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6)页,2.91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1933011208bcd906469b1fe98e9c3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内江六中2023—2024学年(下)高2026届半期考试地理学科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满分52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我国某省份2
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该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保持在0.6%~0.7%。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
出旅游人数剧增C.外出务工人员激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2.2013年后该省()A.城镇化水平提升B.老龄化水平提高C.劳动力缺口增大D.人口出生率提高3.该省最可能是()A.广东B.江苏C.安徽D.西藏【
答案】1.C2.A3.C【解析】【1题详解】我国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年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外出旅游不会改变居民常住人口的身份,AB错;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大量人口外出务工,从而导致人口大量减少,C正确,D错,故选C。【2题
详解】2013年后该省常住人口增长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表明城镇化水平提升,A正确;图示信息无法反映其老龄化问题以及劳动力是否缺口,BC错;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
0.6%~0.7%,现今一个地区的死亡率变化不大,所以其人口出生率并未大幅提高,D错。故选A。【3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省部分年份人口迁出较多(尤其是2005年和2010年),表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不可能为广东省或江苏省,AB错;后期人口回流现象明显,
表明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吸引人口回流,安徽靠近长三角地区,受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带动的影响,促使人口回流,该省为安徽省的可能性大,C正确;注意材料信息“某省份2017年常住人口达6254.8万人”,人口规模较大,是甘肃省的可能性不大,D错。故选C。【点睛】人口迁移的影响
:(1)对迁出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良好的生活条件,文化联系;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更多的就业机才外流,劳动力短缺。(2)对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
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木桶定律是指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基于人均建设用地基于人均居住用地基于可供
水资源基于生态环境适宜人口(万)63.8083.2072.3670.18最大人口(万)106.20113.40210.36106.334.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A.生态环境条件最好B.适宜人口为63.80万C.最大人口为210.35万D.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5.为了缓解该城市的“短板”,
下列措施较为合理的是()①跨区域调水,缓解水资源不足②适当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用地③严格保护耕地,控制建成区范围④合理规划功能区,提高土地利用率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4.B5.C【解析】【4题详解】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由当地最短缺的资源决定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地最短缺的资源是建设用地,其指标下适宜人口(万)为63.80,最大人口为106.2万,B正确,C错误;基于人均居住用地计算的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高于基于生态环境计算的结果,A错误;人均建设用地最为短缺,D错误。故选B。【5题详解】该
地最短缺的资源是建设用地(短板为建设用地不足),适当扩大城市规模,增加城市用地可以缓解该城市的“短板”,而控制建成区范围会加剧该城市的“短板”,②正确,③错误;基于可供水资源计算的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数均较多,该地水资源没有短缺,①错误;由于建设用地不足,合理规划功能区,提高土地利
用率可以缓解该城市的“短板”,④正确。故②④正确,选C。【点睛】根据木桶定理,短板是决定因素,因此一个地方的环境人口容量,由当地最短缺的资源决定。林盘是川西的一种乡村聚落形式,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常以姓氏宗
族为聚落单位,形态小巧如盘,分布分散,形成已逾千年。不同的林盘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左图为川西部分林盘分布区,右图为川西林盘的土地利用模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最能体现甲地林盘景观特点的是(
)①梯田层层稻花香②水绕稻田竹绕宅③鱼塘台田麦果棉④房舍散布随田居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7.林盘分散布局,其主要目的是()A.减少建设投资成本B.更接近大自然C.方便田间耕作D.节省耕地资源8.川西林盘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有()①扩大林盘用地规模
②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③保持乡野田园风光④开发林盘景观,发展休闲旅游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6.A7.C8.B【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林盘主要分布在地形较为平坦的地区,没有层层梯田,①错误;读右图可知,林盘水绕稻田竹
绕宅,②正确;林盘的农田主要种植水稻,没有鱼塘台田麦果棉的特征,③错误;林盘形态小巧如盘,分布分散,房舍散布随田居,④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7题详解】林盘分散布局,主要是为了更接近农田,便于田间耕作,C正确;林盘分散布局并不能减
少建设投资成本和节省耕地资源,AD错误;林盘分散布局,但周围基本为农田,接近大自然不是主要目的,B错误。故选C。8题详解】林盘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于一体,形态小巧,扩大林盘用地规模会破坏林盘原有风格,①错误;吸收外来文化,改
造当地民俗,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②错误;保持乡野田园风光,维持林盘特色,有利于林盘可持续发展,③正确;开发林盘景观,发展休闲旅游,既减少了对林盘的破坏,又可以增加收入,有利于林盘可持续发展,④正确。综上所述
,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我国,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下图为种植单位面积X、Y、Z三种农作物的收益随距城镇的距离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
