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选考)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1)页,999.66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f009121df8d085a6641edcc1ff04be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余姚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一选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
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他认为,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的重大突破时期。下列文明成果属于这一时期的有()①《吉尔伽美什》②古希腊哲学思想③佛教④百家争鸣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
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西亚、古希腊、古印度和春秋战国时期。本题要求选出属于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的文明成果。②古希腊哲学思想、③佛教、百家争鸣是③公元前都属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的文明成果,B项正确;《吉尔伽美什》产生于公元前4000
年的古西亚地区,①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2.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这户人家A.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B.被允许与武士集团通婚C.属于种姓制度中的吠舍D.处于印度社会的最底层【答案】C【解析】【详解】
印度种姓制度中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行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第二等级;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贫
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干最低贱的职业。根据材料“这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是商人,属于第三等级吠舍,C项正确;需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的是首陀罗,排除A项;吠舍不
被允许与武士集团通婚,排除B项;处于印度社会的最底层的是首陀罗,排除D项。故选C项。3.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过几个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下图所示是鼎盛时期的疆域图,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A.②③④①B.④③①②C.③②④①D
.③②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的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从①中的巴格达可得出是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形成。从②中的罗马可得出是罗马帝国,形成于公元前27年。从③中的马
其顿、亚历山大,可得出是亚历山大帝国,大概在公元前4世纪时期。从④中的内容可得出是拜占庭帝国,形成于4世纪。按时间顺序可得出③②①④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4.国王入城仪式是中世纪后期西欧重要的皇家仪式
。国王在视察城镇时,城市会精心做好欢迎准备,竭力营造出喜气洋洋的壮观场景,以表达对国王的尊重和对其统治合法性的承认。尽管迎接国王花销很大,但国王的到来可以给城市带来有价值的回报。由此看出当时的西欧()①王权有所加强②城市开始兴起③王权和城市互利互惠④民族国家形成A.
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题选择题。时空:中世纪后期西欧。根据题意要求选择正确的结果。据题干“国王入城仪式是中世纪后期西欧重要的皇家仪式。国王在视察城镇时,城市会精心做好欢迎准备,竭力营造出喜气洋洋的壮观场景,以表达对国王的尊重和对其统治
合法性的承认”可知,①王权有所加强;据题干“尽管迎接国王花销很大,但国王的到来可以给城市带来有价值的回报”可知,③王权和城市互利互惠,因此①③正确,B项正确;10世纪后期城市开始兴起,而题干所反映的是城市与王权合作,②错误。1
6-19世纪西方国家从专制王权发展为民族国家,④错误。排除ACD项。故选B项。5.“他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肥田沃土之上,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彩。其次,他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基督教在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地区建立的至高无上的统
治地位,决定了帝国文化的发展从此被纳入基督教的轨道中。最后他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材料中的“他”()A.实现了西亚和北非文明区的首次统一B.6世纪一度扩张,占领北非和意大利C.曾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D.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
亚两洲的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拜占庭帝国时期(世界)。据材料“立足于东方希腊化地区文化的肥田沃土之上”“他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他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及所学知识可
知,材料描绘的是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在6世纪一度扩张,占领北非和意大利,B项正确;局所学知识可知,波斯建立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此时期尚未产生基督教,排除A项;曾威胁到东西方陆路贸易通道的安全和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帝国都是奥斯曼土耳其的描述,奥斯曼土
耳其属于伊斯兰教文明,不属于基督教文明,排除CD项。故选B项。6.有学者认为:“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要远远落后于欧亚人,尤其是落后于技术发展格外早的欧洲人。直到1500年美洲大陆才刚刚进入美索不达米亚(西亚)早
在约公元前2500年就已达到的文明阶段。”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B.不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C.美洲文明没有研究的价值D.欧亚文明优于美洲文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
,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美洲)。据本题材料图片信息可知,古代印第安人的文明程度落后于欧亚人,其文明起步比西亚晚了数千年,说明不同文明发展的不平衡性,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差异而非不同文明多元共生,排除B项;美
洲文明没有研究价值的说法绝对,与材料强调的文明发展存在差异不符,排除C项;欧亚文明优于美洲文明是对材料的误读,忽略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违反了唯物史观,排除D项。故选A的项。7.中国学者在《麦哲伦全传》中说:“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宏伟计划,单凭其胆识过人这一点,就足以使国王及其大臣们为之动心
