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清华志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9)页,721.49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905885b88a9b6f47e8428242bc65f91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清华志清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练习高三语文2023.10班级姓名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宣宝玲审题人李双艳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
一:“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在原始时代,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
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在此阶段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
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
的。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例如,随着地理上的隔绝,同一种语言会分化为各种各样的方言,会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活网络和不同的“市民社会”,人
们的思想感情也会疏远、隔膜起来。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会对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科学、艺术、宗教等产生直接影响。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
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其四,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
。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喜闻乐见”的民族气派,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亦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
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最后,民族斗争是民族差异的强化剂。古往今来,民族之间的矛盾、对立、冲突史不绝书。许多征服者民族推行强制同化的政策,而被征服的民族则千方百计为保持
自己的民族特性而斗争。在这种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中,许多细枝末节的差异也会获得不寻常的意义。例如在清朝末年,剪掉辫子就意味着公开表示与清朝统治决裂。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仅是人类以民族为单位长期生活的自然产物,而且在民族斗争中人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应当指出,虽然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能事事归
因于经济,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结果。文化上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都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上才得以发挥作用。因此,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超历史的存在,不是纯自然的存在。因而,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也是历史的、可变的,相
对的。(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材料二: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
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
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
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
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
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
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
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加以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既然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那么在此阶段的人类文化也一定是民族的、具体的。B.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而不同的民族心理反过来又催生出不同的文化成果。C.文
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虽然也有问题,但因其宽容合理而应该受到尊重。D.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体和客体,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或反观自己。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在古代,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等,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B.种族、地域、文化传统等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并有限制作用,所以文化创造必然事事都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文化传统中找到原因。
C.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反帝斗争使先进的中国人普遍意识到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性,可见文化上的民族差异在民族斗争中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D.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
,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普遍性。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A.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C.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D.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诗经•小雅》4.对文化差异的论述,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5.下列文字提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辞》有所不同,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木兰辞
》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版《花木兰》则对《木兰辞》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
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能带来启发。【答案】1.C2.B3.A4.①材料一侧重论述文化有民族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材料先分析了文化“有
古今无中外论”的根本错误,阐述世界文化有民族差异,再进一步阐释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误读。材料先分析了历史上对待文化差异的不同态度,再强调现阶段保留文化差异的
意义,指出“世界文化一体化”的严重危害,并进一步阐释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误读现象。5.①这种不同体现了中美文化差异,即中国忠孝两全观念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不同;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②这种差异是文化误读的产物。美国人按照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来
解读《木兰辞》,其原有“视域”影响其认知和解释。③对这种差异应当宽容尊重。《木兰辞》为美国人提供创作蓝本,《花木兰》又为我们提供“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中美文化交流互鉴,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④这种差异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
。“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索的问题。【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张冠李戴,“但因其宽容合理而应该受到尊重”错误。由原文
“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可知,“应受到尊重”指的是“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的“一切文化”。故选C。【2题详解】的本题考查学生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曲解文意,“所以文化创造必然事事都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文化传统中找到原因”错误。由原文“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
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可知,既然文化的创造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偶然性,就不能事事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
、文化传统中去找原因。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观点是否定“有古今无中外论”,认为文化有民族差异。A.强调万物各有差别,最适合作为论据证明第一段观点;B.强调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C.强调要团结一致;D.强调要学习借鉴
。故选A。【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材料一侧重论述文化有民族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由材料一第1段关键句“‘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
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
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可知,材料先分析了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的根本错误,阐述世界文化有民族差异;结合材料“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其四,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最后,民族斗争是民族差异的强化剂”
可知,再进一步阐释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材料二侧重论述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误读。结合材料二“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第二种是……第三种态度是”可知,材料先分析了历史的上对待文化差异的不同态度;结合材料二“无论如何,
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可知,再强调现阶段保留文化差异的意义;结合材料二“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和“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
,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可知,指出“世界文化一体化”的严重危害,并进一步阐释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误读现象。【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文
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结合材料“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可知,这种不同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即中国忠孝两全观念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不同;这种差异是文化误读的产物。结合材料“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
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加以认知和解释”可知,美国人按照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来解读《木兰辞》,其原有“视域”影响其认知和解释。对这种差异应当
宽容尊重。结合材料“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
得宽容合理”可知,《木兰辞》为美国人提供创作蓝本,《花木兰》又为我们提供“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中美文化交流互鉴,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这种差异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结合材料“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
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可知,“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
?”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索的问题。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后赤壁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
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
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
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
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岁十月之望.(农历每月十五日)B.顾.(看)而乐之C.履.(踏,攀)巉岩D.攀栖鹘之危.(危险)巢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①俯冯夷之.幽宫②燕巢于飞幕之.上B.