题。9.在距城镇OJ的范围之内,为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种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A.G、IB.F、GC.E、HD.F、H10.在图示地区OJ的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Z作物收益居第三位B.Y作物收益对距离最敏感C.Z作物在HJ收益最
高D.Y作物在EH收益居第二位【答案】9.C10.C【解析】9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各农作物收益与城市距离不断变化的关系,在不同距离范围内,有不同的收益最大的农作物,因此,在某范围内就应种植收益最高的农作物。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在OE范围内
,X类农作物收益最高,应种植X类农作物;在EH范围内,种植Y类作物收益最高,应种植Y类农作物;在HJ范围内,种植Z类作物收益最高,应种植Z类农作物。因此种植X作物、Y作物、Z作物的范围界线应该是E、H,C正确,AB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可
知,Z作物收益在HJ范围内最高,但总收益不一定居第三位,C正确,A错误;Y作物的收益在EH范围内最高,但距离城镇较远,对距离不甚敏感,B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
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等。青藏高原东南缘的硕曲河河谷两侧分布着6000多座“白藏房”。白藏房是当地的传统民居,使用黏土夯筑,墙体较厚,房体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下图为白藏房
景观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11.白藏房多在河谷地带建造,主要原因可能有()①便于就地取土②光照更充足③地震更少④热量更充足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2.民居特色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下列关于白藏房与当地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顶——降水少,存蓄
水源B.梯形——平地少,节约空间C.白色——热量差,增强吸热D.墙厚——气温低,增强保温【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解】材料中提到“使用黏土夯筑”,在河谷地带,便于取到湿度适宜的泥巴夯筑,①正确;光照条件在海拔较高处、阳坡更充足,河谷
地带相对较少,②错误;该地处于印度洋和亚欧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对于该区域不论是河谷还是山坡可能性是一样的,③错误;河谷地带,海拔较低,热量更充足,④正确。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2题详解】平顶反应该地晴天多,降水少,平顶方便晾晒粮食(读图,屋顶上有粮食晾
晒),A错误;“房体整体为梯形,外墙向内倾斜,内墙垂直”,稳定性强,反应出该地处于板块交界处,多地震,B错误;白色反光强,反映出当地太阳辐射强,C错误;墙体厚保温性好,说明该地气温低,D正确。故选D。【点睛】根据墙体厚度判
断冷暖及昼夜温差:一般来说,寒冷的地方,民居的墙体厚度大;温暖的地方,民居墙体厚度小。另外,昼夜温差大的地方,墙体厚度大。根据屋顶坡度、房檐宽度判断降水量的多少一般来说,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有利于积水倾泻或积雪滑落,因此降雨量大或降雪量大的地方,
民居屋顶坡度较大;而在降水稀少的地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多为平顶。房檐越宽,越利于遮挡风雨,因此我国北方地区的房檐宽度一般小于南方地区。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13.可知该市
()A.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4.可推测该市()A.处于城镇化初级阶段B.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C.城市处于逆
城镇化阶段D.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答案】13.D14.B【解析】【13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区为人口净迁出区,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中心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远郊区属于人口净迁出区,排除ABC;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近郊区人口迁入量最大,大约47万。故选D。【14题详解
】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市人口主要向近郊区迁移,这是郊区城市化的表现,处于城市化的中期阶段,B正确,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逆城市化是郊区城市化的高级阶段,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达不到逆城市化的阶段,且材料中无法判断城市人口规模的变化,CD错误。故选B。【点睛】城镇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从农村迁往城市
,农村用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城镇化的三个显著特点: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所占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化发展的三个阶段,初期,加速和后期阶段。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加速阶段: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发展速度较快,
城市问题突出;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发展速度减缓。职住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
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
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16.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答案】15.C16.B【解析】【15题详解】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
附近。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和1.00-1.15,即四环与五环之间,ABD错误,C正确。故选C。【16题详解】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说明人们工作地点与居住地点的分离程度加大,人们不能就近工作,,就业人群的通勤距离逐渐增加,B
正确;平均居住成本增加、平均经济收入增加、平均通信费用增加与职住比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点睛】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较慢,功能区混杂分布;中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城市化进程较快,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郊区和乡村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郊区,出现郊区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增长缓慢甚至停滞,城市中心问题突出,人口不断外迁至更远的郊区和乡村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
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1990-2020年图示城市()A.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B.绿地比例不断减少C.
