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TZJ台州区域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pdf,共(3)页,146.243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8b6fe37f113ac8c0fa6db7ddc5ede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绝密★考试结束前TZJ台州区域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调研测试语文参考答案1.A【解析】B.“士兵都出身于农民”错,材料一中说“士兵的主要来源是农民”。C.“复员引起失业恐慌,以至于无法制定计划”曲解文意,材料二中说的是“若是不预先计划,就很容易发生失业恐慌”。D.“马尔萨斯一贯
认为生育是自然现象……”错。材料二第三段说“早年的马尔萨斯就是个接受‘将错就错’论的人。在他看来,生育是自然现象……”,由此可见,D项中的观点只是马尔萨斯“早年”的看法。2.B【解析】“就可赢得战争”过于绝对。文中只是说“人数的调遣是最高统帅部
作战计划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口数量配合和人数调遣只是取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3.C【解析】“突出战时作战人员的重要性”错。材料二第二段运用排比,主要是为了突出“现代的战争必须有详尽的统计和计划”的重要性。4.①“很少
了是从数量上对“以往论人口的学者”的限定,说明这样的学者不是没有,而是很少。使用这一词语,体现了论述文语言的严谨性;②“必然”用语斩钉截铁,不留余地,说明在上述情形下,绝对会出现后面的结果。使用这一词语,体现了论述文语言的准确性。(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5.①材料一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是要论证战争对人口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这一观点。作者从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等多个角度,较为详尽地论述了战争给人口带来的巨大伤害。②材料二谈到战争中的人口问题,是要论证“社会结构应有一定的人口容量”的观
点。在战争中,国家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各部门的人口数量相互配合,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社会结构应有适当的人口容量。(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C【解析】“可自己是‘武装同志’,只相信武力,而不大
讲理”错。原文“……可是对我们武装同志,就真不大讲理了”,是队长向会长抱怨乡民对自己不大讲理,并非“我们武装同志”只相信武力,而不大讲理。7.D【解析】“外貌描写”错。“和颜悦色”是神态描写,不是外貌描写。8.①预留台阶,不使对
方过于尴尬。会长非常清楚队长的花花心思,但巧妙地将它“转嫁”到队长的“好朋友”身上,这就为队长的转弯留下了余地,不至于因自身所求不遂而动怒。②清楚明白,断绝对方非分之想。所谓“早有了人……”,本在虚虚实实之间,但会长说得肯定决绝,这
就彻底打消了队长的非分念想。(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敲诈乡民,蛮不讲理。保安孤长口说要买一船橘子送礼,“现钱买现货,公平交易”,其实是希望别人免费奉送。被别人识被来意后,恼羞成怒,竟要派人来砍掉桶树。②贪财好色,心存邪念。保安队长自称“革命军人”,其实贪
财好色:他买橘子送礼是假,想将橘子销往别处赚大钱是真;他再三打听夭夭的消息,妄想将她据为己有。(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0.BDF【解析】原文标点:两使绝域,后有往者,必问端为宰相未。其为远近所慕如此
。11.C【解析】“越国以鄙远”的“鄙”指把……当作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与文中的“鄙”用法不同。12.B【解析】“太宗担心走漏消息”于文无据。13.(1)希望您稍微缓一缓办理此事,文书不要急于下发,我将入宫觐见,再次奏闻此事。(“少”“亟”各1分,句意2分)(2)太宗拍着大腿叫好,说:“如果不
是您,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于是采用吕端的计策。(“微”{#{QQABaQCUogiIAABAAAhCQwHKCkIQkAACAIoOwBAMoAAAyBFABAA=}#}“几”各1分,句意2分)14.深谋
远虑。(1分)吕端反对诛杀李继迁之母,认为这样不仅无益,反而有害;主张羁押、善待李继迁之母,以此维系李继迁之心。(2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吕端,字易直,他的祖上是燕地人。任官四十年才获重用。淳化四年担任参知政事,至道
初年就任宰相,太宗曾为重用他太晚感到遗憾。吕端谨慎稳重,能识大体。同僚回答皇帝的提问,有时看法各不相同,一天宫内传出皇帝手书,告诫训谕大臣,命令自今以后中书省事务须经吕端裁判断定才能报告皇帝。咸平初年因病罢任,逝世,享年六十六岁。赠官司空,谥号正惠。(吕端)
曾出使高丽,暴风折断了桅杆,船夫大为恐惧,吕端照常读书。两次出使塞外,后来有到塞外出使的人(异族君主)一定会问吕端担任宰相没有。他被远方的人仰慕到了如此地步。材料二:保安军奏告朝廷,抓获了李继还(西夏太祖)的母亲,太宗非常高兴。当时寇准