①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②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C.①顾.安所得酒乎②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D.①适.有孤鹤,横江东来②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8.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
,并生动描绘了清幽的江上景色。B.“霜露既降,木叶尽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写的是初冬之景,而在《赤壁赋》中写的则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新秋之景。C.作者在散步中为“月白风清”的良夜所吸引,陡起游兴,而泛舟赤壁;后又舍舟登山,山
游后又复舟游,过程曲折,景色也因而繁富。D.文中道士化鹤的故事出于“羽化而登仙”的游仙思想,其中既透露了作者精神升腾入大自然的旷达之思,也反映了他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的矛盾心情。9.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是
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10.简答题。(1)孤鹤有什么象征意义?(2)末段所写的梦境寄托作者怎样的情思?【答案】6.D7.C8.A9.这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走出,将要回到临皋去,两位客人跟随我,同过黄泥山坡。10.(1)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
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结尾借此含蓄地传达出他企图超脱尘世,逍遥物外的心态。(2)梦是一种追求,但是现实是所追求的未必能获得。“不知其处”表明作者内心面对前途、理想、抱负的迷茫,如同茫茫夜色般无迹可求,以此结尾意味深长,苏轼常常在儒家的积极入世和道家的消极避世之间徘徊困惑,这种看
似矛盾的思想是其复杂感情的真实体现。【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D.“危险”错误,“危”,高。句意: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故选D。【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
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都是结构助词,的。句意: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B.都是动词,跟从。句意: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我推想你跟我到东部地区来,住在这里也是客居异乡。C.副词,表示轻微转折,只是
、不过。/动词,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句意: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D.都是副词,恰逢。句意: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文中写了作者与二客月夜
泛舟赤壁的故事……景色”错误,结合原文“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可知,不只是泛舟,还有爬山;结合原文“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可知,描绘的不是江上景色,而是山间草木,景色是“峭拔
”,而非“清幽”。故选A。【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是”,这;“望”,农历每月十五;“自”,从;“从”,跟从;“坂”,山坡;“步自雪堂”,状语后置句。【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1)结合原文“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
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可知,此际在苏轼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的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这只在暗夜独飞,独鸣的鹤是孤独的,它可以慰藉同样感受状态中的苏子之心。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具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因此与客不交一言的苏子对它
注意极深。而且它不仅是苏子此际情怀的象征,也是七月之夜的道士形象新化。而道士的思想,原是苏子思想中的一个侧面,苏子——孤鹤——道士的联结,暗示着苏轼在精神上已归向高蹈于世外的隐逸者。(2)结合原文“梦一道士……不见其处”可知,这一段写游后入