不透水面扩展速度不断上升D.绿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18.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反映当地()①城市化水平提升②后备土地充足③产业结构变化④绿地面积减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17.A18.B【解析】【17题详解】从图的柱状可知,四城市的不透水面积的比例不断增加,A正确;绿地比例深
圳、广州、佛山先降后升,B错误;惠州、香港、佛山不透水扩展速度较慢,深圳扩展速度先升后降,C错误;绿地减少速度深圳先快后慢,D错误,故选A。【18题详解】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反映当地人口增长,城市化速度加快,城市硬化路面增多,①正确;不透水
比例上升,绿地比例总体下降,说明后备土地不足,②错误;由图可知,不透水面积比例上升速度放缓,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速减缓,硬化速度放缓,③正确;绿地比重下降,但绿地面积不一定减小,④错误。故选B。【点睛】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
影响。(地貌)改变原有下垫面性质;(水文)破坏原有河网系统;(植被)破坏原有环境生态;(气候)改变小气候;(土壤)混凝土全面取代天然表土等产生了大气、水、生态等方面的环境问题。(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改变了景观与生态系统;改变了地方文化;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进步,但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贫困、治安、人口老龄化和城市传统文化风貌破坏等)。蔡甸区(地处武汉市郊区)运用5G物联网技术,研发管家式“田政服务”,实现都市智慧农
业,让都市居民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田地,体验一把梦想生活“田”到家的滋味,将农业与城市有机地融为一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近年来,“5G+”农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兴起,决定性因素是()A.市场需求B.区际联系C.运输条件D.种植技术20.蔡甸区管家式“田政服务”模式,可以()A.实现蔡甸区全员脱
贫B.降低质量监管力度C.减少政府的资金投入D.增加潜在游客数量21.蔡甸区发展都市智慧农业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①提高城市化水平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促进其粮食生产④缓解人口老龄化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19.A20.D21
.C【解析】【19题详解】由材料可知,“5G+”农业是让都市居民拥有一块自己的田地,让城市与农业融为一体。能在全国各地兴起,是因为城市居民有“体验一把梦想生活“田”到家的滋味”的需求,故“5G+”农业的发展是以都市市场为导向兴起的,A项正确;近年来,“5G
+”农业的兴起与区际联系、运输条件、种植技术关系不大,BC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A。【20题详解】“田政服务”模式不属于精准扶贫项目,故不能实现全员脱贫,故A选项错误;“田政服务”模式运用5G物联网技术进行远程监控,增加了质量监管力度,故B选项错误;“田政服务”模式需要政府开
发、投入资金,完善相关基础设施,C选项错误;有了“田政服务”模式,可以实现都市居民体验一把梦想生活“田”到家的滋味,增加了蔡甸区周末休闲游的顾客,D选项正确。故本题选D。21题详解】蔡甸区发展都市智慧农业,增加了市区居民
向郊区的流动,对提高城市化水平的作用不大,故①错;这种模式可以减少土地撂荒,提高了该地土地的利用率,故②正确;③都市智慧农业模式下的土地主要是城市居民栽种,一般种植蔬菜、花卉等,所以粮食生产没有增加,故③错误;蔡甸区发
展都市智慧农业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提供了机遇,减少该地居民(尤其是青壮年劳力)外流,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④正确。综合上述分析,②④正确,故本题排除ABD选项,选C。【点睛】“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
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以“互联网+农业”为驱动,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F集团是我国最具规模、出口量最大的汽车玻璃
生产企业。目前,集团在美国、俄罗斯、德国等国建有工厂,并在韩国、日本等国设有商务机构。2021年,集团进入智能玻璃、节能玻璃、可植入芯片玻璃等领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F集团在日本、韩国未建海外工厂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少B.劳动力价格高C.产品运输距离短D.