。但如果当时远征这些神秘的地域不是一本万利的话,那么这些计划则永远不会得到付诸实施所需要的资助。”该学者认为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宏伟计划()A.源于王室和大臣们的资助B.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C.直接动力是对财富的渴求D.以封建王权的强化为助力【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
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据“如果当时远征这些神秘的地域不是一本万利的话,那么这些计划则永远不会得到付诸实施所需要的资助”可知,推动哥伦布和麦哲伦开辟
新航路的直接动力是追求财富,C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是: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了通往美洲的航线;
麦哲伦船队发现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航线,完成了环球航行,哥伦布和麦哲伦的宏伟计划并非新航路开辟的标志,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封建王权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8.下图所示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
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重在强调()第一章发现新世界第二章细菌战役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A.美洲对全球发展的重大贡献B.新旧大陆文
明的碰撞与冲突C.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D.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的欧洲。
材料围绕“哥伦布大交换”,对新旧世界两边着墨,以“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结尾,说明学者立足于生态环境视角看待新航路开辟,即生态环境视角下的历史解读,D项正确;材料有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单纯的说重大贡献解读过于片面,排除A项;题干从正
反两方面看待新航路开辟,不能只强调冲突,排除B项;疫病对人类社会的重大危害只重危害一端,第三、五两章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9.“在所有这些行星中间,太阳傲然坐镇,在这个最美丽的庙堂中,我们难道还能把这个发光体放到其它什么更恰当的位置
上使它同时普照全体吗?人们正确地把太阳称为巨灯、智慧、宇宙之王……太阳就这样高踞王位之上,统治着围绕膝下的子女一般的众行星。”这段优美的文字()A.体现了科学理性精神B.开启人文主义的复兴C.倡导了因信称义理念D.鲜明地反对专制王权【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
的关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17世纪(欧洲)。根据材料“在所有这些行星中间,太阳傲然坐镇,......人们正确地把太阳称为巨灯、智慧、宇宙之王……太阳就这样高踞王位之上,统治着围绕膝下的子女一般的众行星。”可知,材料出自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
日心说”的理论,是近代科学兴起额表现,体现了科学理性精神,A项正确;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与材料描述不符,排除B项;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的主张,排除C项;启蒙运动思想反对君主专制,排除D项。故选A项。10.宗教改革期间,马丁·路德花费十余年时间,
将《圣经》新旧约全部翻译成德文并出版发行。在翻译过程中,他对德文构词、语法、语句进行了加工和规范,促进了标准的德语书面语言的形成。马丁·路德的翻译活动()A.旨在推动宗教的世俗化改革B.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
C.利于促进德意志民族国家形成D.维护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6世纪的德意志。根据材料“将《圣经》新旧约全部翻译成德文并出版发行”“促进了标准的
德语书面语言的形成”可知,马丁·路德的翻译活动推动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形成,这有助于通过传播教义的方式促进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从而推动了德意志民族国家的形成,C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宗教的世俗化改革,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宗教改革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B项;宗教改革并不是强调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仍然坚持的是对上帝和《圣经》的信仰,排除D项。故选C项。11.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
展主要体现在()A.批判了教会的腐败B.强调社会公平C.提出民主制度构想D.促进思想解放【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反封建斗争的基础上,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表现为把统治者关进“笼子”即提出民主制度的构想,C
项正确;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批判了教会的腐败,促进思想解放,不符合“进一步发展”的题意要求,排除AD项;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提出民主制度构想,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故选C项。12.在15世纪的欧洲,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
,它已成了欧洲的大众消费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商业革命出现B.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C.价格革命的出现D.全球贸易网的最终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在15世纪的欧洲,糖是非常稀缺和昂贵的商品。到了18世纪末,它已成了欧洲的大众消费品”和所学可知,在近代欧洲人向美洲殖民扩张的过程中,美洲地区以向欧洲提供原料的种植园经济日益兴盛,这是欧洲蔗糖成为大众消费品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商业革命主要体现为世界市场雏形的出
现、商品种类增多、商贸中心的转移等方面,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A项;价格革命主要促进了欧洲社会转型,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全球贸易网的最终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D项。故选B项。13.18世纪后期英国机器费用昂贵,工厂主想方设法让工人尽可能多
干活。原来在工作中习以为常的唱歌、打瞌睡、喝酒、嬉戏等行为一概被禁止。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机器出现使工业结构发生根本变革B.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了社会分化C.蒸汽时代手工工人的生活境遇恶化D.物价上涨制约了工业革命的发展【答案】B的【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机器的使用”和“工厂的规定”使得工
