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6 页
  • 大小 89.000 KB
  • 2024-09-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芝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居家学习检测历史试题【精准解析】.doc,共(16)页,89.0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a126d3c2562b73c6ead31754d8339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9—2020学年下学期居家学习检测高二年级历史科目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这表明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

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国家与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答案】D【解析】材料中“夏朝设秩宗,……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能够说明先秦时期国家统治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故D项正确;材料中“秩宗”是一官名,后

世用为礼部的习称,并非地方官员;材料中的“卜、巫、史”等都是官民,没有体现血缘关系,也没有体现宗族,因此ABC项均错误。点睛: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有控制内外服的权力,借神权以巩固王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打破了地方的血缘关系,中央权力进一步加

强。商周时期都是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的特点。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这说明封建制度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度B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C.形成了对“王权至上”的认同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的作用。题干中所述的“封建制度”即西周的分封制,由题干“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

来”,可知西周的分封制促进了中华民族同一文化、同一制度的形成,文化和制度的统一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形成的重要标志,因此西周的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A项“中央集权制度”、C项“王权至上”、D项“宗法制

”在题干中均未涉及。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3.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而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

长”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材料记载:帝乙的两个儿子长子启和少子辛为同母所生,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启并非嫡子;商生辛时已是后,辛是嫡子。根据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最终立少子辛

为帝,是为商纣王。故A项符合题意。4.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古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A.挟天子以令诸侯B.极力维护宗法制C.主张废除分封制D.推崇法家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

诛杀(对父母)不孝的人,不得擅自改立太子,不(能因为小妾年轻漂亮)就把妾立为正妻。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信息可知,齐桓公要维护嫡长子和正妻的地位,极力维护宗法制,故B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C项材料所示不是分

封制,故排除。D项材料维护的是宗法制,而不是法家思想,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名师点睛】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

统治,修改了商朝时期的继承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虽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其思想流传下来,在中国人的

姓与名的组合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反映。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5.2019年2月5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

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的信息可知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可以看出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的史实,故选D。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排除A;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体现为用神权巩固王权,如商朝重视占卜和祭祀等,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皇帝决策的信息,排除C。6.从秦至清的两千

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A.君主专制被颠覆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C.君权至上的后果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中的现象都是在皇帝

没有能力掌握朝政的情况下,选择可以信赖的人来暂时掌管权力,这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态形式,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被颠覆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央集权体制主要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题干现象与中央集权体制无关,故B项错误;皇权至高无上,D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对材料中“现代化”的内涵理解准确是A.郡县制度取代分封制度B.由古

代人治到现代法治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D.由君主专制到君民共治【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主要实行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贵族政治,至秦帝国时代实行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这是一种官僚的政治体系,故现

代化”的内涵应该为C项;A项是C项的表现之一,不全面,故排除;BD项不符合史实,说法错误故排除;故选:C。8.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的是(

)A.宗法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C.中央集权制D.郡县制【答案】C【解析】【详解】自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我国实行的“国家政体”是中央集权制。故答案为C项。宗法分封制是秦朝以前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王位世袭制自夏朝确立,排除B项;郡县制是

地方行政制度,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D项。9.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答案】B【解

析】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10.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答案】B【解析

】试题分析:A项没有体现出“制度变革”,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和门下省分别掌握决策、审议,都是决策机构,决策程序有一个机构转变为两个机构,体现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故B项正确;C项是科举制的影响,故C项错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权制衡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

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决策程序规范化11.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

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解析】紧扣题干“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规则,可知唐代三省运作虽以服从君主专制为前提,但基本上仍以政事堂决议为主。BD两项符合史实但与材料无关,C

不符合唐代史实。【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12.下列关于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朝废分封、行郡县,导致其孤立而亡B.西汉采用郡国并行制,实现了长治久安C.元朝实行行省制,行省拥有军政大权不利于中央集权D.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秦亡的原因是暴政