土地租金昂贵23.2021年,F集团进入新的玻璃领域主要是为了()A.调整主营业务B.提升研发能力C.扩大生产规模D.拓宽营收渠道【答案】22.C23.D【解析】【22题详解】F集团在日本、韩国未建海外工厂,主要是因为我国距离日本、韩国较近,产品运输距离短,C正确
;日韩的市场需求、劳动力价格、土地租金与美国、德国等国相差不大,不是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23题详解】2021年,集团进入智能玻璃、节能玻璃、可植入芯片玻璃等领域,有利于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市场业务开拓能力,拓宽营收渠道,D正确;主营业务依然是汽车玻璃生产与销售,
A错误;提升研发能力应该加大科技和资金投入,而不是进军新的领域,B错误;进军新领域,不是单纯扩大生产规模,不是主要目的,C错误。故选D。【【点睛】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
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如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由于工业过度集聚,导致资源紧缺、市场饱和或者竞争过大,地租成本过高、环境破坏等原因,导致一些工业区会出现搬离的现象。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并且依托现代化
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上海以拥有6913家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其中,某品牌连锁咖啡馆以839家独占鳌头,且多分布在商业繁华地段、高级写字楼和高级住宅区附近。2
020年3月,该品牌母公司宣布在昆山市建设包括咖啡烘焙和智能化仓储物流在内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计划于2022年落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上海咖啡馆居全球城市首位,主要原因是上海()A.土地辽阔B.经济发达C.交通便利D.科技发达25.该品牌咖
啡馆的目标消费人群是年轻人,主要考虑的是年轻人()A.喜爱潮流文化B.收入水平较高C.消费能力较强D.身体素质较好26.与上海相比,昆山利于建设咖啡创新产业园的条件是()①市场需求量大②劳动力成本低③科技水平高④土地租金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24.B25.A26.C【解析】【24题详解】上海土地资源紧张,地价昂贵,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大都市,咖啡馆已成为人们休闲、会友和商务交流的重要场所,因此上海咖啡馆居全球城
市首位,主要原因是上海经济发达,而与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关系较小,B正确,CD错误。故选B。【25题详解】年轻人喜爱潮流文化,更能接受咖啡,A正确;年轻人工作经验较少,工作时间较短,收入水平较老员工偏低,高消费能力较弱,B
C错误;身体素质对咖啡馆的目标消费人群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26题详解】上海的市场需求量比昆山大,①错误;上海科技水平比昆山高,③错误;昆山经济较上海差,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较低,②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
,ABD错误。故选C。【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土地,资源,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地价,劳动力,技术,市场,交通等),不同指向型工业类型,其主导因素略有不同。工业区位因素中,市场,交通,技术等方面变化较为明显,对其依赖
度逐步提升。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48分)的二、综合题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区域差异导致大量人口迁移,这给迁出地带来了巨大挑战。近些年重庆市迁出人口规模有所下降。下图为2018年重庆全市迁出主要目的地的占比,读下图回答问题。(1)推测重庆市迁出人口的总
体年龄特征。(2)据材料,简述重庆市人口迁出主要目的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3)简述大量人口迁出对重庆产生的不利影响。【答案】(1)以中青年劳动人口为主;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重小。(2)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省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作机会多,收入
高;与周边省区空间距离较近,文化和生活习俗相近。(3)导致青壮年劳动力和人才流失,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出现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社会问题。【解析】【分析】本题以重庆市人口迁移为背景,设置3个小问,涉及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人口迁移的影
响等方面,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小问1详解】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重庆市流入人口以中年劳动人口为主,其次是青年劳动人口;老年人口和少年人口比重小。【小问2详解】由图可知,重庆市人口的外出目
的地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省区,其原因可以结合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迁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迁往周边省区的主要原因是空间距离较近,迁移成本较低,而且文化和生活习俗相近。【小问3详解】人口
迁移对迁入区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人口的迁出劳动力和人才大量流失,不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会造成劳动力短缺,影响经济的发展;同时人口迁移会带来许多不同的问题,如留守儿童,老人赡养等社会问题。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河南省禹州市位于华北平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粮食