人的工作内容变得单一(相比工场手工业时代),从而推动了社会分化(社会分化特指原来承担着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单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的社会单位),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工业结构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工人的工作变化而非生活境遇,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物价上涨,排除D
项。故选B项。14.19世纪30年代,法国里昂爆发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提出的口号是“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死”“不共和,毋宁死”。马克思如是评价:“里昂的工人们以为自己追求的只是政治的目的,以为自己只是共和国的战士。
可是事实上他们却是社会主义的战士。”结合材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工人运动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B.法国已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C.马克思主义理论得到了实践的验证D.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得以最终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
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30年代(世界)。根据材料可知,里昂工人运动使得马克思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伟大,这说明工人运动推动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A项正确;材料强调里昂工人起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无法说明法国成为国
际工人运动的中心,排除B项;19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诞生,排除C项;D项与题无关,而且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时间是在1875年,排除D项。故选A项。15.如图反映的是某一国家的君主立宪制,空白处应填
入()A.①英国②国王B.①德国②皇帝C.①日本②天皇D.①意大利②国王【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论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德国。
结合材料的信息可知,该国推行君主立宪制,根据材料中元首有任命官吏、制定法律的大权,以及实行两院制,可得出这是近代德国的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皇帝是国家元首,拥有实权,B项正确;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排除A项;日本
并不实行两院制,排除C项;意大利实行责任内阁制,国王并没有实权,排除D项。故选B项。16.阅读下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人口构成状况的变化()时间城市出生在本城的人口比例20岁以上的出生在本城的人口比例1851年普勒斯顿48%仅40%利物浦42.
4%22.0%时间城市工业区内外来移民比例其它区域外来移民比例1861年伦敦30.29%41.72%1881年26.96%41.11%①促进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②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③带来了城市建设滞后的问题④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851年至1881年(英国)。根据材料“英国人口构成状况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后,城市提供的工作机会较多,外来移民逐渐增加,促进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大量人
口涌入城市,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治理也出现了市政运营落后、城市建设滞后的问题,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人口构成变化不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④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17.尼日利亚
国家首脑曾抱怨:我们境内的某些部族,在几内亚能找到一部分,在塞拉利昂也能找到一部分,可能在利比亚还有一部分。我们却无可奈何。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历史原因是()A.非洲各民族杂居的现实B.非洲经济具有分散性C
.列强对非洲的殖民侵略D.非洲国家间战乱频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世界现代史(非洲)。据材料“我们境内的某些部族,在几内亚能找到一部分,在塞拉利昂也能找到一部分,可能在利比亚还有一部分”,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造成了某些部族的分散,不利于非洲国家的发展,C项正确;各民族杂居,并不是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外部侵略带来的问题,没有说明非洲经济的特点,排除B项;非洲国家间战乱频繁,一定程度也是殖民统治带来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18
.下图反映了1750—1900年东西方主要国家(地区)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变化。据此可知()A.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持续增长成为世界工厂B.优先发展重工业推动了原苏联地区制造业的发展C.1750—1900年中国制造业的生产能力不断萎缩D.工业革命重新
塑造了近代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750—1900年(东西方国家)。根据图示及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英国、西欧、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在1750—1900年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逐渐加大
,欧美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原有的东方主导地位逐渐丧失,重新塑造了近代世界经济的基本格局,D项正确;英国在世界制造业中占比并非持续增长,1900年有所下降,排除A项;材料中只能看出原苏联地区制造业比重有所发展,但不能得出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排除B项;1750—1830年间,中国
制造业仍占有较大比重,生产能力不断萎缩说法绝对化,排除C项。故选D项。19.下表是1951年-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情况表。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951—1960年1961—1970年1971—1980年国民收入增长率10.2
