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023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模拟试卷(一)语文答案.pdf,共(5)页,406.43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4e7b0ff0a821a791022ca22e46f4c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长郡中学2023届模拟试卷(一)语文参考答案1.B(“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所以“菊花”是物象而不是意象。)2.C(“否则象就·····美学目标”错误,强加因果,前者是就“得象忘言,得意忘象”而言的
,两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联,前者是从理解的角度来讲是“得意”,后者是从表达的角度讲是“尽意”。所以前面的“言”“象”可抛弃,后面的则不行。)3.A(意象“春心”属于文中所说的“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其他三个选项中的“大
如席”“三万里”“五千仞”“兼天涌”则属于“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4.①材料一采用总分总的结构。(1分)②首先由《人间词话》中的“境界”引出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话题。(1分)③然后围绕物象与意象的关系,分别论证了物象是意象
的基础、同一物象可构成不同的意象和意象的构成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1分)④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物象与意象的关系。(1分)【解析】材料一共八段,第一段作者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引出中国古典诗歌中“意象”的话题,“能不
能再深入一步,在中国古典诗歌里找出一种更基本的艺术范畴,通过对这个范畴的分析揭示中国古典诗歌的某些艺术规律呢?我摸索的结果,是找到了“意象””。接着,在二至七段,作者重点分析了物象和意象的关系,作者提出“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
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等观点,主要是围绕物象和意象的关系,分别论证了物象是意象的基础,同一物象可构成不同的意象和意象的构成方式三部分内容。其中作者还举出了一些例子,如““梅'
这个词表示一种客观的事物,它有形状有颜色,具备某种象······由于古代诗人反复地运用,“梅”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了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最后,作者作了简短的总结,“总之,物象是意象的基础,而意象却不是物象的客观的机械的模仿。从物象到意象是艺术的创造”,再次强
调物象与意象的关系。5.①国破家亡,旧朝覆灭,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具有效忠故国、宁死不降之“意”;(1分)②只在深秋开放,不与百花争春,菊花具有傲骨凌霜、不随时媚俗之“象”;(1分)③诗歌将菊的自然物性与诗人高尚的情操关联起来,言简意赅地刻画出菊花的独特形象,
“言”的形式和菊花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的忠君爱国之“意”。(2分)【解析】“意是表达的对象”,可见“意”是作者的某种认知或者思想情感;“但象却可以象征,具有很强的暗示性”,可见“象”是作者借助的具有特定含义的自然物象;而“言是象的媒介”,可见“言”是描述“象”的语言、方式等。分析《寒菊
》的“意”。郑思肖是南宋末年的爱国诗人,南宋灭亡以后,诗人隐居在苏州一个和尚庙里,终身不出来做官,连坐着、躺着都朝着南方,表示不忘宋朝,这首诗就是在南宋灭亡以后写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诗句用隐喻手法,是说宁可为坚持气节而
死去,不愿屈服于蒙元统治集团,表现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凛然正气,真诚地剖白了诗人自己的至死不渝的崇高民族气节。据此可知诗歌表达了国破家亡,旧朝覆灭,诗人坚守高尚节操,具有效忠故国、宁死不降之“意”。再看“象”。诗中描写了菊花,“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百花在春光明
媚的时节盛开,独有菊花挺立在凌厉的风霜之中,不与百花争妍斗艳。可见诗歌描写了只在深秋开放,不与百花争春,菊花具有傲骨凌霜、不随时媚俗之“象”。最后分析“言”。这首咏物诗,状菊花之形貌,得菊花之神理,语言简洁质朴,言简意赅地刻画出菊花的独特形象;同时诗歌将菊的自然物