生产基地,其生产的小麦是国家的保障口粮。多年来,禹州市结合区域优势,发展了小麦—红薯轮作的种植制度(如表所示),年产红薯达到80万吨。禹州市红薯种植分早晚两种,重点种植晚红薯。其早薯个大味甜淀粉充足,可直接投放市场。晚薯由于质量较次不为市场直
接接受,禹州市为此专门发展了红薯粉条加工产业,将红薯经过冲洗—粉碎—磨浆一漏丝—冻冰—解冻—晾晒等工艺流程一般2—3天加工为粉条。禹州粉条质量上乘,有“人造鱼翅”之美誉,其新鲜粉条热销全国春节市场。节气立春雨水惊
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农事安排小麦生长期收获播种生长期早薯育苗移栽块根形成茎叶生长块根膨大采挖晚薯插秧块根形成茎叶生长块根膨大采挖(1)分析禹州早
薯质量优于晚薯的原因。(2)禹州早薯优于晚薯,但却重点种植晚薯,试分析其原因。(3)红薯粉条加工对气温有严格的要求,推测禹州红薯粉条加工的最佳月份并说明原因。【答案】(1)早薯在生长期比晚薯的生长期长;早薯在生长早期,降水少,光照充足,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所以早薯的质
量由于晚薯。(2)要为小麦种植和生长预留时间和土地,大量发展早薯种植,小麦的种植面积就会下降,轮作可以提高土地的的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产出。(3)一月;红薯粉条加工的流程有冲洗—粉碎—磨浆一漏
丝—冻冰—解冻—晾晒,需要低温环境,温度越低,与有利于粉条的加工中漏丝、冻冰,所产的粉条质量越高。【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河南省禹州的薯类种植和粉条生产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相关知识点,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小问
1详解】农作物的质量优可以从:生长期、昼夜温差、光照来解析;依旧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可以看出,早薯在生长期比晚薯的生长期长;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来看,早薯在生长早期,降水少,光照充足,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所以早薯的质量由于晚薯。【小问2详解】
禹州早薯优于晚薯,但却重点种植晚薯,依据题干资料及图表中的信息,当地要发展小麦—红薯轮作的种植制度,要为小麦种植和生长预留时间和土地,大量发展早薯种植,小麦的种植面积就会下降,轮作可以提高土地的的利用效率,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出。【小问3详解】依据题干信息:红薯
粉条加工的流程有冲洗—粉碎—磨浆一漏丝—冻冰—解冻—晾晒,需要低温环境,温度越低,与有利于粉条的加工中漏丝、冻冰,所产的粉条质量越高。所以禹州红薯粉条加工的最佳月份一月。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圭亚那经济以矿业、农业和渔林业为主,国内矿产资源丰富,但大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
。金矿、铝土矿、钻石及锰矿是其优势矿产,蕴藏丰富。圭亚那矿山开采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2012年3月,我国某公司在该国启动近1亿美元扩大投资,配套了相关粗加工企业,此举为圭亚那铝矾土业新增了就业岗位。(1)推测中资企业入驻前,圭亚那矿山开发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并提出解决措施(2)说明圭亚那吸引中资企业投资矿山开发的优势条件(3)分析圭亚那从中资公司兴建铝矾土加工业中获得的利益。【答案】(1)主要问题:经济落后,资金短缺;企业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措施: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融资能力;推
行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制订相关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出台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2)资源丰富,待开发矿产数量大,可开采年限长;经济欠发达,劳动力薪资水平低;当地企业规模小,竞争压力小。(3)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提供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税
收,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解析】【分析】本大题以圭亚那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矿山开发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的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中资企业入驻前,当地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圭亚那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矿产开采资金短缺;工业发展落后,中小企业众多,规模小,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基础薄弱,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解决措施有: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升融资能力,保障资金来源;推行兼并重组,扩大企业规模;制订相关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出台行业标准,规范企业行为。有引进外资,扩大企业规模,加大科研投入,注意保护环境等。【小问2详解】当地吸引中资企业投资矿山开发所
具有的优势,从材料中可直接获取的信息是该国经济以矿业和农业为主,经济欠发达,矿产资源丰富,开发程度低,待开发矿产数量大,可开采年限长;当地的开采企业实力较弱,竞争压力小,同时由于经济落后,劳动力廉价,这些情况均会吸引我国企业的投资。
【小问3详解】中资企业技术水平较高,资金雄厚,中资企业入驻后,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率,会延长原本的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增加税收,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在此过程中会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可提高当地的就业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