5%6.45%4.95%A.国民经济的持续衰退B.人民生活水平下降C.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D.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国民收增长率在不断下降,结合所学这主要是受到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收入下降,D项正确;持续的说法错误,排除A;B项是表现不是原因,排除B;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20.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把欧洲浸润在血泊中战争已经……唤醒了远离我们的土地上人民的独立意识……过去几年里
,一切都变了。不论是人还是思想,就连亚洲本身都变了。”下列项中,属于亚洲“过去几年里”之“变”的是()A.华夫托党进行护宪运动B.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C.日本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D.甘地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
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亚洲)。据材料可知,一战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亚洲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在印度,1920—1922年甘地发动和领导了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符合题意,D项正确;华夫托党进行护宪运动是发生在埃及的民族解放运动,非亚洲,排除A项;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关税自主,材料时间在1926年以前,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日本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是在明治维新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21.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许多新兴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工程都是由美、德、英、法、意等国的公司直接帮助建立的。如在国防工业方面
,有20多家美国公司帮助苏联制造飞机发动机、轰炸机、战斗机,法国和意大利的公司为苏联制造50艘驱逐舰提供图纸,英国一家公司为苏联提供了坦克设计图和模型。据此推断()A欧美国家大力支持苏联反法西斯斗争B.苏联实行了对外开放和市场经
济政策C.世界经济大危机为苏联提供发展契机D.世界市场良性发展推动了苏联工业化【答案】C的.【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初(苏联)。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1928年至1932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是1929年至1933年,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失业现象严重,物价下跌,苏联借助有利时机引进西方设备,发展自身工业,材料正是世界经济大危机为苏联提供发展契机的表现,C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苏联一五计划时期,苏联没有反法西斯斗争,排除A项;苏联此时期逐渐形成了计划经济
体制,并非市场经济,排除B项;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纷纷以邻为壑,转嫁危机,世界市场并没有良性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22.《慕尼黑协定》是二战历史上的“笑柄事情”,丘吉尔都承认,该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
是英国未经战争而遭到的一次可耻的失败”。这份协定涉及的领土是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1938年(欧洲)。根据材料“《慕尼黑协定》......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彻底投降’、‘是英国未经战争而遭到的一次可耻的失败
’。”可知,《慕尼黑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①处为苏台德地区,符合题意,A项正确;②处为波兰,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
③处为奥地利,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④处为捷克斯洛伐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23.中小企业是二战后德国经济的主体,数量约有1000多家,占全国企业的99.6%。这些虽然是私人企业,但必须实行劳资共同治理,工人不仅要参加管理,而且要进入监事会,对企业进行监督。联邦政府颁布了一系
列社会保障的法律法令,完善了养老保险、疾病保险、失业保险。这说明二战后德国()的A.率先构建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B.社会保障是德国崛起的主要因素C.通过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来复兴经济D.调整劳资关系创造稳定的社会
环境【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二战后(德国)。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德国中小企业要按照政府实行的劳资共同治理和一系列社会保障的法律法令,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宏观调控。材料反映了德
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项正确;材料只涉及联邦政府颁布了法律法令,不能得出率先建立,排除A项;二战后德国崛起主要因素是德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而社会保障是宏观调控的结果,排除B项;材料中的社会保障法律法令不
属于劳资关系的,排除D项。故选C项。24.粮食一直是美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外交工具,1954年前后,美国粮食援助对象发生变化,由西欧和日本开始转向第三世界国家。这一变化()A.旨在解决第三世界的粮食安全B.服务于美国的冷战战略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
立D.扭转了不对称的两极格局【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4年前后(美国洲)。根据“1954年前后,美国粮食援助对象发生
变化,由西欧和日本开始转向第三世界国家”和所学可得出,到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美国向第三世界国家援助粮食是为了拉拢受援助的国家,是服务于当时冷战的政策,B项正确;“旨在解决第三世界的粮食安全”不是美国的真实目的,美国的目的是企图控制第三世界国家和称霸世界,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
第三世界因美国的政策而民族独立,排除C项;两极格局是不对称的,美国及其盟国的总体实力始终强于苏联及其盟国,排除D项。故选B项。25.下图黑色圆点标注区域为某国际组织的成员国,据此判断该组织是()A.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B.1949年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C.2001年的亚太经合组织
D.2017年的上海合作组织【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二战后(世界)。据材料及所学可知,A项是二战后建立的,该组织是世界性的,A项正确
;B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美国联合西欧一些国家成立的国际军事集团组织,排除B项;C项是区域集团化组织,亚太地区的,没有西欧国家,排除C项;D项是中国与中亚国家组建的,没有欧洲、美国等,排除D项。故选A项。26.下图为1950—1989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