性与诗人高尚的情操关联起来,以寒菊象征忠于故国决不向新朝俯首的凛然气节。诗中句句扣紧寒菊的自然物性来写,妙在这些自然物性又处处关合、暗示出诗人的情怀。“言”的形式和菊花形象共同支撑起诗人的忠君爱国之“意”。6.C(句中没有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7.D(文本一中诸葛亮之妻黄
月英的“取丑名'和“用发明创造惠民”的传说······“与主题无关'错误,这也是古隆中“智慧之光”的重要内容;文本二“我称之为闲话,是他们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趣味”中“可有可无”实指“看似无关,实际有关,且
拓展了文章的思想内容”。)8.①因为这是作者对隆中和卧龙镇的美好前景的展望,所以是“猜想”。③隆中和卧龙镇人渴求智慧、积累智慧、施展智慧,定能创造新时代的辉煌。2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9.①古隆中的呈现都出于作者
的观察感受,真实动人。②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③所写诸葛亮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有趣味。(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这是一道文章评论题。先要对文本二进行研读
,看看贾平凹先生对当今散文的看法是什么。总结起来,贾平凹的观点有三:一是思想内容,散文要有真情;二是语言风格,语言不必有诗意的浮华,平白如话一样可以,或许其更真实些、自然些;三是要有趣味,要会说些闲话。由这一评论,我们可以想想《烟雨古隆中》,
①是不是够真情?怎么个真情法?得出:古隆中的呈现都出于作者的观察感受,真实动人。②语言风格是不是平白如话?得出:语言平易,较少辞藻的堆砌,不饰浮华却引人入胜。③是不是读来有趣,是不是说了些闲话?得出:所写诸葛亮生活小事,如叙家常,颇
有趣味。10.DMU(句意: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却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太宗末年”表时间,单独成句;“而”连接“知此意”和“不言”,表转折,“不言”后断句;“得失”
做“知”的宾语,其后断句。)(每处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11.C(C项,文中“或区区之小让”中的“区区”意为“不重要”,形容微不足道。“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思是“愚拙”。句意:成就不重要的小小谦让的名声。/你怎么这样狭隘固执。B项
,“以其书可见”中的“以”是连词,译为“因为”;“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中的“以”是介词,译为“拿、用”。D项,“非其史之遗”中的“遗”指遗漏,与《师说》中“小学而大遗”的“遗”指“丢弃、遗弃”意思不同。)12.D(“因为世人的口头相传”
错误。结合“至今称太甲、成王为贤君,而伊尹、周公为良相者,以其书可见也。令当时削而弃之,或区区之小让,则后世何所据依而谏,又何以知其贤且良与”可知,后人知晓他们的直言进谏、贤能和杰出,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被保存了下来。)13.(1)
伊尹、周公恳切地劝谏自己的国君,他们的言辞极其深刻,并且当时的事情又非常紧迫。(“切”,恳切;“至”,极其;“迫”,紧迫。每点1分,句意1分)(2)那么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是这几个国君在后代更加暴露他们的罪恶的原由啊。(“乃”,是;“益”,更加;“于后世”,状语后置
。每点1分,句意1分)14.①唐太宗善于纳谏,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②有魏郑公这些人敢于进谏。(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结合“余观太宗常屈己以从群臣之议”可知,唐太宗善于纳谏,广泛听取群臣的意见;结
合“而魏郑公之徒,喜遭其时,感知己之遇,事之大小,无不谏诤,虽其忠诚所自至,亦得君以然也。则思唐之所以治,太宗之所以称贤主,而前世之君不及者,其渊源皆出于此也。能知其有此者,以其书存也”可知,有魏郑公这些人敢于进谏。)1
5.A(“画作对形的描摹应当具有如邻家儿童般纯朴的特点”理解错误。“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说以形似作为论画的标准,其见识就像邻家儿童一样肤浅、幼稚。)16.(1)律(画法):不能片面追求形似,而要注重神韵(1分);追求清新、自然。(1分)(2)①
“疏淡含精匀”表明妙在用笔不多,着色清淡,精巧匀称。吻合追求清新、自然的画法要求。(2分)②用“一点红”“寄无边春”,表明妙在画家善于捕捉事物的精神韵态,做到了以少胜多,意在画外。吻合追求意境、神韵,不片面追求形似的画法要求。(2分)【解析】对于苏轼推崇的“画法”有怎样的内涵,可以从诗中“论画