睡的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的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的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的内心苦闷。政治上屡屡失意的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的创伤又添上新的哀痛。南
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的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的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的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的内涵却是“苏子”的前途、理想、追求、抱负又在哪里呢?可见孤鹤有绝仙之感,梦境寄托了作者企盼自由境界的情思。
参考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
客人却没有酒,即使有酒也没有菜肴。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天傍晚,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形状就像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和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游览。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游览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
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形状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悬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大声地长啸,草木被震动,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刮起,波浪汹涌。我也觉得忧愁悲哀,感到恐惧而静默屏息,觉得这里令人畏惧,不可久
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泊。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寂寞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像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如同黑裙子,身上的白羽如同洁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
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游览快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回答。“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底细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着从我这里经过的人,不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
忽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不到他在什么地方。三、(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午枕①王安石百年春梦去悠悠,不复吹箫②向此留。野草自花还自落,鸣鸠相乳亦相酬。旧蹊埋没开新径,朱户欹斜见画楼。欲把一杯无伴侣,眼看兴废使人愁。(注)①本诗写于
宋神宗去世后,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②吹箫:《列仙传》记载,萧史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1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叙事点题,诗人午后就枕而眠,醒来梦境已悠然远去
,“百年”二字写出梦中所历时间之长。B.第二句化用萧史、弄玉之典,感慨自己没有神仙道术可以长留梦境之中,表达了对梦境的留恋。C.颔联写了野草的花开花落,鸣鸠的相乳相酬,句句是景语,句句亦是理语,景理结合,颇具深意。D.“朱户欹斜见画楼”一句,描写朱户画楼
兴废迭代的情状,对比之中抨击了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1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案】11.D12.①新法被废的痛苦与惋惜之情。首句既是写实,又寄寓了政治上的感慨。新法被废,如梦消散,诗人内心无比
痛苦、惋惜。尾句则直抒愁情。②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感悟。中间两联通过对野草、鸣鸠、旧蹊、新径、朱门、画楼的描写,阐释自然有新陈代谢、人事有兴废更迭之理。③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欲把一杯无伴侣”,写出了诗人想偕侣畅饮共叙却无人陪伴的孤苦。【解析】【11题详解】此题综
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D项,“抨击了