变化曲线图。对图中时段解释正确的是()A.①时段,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盛行B.②时段,通过强化国家干预为核心走出了“滞胀”困境C.③时段,通过适时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提升了发展的效率D.不同时段不
同举措,完全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图示信息可知,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发生,出现“滞胀”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应减少对经济的干预,③时段,通过适时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提升了发展的
效率,C项正确;①时段得意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A项;②时段正经历“滞胀”危机时期,排除B项;“完全消除”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7.有学者认为,对非西方的民族国家来说,文化寻根可视为对全球化的逆向反应,用社会学家罗兰
·罗伯森的术语,又可称为“全球地方化”的具体表现。这个词由“全球化”与“地方化”两个词组合而成,浓缩了相辅相成的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具有辩证的说服力,可以避免单向思维的偏执和盲视。据此判断,该学者主张()A.抵制全球化以保护民族文化的传统B.逆全球化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C.当代文化发展
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本土文化D.全盘接受西方的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基本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文化寻根可视
为对全球化的逆向反应”“这个词由‘全球化’与‘地方化’两个词组合而成,浓缩了相辅相成的两种倾向之间的张力,具有辩证的说服力,可以避免单向思维的偏执和盲视。”可知,该学者主张在积极支持全球化的同时,也要注意地方化,即保护本土文化或本民族文化,保持地区特色,C项正确;材料中该学
者是支持全球化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逆全球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弘扬本土文化,并非全盘接收西方文化,排除D项。故选C项。28.图3为1990—2007年中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的外贸依存度(单位:%)情况。对其解读合理的是,这一时期()A.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
展的引擎B.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减弱C.出口导向型成为亚洲普遍的发展模式D.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
现代亚洲。根据图示,新加坡和香港外贸依存度较高,因为新加坡和香港自身市场狭小,只能依赖国际市场,D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看不出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排除A项;中国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加强,排除B项;C项错在“普遍”,排除C项。故选D项。29.“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19
92年,各国领导人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首脑会议,讨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办法;2012年,联合国再次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会议。本次会议的徽标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
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2—2012(世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B项是2012年里约热内卢可持续发展的徽标,B项正确;A项为2011年商务部发表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纪念标示,排除A项;C项为2017年在中国厦
门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徽标,排除C项;D为世界银行的徽标,排除D项。故选B项。30.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注释里说:“历史上的晚期时代对早期时代的认识当然与后者对自己的认识不同,例如,希腊人是作为古希腊人认识自己的,而不像我们对他们的认识那样,如果指
责古希腊人对自己没有像我们对他们的这种认识,就等于指责他们为什么是古希腊人。”这段话旨在()A.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阐明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不如当事人C.反映历史认识随时代而变D.揭示历史问题要用历史的眼
光看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近代(世界)。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马克思认为历史认识具有时代性,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应置
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旨在揭示历史问题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D项正确;“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表述过于绝对,不是这段话强调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没有比较后人与当事人对历史的认识,排除B项;历史认识随时代而变,但这段话强调的是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应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历史问题
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不能超越时代,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31.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大约1300年,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由于气温骤然变冷以及生长季变短,许多地区农业产量下降,导致饥
荒,有时甚至因此饥饿而死人。……1347年,当意大利商人不经意地将黑死病传播到整个地中海盆地,到1348年,沿着商路,瘟疫引发了西欧大部分地区传染病,这通常会让60%至70%的患者死亡。……14世纪的
灾难带来的直接冲击渐渐平息之后,穷人的生活标准也许略有提升,因为谷物价格呈下跌走势。因为缺少劳动力,哪怕在乡间,向货币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快。西欧的农奴劳力和被奴役的现象已退居到不起眼的位置。——摘编自[美]齐格勒《新全球史》、[美]维斯塔德《企鹅全球史:文明的分化》材
料二14世纪前后欧亚之间的商路15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动方向示意图材料三有人估计,自万历元年至崇祯十七年(1573—1644)的72年间,葡萄牙、西班牙、日本诸国由于贸易关系输入中国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万历年间,全国普遍实施一条鞭法,每年赋税的征收总额达到1500万
