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0 页
  • 大小 1.452 MB
  • 2024-09-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精准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7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精准解析】.doc,共(20)页,1.45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ccb6917337697677d4998d2bb6eb8f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唐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卷说明:1.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共30题,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卷I为选择题,请将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卷II用蓝、黑色笔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12;N-14;O-16卷I(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1.在科学史上每一次重大的发现都极大地推进了科学的发展。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化学的突出贡献在于()A.提出了元素周期律B.开发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俄

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故A正确;B.20世纪初,由德国化学家哈伯、波施等研究出了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故B错误;C.揭示了燃烧的本质的是拉瓦锡,故C错误;D.提取了治疟药物青蒿素的是我国的科学家屠呦呦,故D错误;故选:A。2.控制

反应速率使其有利于我们的生活生产,其中理解不正确的是A.铁质水桶表面镀锡,可以减缓水桶生锈B.工业合成氨中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D.工业生产中,将矿石粉碎进行煅烧不会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D【解析】【详解】A.铁质水桶表面镀锡,阻止铁和空气接触,可以减缓水桶生锈,A正确;B.工业合成氨中使用铁触媒做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生产效率,B正确;C.降低温度,可以减慢反应速率,因

此放在冰箱中的食品保质期较长,这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有关,C正确;D.工业生产中,将矿石粉碎进行煅烧可以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D错误;答案选D。3.我们对于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各类物质分类判断正确的是A.古“丝绸之路”我国商人运出的货物丝绸、纸张、瓷器都属于有机

物B.平时多喝牛奶、豆浆也可以补充体内的蛋白质C.生活中我们所吃的花生油、大豆油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D.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和蔗糖【答案】B【解析】【详解】A.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是无机物,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是有机物,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是有机物,选项A错误;B.牛奶、豆浆蛋白质含量和吸收率都较大,而且都含有人体必需的9种氨基酸,所以从补充蛋白质上来讲,豆浆和牛奶都很好,选项B正确;C.花生油、大豆油都属于油脂,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D.多糖包括淀粉、纤维素等,而蔗糖属于二糖,选项D错误。答案选B。4.下列变化过程判断

不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B.煤的气化、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C.常见原电池装置中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由石墨制取金刚石只需要发生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详解】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A正确;B.煤的气化、液化都属于化学变化,B正确;C.根据原电池原理,原电

池装置中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D.由石墨制取金刚石,物质结构发生改变,发生了化学变化,D错误。答案为D。5.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①O2和O3;②CCl4和氯仿;③12C和14C;④白磷和红磷;⑤乙烷和丁烷;⑥水和重水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⑤⑥

【答案】B【解析】【分析】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据此解答。【详解】①O2和O3均是氧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②CCl4和氯仿属于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③12C和14C的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④白磷和红磷均是

磷元素形成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⑤乙烷和丁烷均是烷烃,互为同系物;⑥水和重水属于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①④,答案选B。6.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A.SiO2和SO2B.CO2和H2OC.NaCl和HClD.CCl4和KCl【答案】B【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由离子构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由分子构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由原子构成且存在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为原子晶体。【详解】A.SO2和SiO2都只含共价键,但S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

子晶体,A不合题意;B.CO2和H2O都只含共价键,且二者都是分子晶体,B符合题意;C.NaCl含有离子键,是离子晶体,HCl含有共价键,是分子晶体,C不合题意;D.CCl4含有共价键,是分子晶体,KCl含有离子键,是离子晶体,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7

.下列分子中,其空间构型说法错误的是A.NH3的空间构型属于三角锥形B.CH4、白磷(P4)的空间构型都属于正四面体形C.苯、甲苯中所有的原子都共平面D.乙烯、氯乙烯中所有的原子都共平面【答案】C【解析】【详解】A.NH3分子中氮原子含有1对孤对电

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因此空间构型属于三角锥形,A正确;B.CH4、白磷(P4)分子中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均是4,且不含有孤对电子,空间构型都属于正四面体形,B正确;C.苯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共平面,甲苯分子中含有甲基,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错误;D.乙烯、氯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有的原子都共平面,D正确;答案选C。8.关于能量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气灶具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主要转化为光能B.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电能C.生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

能)→生物质能(化学能)D.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物质变化外,一定伴有能量变化【答案】A【解析】【详解】A.燃气灶具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主要转化为热能,A错误;B.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电能,B正确;C.生

物光合作用中的能量转化:光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化学能),C正确;D.由于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物质变化外,一定伴有能量变化,D正确;答案选A。9.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合理的是A.用水就可以鉴别四氯化碳、溴苯B.鉴别乙烷和苯可以使用酸性高锰酸钾

