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精准解析】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共(22)页,181.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95f9aa82b86d64e7837cd0cb3b58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学科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酶的实验设计思路,正确的是()A.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B.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验证酶的专一性C.用蛋白酶、蛋白块作实验材料验证
蛋白酶能够催化蛋白质分解D.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2、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答案】C【解析】【分析】1、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不宜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
响;2、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3、用淀粉、蔗糖、淀粉酶来验证酶的专一性时应该选用斐林试剂鉴定实验结果,不能选用碘液。【详解】A、过氧化氢在常温下也能分解,而且温度不同、分解
速率不同,因此不能利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A错误;B、碘液可鉴定淀粉是否被分解,但碘液不能鉴定蔗糖是否被分解,所以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和碘液不能验证酶的专一性,B错误;C、用蛋白酶
和蛋白块作实验材料进行实验,可通过直接观察蛋白块大小的变化,来验证蛋白酶能够催化蛋白质分解,C正确;D、胃蛋白酶催化蛋白质分解的最适pH是1.5-2.0,因此不能利用胃蛋白酶、蛋清和pH分别为2、7、11的缓冲液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D错误。故选:C
。2.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中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功能,其中高尔基体是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在动植
物细胞中功能不同;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前者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后者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详解】A、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没有高尔基体、叶绿体和线粒体,A错误;B、线粒体和叶绿体含有少量的DNA,高尔基体不含DNA,B错误;C、线粒体是进行需氧呼吸的主要
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都可以合成ATP,高尔基体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和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C错误;D、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即三种膜结构都含有蛋白质,D正确。
故选D。3.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B.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C.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D.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
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详解】抗原能和特异性抗体相结合,病毒、细菌等病原体表面的蛋白质等物质,都可以作为引起免疫反应的抗原,可见,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A正
确;肌肉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如肌动蛋白等)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B正确;蛋白质结合Fe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的运输,C错误;染色体是细胞核的结构之一,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正确。【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考生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
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
横向辐射,进行归纳。4.下列关于DNA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含量可能不同B.核酸的初步水解产物是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C.判断核酸种类可依据五碳糖或碱基的种类D.烟草花叶病毒中含有4种含氮碱基、4种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1、核酸分为脱氧
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详解】A、同一生物的不同细胞中,DNA含量可能不同,如精原细胞中的核DNA是精细胞中的二倍,A正确;B、核酸的初步水解产物是核苷酸,彻底水解的产物为含氮碱基、五碳糖、磷酸,B错
误;C、构成DNA与RNA的核苷酸除了五碳糖不同外,含氮碱基也不完全相同,所以判断核酸种类可依据五碳糖或碱基的种类,C正确;D、烟草花叶病毒只含RNA一种核酸,所以烟草花叶病毒中含有4种含氮碱基、4种核苷酸,D正确。故选B。5.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合物的叙
述中,不正确的是()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B.胆固醇、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C.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都属于二糖D.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等有关【答案】A【解析】【分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蛋白质
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详解】A、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A错误;B、胆固醇、维生素D和性激素都属于固醇,固醇属于脂质,B正确;C、动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细胞中的蔗糖都属于二糖,此外,常见的二糖还
有植物体内的麦芽糖,C正确;D、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以及多肽的空间结构共同决定了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A。6.下列有关实验均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将苏丹Ⅳ染液加入到花生种子匀
浆中,溶液呈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与高温处理过的蛋白质溶液混合摇匀后,溶液仍可呈紫色C.将斐林试剂加入到乳糖和麦芽糖混合液中,加热后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淀粉溶液与淀粉酶溶液混合并充分反应后加入双缩脲试剂,不会发生显色反应【答案】B【解析】【分析】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
,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花生种子匀浆中含有大量脂肪,可被苏丹IV染液染成红色,A项错误;B、高温处理使蛋白质变性,改变了蛋白
质的空间结构,但其肽键没有被破坏,高温处理的蛋白质溶液与双缩脲试剂混合后溶液呈紫色,B项正确;C、斐林试剂可鉴定还原糖,乳糖和麦芽糖都是还原糖,故加热后会出现砖红色反应,C项错误;D、淀粉酶本身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颜色反应,D项错误。故选B。【点睛】
高温不破坏蛋白质的肽键,故高温变性后的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仍可发生紫色反应。7.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颜色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B.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
成橙色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答案】C【解析】【分析】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过程中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过程中消耗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乙醇。二氧化碳可
