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纲要上册1_17课)(考试版A4)【测试范围:纲要上册1~17课】(江苏专用)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219.136 KB
  • 2024-10-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江苏专用,纲要上册1_17课)(考试版A4)【测试范围:纲要上册1~17课】(江苏专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专用,纲要上册1_17课)(考试版A4)【测试范围:纲要上册1~17课】(江苏专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江苏专用,纲要上册1_17课)(考试版A4)【测试范围:纲要上册1~17课】(江苏专用)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江苏专用,纲要上册1_17课)(考试版A4)【测试范围:纲要上册1~17课】(江苏专用).docx,共(6)页,219.13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e109672c2b0b60f78ab97b7919080d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江苏专用)(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

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17课。5.难度系数:0.7。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一并交回。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

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这表明()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2.“周人小国寡民僻居西部,面对东部的广土众民,不能不设计一套统治机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A

.有利于贤德之人执政B.标志着中国王朝的产生C.扩大了周朝统治范围D.确保皇帝对地方的控制3.春秋时期,燕地辖区既适宜种植,又有放牧的天然牧场,临海还经营渔业。农耕、游牧和养殖的经济形态在这里交会,三种不同

的饮食风味处于同一疆域。这反映了()A.民族矛盾加剧B.变法效果显著C.民族交融加强D.分封制度瓦解4.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有了重大发展,农业进步,工商业繁荣,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这一时期

经济的发展根源于()A.井田制的发展B.铁犁和牛耕的使用C.统治者的重视D.分封制和宗法制的推行5.柳宗元曾著《封建论》,其中说:“周之失,失在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前后两个“制”分别是指()A.宗法制和嫡长子继承制B.分封制和郡县制C.郡县制和行省制D.专制主义

和中央集权制6.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A.中央集权B.神权与王权相结合C.独断性和随意性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7.《汉书》记载:“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

,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据此判断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恩泽贵族B.实现民族交融C.增加税收D.削弱王国势力8.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

销毁,中央成立专门的铸币机构。此外还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做法()A.实践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杜绝了地方吏治的腐败C.减轻了农民负担D.加强了中央集权9.北朝至隋唐时期,少数民族纷纷拟构“黄帝”祖源,追溯汉族先祖,上至北朝统治者,下至政府官员,皆有此

行为。这说明此时()A.中国北方完成民族交融B.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C.少数民族努力探寻族源D.民族间隔阂逐渐消失10.魏晋时期,援道入儒的玄学日益兴盛。东晋高僧慧远自身兼通经学与玄学,试图以佛为主汇通儒道、兼治百家。以上情况表明()A.儒学独尊地位已经丧失B

.三教融合趋势不断加强C.佛教实现了中国本土化D.政府推行三教并行政策11.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反映了魏晋时期()A.民族交融B.国家分裂C.政权更迭D.士族专权12.隋唐时期

大书法家共15位,其中南方占11位,并集中分布在今天的江苏、浙江两省。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江南地区得到了持续开发B.科举制度培养了大量人才C.书法开始成为专门的艺术D.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频繁13.唐代饮茶风尚盛行,产茶地普遍分布于南方,江南、淮南、

山南和剑南四个重要产茶道形成了一个集中的产茶中心。随着北方对茶叶需求的增加,广泛种植于南方的茶叶就通过隋唐大运河源源不断地被输送到北方地区。这说明唐代大运河()A.促进了南北经济贸易的发展B.消除了南北的经济差距C.推动了北方茶叶

的广泛种植D.促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14.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A.促进农产品

商品化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15.史书记载唐穆宗下了诏书要给刘士泾升官,门下省的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把皇帝的诏书封还回去了,认为升迁不合理,不予通过。皇帝亲自下谕令解释,韦、薛才通过了那个诏令。这一事件说明三省六部制()A.推进了民主政治的

建立B.有利于降低决策失误风险C.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加剧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16.唐代玄奘和尚口述、辩机编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玄奘沿古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西行,亲身游历西域的所见所闻,其中提及了一百多个城邦,还有许多不同民族的风俗人情。该书()

A.促进中外的文化交流B.史料价值低可信度不高C.记述佛教在各地传播D.利于对外传播中原文化17.柳诒徵在《中国文化史》中指出:“盖宋之政治,士大夫之政治也。”余英时在《朱熹的历史世界》一书中说:“宋代士阶层不仅是文化主体

,而且也是一定程度的政治主体。”与两位学者的观点相关的重要因素是()A.崇文抑武成为基本国策B.选官制度的发展完善C.官僚政治的基本成熟D.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18.据史料记载,神宗去世的元丰八年(1085年),国家财政总收入达到8249.63万

贯,比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的6513.8万贯多出1700多万贯。这说明()A.宋代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B.扭转了宋代“积贫积弱”的局面C.王安石变法增加了财政收入D.北宋边防事务开支减少19.契丹从政权建立伊始就强烈认同于“中国”的心理和将中原王朝制度、文化与自身传统结

