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5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DOC
  • 阅读 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655.235 KB
  • 2024-12-1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envi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5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5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5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6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新教材鲁科版物理必修第一册课时检测:2.5自由落体运动含解析.docx,共(7)页,655.235 KB,由envi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cddea4cee0e9eb8bba23327880a5a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跟踪检测八自由落体运动1.如图乙所示,伽利略在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A.把提出问题和大胆猜想结合起来B.把提出问题和实验研究结合起来C.把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D.把实验研究和大胆猜想结合起来解析

:选C本实验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分析,而得出了最终的结论,故C正确。2.踢毽子是我国民间的一项传统体育游戏,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近年来,踢毽子成为全民健身的活动之一,毽子由羽毛和铜钱组成,在下落时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

上,如图所示,对此分析正确的()A.铜钱重,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B.如果没有空气阻力,也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C.因为空气阻力的存在,所以总是铜钱在下羽毛在上D.毽子的自由下落是自由落体运动解析:选C由于现实中存在空气阻力,羽毛受到的阻力很大,所以下落时羽毛总是在上,铜

钱在下,并不是因为铜钱重,A错误,C正确;如果没有空气阻力,铜钱和羽毛运动状态相同,具体上下位置将由人踢毽子后毽子的初始姿态决定(不考虑转动),不一定总是出现铜钱在下羽毛在上的现象,B错误;由于现实中存在空气阻力,毽子的自由下落不是自由落体

运动,D错误。3.(多选)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的图像是()解析:选A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的v-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故A、

D正确,C错误。题图B中的图像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B错误。4.(多选)在不同高度同时释放两个铅球(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均未落地前,两者()A.在任一时刻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位移和速度B.落地的时间间隔取决于两铅球释放时的高度C.在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都为1∶

4∶9D.两铅球的距离和速度差都越来越大解析:选AB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为g,由h=12gt2,v=gt可判断A正确;自由落体的时间由高度决定,故落地的时间间隔也由高度决定,B正确;两个铅球初速度为零,第1s内、第2s内、第3s内位移之比为1∶3∶5,C错误;因为同时释放,任意时

刻速度相同,故速度之差为零,任意时间内下落的高度相同,故高度差不变,等于释放时高度之差,D错误。5.(多选)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下落至地面(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已知),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楼房的高度()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石块落地前瞬间的速度C.石块下落第1s内的位移D.石块通过最后1m位移所用的时间解析:选ABD由公式h=12gt2可知,选项A正确;根据v2=2gh可知,选项B正确;根据h=12gt2,知只测出第1s内的位移,不能计算出总高度,选项C错误;根

据h=12gt2和h-1m=12g(t-t′)2,可知选项D正确。6.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碰到地面。下列各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解析:选C由每隔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依次

碰到地面,可以知道第一个小球经过T时间落地,第二个小球落地的时间为2T,第三、四个小球依次落地时间为3T、4T。相当于一个小球每经过相等时间所到达的位置。可以知道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越来越大,所以从下而上,相邻两个小球之间的竖直位移越来越大,而且它们下落的

高度之比为1∶4∶9∶16,故选项C正确。7.雨滴自屋檐静止滴下,每隔0.2s滴下一滴,第一滴落地时第六滴恰欲滴下,此时第一滴、第二滴、第三滴、第四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62m、1.26m、0.90m。设落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

则此时第二滴雨滴下落的速度为(g取10m/s2)()A.8.00m/sB.7.84m/sC.7.20m/sD.7.00m/s解析:选C因为每隔0.2s滴下一滴,且1.62m-1.26m=1.26m-0.90m=0.36m,可判定雨滴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运动,又由Δs=at2得雨滴下落加速度为a=9.00m/s2,再由v=at,t=0.8s,可得v=7.20m/s,则正确选项为C。8.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图乙是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自由

落体运动的轨迹时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的点是从放手开始打下的连续的计数点。从左到右,两点之间的距离依次为s1=9.6mm,s2=13.4mm,s3=17.3mm,s4=21.1mm,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电源频率为50Hz。(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__。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B.实验中使用停表测量时间C.实验时应先由静止释放纸带,然后立即接通电源D.求出的加速度一般比9.8m/s2小,是因为纸带和重物受到阻力(2)通过对纸带的分析,你认为自由落体运动是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运

动。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用逐差法求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重物的速度表达式为vF=________(用已知物理量符号表示),大小为vF=______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故A正确。打

点计时器可以记录时间,不需要停表,故B错误。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故C错误。求出的加速度一般比9.8m/s2小,是因为纸带和重物受到阻力,使得加速度小于g,故D正确。(2)在相等时间内,重物的位移越来越大,

所以重物做加速运动。可知自由落体运动是变速运动。(3)由Δs=aT2得a=(s3+s4)-(s1+s2)4T2,T=1f=0.02s,代入数据得a≈9.6m/s2。(4)打F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等于EG段的平均速度,所以vF=s3+s42T,代入数据得vF=0.96m/s。答案:(