用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验,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详解】AB、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AB正确;C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C错误
,D正确。故选C。8.下列对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盐酸水解的目的是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B.加热烘
干的目的是固定细胞标本,防止标本移动脱落,便于观察C.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是为了洗去残留的盐酸D.如果用植物细胞则选洋葱表皮细胞,因为其细胞核DNA数目比其他部位的多,易观察【答案】D【解析】【分析】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
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
色剂进人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详解】A、本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A正确;B、加热烘干的目的是固
定细胞标本,防止标本移动脱落,便于后续的操作与观察,B正确;C、用蒸馏水冲洗载玻片的目的是为了洗去残留的盐酸,避免对染色造成干扰,C正确;D、如果用植物细胞则选洋葱内表皮细胞,因为细胞无颜色不会对实验中的颜色观察造成干扰,而不是因为该部位细胞核中DNA数目多,洋
葱各部位细胞核中的DNA数目是一样多的,D错误。故选D。9.病毒是一类没有什么结构的特殊生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属于生物,但不属于生命系统B.每种病毒都含有5种碱基,4种核苷酸C.所有病毒都必须在宿主
细胞中才能增值D.有些病毒可以作为运输目的基因的载体【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
,所以不属于生命系统,但病毒属于生物,A正确;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每种病毒的碱基和核苷酸各有4种,B错误;C、病毒没有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C正确;D、有些病毒可以作为运输目的基因的载体,如一些动植物病毒,D正确。故
选B。10.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B.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能直接承担生命活动C.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膜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D.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是纤维
素和果胶,将细胞和外界环境隔开【答案】A【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成分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
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组成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B、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有许多要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
加工、修饰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才能承担生命活动,B错误;C、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组成的,C错误;D、细胞壁是全透性的,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D错误。故选A。11.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色素能溶解于
无水乙醇,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B.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叶绿素C.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外光和紫外光用于光合作用D.叶绿体和液泡中的色素都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答案】A【解析】色素能溶解于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A正确;类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
解度大于叶绿素,所以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比叶绿素快,B错误;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C错误;液泡中色素不能参与光合作用,不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D错误。12.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真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DNA聚合酶进入细
胞核时不会引起核膜上磷脂分子层的流动C.同一细胞不同代谢强度下,细胞核上的核孔数目保持不变D.细胞核内既能进行DNA复制,也能进行转录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
和信息交流;(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在真
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以及某些RNA的形成有关,A正确;B、DNA聚合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因此不会引起核膜上磷脂分子层的流动,B正确;C、细胞不同代谢强度下,细胞核上的核孔数目有所改变,代谢强度越高,核孔数目越多,C错误;D、细胞核既是DNA复制的主要场所,也是转录
的主要场所,D正确。故选C。13.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分子物质均能自由扩散进出细胞B.温度不仅影响主动运输的速率也影响被动运输的速率C.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D.水分子进出原核细胞的速率远大
于进出真核细胞的速率【答案】B【解析】【分析】1、小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方式进行运输,大分子物质一般通过胞吞或胞吐的方式运输。2、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物质的浓度等。【详解】A.物质
进出细胞不仅与分子大小有关,还与细胞的选择性有关,如离子可以通过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B.温度可以通过影响呼吸速率进而影响主动运输过程中的能量供应,温度也可以通过影响细胞膜的流动性进而被动运输速率,
B正确;C.甘油属于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皮肤细胞,C错误;D.水分子进出细胞的速率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无关,D错误。故选B。14.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
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A.红光,ATP下降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C.绿光,[H]下降D.绿光,C5上升【答案】C【解析】【详解】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利用红光和蓝紫光。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
光,则光合作用速率基本不变,即ATP和未被还原的C3均基本不变,故A、B项错误;叶绿体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若由白光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绿光,可导致光反应速率减慢,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而短时间内暗反应仍以原来的速率进行,消耗[H]和ATP,故短时间内[H]含量会下降,C
项正确;同理,绿光下由于[H]和ATP含量下降,导致C3被还原为C5的速率减慢,而暗反应中CO2的固定仍以原来的速率消耗C5,故短时间内C5的含量会下降,D项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15.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中,核外没有
参与DNA合成的酶B.酶在生物体外没有催化活性C.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答案】C【解析】【分析】1、盐析: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不影响活性,加水后还可以溶解。2、在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
