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辨析通假字的诀窍 课件20张.pptx,共(20)页,613.88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4667523701e03c8a5c6e85546fbdf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趣味语文——成语误用语文课上,老师让一位同学用“九死一生”造句,那位同学想了半天说:我家的母猪下了十个猪仔,死了九个,活了一个,我家的母猪可真是九死一生啊!1、九回肠断:形容痛苦、忧虑、愁闷已经到了极点。2、九牛一毛:很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
微不足道。3、九九归一:比喻转来转去最后又还了原。4、九五之尊: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5、九泉之下:九泉:地下。死人埋葬的地方,即在阴间。6、九死不悔:纵然死很多次也不后悔。形容意志坚定,不管
经历多少次危险,都决不会动摇退缩。九死一生:形容经历许多次危险而幸存下来。2023届高考文言文复习——辨析通假字的诀窍通假字概念“通假”就是通用、假借,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有时是字形相似)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我们把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那么我们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怎样根据语境来推断出“本字”呢?考点探究辨析通假字的诀窍1.成因•(1)造字的原因。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
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所以,时代越前的文章,通假字越多。•(2)书写的原因。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清代的赵翼在《陔余丛
考》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别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3)印刷的原因。由于古代印刷相对落后,再加之战火焚毁,相当部分书籍原版遗失,再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
写出来的,“著之竹帛”。即背诵者口诵,记录者依据声音来记录,疏于校对,以致字形常常出现讹误,不同的书写者往往会因方言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2.类型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或字形相
近的字可以借用的现象。包括: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在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反”通“返”,“知”通“智”。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可以互相借代。•如:“蚤”通“早”,“距”通“拒”。3、古今字。即不同时期记
录同一个词或语素使用的不同形体的字。•如:“莫”同“暮”,“说”同“悦”。4、异体字。古时候有些字的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称为“异体字”。•如:“涙”同“泪”,“覩”同“睹”。我们在阅读时如果遇到按该字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都解释不通的情况
时,那么它可能就是通假字了。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中“直”,在句中按字面理解不通,可视为通假,给“直”增加偏旁“亻”,这样就找出了“直”的本字“值”,意义是价值。1、行李之往来。共(通“供”)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2、所以传道受(通“授”)业解惑也。(《师说》)3、距关,毋内(通“纳”)诸侯。(《鸿门宴》)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形成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本字。1、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2、当窗理云鬓,对镜帖(通“贴”)花黄。(《木兰诗》)3、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通“征”)。(《勾践灭吴》)考点探究辨析通假字的诀窍3.取消偏旁,找出本字。•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1、拜送
书于庭(通“廷”)。(《廉颇蔺相如列传》)2、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六国论》)3、其称文小而其指(通“旨”)极大。(《屈原列传》)4、同音替换,找出本字。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通“背”)德也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通“变”)3、王如知此,则无(通“毋”)望民之
多于邻国也【注意】正确辨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要靠对常用通假字的牢固掌握;二要靠对句子整体意思的把握。无论使用什么方法来推断“通假字”,都必须要结合语境,推测该字的含义。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吴既赦越,越王勾践
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即学即练吴既(已经、---之后)赦越,越王勾践反国,
乃苦身焦思(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就)仰胆,饮食(吃喝)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亲身、亲自)耕作,夫人(古代诸侯的妻子称夫人,后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自织,食(吃饭)不加肉,衣(穿衣)不重采(指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
),折节(指降低自己的身份或改变平时的志趣行为)下(礼待)贤人,厚遇(对待)宾客,振贫吊死(吊祭死者),与百姓同其劳。吴王赦免越王之后,越王勾践返回越国,就忧心苦思,把苦胆悬挂在座位上,坐下休息、躺下睡觉时抬头就能看到苦胆,吃饭时也品尝苦胆。自语
说:“你忘了会稽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其妻子亲自织布;不吃肉食,不穿有多种颜色的华美衣服;降低身份礼待贤士,厚待宾客;救济贫苦的人家,吊祭死者,与百姓共同劳作。(1)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________同_
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女忘会稽之耻邪________同________,意
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振贫吊死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反--返返回。(2)坐--座座位。(3)女--汝你。(4)振--赈救济。•1.“案”通“按”,审察,察看
。•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倍”通“背”,背叛。•例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3.“屏”通“摒”,摒弃。•例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4.“辟”通“避”,躲避。•例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殽之战》)
•5.“知”通“智”,明智,聪明,智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6.“拂”通“弼”,辅佐。•例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辩”通“辨”,辨别。•例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
所欲也》)•8.“卒”通“猝”,突然。•例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积累】高考常见常考的文言通假字•9.“裁”通“才”,刚刚。•例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促织》)•10.“唱”通“倡”,倡导。•例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黄