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一句可知,苏轼认为,如果一个人的画只刻意追求形似,其见识就像邻家儿童一样肤浅、幼稚。那么正确的做法该是如何呢?作者接着给出了回答,“天工与清新”,无论是作诗还是作画,都要赋咏事物的神韵。所以作画要自然、神似、清新,不能片面
追求形似。“边鸾”两句意为互文,谓边、赵二人的绘画既能刻画工致,写物如生,又能揣摩意态,用笔传神,此类画已属形神兼备。这里,诗人用“疏淡含精匀”进一步置王画于边、赵二家之上。“疏淡”指用笔不多,着色清淡。“精匀”指精
巧匀称。他认为王主簿的折枝画不求形似,善于捕捉事物的神韵,构图精巧,追求清新,自然传神;同时王主簿的画能用“一点红”“寄无边春”,虽然着墨不多,没有在纤毫毕肖上下功夫,但画家善于捕捉事物的精神韵态,所以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做到了以少胜多,意在画外。17.(1)彤管有炜说
怿女美(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3)示例一: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春江花月夜》)示例二: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燕歌行并序》)(每空1分,错字、漏字则该空不给分)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18.①含苞欲放②沁人心脾③惟妙惟肖【解析】第①处语境形容荷花
,突出的是“刚好开出”“全部盛开”,形容荷花不同的姿态。可以填“含苞欲放”。第②处语境形容荷香给人的感觉,选用成语“泌人心脾”合适。第③处语境是用来形容比喻的表达效果,照应“生动形象”,可以填“惟妙惟肖”。19.濯莲池不仅是党校教职工和学员赏荷摄影的上好去处,而且还是夏日里诸多动物高
唱奏鸣曲的绝佳舞台。(两处语病,每处2分)【解析】画横线句子有两处错误:一是关联词语“不仅”的语序错误,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濯莲池”,关联词语“不仅”应置于主语“濯莲池”的后面;二是后一个分句宾语残缺,应在“奏鸣曲”之后加
上“的绝佳舞台”。20.把碧绿的莲蓬比喻成倒立的喷水花洒和翻转的伞状吊灯(2分),既形象又贴切,体现了它们之间形状上的相似性,给人以亲切感。(2分)【解析】文句“一头碧绿碧绿的莲蓬,它们既像是倒立的喷水花撒,又像是翻转的伞状吊灯”
中,作者观看莲蓬,由此产生相似的联想,本体“碧绿的莲蓬”,喻体“倒立的喷水花洒和翻转的伞状吊灯”,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莲蓬的具体形状,让读者能产生画面感;同时“喷水、翻转”又写出莲蓬随风摇曳的姿态,可谓摇曳多姿,活泼可爱,让读者倍感亲切。21.示例:①可激发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②给人的感觉是一群
勇士创造了历史③而且可提升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处,结合下面几段内容可知,此处应填“读科学史书”的意义,另此句为领起句,后文是阐释“好奇心”在探求“新知”上的作用,故可填对“好奇心”的激发等内容。②处,是对应句,与上下文“物理学史给人的感觉
是一群天才创造了历史”“地学史给人的感觉则是几位斗士创造了历史”形成照应,对应“艰辛的实验”可先用“勇士”一类的字眼。③处,形式上与上句构成递进,内容上应填“明辨是非”之后的能力,所以要填“解决问题”之类的能力。每处2分,表意接近即可)22.示例一: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
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示例二:书籍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钥匙,是我们获得先人智慧的捷径。示例三:沿着科学家的足迹,用科学精神点亮人生。示例四:没有了书籍滋润的生活,就像沙漠中干涸的绿洲。(3分)(题目要求结合材料,
材料讲述是读科学史书的意义,可从激发探索精神、科学家对成长的引领、科学史对意志的磨砺,对能力的培养等角度拟制广告语。)23.材料解读:这是一个多材料结合、需要总体思量的新材料作文,需要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根据“同根同源
”“共同记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等词句,可以归纳出“同”这一关键词,结合三则材料,都是讲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饮食、“共同记忆”的心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心理,可以更进一步提炼出关键词“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每则材料又给出不同的规定性和暗示性,需要仔细辨析:材料一内涵丰富,华春莹是