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少量的DNA。因此,DNA的合成场所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3、酶催化化学反应需要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但保存酶需要低温条件。【详解】A、D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因此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
参与DNA合成的酶,A错误;B、只要给予适宜的温度、pH等条件,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也具有催化活性,B错误;C、盐析可使蛋白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但不影响蛋白质的活性,而胃蛋白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C正确
;D、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是37℃,但是37℃不是保存该酶的最适温度,酶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D错误。故选C。16.下列有关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会下降B.ATP中的“A”在DNA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C.细胞
中ATP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D.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答案】C【解析】【分析】人和动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只有呼吸作用,高等植物体内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ATP中的能量可用于各种生命活动,可以转变为光能、化学能等,但形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释
放的能量或植物的光合作用,ATP中的A代表腺苷,是腺嘌呤和核糖合成的。【详解】A、在寒冷的环境中,在激素调节的作用下,人体有机物氧化分解速度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不会下降,A错误;B、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与核糖结合而成的腺苷,DNA
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的是腺嘌呤,二者不同,B错误;C、细胞中ATP合成途径可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形成ATP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C正确;D、每个ATP分子中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D错误。故选C。17.马
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
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的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
基质,产物是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详解】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无葡萄糖,A错误;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被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第二阶段转化成乳酸,B正确;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属于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会生成少量ATP,C错误;马铃薯块茎储存时,氧气浓度
增加会抑制其无氧呼吸,酸味会减少,D错误。18.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是()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光反应的产物有O2、还原氢和ATP等C.③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中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
种酶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③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图中的细胞器是叶绿体,①是叶绿体外膜;②是叶绿体内膜;③是叶绿体基粒,是由数个类囊体堆叠而成,是光反应的场
所;④是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2、叶绿体外膜、叶绿体内膜、类囊体膜都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都是酶促反应,需要酶的催化作用。光反应过程包括水的光解,产生O2和还原氢提供给暗反应;ATP的合成,该过程
中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过程是将CO2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该过程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A、由分析可知,叶绿体外膜和内膜都是生物膜,具有选择透
过性,A正确;B、光反应是水的光解产生O2和还原氢,同时合成ATP,B正确;C、③是叶绿体基粒,光反应的场所,该过程中ATP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④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有光无光均可进行,需要多种酶的催化,C错误;D、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粒,在叶绿体基粒
上将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通过叶绿体基质中的暗反应,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
变化和能量变化,旨在考查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并认同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19.将毛茛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
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B.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移,b点右移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右移,b点右移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点左
移,b点左移【答案】A【解析】【分析】(1)图中的a点表示光合作用起始点所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b点表示光合作用达到最高点时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其限制因素为叶绿体内的ATP、[H]、酶的数量等是有限的。(
2)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有: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含水量、矿质元素的含量等。给植物提供适宜的光照强度、温度,充足的CO2可提高植物的产量。【详解】AC、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
加,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增加,这将促进暗反应的进行,因此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时就出现光合作用,在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量也会增多,则a点会向左移,b点会向右移,A正确,C错误;BD、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减少,这将抑
制暗反应的进行,因此需要更多的二氧化碳进行补偿,但达到饱和点需要的二氧化碳减少,此时a右移,b点左移,因此BD错误。故选A。20.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在晡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
)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三种:1、以化学信息形式通过血液运输完成,如激素;2、通过细胞之间的直接相互接触,如精子、卵细胞的
识别;3、通过通道如胞间连丝完成,如植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详解】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作用于靶细胞,如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信号由分泌细胞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传递到靶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时,两者细胞膜表面直接相互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进行细