1)AD(2)变速相等时间内重物的位移越来越大(3)(s3+s4)-(s1+s2)4T29.6(4)s3+s42T0.969.有一条竖直悬挂起来的长为4.2m的细杆AB,在杆的正下方离B端0.8m的地方有一个水平放置的圆环C,如图所示

,若让杆自由下落,求:(g取10m/s2)(1)从杆下落开始,上端A及下端B到达圆环所经历的时间;(2)AB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时间。解析:(1)杆做自由落体运动,杆的B点到达圆环的时间为tB,则hB=12gt2B,将hB=0.8

m代入,求得tB=0.4s,杆的A点到达圆环的时间为tA,则hA=12gt2A,将hA=5.0m代入,求得tA=1.0s。(2)杆通过圆环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t=tA-tB=0.6s。答案:(1)1.0s0.4s(2)0.6s10.长为5

m的竖直杆下端距离一个竖直圆筒口为5m,若这个圆筒长也为5m,让这根杆自由下落,它通过圆筒的时间为(取g=10m/s2)()A.3sB.(3-1)sC.(3+1)sD.(2+1)s解析:选B根据h=12gt2,从直杆自由下落到下端运动到圆筒上沿的时间t1=2

h1g=2×510s=1s。直杆自由下落到直杆的上端离开圆筒下沿的时间t2=2h2g=2×1510s=3s。则直杆通过圆筒的时间t=t2-t1=(3-1)s,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11.(多选)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

,在一种特殊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使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

是(g=10m/s2)()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tAB<tBC<tCDB.间歇发光的间隔时间是210sC.水滴在相邻两点之间的位移满足sAB∶sBC∶sCD=1∶3∶5D.水滴在各点速度之比满足vB∶vC∶vD=1∶4∶9解析:选BC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使正好与水滴从A

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则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Δs=gT2,知T=Δsg=0.210s=210s,故A错误,B正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故C正确;根据v=gt,得vB∶vC∶vD=

1∶2∶3,故D错误。12.甲、乙两同学通过下面的实验测量人的反应时间。实验步骤如下:(1)甲用两个手指轻轻捏住量程为L的木尺上端,让木尺自然下垂。乙把手放在尺子的下端(位置恰好处于L刻度处,但未碰到尺子),准备用手指夹住下落的尺子。(2)甲在不通知乙的情况下,突然松

手,尺子下落;乙看到尺子下落后快速用手指夹住尺子。若夹住尺子的位置刻度为L1,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____(用L、L1和g表示)。(3)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9.80m/s2,L=30.0cm,

L1=10.4cm。乙的反应时间为________s。(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4)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2)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得L-L1=12gt2,解得t=2(L-L1)g。(3)将g=9.80m/s2,L=30.0cm=0.3

00m,L1=10.4cm=0.104m,代入t=2(L-L1)g,解得t=0.20s。(4)建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答案:(2)2(L-L1)g(3)0.20(4)多次测量取平

均值;初始时乙的手指尽可能接近尺子13.学生课外实验小组使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实验时,他们先测量分液漏斗下端到水桶底部的距离s;然后使漏斗中的水一滴一滴地下落,调整阀门使水滴落到桶底发出声音的同时,下一滴水刚好从漏斗的下端滴落;用秒表测量第1个水滴从漏斗

的下端滴落至第n个水滴落到桶底所用的时间t。(1)重力加速度大小可表示为g=________(用s、n、t表示);(2)如果某次实验中,s=0.90m,n=30,t=13.0s,则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g=_______

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写出一条能提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解析:(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与时间关系有s=12gT2,解得g=2sT2,又T=tn,所以g=2n2st2。(2)将s=0.90m,n=30,t=13.0s,代入g=2n2st2,可得g=9.6m/s2。(3)根据公式g=2n2st2可知,想要提

高测量结果准确程度,可适当增大n,或多次测量s取平均值。答案:(1)2n2st2(2)9.6(3)适当增大n或多次测量s取平均值14.空降兵某部官兵使用新装备进行超低空跳伞,若跳伞空降兵在离地面224m高处,由

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m/s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空降兵的安全,要求空降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取10m/s2)。(1)空降兵打开降落伞时离地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米?(2)如果空降兵落地的速度等于

5m/s,相当于从多高的地方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1)设空降兵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时速度为v,此时打开降落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m/s,这种情况空降兵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v2=2gh,v2t-v2=2a(H-h)代入数据解得h=125m,v=50m/s为使空降兵安全着地,他

展开降落伞时的高度至少为H-h=224m-125m=99m。(2)当落地速度为5m/s时,相当于从h′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h′=v2t2g=252×10m=1.25m。答案:(1)99m(2)1.25m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envi的店铺
envi的店铺
欢迎来到我的店铺
  • 文档 137189
  • 被下载 7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