合时的高度自信,造就了其民族政策中相对宽容的一面。辽朝能体现这一理念的制度是()A.猛安谋克制B.四等人制C.女真进士科D.南北面官制20.这一制度使中央权力下移了一个层次,地方机构上升一级,大大靠近中央。它的两重身份使上下紧密结合,浑然一体,形成“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行省制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21.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在展现汴京商贸繁华的同时,也表现出了惊马闯市、船桥险情、官员争道、军力懈怠、城防涣散、消防缺失、商贸侵街、党祸渎文、酒患成灾等街头弊病,作者意在()A.展现北宋中后期商品经

济繁荣B.表达对社会危机和隐患的忧虑C.说明城市发展需要超前的规划D.突显国家盛世一统的宏大主题22.宋元时期,通俗性文学艺术日益繁荣,出现了大量面向市井百姓的艺术形式,如皮影戏、元杂剧及说书演出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当时()A.儒学已非社会主流思想B.统治者大力支持C

.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D.商品经济的发展23.《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专权乱政”的教训,采取的措施是()A.发展三省六部制B.实行八

股取士C.设立内阁D.废除丞相24.著名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讲到,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这一说法表明内阁()A.是君权强化的产物B.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C.代替皇帝行决策权D.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25.做记载卡是历史学习

的有效方法之一、如图是某同学对古代某一机构的叙述。该机构是()时间:清雍正年间地点:皇帝寝宫旁边职能:皇帝直接监督下,商议军情,起草或处理机要文书。A.宰相制B.中书省C.内阁D.军机处26.康熙二十年前后,极少亲信官员开始按照康熙帝的意图给其递交奏折。此后

,奏折逐渐成了清代官方文书。这种制度在当时()A.使内阁制度走向形同虚设B.强化了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C.提高了军机处的办事效率D.导致清朝的封建统治由盛转衰27.两宋时期“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格局,到15世纪中叶已经被“湖广熟,天下足”的经济格

局所取代。这说明()A.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B.内陆经济已超沿海区域C.经济发展影响经济格局D.政治变迁影响经济格局28.明朝后期,欧洲传教士利玛窦与科学家徐光启合作翻译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

部分内容,与李之藻共同编译了《同文算指》介绍欧洲笔算,他还在中国绘制并刊印了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这些举措()A.促进了西方科技传播B.推动了中国古代科技转型C.结束了闭关锁国政策D.改变了普通民众的世界观29.陈旭范在《近代中国社会

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A.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B.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中国

开始政治民主化30.有人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是冲击了沿海地区,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震撼进一步带到了中国社会的统治中枢。其历史依据是()A.英国军舰到达天津白河口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C.签订《南京条约》D.签订《瑷珲条约》31.上海轮船招

商局创办后仅3年,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工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一现象说明,洋务运动()A.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B.提高了企业生产积极性C.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D.决定了中国

经济的发展32.《申报》曾报道一场战争,“奉天为我圣祖神宗当日发祥之地,今虽势不能敌,岂可轻以尺寸与人”,还有旅顺、威海皆军事要地,因而“中国万不可允倭人割地之请”。在此战争中签订的条约为()A.《辛丑条约》B.《天津条约》C.《南京

条约》D.《马关条约》33.鲁迅在《准风月谈·重三感旧》中说道:“我想赞美几句一些过去的人,是光绪末年的所谓‘新党'。甲午战败,他们自以为觉悟了……”,材料中的“新党”主要指的是()A.林则徐和魏源B.李鸿章和

张之洞C.康有为和梁启超D.孙中山和黄兴34.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A.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B.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C.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35.清廷发布宣战诏书后,盛宣怀等人向各国上海领事建议:上海租界归各国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随后刘坤一、张之洞还积极联络各省督抚,将上述建议落实到整个东南地区。上述事件反映出()

A.湘淮官僚集团的崛起B.列强在华势力范围扩大C.清廷中央权威的式微D.军阀割据局面逐渐形成第II卷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题,共30分)36.(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

议帝号。”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日:“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曰‘皇帝’。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

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唐朝三省六部示意图材料三军机处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办公场所只是几间值班用的平房。军机大臣品级不高,但都由钦定,他们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

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开创的政治制度。(3分)(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如果下令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需要经过怎样的运行程序?材料二中的这种制

度有何影响?(6分)(3)根据材料三,归纳军机处的主要职能。(2分)(4)根据三则材料,指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4分)37.(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

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材料二“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经汇成

了一个强大的革命”,“可以大胆预言,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的即将爆发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1853年材料三“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给予民众的惊慌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慌还要厉害,他

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与停滞对立”。——马克思《中国纪事》1862年材料四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杀了东洋鬼,再跟大清闹。(1)材料一中所说的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分别指?(6分)(2)材料二、三,马克思

是对哪一农民运动的评价?材料二、三体现了马克思对该农民运动的评价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3)指出材料四反映的农民运动的特点。这两次农民运动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5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