担任枢密副使,吕端担任宰相,太宗单独召见寇准,与他商议此事。寇准退出后,从宰相办公处经过却不入内,吕端派人请他到幕府中,说:“刚才皇上召见您做什么?”寇准说:“商议边境上的事情而已。”吕端说:“陛下告诫您不要对我讲这件事了吗?”寇准说:“没有。”吕端说:“如果是边境上的一般事情,那是
枢密院的职责,我不必参与了解;如果是军国大计,我充任宰相,不可以不知道。”寇准告诉他抓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吕端问:“您准备怎样对待她?”寇准说:“我打算在保安军北门之外将她斩首,以此警戒凶恶叛逆之人。”吕端问:“陛下认为应该怎样做呢?”寇准说:“陛下赞同我的意见,命我到枢密院发布公
文。”吕端说:“一定要像这样,不是好的计策。希望您稍微缓一缓办理此事,文书不要急于下发,我将入宫觐见,再次奏闻此事。”立即召来阁门吏,派他奏告“宰臣吕端请求奏对”。太宗召见吕端,吕端见到太宗,详细陈述了寇准的话,并说:“从前项羽抓获了太公(刘邦之父),准备烹煮他,汉高祖说:
‘希望分我一杯肉羹。’做大事的人,本来不会顾及自己的双亲,更何况李继迁这样的异族叛逆之人呢!再说陛下今天诛杀了李继迁的母亲,李继迁就可以被活捉吗?如果不是这样,只会白白树敌而使他的叛心更加坚定而已。”太宗说:“既然如
此,那么该怎么办?”吕端说:“按照我的愚见,认为应该将她安置在延州,派人好好服侍她,以此招抚李继迁,即使不能让他立刻投降,终究可以维系他的心思,(因为)他母亲的生死操纵在我方手上。”太宗拍着大腿叫好,说:“如果不是您,
几乎误了我的大事。”于是采用吕端的计策。李继迁的母亲后来病死在延州,李继迁不久也去世,他的儿子李德明最终归顺宋朝,请求饶恕己命。15.D【解析】“从视觉角度”概括不全。“新雁一声”是从听觉的角度写景,“风又劲”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景。16.①上阕末句只说到重阳已近
,天气变冷,下阕末句才点明思乡、思亲主旨。由此看来,二者在语意上似无关联,故为“笔断”;②重阳节为“佳节”,佳节临近,鸿雁南归,词人目睹此景,倍加思乡、思亲。由此看来,二者在语意上实有关联,故为“意连”。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7.(1)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2)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3)示例一: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示例二: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示例三: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每空1分)18.①漫山遍野②千
变万化(每处1分,符合语境即可){#{QQABaQCUogiIAABAAAhCQwHKCkIQkAACAIoOwBAMoAAAyBFABAA=}#}19.①画波浪线句连用三个“打着……”,句式整齐,形成排比,节奏鲜明,抒情意味较浓
,给人悠闲安适之感。②改句去掉了两个“打着”变成了一般的陈述句,淡化了抒情意味。(答出第一点给3分,答出第二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0.C【解析】C项中的“一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一般”,都是副词,指普通
、通常。A项中的“一般”,是形容词,指一样、同样;B项中的“一般”,是数量词,指一番、一种;D项中的“一般”,是数量词,指一班,用于人群。21.①都牵动着父母的心②就很容易造成缺失③如果孩子不喜欢吃(每处2分,意思对、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22.示例一:《中国儿童维生素AD缺乏现状及补充指导》显示,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不足比例约为47.98%,3~5岁儿童维生素D不足比例甚至高达51.9%。示例二:根据《中国儿童维生素AD缺乏现状及补充指导》,我国6月龄~14岁儿童维生素A不足比例为47.98%左右,3~5岁
儿童维生素D不足比例甚至高达51.9%。(每改对一处给2分)【解析】画波浪线部分的语病有:“根据……显示”句式杂糅,“约为……左右”重复赘余。23.【写作指导】(1)材料分析材料介绍了飞机起飞的原理:因为飞机与气流的相对速度越快,升
力就越大,所以,飞机起飞时最好选择逆风条件,这就是所谓“逆风起飞”现象。材料向考生展现的是物理现象,但考生不能“就地打滚”,而应生发类比联想;也可以这样说,将材料视为比喻类型,抓住其中的关键,进行多角度的横向联想,从飞机起飞谈到人生崛起,从物理现象
谈到社会现象,使文章得以升华。(2)立意分析进行横向联想,一定要紧紧抓住材料的核心概念一逆风起飞。“逆风”可视为人生中的逆境,“起飞”可视为人生境界的提升。两者的关系就是:逆境可以提升人生的境界。文章围绕这一立意展开论述,可广泛联系古今中外的励志人物和故事,最好聚焦当下,充溢时
代气息。(3)任务分析写作没有规定明确的任务,只有一句“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的引导语,为落实“联想和思考”,最好选择议论文。其他注意一下“要求”即可。{#{QQABaQCUogiIAABAAAhC
QwHKCkIQkAACAIoOwBAMoAAAyB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