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0.1《兰亭集序》课件38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共(38)页,6.111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d494bf9da30175aa3e83a574e44a1e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兰亭集序王羲之写这篇序时,已经喝醉了酒,下笔如有神助,醒后自己也感到惊异;他日更书数十本,比起原来的这一稿本,终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为太宗所得,尊为「天下第一行书」,并命虞世南、欧阳询等临写了几本,分赐亲贵近臣。太宗死,以真迹殉葬。存世唐摹墨迹以“神龙本”为最著,石刻首推“定武本”。
被呼为「行书之龙」的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在古代书迹里,像一盏灿烂的明灯,照耀着东晋以来我国书体的前进道路。一、知人论世东晋书法家、文学家,字逸少,官至右军参军,世称王右军。因与上级扬州刺史不和称病离郡,放情山水,弋钓自娱,以寿终,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
。相传王羲之7岁学书,12岁读前人笔论。少时曾学卫铄,自以为学得不差。后渡江北游名山,见李斯、锺繇等名家书法,又在洛阳看到蔡邕写的石经及张昶《华岳碑》,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及。于是遍学众碑,从此书艺大进。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风格,把草书推向全新的境界。他的行草书最能体现雄逸
流动的艺术美。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后世誉之为“书圣”。其子王献之也是书法名家,父子齐名,世称“二王”、“二圣”。王羲之在诗文写作上也是高手,东晋文坛盛行骈文,王羲之是少数仍沿用散文写作的作家,文风清洗,不尚辞藻而多情致。时太
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
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其任率如此。•魏晋风度•开端于正始,即所谓的正始名士。他们酷爱庄老,而起清谈之风。他
们都是当时的文人名士,他们大都崇尚老庄之学,对社会现实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然而,由于身处乱世,虽有济世报国之大才,却没有值得辅佐的明主,只好用形骸放浪、不拘小节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痛苦,用不合事宜的言行来表达对朝政的不满。
他们放纵情感,无拘无束,借助不同常人的处世方式表达着对苦难社会的关注与无奈。•经司马武帝执政后,到元康、永嘉时期,内乱仍频。此时门第世家开始只关心自己一家一姓一族之得失,而置国家存亡于不顾;只图以清谈博得名声,进而得到高官厚禄;不再关注社会
与人生,只言玄远,以示其超逸脱俗之风貌。•魏晋风度具体表现为不同常人的放旷、真率与智慧。由于残酷的政治迫害和生命的命悬一线,使得魏晋士人的人生充满了无尽的忧虑恐惧和深重的哀伤。他们无论是顺应当时的政治环境以求
得性命的委曲求全,还是纵情于山水以求得精神的解放与暂时的麻痹,由于对人生境遇的恐惧,他们的情感实际上都处于一种异常焦灼矛盾的状态中。外表尽管表现得轻视世俗、洒脱不凡,内心却更强烈地执着于现实与人生,异常矛盾与无助。•汉未魏
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郁热情的一个时代。士人群体在个体意识觉醒的同时,追求人格独立,向往思想自由,坚持自我与个性,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细腻,为艺术主题的自我陶冶和艺术创作的多样化发展营造了较为自由的精神空间
。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上巳节),“初渡浙还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修禊之礼,举行过一次盛大的风雅集会,参加的名士,有“东山再起”的司徒谢安、“掷地作金石声”的辞赋家孙绰,潜心物外的高僧支遁等四十一人。这天天气很好,名
士们分坐在溪水两旁,饮酒赋诗。他们做曲水流殇之饮,当时要求每人作四言、五言诗各一首。之后王羲之将诸名爵及诗作一一记录集结成集,是为《兰亭集》,并为此集作序一篇,这就是《兰亭集序》。出绍兴市区,沿着山阴路向西南而行,经13公里之路程,来到兰渚山下,兰亭就展现在面前了。相传春秋
时期越王勾践曾在此种过兰草,汉代时又于此设过驿亭,“兰亭”一名便由此而生。王羲之为《兰亭集》写的序文,原来无题目,今题《兰亭集序》是后人所加。“序言”简称“序”,也叫前言,属实用文体,同“跋”是一类。列于卷首叫序,附于卷末叫“跋”。其作
用在于推荐介绍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一些同书本有关的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或理解。序言,有自己作的,叫“自序”;也有请他人写的,叫“他序”,他序除了介绍著作外,往往还有一些评价的内容;亲友间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时相赠的文章叫“赠序”
;古人宴集时,常一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说明情况并借此来表达一些人生之感,叫“宴集序”。二、初读课文乐痛悲信可乐也请找出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变化的词,把握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岂不痛哉悲夫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癸丑: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
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主要用于计时。十二生肖用于记年。山阴: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华阴蒲阳镇暮春:孟仲季孟春仲夏季冬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
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原文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春风:和风,惠风夏风:熏风秋风:
金风、清商冬风:朔风一、二段有着怎样的感情基调?请用一个字概括。乐课文研读为何而乐?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曲水流觞,畅叙幽情辰良景美