两以上。白银大量进入国家财政的领域,改变了明清时代政府的运作方式及其与社会的交往方式。至于它对推动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十六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摘编自《历史读本:中国历史》、周一
良、吴于廑《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夕欧洲社会经济遭受冲击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2)比较材料二的两幅历史地图,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要说明新航路开辟后三大
贸易区域的贸易形势。(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白银流向中国与欧洲分别引起的社会变革以及由此导致的差距。(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答案】(1)原因:世界“小冰河期”和“黑死病”肆虐造成欧洲人口锐减影响:货币型经济转
变趋势加快(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封建领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解体)。(2)变化: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围绕中国的白银贸易网络形成。形势: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
势。(3)表述成文,结构完整,需包含以下要点:中国:赋税制度变革;改变政府的运作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推动商业发展;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欧洲:价格革命,导致封建领主地位
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社会转型。差距:中国落后于西方;亚洲的古老帝国受到冲击;东方从属于西方。【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
空是:14世纪(欧洲)。原因:根据材料“大约1300年,地球经历了一个‘小冰河时期’,由于气温骤然变冷以及生长季变短,许多地区农业产量下降,导致饥荒,有时甚至因此饥饿而死人。……1347年,当意大利商人不经意地将黑死病传播到整个地中海盆地,到1348年,沿着商路,瘟疫引发了西欧大部分地
区传染病,这通常会让60%至70%的患者死亡”可知,世界“小冰河期”和“黑死病”肆虐造成欧洲人口锐减。影响:根据材料“14世纪的灾难带来的直接冲击渐渐平息之后,穷人的生活标准也许略有提升,因为谷物价格呈下跌走势。因为缺少劳动力,哪怕在乡间,向货币型经济转变的趋势也进一步加快”可知,货币
型经济转变趋势加快(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根据材料“西欧的农奴劳力和被奴役的现象已退居到不起眼的位置”可知,封建领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封建庄园制度逐渐解体)。【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4—18世纪中期(世界
)。变化:根据材料“15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动方向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开始\欧洲的贸易中心、围绕中国的白银贸易网络等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如下: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欧洲的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围绕中国的白银贸易网络形成。形势:根据材料“15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动方向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印度洋贸易、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等角度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传统的印度洋贸易和新兴的大西洋贸易、太平洋贸易形成齐头并进的态势。【小问3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评析类)。时空是近代世界。据题干首先从中国的角度去分析社会变革,根据材料“万历年间,全国普遍实施一条鞭法,每年赋税的征收总额达到1500万两以上”可知,赋税制度变革;根据材料“白银大量进
入国家财政的领域,改变了明清时代政府的运作方式,及其与社会的交往方式。”可知,改变政府的运作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根据材料“至于它对对推动商业发展积极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可知,推动商业发展。然后从欧洲的角度去分析社会变革,根据材料“从十六世纪三十年代起物价却一直上升,到十六
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涨四倍多,法国、英国和德国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价格革命的影响去分析;具体如下:价格革命;导致封建领主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
封建制度濒于解体;推动欧洲社会转型。最后指出双方的差距,结合所学可知,中国落后于西方;亚洲的古老帝国受到冲击;东方从属于西方。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代工厂制度起源于18世纪后1/3时段的英格兰。世人从一开始就感受到了它的影响,它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成果,因而大可以将
它比作一场革命,不过可以肯定地说,很少有政治革命会产生如此深远地影响。——【英】蒂莫西·布菜宁《追逐荣耀1648—1815》材料二工业社会中劳动者为什么经历巨大的苦难,原因是他们受到了资本家的剥削。这句话以前也有其他人说过
,但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科学社会主义就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为起点,并以此为中心的。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经济学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
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摘编自《社会主义发展简史》等材料三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比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
转变……。——列宁《十月革命四周年》(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中“现代工厂制度的起源”和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阐述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的革命性影响。(2)根据材料二、指出马克思找到的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结合所学,分别写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经济学基础和提出“两个
必然”科学论断的著作名称,用一句话概括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斗争的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代表性举措,简述后来“实行急剧的转变”的重心及意义。【答案】(1)起源: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的水力纺纱厂完成。标志:19世纪中期,英