,A错误;西汉推行郡国并行制,使得西汉初期出现七国之乱,中央集权遭到威胁,B错误;元朝行省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错误;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加强了中央集权,故D正确。13.“天下之士群趋而奔向之。上意所向,风俗随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率由是出。”材料描述的制度是A.察举制B.九品中

正制C.三省六部制D.科举制【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本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科举制”才能起到天下之“

士”(读书人)群趋而奔向之、人才高下、士风之醇漓的良好的社会效果,所以材料描述的制度只可能是科举制。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详解】14.东晋葛洪《抱朴子》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

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B.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C.其弊端日益突出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反

映的是在察举之下,所察之人品德不好,弊端日益突出,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其弊端,而不是进步性,排除A项;察举制与世官制不一样,并不是其延续,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九品中正制,故D项错误。15.钱穆在《国史大纲

》中写道:“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而宰相为政府领袖,君权、相权,互为节制。”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朝代是A.秦、汉B.明、清C.隋、唐D.宋、

元【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秦汉时期实行三公九卿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宋代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军事权,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政权;元代设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长官行使宰相职权,设枢密院分割

宰相军事权,因此秦汉、隋唐、宋元时期君权、相权,互为节制,故A、C、D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君权战胜相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故D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强化的具体措施和影响,

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发展的一般规律。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君权、相权,互为节制”“与之相背离的朝代”。16.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材料“则专制权高一度,

愈积愈进”说明专制权力的不断加强,在中国古代,伴随着每年一次分裂之后的再次统一(兼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就为完善。所以C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17.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朝廷规定:自王以下满、汉

文武大臣,都不准到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防止军机泄露B.维护君主权威C.提高行政效率D.减少决策失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

发现,在做本题时一定要注意“根本目的”,“防止军机泄露、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均是目的,但均不是根本目的,只有维护君主权威才是“根本目的”,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军机处18.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

;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A.领事裁判权B.片面最惠国待遇C.居住及租地权D.“门户开放”政策【答案】B【解析】材料可解读为“一国获利,各国均沾”,即:片面最惠国待遇。故选B。【考点定位】必修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

840—1900)。19.1861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禔福”四字。(注:“禔,安也。”)这表明晚清政府()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

政策调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传统儒家思想主要讲仁、义、忠等,与近代外交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总理衙门的设立与闭关锁国联系不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未涉及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故C

项错误;据材料“衙门匾额上书写‘中外褆福’四字。(注:‘褆,安也。’)“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从“鄙夷”到天朝上国的体制受到冲击,即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故D项正确。20.“自道光后期以来,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

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对抗和失败交错的过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材料反映出晚清当局者在19世纪后60年A.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B.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C.民族抵抗意识的丧失D.传统意

识支撑下的排外思想【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看,“多次失败导致了屈服;多次对抗又表现了逼来之势面前的不甘屈服。”说明中国人无所依傍和茫然自失的心理,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清王朝面对民族战争的矛盾心态,排除A;面对

列强的侵略,基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的民族抵抗意识没有丧失,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传统意识的信息,排除C。21.有一学者指出,“乙未以后,北洋新军肇建,维新运动大起,革命运动亦萌芽于海外,而戊戌、庚子之变继起于中枢”,中国政局这一系列巨变都与某一历史事件直接相关。这一历史事件应是A.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甲午中日战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的描述结合所学可以判断出这一事件应该是中日甲午战争,因为此战争后,民

族危机加剧,康梁掀起维新变法,孙中山在海外开始建立兴中会宣传革命思想,故本题选D项。A、B、C与题意不符合。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日甲午战争·影响22.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

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此题

难度不大,识记层次。关键信息: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题干核心内容对应《辛丑条约》中的“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各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沿线”内容。23.有关国民党抗

战的三条记录:①1940年12月16日,国民党自卫队特务团渡湖返乡,与日伪军在小屯发生激战,斩获甚丰。②1941年国民党游击队拔除了二郎庙、封新庄、栖山等日伪据点。③1943年国民党游击队夜袭县城,击毙伪军大队长宋好禄,一时声势浩大。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些史料可以纠正下