心赏事乐一、二段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请简要分析。叙描结合—“此地有崇山峻岭,……列坐其次”;议论——“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亦足以畅叙幽情”;叙议结合——“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由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抒发这
样的情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兰亭集序第二课时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背诵第一、二段温习文言知识点。请解释涂色词句。原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
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课文研读第三段最能体
现作者情感的句子是哪一句?。岂不痛哉!喜爱某物时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这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厌倦该物时人生
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回顾由喜到厌的过程时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好花不常开”,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面临死亡时人总是要死亡,任何有情的生命都无
法抗拒时间的无情吞噬,“死亡”是如此强大而无法抗拒,因而个体的生命在它的面前是如此的渺小而脆弱,也无法回避对“死亡”的思考,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受到人生之痛。痛什么?俯仰一世,老之将至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短暂之痛•世事无常之痛•光阴易逝,往事不再之痛•生死难测之痛•本段中,作者为两种人生态度而“痛”,这两种人生态度分别是什么?请用文中的语言回答。你认为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为什么?•两种态度:一种是“静”者,在室内畅谈胸怀抱负,“悟言一室
之内”;一种是“动”者,把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上,“放浪形骸之外”。•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作者所处的时代是政治严酷、社会动荡的年代,“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此
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在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原文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
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第四段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是哪些字词?悲夫!课文研读悲什么?每览昔人兴感
之由,若合一契(今之视昔)——喻古人之兴感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现在)——斥今人之虚诞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引后人为同调•古人,今人,后人无不悲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生死难测。作者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你还读过哪些抒人生苦短
、发时不我待之叹的诗文?这种悲叹是否是悲观消极的呢?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人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在表面看似颓废、消极的死亡感慨中,深藏
着他们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和留恋。两晋时期是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的年代,司马氏篡权成功后,更是惧怕舆论的褒贬,对有异议的人极为残酷。残杀名士现象时有发生。“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为了避祸全身,他们崇尚老庄,大
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不再把积极入仕当成人生的理想。他们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飘到哪里就是哪里。当然,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一死生”“齐彭殇”。在这种社会背景下
,王羲之却否定老庄“一死生,齐彭殇”,认为应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最大的价值,不应空谈玄理,表现出王羲之对抗人生虚无的执着努力。这在玄学盛行,士大夫普遍崇尚老庄哲学的东晋时难能可贵的。把握作者情感变化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痛人生短暂光阴易逝人世无常美好易散或静或躁,皆有不甘悲反对黄老清
谈的不作为不能放弃归隐放浪的选择,只能被动地寄托后人与“我”共情人类社会从古至今迈进了多少年,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是今非昔比,但无论世界怎么变化,人类对生命本质(生命、青春、痛苦等等)的体验却是一致的,王羲之也正是道出了这种“千古同悲”,才如此深
深地打动了我们。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屡见不鲜的。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大家难得一聚,是快事、乐事;但有聚就有散,分离诀别更容易使人伤怀!再说相聚是困难的、短暂的,分散是容易的,也是长久的。本来这
种聚散两依依的情形已使人感慨万端,再由此使人联想到人生无常、生死相隔,怎不使人悲从中来。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