花岗烈士事略)序》)•11.“绌”通“黜”,指罢免官职。•例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12.“材”通“才”,才能。•例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13.“趣”通“促”,催促。•例巫妪何久也?弟
子趣之(《西门豹治邺》)•14.“得”通“德”,感激。•例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15.“曾”通“增”,增加。•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6.“单”通“殚”,尽。•例单货财以富之,损至尊以宠之(《汉书·王嘉传》)•1
7.“道”通“导”,引导。•例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使楚》)•18.“坐”通“座”,座位。•例满坐寂然(《口技》)•19.“尊”通“樽”,酒杯。•例一尊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20.“不(fǒu)”通“否
”。•例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蔺相如列传》)•21.“反”通“返”,往返,返回。•例始一反焉(《愚公移山》)•22.“甫”通“父”,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例长乐王回深父(《游褒禅山记》)•23.“灌”通“盥”,
洗。•例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24.“酤”通“沽”,买。•例酒酤于市(《训俭示康》)•25.“盖”通“盍”,何,怎么。•例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26.“从”通“纵”,合纵。•例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27.“火”通“伙”,伙
伴。•例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木兰诗》)•28.“堕”通“隳”,毁弃。•例堕军实而长寇仇(《殽之战》)•29.“曷”通“何”。•①什么。•例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②什么时候。•例曷至哉(《君子于役》
)•30.“指”通“旨”,主旨,意旨。•例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屈原列传》)•31.“还”通“环”,环绕。•例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32.“章”通“彰”,明显。•例芳菲菲其弥章(《离骚》)•33.“质”通“贽”,见面礼。•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
•34.“齐”通“剂”,药剂。•例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35.“振”通“震”,惧怕。•例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荆轲刺秦王》)•36.“决”通“诀”,诀别。•例因泣下霑衿,与武
决去(《苏武传》)•37.“菁”通“精”,精华。•例吾党菁华,付之一炬(《〈黄花岗烈士事略〉序》)•38.“具”通“俱”,全,都。•例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39.“政”通“征”,赋税徭役。•例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勾践灭吴》•
40.“直”通“值”,价值。•例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41.“识”通“志”,记住。•例汝识之乎(《石钟山记》)42.“距”通“拒”。•①把守。例距关,毋内诸侯(《鸿门宴》)•②抵抗。例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43.“考”通“拷”,拷
打。•例欲杀嵩,考杀随嵩行者(《三国志·魏书·刘表传》)•44.“止”通“只”。•例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45.“廪”通“懔”,危惧的样子。•例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46.“零丁”通“伶仃”,孤苦无依,孤独的样子。•
例零丁孤苦(《陈情表》)•47.“离”通“罹”,遭遇。•例“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原列传》)•48.“录录”通“碌碌”,平庸无能。•例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毛遂自荐》)•49.“陵”通“凌”,欺凌。•例而燕国见
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50.“属”通“嘱”,嘱咐,嘱托。•例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51.“列”通“裂”,分裂。•例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梦游天姥吟留别》)•52.“说”通“悦”,喜悦,高兴。•例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53.“那”通“哪”,哪里
。•例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54.“泮”通“畔”,边岸。•例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诗经·氓》)•55.“畔”通“叛”,背叛。•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6.“被”通“披”。•①披散。例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②穿。例将军身被坚执锐(《陈涉世家》)•57.“罢”通“疲”,年老体弱的。•例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58.“取”通“娶”,迎娶。•例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东南飞》)•59.“屈”通“缺”
,缺少。•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论积贮疏》)•60.“阳”通“佯”,假装。•例皆阳应曰:“诺。”(《记王忠肃公翱事》)•61.“景”通“影”,像影子一样。•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62.“殴”通“驱
”,驱赶。•例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论积贮疏》)•63.“輮”通“煣”,用火烤使木材弯曲。•例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劝学》)•64.“女”通“汝”,你。•例诲女知之乎(《论语》)•65.“逝”通“誓”,发誓。•例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硕鼠》)•66
.“帅”通“率”,率领。•例命李佑、李忠义帅突将三千为前驱(《李愬雪夜入蔡州》)•67.“信”通“伸”,伸张。•例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68.“帖”通“贴”,贴上。•例对镜帖花黄(《木兰诗》)•69.“庭”通“廷”,朝廷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70“已”通“以”,与“来”“前后”等合用,表示时间、方位。•例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71.“亡”通“无”,没有。•例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72.“无”通“毋”,不要。•例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郑
人买履》)•73.“孅”通“纤”,细致。•例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论积贮疏》)•74.“羞”通“馐”,美味食物。•例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祭十二郎文》)•75.“郤”通“隙”,隔阂,嫌怨。•例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76.“见”通“现”。•①出现。例风吹草
低见牛羊(《敕勒歌》)•②显现。例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马说》)•77.“芸”通“耘”,耕耘。•例植其杖而芸(《荷丈人》)•78.“生”通“性”,资质,禀赋。•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79.“乡”通“向”。•①面向。例武闻之,
南乡号哭,欧血(《苏武传》)•②从前。例乡为身死而不受(《鱼我所欲也》)•80.“要”通“邀”,邀请。•例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81.“与”通“欤”,语气词,相当于“吗”。•例唯求则非邦也与?(《侍坐篇》)•86.“有”通“又”,
表示整数加零数。•例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