列哪一认识A.国民党军队整体上积极抗战B.国民党抗战主要采取阵地战C.国民党军队只在正面战场抗战D.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答案】C【解析】【分析】国民党只有在抗战初期执行的才是较为积极的抗战态度和政策,在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其政策的重点就变为“消极抗日”和“积极反共”

,故A错误;运动战是国民党抗战采取的办法,故B错误;国民党在一定时期和条件下同日军在敌后进行游击战争,纠正的了国民党只进行正面抗战的观点,故C正确。“国民党执行片面抗战路线”,即只依靠政府军而不敢发动人民群众,表述虽然正确

但是材料无从体现,故D项错误。【详解】24.“虽训练尤未充足,装备尤未齐备,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不只军队甘于牺牲,视死如归,一般老幼男女,无不争为军队服务。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

日军前进,预设的长江至苏州、嘉兴及江阴至无锡国防线不守。”材料较为客观地反映出A.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作战情况B.国民党消极抗战导致丧师失地C.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疯狂进攻D.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要战场【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外人以为不能支持一周的阵地,竞能抵抗十周”、“

但是苦战之后,实力丧失十之六七,无法遏制日军前进”描述的是淞沪会战的作战情况,即正面战场上的作战情况,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出国民党的消极抗战,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日军的疯狂进攻,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敌

后战场的地位,故D项错误。25.“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可以用来研究A.中华民国成立后的国内局势B.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卢沟桥事变后

的国共关系D.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变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信息“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反映了抗战全面爆发前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即由内战走向合作抗

日。A、B、D都与材料信息不符,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二、非选择题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

统治。据记载,北魏统治者对外战争,把掳掠来的无数人口和财物分赏给参战的人员,把大量的“生口”变成了奴隶,进一步扩大了奴隶制。材料二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

了五倍。在1050年前后,当时的两税收入为:钱四百九十三万贯,绢帛三百七十六万匹,粮一千八百零七万石;国家总支出为:钱三千三百一十七万贯,绢帛七百二十五万匹,粮三千零四十七万石。当时“养兵之费,在天下十居七八”。(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社会各自面临哪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孝文帝、王安石分别

采取了哪些措施试图解决这些问题?(2)这两次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北魏时期: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奴隶制的野蛮性、落后性强。北宋时期:出现了三冗局面,国家积贫积弱。孝文帝: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王安石

: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等,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2)原因:北魏:国家强制推行的力度大,顺应历史潮流等。北宋:保守势力强大,神宗死后,变法失去了有力的支持等。【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可知北魏民族矛盾十分尖锐;根据材料“宋仁宗(1022-1063)年间,各级官员达到两万多人,比三十多年前的真宗景德年间加增了一倍。仁宗后期,“募天下骁雄横滑以为兵,几至百万”,

比北宋建国之初增加了五倍。”可知北宋三冗问题严重,国家积贫积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从实行均田制;迁都洛阳,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消除民族隔阂等方面消除民族矛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从实行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

法等,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改变积弱局面。(2)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是不是适应历史潮流、领导者的支持、反对派势力、有无群众基础等角度进行分析。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泰西各国咸设议院……民以

为不便者不必行,民以为不可者不得强。……制治固有本也。……而四海之大,万民之众,同甘共苦,先忧后乐,若理一人,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

,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康有为《请定宪法开国会折》材料三康有为一再劝说提醒皇帝对此不可操之过急,康有为在专门进呈光绪的《日本变政考》所加按语中写道:“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当百日维新

已开始一个多月后,他还在《国闻报》上特意发表《答人论议院书》,公开表示反对设议院、兴民权。“敬告足下一言,中国惟以君权治天下而已。”(1)材料一和材料二主张有何异同?分析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2)材料三的观点同材料二相

比有何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答案】(1)同:设议院,行君民共体;异:后者还主张行三权鼎立之制。根本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2)变化:由要求“大开国会”到反对开国会,主张