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错误,这句暗示世间人事的不断变化和富贵荣利的不足慕。故选D。【12题详解】此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核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
标题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解说。此题可根据“百年春梦去悠悠”“眼看兴废使人愁”,结合注释内容“当时新法已被全部废除”分析,变法惨遭废除,内心无比痛苦、惋惜,新法废,旧法兴,令人愁闷。分析颔联时,要通过分析诗人对“
野草”“鸣鸠”的描写,来体会诗人的感悟。颈联则要抓住“旧”“新”的变化来分析旧事物必然会被新事物代替的哲理性。“无伴侣”,知音难觅的孤寂与苦闷。【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
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四、(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塔下人家沈念和那个阳光
般的男孩相见时,抬头就是被雨淋湿的古塔。那是一片老城区,黑色的、赭色的屋脊,高低交错,如波浪翻滚,把一块块光投射到远处的天幕、山峦、岛屿、湖泊。塔就站在一眼望不见尽头的“波浪”之上,瘦削的身体,穿一身褶皱青衣,脸色永远白皙。“塔,记录了我对这座城市
的初印象。”我和男孩说起25年前的记忆。成长于乡野之地的少年,14岁离家,尚未脱去稚气,求学而来,懵懂无知地“探”进这座城市。那时候,我乘坐的大客车要搭上轮渡才能抵达城市。汽车排着老长的队伍,把前面的车挤上
船,然后等着后面的车把自己挤上去。我在车上伸长脖子,也看不清城市的面目,只能眺望车窗外一湖阔朗的水波。在我“渡”到这座城市的漫长分秒中,屹立水边的塔,若隐若现。男孩恰是那一年出生在塔下人家。那时的老城区是衰颓、晦旧的,塔下人家的生活也多艰涩愁郁。“你到鱼巷子,离塔就不远了,我家就在塔下面。”男孩的
电话指路,让我想起多年前寻塔的经历,同样被人这般介绍而记住了呈“7”字形的鱼巷子。多少年过去,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仍丝丝缕缕飘在城市的上空,湖里的鱼和别的水产把狭长的巷子弄得湿漉漉的。塔整天看着巷子里的“人间烟火”,喜笑怒哀的人们从这里走过
,又回到柴米油盐的生活轨道上。男孩的父亲在这里贩卖过鱼,这位中年男人下岗后,干过多种活计,孩子要长大,老人要赡养,没有任何优势、背景、资源、专长的他,注定要付出成倍的努力。塔,看到过男人从巷子里早出晚归,也看到过他拥抱孩子和妻子时的微笑。塔下住着很多
这样的家庭,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张拧巴,就像走出门,坑洼的街面,不小心就会踩一脚烂泥水。男孩那一年喜欢上了绘画。夫妇俩纠结了一天一夜,决定送他去培训班,家里的一切开支压缩到最低限度。男孩坚持了7年的绘画学习,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许多次,他们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却不知要如何述说陪伴、
培养孩子的经历,好像是咬咬牙就走过来了,那些艰辛、隐忍和坚强却只字未提。只有塔,是最熟悉这些塔下人家的困窘和努力的。在水的波光浪影中,塔把时间创造的变化藏进了城市的身体里。细心的人发现,七拐八弯的老街路面铺了柏油,填平了积
水的空洼;路灯擦亮了这里的夜晚,暗夜行走变得暖意丛生;社区服务延伸到街巷每个角落,塔下人家多了欢声。这些变化跟着时间前行,这些变化来自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的美好共享。男孩每次从外地回来,都会穿过挨挤的房屋中的窄路,走到湖边看水,也抬头回望几年前整饬过的塔。那一刻,男孩似乎能猜到这座实
心塔里浮动着的欢喜心思。我离开这座城市好几年了,而塔的形象一直挥之不去。实心塔,注定它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特定坐标。二十多年来,我也说不上有多少次一个人或陪外来朋友看塔,每一次的场景仿佛都是流动的,只有塔是坚定的不变者。我和男孩每每谈起这座
城市,都需要从塔出发,似乎这里是寻找宝藏的入口,似乎离开它就不能拼凑出一个记忆中的城与市。男孩学业优异,大四时被选送到巴黎一所著名的学校交流,结束学业后他选择了回国,先去了上海,又回到北京,刚做出自己满意的有中国元素的
动画设计作品。这些年,男孩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从未停下迈进的脚步。和他的父亲母亲一样,在困难面前,男孩从没有生发过退缩的念头。自己的路自己走,男孩鼓舞他自己,向前走。正是这座城市的底蕴,赋予了年轻的他和他们勇于担
当的力量。这些年城市的变化,细微的,翻天覆地的,塔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有时我想,一座城市总是涌现出诸多变化当然是令人欣喜的,然而,某些不变的东西更是珍贵的。从我所认识的男孩及其父母身上,我看到了属于这座城市的那种珍贵。寒来暑往,塔依旧站在望不见尽头的屋脊之上,在不变中收
纳着变化。常有三五成群的鸟,栖身于塔檐上,眨眼间又腾空而起,向着声响的方向飞去。这些美好的声响,清悦、悠长而辽阔,仿佛是从塔下人家,从男孩和他的父母,从城市里的每一个人的身体里发出来的。(有删改)13.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
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写作者再见古塔时的印象,想象新奇独特,表现了古塔与老城区的建筑及周边自然景物的相融相衬,突出了古塔不同凡俗的气质。B.作者多年以后重访鱼巷子,觉得巷子里仍旧丝丝缕缕飘着“市井气鱼腥味”,这其实是一种错觉,因为城市的发展已让这