胞间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D。21.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O2的产生B.H2O生成C.[H]的消耗D.ATP的合成【答案】A【解析】【详解】A、O2产生于光反应中,场所是叶绿体类囊
体薄膜上,A正确;B、生成H2O的生理过程较多,如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H]消耗的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或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或暗反应,场所不一定有膜结构,如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质,C错误;D、ATP的合成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
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不一定有膜结构,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2.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D.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答案】D【解析】【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比较: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要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
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作用,A错误;B、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自由扩散(如性激素),B错误;C、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D、神经
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协助扩散,为被动运输,D正确。故选D。23.有些作物的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与风干前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风干种子中有机物的消耗减慢B.风干种子上微生物不易生长繁殖C.风干种子中细胞呼吸作用的强度高D.风干种子中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大【
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文“种子入库前需要经过风干处理”可知,该题考查的是水的存在形式及其与细胞呼吸等代谢活动的关系。【详解】风干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极少,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非常弱,因此有机物消耗减慢,A正确,C错误;风干的种子含水量少,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B正确;风干的种子
中自由水含量极少,导致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D正确。【点睛】种子风干的过程中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的大小决定了细胞或生物体的代谢强度:比值越大说明细胞(或生物体)中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强;反之,代谢越弱。24.下表是某种植物种子在甲、乙、丙三
种不同的条件下萌发,测得的气体量相对值的变化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O2释放量O2吸收量甲120乙86丙1010A.玉米胚在甲条件下进行产生CO2和酒精的无氧呼吸B.在乙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于无氧呼吸C.在乙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D.在丙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
最大值【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二氧化碳和氧气的量能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再根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方程式解答。【详解】A、甲条件下只释放二氧化碳,不消耗氧气,所以只进行无氧呼吸,种子的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酒精,玉米种子的胚无氧呼
吸产生乳酸,A错误;B、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由表格数据可知,CO2的释放量为8mol,则O2的吸收量为6mol,因为有氧呼吸消耗氧气的量等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所以吸收6mol的氧气就
释放6mol的二氧化碳,这样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就是8mol-6mol=2mol,根据有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6mol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1mol的葡萄糖,根据无氧呼吸的方程式释放2mol的二氧化碳需要消耗1mol的葡萄糖,所以乙条件下
,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B错误;C、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大于氧气的消耗量,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能产生二氧化碳,故乙条件下释放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C正确;D、丙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等于氧气的消耗量,
故只进行有氧呼吸。表格中的数据无法说明丙条件下有氧呼吸强度达到了最大值,D错误。故选C。第Ⅱ卷填空题25.回答下列与蛋白质相关的问题:(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______。在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肽键是在________这
一细胞器上形成的。合成的蛋白质中有些是分泌蛋白,如______(填“胃蛋白酶”“逆转录酶”或“酪氨酸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此过程中高尔基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2)通常,细胞内具有正常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需
要有正确的氨基酸序列和______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变性,通常,变性的蛋白质易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3)如果DNA分子发生突变,导致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
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但未引起血红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氨基酸(2).核糖体(3).胃蛋白酶(4).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5).空间
(6).蛋白质变性使肽键暴露,暴露的肽键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降解(7).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蛋白质的结构、高尔基体的功能及翻译的有关知识。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在核糖体上mRNA的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构成肽链,然后折叠、盘曲,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形成需要内质网的加工、运输,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和转运;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其变性;大多数氨基酸有多种密码子,如果由于
碱基替换导致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改变后的密码子翻译出的氨基酸可能还是原来的氨基酸,合成的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不变。【详解】(1)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细胞中合成蛋白质时,在核糖体上m
RNA的密码子翻译成氨基酸,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形成肽键;胃蛋白酶是胞外酶属于分泌蛋白、逆转录酶和酪氨酸酶属于胞内酶;分泌蛋白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还需要内质网加工,再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分类、包装,最后形成分泌小泡转运至细胞膜,通过胞