以君权变法。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实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光绪帝无实权,变法阻力大。【解析】【详解】(1)“异同”,依据材料一信息“泰西各国咸设议院……上下一心,君民一体,尚何敌国外患之敢相凌辱哉”和材料二信息“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得出共同点:设议

院,行君民共体;依据材料二信息“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得出不同点:后者还主张行三权鼎立之制。“主要原因”,依据所学知识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学说进一步传播等

角度分析。(2)“变化”,依据材料三信息“反对设议院、兴民权”并材料二和所学得出:由要求“大开国会”到反对开国会,主张以君权变法。“原因”,依据材料信息“日本亦至二十年始开议院,吾今于国会,尚非其时也”并结

合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光绪帝无实权等角度分析。28.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凡事皆须务本,国

以人为本,民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材料二康熙帝多次南巡,皆“诣明陵致奠”,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亲书“治隆唐宋”来颂扬明太祖,祭拜时上至“垂白之叟”,下至“含哺之氓”,“父老从者数万人”,观者如堵,声势浩大。康熙二十三年南巡

归途中,“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诣孔林墓前酹洒。书‘万世师表’额。”——摘编自《清史稿·圣祖本纪》(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为发展经济、减轻人民负担所采取的具

体措施。(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熙在巩固政权、思想文化领域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其背景和影响是什么?【答案】(1)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劝课农桑,戒奢从简。(2)康熙帝措施:推崇儒家思想和承认明朝的正统地位。背景:稳定满洲贵

族统治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影响:加强了民族间的认同感,确立了满洲贵族统治的正统地位;尊崇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笼络了士人,加强了思想控制。【解析】【详解】(1)“具体措施”,根据材料一信息“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和所学知识从继续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

、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等角度分析。(2)“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康熙帝多次南巡,皆‘诣明陵致奠’,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推崇儒家思想和承认明朝的正统地位的

角度分析。“背景”,依据所学知识从稳定满洲贵族统治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长治久安等角度分析。“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加强了民族间的认同感、确立了满洲贵族统治的正统地位、笼络了士人、加强了思想控制等角度说明。2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774年4月华盛顿说:“我想我可以宣布一

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华盛顿传》材料二1776年2月华盛顿又说:“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华盛顿传》材料三(按: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

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在起义被镇压后。)华盛顿说:天呀,人的行为为什么竟然这样反复无常,出尔反尔!前些日子为了建立我们今天的制度,为了建立我们自己选择和创立的制度,我们还在流血牺牲,可

是现在我们又拔出刀来,想要推翻这些制度,这件事真难以解释……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世界近代政治思想史》请回答:(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华盛顿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材料三华盛顿难以解释的历史现象的实质是什么?(3)华盛顿对“以前共同奋斗,而今又反对”

的这种制度认识上的缺陷在哪里?这两种斗争其实是什么性质的矛盾?(4)材料三从华盛顿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上看,其阶级实质是什么?【答案】(1)由主张不独立到主张脱离英国独立。(2)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阶级的利益,反对人民革命运动。(3)由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华盛顿没有

认清人民斗争的实质都是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后的农民起义则是反对北美资产阶级的统治。(4)其阶级实质是站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立场上,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维护其统治。【解析】【详解】(1)“

变化”,依据材料一信息“我想我可以宣布一个事实,单独或集体地争取独立,这并不是这个大陆上的哪个政府或任何人的愿望或兴趣所在”和材料二信息“我们已决心与如此不公正不通人道的国家一刀两断,我们采取这一必然会促

使我们幸福的步骤,是完全应该的”概括得出:由主张不独立到主张脱离英国独立。(2)“实质”,依据材料三信息“美国独立战争后,农民的债务增加。终于导致了1786年谢司领导的农民起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和种植园阶级的利益,反对人民革命运

动。(3)“缺陷”,依据所学知识从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角度分析。“性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资产阶级的殖民统治,而独立后的农民起义则是反对北美资产阶级的统治。(4)“阶级实质”,依据材料三信息“如无道理,就要马上运用政府的力量,给他们点颜色看

看”从站在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的立场上,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维护其统治的角度说明。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