里焕然一新了。C.本文写男孩的父亲,既着眼于他的个性特征,也把对他的刻画与对塔下人家生活的描写结合起来,借以表现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共性。D.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抒情的笔调写古塔,但没有停留在追求诗意表达的层面,而是通过古塔的代言,含蓄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深刻
理解。14.请结合作品说明文中“塔”的含意。15.作者写城市和塔下人家时,还穿插写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样处理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13.B14.①“塔”是这座城市的特定坐标,记载人们对城市的独
有记忆。②“塔”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③“塔”象征塔下人家勤勉乐观、坚强自立的生活态度,象征城市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文精神。15.①内容主旨上:丰富文本内容,便于读者将作者的人生
经历与城市的变化关联起来,感受更全面具体深刻,使作品对塔下人家生活不断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的描写更为真实丰富鲜明,突出作者对积极上进时代精神真切诚挚的赞美。②语言效果上:以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映衬城市和塔下人
家的发展变化,使得作品对塔下人家生活的描写更为鲜明突出。结构上:照应上下文,使得情节更完整全面,行文思路上使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男孩的成长经历交织在一起,产生时空交错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艺术魅力。【解析】【13题详解】此题综合考查学生鉴赏散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
理解、手法分析、内容结构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B项分析有误,“鱼巷子的市井气鱼腥味”是男孩对家乡的记忆,是男孩的乡愁的寄托,城市的发展可能会拆掉老房子,旧街道,但是
这股“市井气鱼腥味”是刻在男孩的记忆里的,是不会消失的。因而,这不是错觉。故选B。【14题详解】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文中重要词语含义能力。解答时应当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先考虑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情感,然后根据具体语境分析词语的
含义。本题答题模式为:首先说清浅层意(本意),然后扩展范围写出深层意思,一般由词到句到段到全文主旨,若有突出的手法或者和结构有关也应该指出来。比如答案中①“城市的发展,房屋街道都重新修建,但是这座“塔”依旧在,“塔”是这座城市的特定坐标,记载人们对城市的独有记忆“就是浅层意”②“塔”犹如一位巨人,
亲眼目睹人世间的变化,是历史的见证者,见证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深一层③主旨情感+象征手法:“塔”的乐观、坚强、独立,更象征塔下人家勤勉乐观、坚强自立的生活态度,象征城市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人文精
神。【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的能力。阅读文本,抓住人和事两条线索,理解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从而领悟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作者写城市的变化和塔下人家生活的时候,穿插写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样写有多方面的好处:首先,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城市的变化关联起来,男孩
是从塔下鱼巷子里走出去的,对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有亲身感受,使作品对塔下人家生活不断变得更加美好幸福的描写更为真实丰富。其次,男孩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许多次拒绝了友人资助的善意,咬咬牙就走过来了。以作者的人生经历来映衬城
市和塔下人家的发展变化,使作品对积极上进时代精神的赞美更真切诚挚。第三,男孩学业优异,走出去了,又回到国内,做出自己满意的有中国元素的动画设计作品。正是这座城市的底蕴,赋予了年轻的他和他们勇于担当的力量。作者的人生经历与男孩的成长经历交织在一起,产生时空交错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艺