外交部发言人,代表中国向世界发声,其言其行代表中国人的态度;她在推特发帖,表明这是向世界发声,具有国际影响力;她的帖子在国内上了热搜,获得了众多网友的回应与共鸣,说明帖子道出了国人的心声;她的帖子不是宏大叙事,而是抓住了中国味的饮
食在台湾的影响,说明即使在台独分子抗中、“去中国化”的政策下,台湾依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味觉不会欺骗,海峡两岸是同根同源的一家人!材料二则从中国大陆内部的新民俗说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动态的思想意识,随着时
代变化,中华民族凭借新的平台、活动、交流不断地凝结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譬如,国民大年三十看春晚的活动就成了新习俗、新风景。除此之外,新的时代,尚有其他许多类似的活动使中华民族越来越凝聚在一起。材料三的内容出自中国文化闻名的经典《易经》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它的意思是:同样的声音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味会互相融合。人也是一样,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吸引,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所有的遇见,都是内心的感念。由此引申,可以联想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上兼容并
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共同价值追求、共同物质基础、共同身份认同、共有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牢
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情景方面,兼顾社会情境与个人情境,融入传统文化与时代要求。写作者是“新青年”,要
结合新时代的要求与生活中的见闻。因此,作文要求抓住“共同意识”这一关键词来构建行文的逻辑思维之体系。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立意的角度:①血浓于水,同声同气②你我认同,从何开始?③新青年如何“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④构建共同体意识何妨从小事做起⑤你我同心,中国
同心⑥向世界发声,我们是一家人⑦风雨同行,一家人心灵更加贴近⑧千磨万击还坚韧,我们就是一家人⑨舌尖上有我们共同的文化、审美味觉⑩见微知著,小中见中华之大道⑪共同的习俗将你我连接⑫口音里知道你我都是“龙的传人”⑬隔得再远,总有回家的时候⑭
叶开四方,根在故园【参考译文】我看到唐太宗常常委屈自己听从群臣的意见,而魏郑公这些人,为碰上了好时代而高兴,感激太宗知遇之恩,因此事情不论大小,没有不直言进谏的,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忠诚,但也是因为能遇上圣明的君主的结果。那么我想
唐代之所以是太平盛世,太宗之所以被称为贤君,前代的君主之所以比不上太宗,根本原因都出在这里啊。能够知道这些,是因为相关历史有记载。君王任用臣子、臣子侍奉君王是怎样的呢?只是遵循公正罢了。公正,不是君王抹杀别人的话来掩盖自己
的过失,不是臣子为博取小信而讨好自己的君主,这样做是不合适的。还有更不可以做的是,认为直言进谏是应当掩饰的,这是把直言进谏当做不好的事情,那么后代谁还会去直言进谏呢?况且前代的君主有纳谏的美德,可是后代看不见,那就不只是掩住一时的公正,还将使后代的君主,以为前代没有直言进谏的情况。这就
开启了惰怠和忌讳进谏的风气。太宗晚年,群臣已经知道了他掩盖进谏之事却不说,使得太宗慢慢地不知道天下的得失利害了。一直到了辽东战事失败,太宗才开始憾恨郑公已经不在人世,还不曾知道令他悔恨的萌芽就产生于这件事情上。那伊尹、周公是什么样的人物呢?伊尹、周公恳切地劝谏
自己的国君,他们的言辞极其深刻,并且当时的事情又非常紧迫。这些事保存在《尚书》里,不曾湮没。到现在人们还称颂太甲、成王是贤君,伊尹、周公是良相,是因为他们的谏书还见得到。假使当时就把谏书删减毁弃,成就不重要的小小
谦让的名声,那么后世依据什么来直言进谏,又根据什么知道他们的贤能和杰出呢?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秦始皇灭亡,他们臣子的谏词就看不到,不是当时史官遗漏没记,而是天下人都不敢进言的结果。那么进谏的言辞没有流传下来,是这几个国君在后代更加暴露他们
的罪恶的原由啊。有人说:“《春秋》记史的原则,是为君主、父母、贤德之人掩饰隐瞒过错,与你的说法正好相反······既然如此,是焚毁谏稿的人不对吗?”我说:“焚稿的人是谁?这不是伊尹、周公做的,而是近世的人为了博取一点点忠诚而干的,这种事
情又不对。为什么?因为他们把焚稿当做替君主掩饰过错的美德,又在世上流传,这就使得后世看不到谏言奏章是否正确,一定认为过错通常在君主,而美德常常在焚稿者身上,怎么能说是爱他们的君主呢?”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