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2)秘密:剩余价值学说《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意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提
供强大的思想武器。(3)举措:余粮收集制。重心: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意义: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
题。时空是近现代的世界。第一小问起源,据材料“现代工厂制度起源于18世纪后1/3时段的英格兰。”所学知识可知是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的水力纺纱厂;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也实现了机械化,标志英国工业革命完成。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一“因而
大可以将它比作一场革命,不过可以肯定地说,很少有政治革命会产生如此深远地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
形成。【小问2详解】本题是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秘密:根据材料二“马克思找到了剥削的秘密,那就是剩余价值”可知,秘密是剩余价值。第二小问著作,根据材料二“剩余价值理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供了
经济学基础。”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对资本主义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文献。它所表述的基本思想包容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的概括。故答案是《资本论》
和《共产党宣言》。第三小问意义,根据材料二“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趋势,提出‘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可知,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斗争指明了方向,为无产阶级斗争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小问3详解】本题是
特点类与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第一小问举措,从材料三“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和所学知识可知,“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代表性举措是余粮收集制。第二小问重心,从材料三“现实生活说
明我们错了……三四年来我们稍稍学会了实行急剧的转变”和所学知识可知,“实行急剧的转变”的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第三小问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3.阅
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763年至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作为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时期,在世界历史进程中据有显著地位。——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美国却大发战争财
。战争结束之时,美国成了一个工业、金融和军事强国。1945年,美国的煤炭产量占世界的二分之一,石油占三分之一,电力占二分之一……它拥有占世界70%的黄金储备。这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提供了基础,使得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自己
世界经济霸主地位。——摘编自刘景华《人类六千年》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作为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
的教训。——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63年至1914年,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主要因素。(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原因,并指出美国在经济领域为确立“世界经济霸主地位”而采取的措施。简述联合国在
维护和平、制裁侵略方面“吸取国联的教训”的措施。【答案】(1)因素:率先启动现代化进程(或工业革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启蒙运动促进思想的解放;通过殖民扩张,逐步确立资本主义殖民体系。(2)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
济中心地位;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措施: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实行马歇尔计划。措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1763年至1914年
(欧洲)。结合所学可知,1763年至1914年促使欧洲获得对世界大部分地区霸权的因素包括:经济上,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或工业革命)率先在欧洲启动,通过两次工业革命以优势的经济和技术领先世界;政治上,欧洲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维护资产阶级利益;文化上,启蒙运动发端并兴盛于欧洲,促进思想的解放,对欧美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外关系,欧洲通过殖民扩张,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确立殖民霸主的地位。【小问2
详解】本题是背景类和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二战后(世界)。原因:根据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美国却大发战争财”并结合所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意、日战败,英、法遭到严重削弱,美国大发战争财,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强国,可以得出,
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美国经济实力膨胀。措施:根据材料“美国得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构筑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确立自己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分别建构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同时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以控制西欧。措施:据材料“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并结合所学可知,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
中于安理会;实行“大国一致”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