术魅力。16.名句默写。(1)《劝学》中说明积累的重要性,用积水成渊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表达了从师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择师的标准,其中明确择师标准的两句话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4)《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积水成渊②.蛟龙生焉③.道之
所存④.师之所存也⑤.余音袅袅⑥.不绝如缕⑦.浴乎沂⑧.风乎舞雩⑨.咏而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渊”“焉”“袅”“缕”“沂”“舞雩”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17.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思考:孔子在谈到孝道时还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强调了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请就此谈谈你对孝的看法。【答案】中华民族自古以“孝”而
闻名天下。“孝”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优良品质。但孔子提倡的孝道中也有缺乏平等民主思想的地方。当今的人们不必迂腐地固守形式,而应在继承孔子的思想主体部分的基础上,辩证地接受他孝道思想的精华。【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可知,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止,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虽然忧愁,但不怨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若有过失,子女当然要尽量设法劝谏,希
望父母避免陷入不义的处境,而达到无过的境界。劝谏父母时,子女的态度要恭敬和顺,言词要委婉含蓄,讲究说话的技巧,让父母欣然省悟,从而避免犯错,这是最理想的结果。假使父母不受劝谏,父子没有达成共识,子女千万不要气馁,更不宜怒气凌人,唐突双亲—-因为规谏父
母,完全是本着一腔孝敬之心哪!此时子女应该以无比的耐心,换一种方式或说法去说服父母。总之,在任何情况下,都别唐突父母,甚至触怒父母,更别违反孝敬父母的本心。参考译文:孟武伯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让父母仅为子女的疾病担忧。”子游请教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
父母便行了。即使狗和马,也都有人饲养。对父母如果不恭敬顺从,那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子夏问孝于孔子。孔子说:“孝,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做到这一点很难呀。父母有事时,弟子代劳;有酒食时,让先生享用,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五、微写作(8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8.《红楼梦》中哪一段情节内容令你印象深刻,给你带来启迪?要求:复述大致内容,陈述理由,不超过180个字。【答案】我对刘姥姥初进大观园的情节印象深刻。刘姥姥陪
同贾母等一众人游玩大观园,其间凤姐有意让刘姥姥频频出丑,刘姥姥也有心讨好,惹得众人哄笑不断。综观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虽然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村妇人形象,但又赋予了她察言观色的“本领”。她
机敏睿智又不失质朴率真,可以称得上大智若愚。不得不说,刘姥姥确实深谙人情世故,堪称大观园中的“处世达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微写作的能力。本题要求学生复述《红楼梦》里印象深刻的情节内容,并陈述自己的感受、启迪。《红楼梦》里很多情节都
非常经典,如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挨打、大观园作诗等,只要能复述大致内容,并针对这个片段发表看法,有自己感悟即可。注意字数限制。比如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情节,农家老妇刘姥姥来到贾府,与众人在大观园中进餐,描摹了众多人物形象,突出了不同人物形象的特点。刘姥姥是这场“笑剧”的表演者,可以
说是引人瞩目的焦点人物。综观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种种表现,我们不难看出,作者虽然塑造了一位典型的农村妇人的形象,但又赋予了她察言观色的“本领”。她机敏睿智又不失质朴率真,可以称得上是大智若愚。比如“黛玉葬花”情节,黛玉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拿着花帚
,将花装在绢袋里,埋在花塚里。黛玉寄人篱下,品质高洁,如同枝上鲜花,却只能随风飘落,随水飘零,难以掌控自己的命运,黛玉葬花其实是黛玉对自己命运的感伤。19.如果薛宝钗穿越到现代,成为你的同班同学,你认为她在班级里适合担任哪项职务(只能选取一项职务)?请你写出她
可以担任的职务名称,并阐述理由,不超过180个字。【答案】薛宝钗适合担任我们班班长这一职务。班长需要协调同学们的人际关系,而这正是薛宝钗所擅长的,她行事沉稳,对每个人都关爱有加,在大观园中,即使是令人厌恶的贾环她都能够照顾得到。她还乐于助人,她曾帮助史湘云开办螃蟹宴。此外,从她协助