吐的方式分泌出去;(2)细胞内的蛋白质都有特定的的氨基酸数目、种类和排列序列以及由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一定的空间结构;某些物理或化学因素可以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肽键暴露,易与蛋白酶接触,使蛋白质被水解;(3
)编码正常血红蛋白多肽链的mRNA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替换,改变后的密码子翻译的氨基酸还是原来的氨基酸,这是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不引起血红蛋白中基酸序列的改变。【点睛】关键要掌握密码子具有简并性这一特点,改变后的密码子翻译的氨基酸还是原来的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不
变,功能不变。26.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它由______产
生,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
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H](NADPH)(2).水在光下分解(3).C3的还原(4).太阳能(光能)(5).(CH2O)(6).C3(7).CO2与C5结合
形成C3继续进行,而C3不能被及时还原【解析】【分析】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受光照的限制,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
,为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分析题图1可知,A与ATP一起参与暗反应中C3的还原,所以A是[H];它来自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主要作用是还原三碳化合物。(2)图1中ATP形成于光反应阶段,最终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光能;C在光
合作用过程中的转移途径是CO2→C3→(CH2O),所以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CH2O)。(3)分析题图2可知,突然黑暗的情况下,a含量上升,a是C3,突然黑暗,光反应不能进行,无还原氢与ATP生成
,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二氧化碳的固定仍在进行产生三碳化合物,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上升。【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反应与暗反应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反应与暗反应之间的关系,对于光反应过程与暗反应过程的熟练掌握和对光反应与暗
反应关系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7.科研人员探究了不同温度(25℃和0.5℃)条件下密闭容器内蓝莓果实的CO2生成速率的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1)由图可知,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________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________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如下方案:①称取两等份同一品种的蓝莓果实,分别装入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内,然后密封。②将甲、乙瓶分别置于25℃和0.5℃条件下储存,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瓶中的C
O2浓度。③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CO2生成速率。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请给出两条建议,以完善上述实验方案(不考虑温度因素)。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2).CO2(3).O2(4).选取果实应成熟度应一致(5).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解析】【分析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进行有氧呼吸,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在氧气不足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吸收氧气,蓝莓果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由于细胞呼吸是酶促反应,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因此细胞呼吸也受温度影响。【详解】(1)温度影
响酶的活性。题图显示:与25℃相比0.5℃条件下果实的CO2生成速率较低,主要原因是低温降低了细胞呼吸相关酶活性。储存的果实不断进行细胞呼吸,产生CO2,消耗O2,因此随着果实储存时间的增加,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越来越高,抑制了果实的细胞呼吸。该实验还可以通过检测
O2浓度变化来计算呼吸速率。(2)依题意可知,该实验所用的蓝莓果实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应控制相同且适宜,所以选取的果实成熟度还应一致;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依据实验的平行重复原则,每个温度条件下至少有3个平行重复实验。【点
睛】本题考查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细胞呼吸及其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
正确结论的能力,以及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8.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用分化的植物细胞可
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___________。(2)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其原因是
___________。在培养基上需要对带有形成层的组织块进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处理,最终可形成试管苗。(4)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原品种的_
__________,这种繁殖方式属于___________繁殖。【答案】(1).全能性(2).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3).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4)
.脱分化(5).再分化(6).诱导叶绿素的形成,使试管苗能够进行光合作用(7).遗传特性(8).无性【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题图分析:①→④表示处理外植体材料,④→⑤表示脱分化,⑤→⑥表示再分化。2、培养条件:①
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人工操作。②保证水、无机盐、碳源(常用蔗糖)、氮源(含氮有机物)、生长因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③需要添加一些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④愈伤组织再分化到一定阶段,形成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需光照。【详
解】(1)利用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用分化的植物细胞可以培养成完整的植株,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2)步骤③切取的组织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3)由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和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形成试管苗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
不同,所以从步骤⑤到步骤⑥需要更换新的培养基。离体的植物组织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重要的过程,最终可形成试管苗。(4)步骤⑥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有利于诱导叶绿素形成和植物光合作用。(5)经组织培养得到的植株,一般可保持
原品种的遗传特性,这种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组织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条件,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个小题,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