的也可以)(4)在细胞分裂前期,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或者用低温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解析】【分析】细胞周期:(1)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2)分裂期: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染色质成为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染色单体),出现纺锤体;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分为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核仁;植物细胞在赤道板上出现细胞板,细胞板扩散形成新的细胞壁,动物细胞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小问1详解】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可以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M期),分裂间期可分为G1、S、G2,其中G1、S、G2期所占的时间最长,由图可知,绝大多数的细胞DNA含量是2C,处于G₀/G1期。【小问2详解】羟基脲可以抑制DNA合成,S期细胞不能进入G2期,其他时期的细胞继续分裂,最后停留在G1和S的交界处,故细胞大

量聚集于G1和S的交界处和S期;由表可知,羟基脲浓度4.5mM,处理时间18h时,被阻断的细胞数百分率最大,达到90.5%,所以这个条件最适合。【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细胞周期蛋白与CDK结合后磷酸化,促使Rb蛋白磷酸化失活,失活的转录调控因子被活化,活化的转录因子促使相关基因

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故要使细胞周期停止在G2期,可以抑制CDK活性,防止Rb蛋白磷酸化;抑制M期开始所需周期蛋白的合成(或基因表达)。【小问4详解】将细胞周期阻断在中期的措施为:在细胞分裂前期,用适宜浓度

的秋水仙素处理(或者用低温处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分裂停留在中期。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974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