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高中语文课时作业(必修上册)基础过关训练 22.docx,共(4)页,24.49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f1668f7b37be99c4bc09193a986e75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基础过关训练22*师说[基础演练]1.下面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或师焉,或不焉C.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属予作文以记之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吾从而..师之B.师不必..贤于弟子C.彼
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D.古之学者..必有师3.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错的一项是()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解释经书的著作)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方法)③道.芷阳间行(取道)④则耻师.焉(老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惑.矣(糊涂)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没有)⑦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理解)⑧吾从.而师之(介词,自从)A.①③④B.②⑥⑧C.②④⑦D.③⑥⑦4.下面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不耻.相师②则群.聚而笑之③圣.益圣,愚.益愚④孔子师.郯子⑤小.学而大.遗⑥无贵无
贱,无长.无少.⑦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⑧吾从而师.之⑨吾师.道也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A.①⑧/②③/⑤⑥⑦/④⑨⑩B.①④⑨/②/③⑤⑦/⑥⑧⑩C.①④⑧/②/③⑤⑥/⑦⑨⑩D.①③⑤/④⑧/②/⑥⑦⑨⑩5.下列句式中“于”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不拘于时A.耻学于师B.其皆出于此乎C.劳力者制于人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2)《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
点是相同的。(3)《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能力提升]一、课内细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7~10题。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
能及,其可怪也欤!7.下列两组加点词的含义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
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亦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也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8.从句式特征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
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9.下面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C.第二段作者接
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10.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译文:(2)爱其子
,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译文:二、课外拓展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送杨少尹序韩愈昔疏广、受①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于是公卿设供张,祖.道都门外,车数百辆。道路观者,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汉史既
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至今照人耳目,赫赫若前日事。国子司业杨君巨源,方以能《诗》训后进,一旦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世常说古今人不相及,今杨与二疏,其意岂异也?予忝在公卿后,遇病不能出,不知杨侯去时,城门外送者几人?车几辆?马几匹?道边观者亦有叹息知其为
贤以否?而太史氏又能张大其事,为传继二疏踪迹否?不落莫否?见今世无工画者,而画与不画,固不论也。然吾闻杨侯之.去,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不绝其禄。又为歌诗以劝.之。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又不知当时二疏之去,有是事否?古今人
同不同,未可知也。中世士大夫以官为家,罢则无所于归。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②而来也。今之归,指其树曰:“某树吾先人之所种也。某水某丘,吾童子时所钓游也。”乡人莫不加敬,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古之所谓乡先生,没.而可祭
于社者,其.在斯人欤!其在斯人欤!【注】①疏广、受:西汉兰陵(今山东枣庄市东)人,疏广曾为太子太傅;疏受是疏广的侄子,同为太子少傅。②《鹿鸣》:《诗经·小雅》的篇中,是宴宾客时所用的乐歌。后人以举人登第而宴,称鹿鸣宴。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祖.道都门
外祖:祭祀路神后,设宴送行。B.白.以为其都少尹白:启奏。C.又为歌诗以劝.之劝:劝说。D.没.而可祭于社者没:同“殁”,死亡。1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①一旦以.年满七十②作《师说》以.贻之B.①然吾闻杨侯之.去②师道之.
不复可知矣C.①丞相有爱而.惜之者②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D.①其.在斯人欤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3.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体现对杨巨源敬佩之情的一组是()①多叹息泣下,共言其贤②一旦
以年满七十,亦白丞相去归其乡③丞相有爱而惜之者,白以为其都少尹④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⑤杨侯始冠,举于其乡,歌《鹿鸣》而来也⑥诫子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A.①③④B.②⑤⑥C.③④⑥D.①②⑤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头一段写汉代的疏广、疏受后
代的事迹,就是为了和下文中要写的杨巨源形成对比,赞美他功成身退的美德。B.作者对自己因为身体有病而没有给杨巨源送行感到非常惭愧,这再次从一个侧面突出了杨巨源的美好品德。C.作者在文中对史官能不能为杨巨源立传而不使他受到冷落,表示
了自己的担忧。D.杨巨源在离任时,丞相有爱惜之情,让他担任家乡河东郡的少尹,不中断他的俸禄,还作诗赠送给他。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译文:(2)京师之长于诗者,亦属而和之。译文:(3)乡人莫不加敬,诫子
孙以杨侯不去其乡为法。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