贾探春管理大观园,还可以看出她具有极强的管理能力。因此,薛宝钗适合担任班长的职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能力。解答此题,要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有准确把握。薛宝钗身上集中体现了极强的社交能力和聪慧大气的特点。她才德兼备,聪明伶俐、通情达理、品格端方;做事保持清醒、从容淡
定;个人行为豁达大度,真诚待人;不忽视他人,而自己又永保自尊。她大气雅致,方方面面周全细致,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事,得到荣国府上下一致好评。她身上的品质,如果在现代的班级,其全面性可以胜任班里的班长,理由即从其性格入手分析,能联系名著
的某些情节阐述性格更好,同时注意字数要求。六、写作(40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新加坡歌手郭美美在《不怕不怕》中唱道:“不怕不怕,胆怯只会让自己更憔悴;不怕不怕,夜晚再黑我就当看不见,太阳一定就快出现。
”是的,因为不怕,我们敢于超越,创造奇迹。在一个又一个奇迹面前以至于我们不怕大自然,不怕社会的力量,不怕真理,不怕正义,不怕良知……可我们又太怕了,怕没有金钱,怕失去权势……要求:①自选角度,以“怕与不怕”为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
文;③不得少于7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怕与不怕生活中谁不曾“怕”过?怕三灾四煞,怕五鬼六害,怕七伤八难,怕九厄十恶;但也总有人“不怕”,不怕生老病死,不怕利害得失,不怕因果报应,不怕规则约束。由此看来,生活实在复杂,人心着实难以捉
摸。到底我们该怕,还该不怕?我想孔夫子的的教诲可以给我们指明方向。他说:“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其实,这三句话可以从互文的角度来理解,即以仁心为底色的智勇之士,怎会有忧患、迷惑和怯懦?其中,“勇者不惧”是强调,真正勇敢的人,按照正
道、真理、正理来行事,他知道对错,所以无惧。相反,那些做不到不惧的普通人,是因为在乎的私利太多,考虑自己太多,总是怕按照正道去行事,会让自己受损,所以做不到不惧。这样看来,行正道,秉正理,人生又何忧何惧?心中长存浩然气,可临刀山火海而不裹步
,可对刀斧剑戟而不变色。戊戌六君子,面对清廷的刽子手而不忧不惧,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所坚持的改良变法是人间正道;邓小平面对极左分子的攻讦不忧不惧,因为他相信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是人间正道。从来都是,遵循人间正道的人,方能真正做到大无畏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人,怎么会“怕”?如果他们有所怕,他们只会怕大道不得彰,他们只会怕正义不得申。然而,虽然他们不怕不惧,这并不是说他们藐视一切、胆大妄为。其实,越是大勇之士,越是仁者、智者,越懂得敬畏,敬畏法则,敬畏天命,敬畏民心。康德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仁智之士,虽然心怀大勇,但心中从来没有对法则规范、天命民心失去过敬畏,而这敬畏也让他们功成名遂。唐太宗李世民敬畏水能
载舟亦能覆舟的法则,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奠基,也让他成为千古明君;毛泽东抱着进京赶考的心态,进入北京城,建立新中国,正因常怀敬畏,让他成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创立人,成为深受国民爱戴的革命家。心怀敬畏,让他们循理而行,建立大业。其实,“怕”有两
层含义,一是懦弱的“畏惧”,一是庄重的“敬畏”。真正的大无畏,必然源于庄重的敬畏,对法则,对民心;有了这种庄严的敬畏,才能避免懦弱的畏惧,藐视挫折和失败。怕还是不怕?合乎正道,不忧不惧;不合正道,怕之又怕。既要正道直行,无所畏惧;又能敬畏
法则,战战兢兢。【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一道全命题作文题。是的是“怕与不怕”这一命题,是引导学生探究“怕”的内涵,辩证分析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对哪些东西要怕,对哪些东西要不怕,以及对怕与不怕应如何权衡抉择。材料
先引用了新加坡歌手的一段主题为“不怕”的歌词。然后从三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延伸评论:一是,因为不怕,我们一再超越,从而创造奇迹,这是强调无所畏惧带来的好处;二是,因为不怕,我们缺少对规则、自然的敬畏,从而产生危害,这是强调无所畏惧带来的害处;三是,有时
我们又患得患失,比如在金钱、权势、名利等身外之物方面,我们又害怕失去。写作时,首先要辨析“怕”的内涵。“怕”有两层含义,一是懦弱的“畏惧”,一是庄重的“敬畏”。进而,可指出对哪些东西、在哪些方面要“不怕”,要无所畏惧,比如面对困难挫折、面对失败的打击、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要勇敢一些,要不怕;指出
对哪些东西、在哪些方面要“怕”,要充满敬畏,比如对规则、道德、自然规律等,要怕。在论述过程中,可以两方面相结合,辩证分析,比如,只有对自然法则充满敬畏,方能顺势而为,做到真正的大无畏。立意:1.仁者无忧,小人戚戚。2.敬畏规则,不惧得失。3.有所敬畏,方能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