溶液C.通过燃烧观察是否产生浓烟的方法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炔D.用溴水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炔【答案】C【解析】【详解】A.四氯化碳、溴苯均不溶于水,且密度均大于水,不能用水鉴别四氯化碳、溴苯,A错误;B.乙烷和苯均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乙烷和苯,B错误

;C.乙炔含碳量高,燃烧产生浓烟,可以通过燃烧观察是否产生浓烟的方法可以鉴别乙烷和乙炔,C正确;D.乙烯和乙炔均能使溴水褪色,不能用溴水鉴别乙烯和乙炔,D错误;答案选C。10.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NH3分子的电子式:B.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C.F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N2的结构式:N≡N【答案】D【解析】【详解】A.氮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需要标出,氨气分子电子式为,故A错误;B.是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故B错误;C.选项中为氟离子结构示意图,氟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F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

成3对共用电子对,用短线“-”表示共用电子对即为结构式,N2的结构式为N≡N,故D正确;故选D。11.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B、C元素的族序数之和是A元素族序数的2倍,B和C元素的原子序数

之和是A的4倍,则A、B、C分别为()A.Be、Na、AlB.B、Mg、SiC.C、Al、PD.O、P、Cl【答案】D【解析】【详解】A、B、C均为短周期元素,设A元素的原子序数为x,由三种元素在周期

表中的相对位置,可得B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1x+−,C元素的原子序数为81x++,由B和C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的4倍,可得()()81814xxx+−+++=,解得8x=,则A为O元素、B为P元素、C为Cl元素,故选D。12.下

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热;乙烯与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醇B.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使溴水褪色D.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和物;乙烯使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答案】A【解析】A项,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B项,前者属于加成反应,后者也属于加成反应;C项,前者为萃取,是物理变化,后者为加成反应;D项,前者为取代反应,后者为氧

化反应;答案选A。13.下列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示意图不相符的是A.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B.H+(aq)+OH-(aq)=H2O(l)C.油脂在人体内被氧化D.金属钠投入水中

【答案】A【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图示反应为放热反应。【详解】A.八水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示意图不相符,故A符合题意;B.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的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示意图相符,故B不符合题

意;C.油脂在人体内被氧化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示意图相符,故C不符合题意;D.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的能量变化与示意图相符,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4.对于随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11~17号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逐渐减小B.电子层数逐渐

增多C.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D.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答案】B【解析】【分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11~17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详解】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

小,A正确;B.第三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均是3层,B错误;C.同周期自左向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则最高正化合价逐渐增大,C正确;D.同周期自左向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D正确;答案选B。15.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变化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大小:S2->O2->Na+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Br<HCl<HFC.碱性强弱:KOH>NaOH>LiOHD.还原性强弱:F->Cl->Br->I-【答案】D【解析】【详解】A、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所以O2->Na+;

电子层数多的离子,半径越大,因此离子半径大小S2->O2->Na+,A正确;B、非金属性F>Cl>Br,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Br<HCl<HF,B正确;C、金属性K>Na>Li,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碱性为KOH>NaOH>LiOH,C正确;D、非金属性F>Cl>Br>I,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为F-<Cl-<Br-<I-,D错误;正确选项D。【点睛】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16.某兴

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电键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装置为原电池B.装置乙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石墨电极产物D.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H2↑【答案】C【解

析】【详解】A.锌和稀硫酸自发反应,因此锌、铜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则甲装置为原电池,A正确;B.装置甲是原电池,装置乙是电解池,装置乙中能量转化方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正确;C.石墨电极和锌电极相连,锌是负极,石墨是阴极,溶液中铜

离子放电,析出铜,Pt电极是阳极,溶液中氯离子放电,产生氯气,因此可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Pt电极产物,C错误;D.Cu电极是正极,溶液中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2H++2e-=H2↑,D正确;答案选C。17.关于正丁烷(CH3-CH2-CH2-CH3)、异丁烷()的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A.它们互称同分异构体B.它们互称同系物C.它们的一氯代物都各有2种D.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答案】B【解析】【详解】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它们互称同分异构体,A正确;B.根据A项分析可知B错误;C.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中均含有2类氢原子,它们的一氯代物都各有2

种,C正确;D.异丁烷带有1个支链,所以正丁烷的沸点高于异丁烷,D正确;答案选B。18.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2NO2(g)N2O4(g),下列叙述能够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A.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2O4的同时,消耗2xmolNO2B.2v正(NO

2)=v逆(N2O4)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D.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答案】C【解析】【分析】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时(但不为0),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浓度或含量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据此解答。

【详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2O4的同时,消耗2xmolNO2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A不选;B.2v正(NO2)=v逆(N2O4)说明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B不选;C.混合气体的颜色

不变,说明NO2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选;D.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答案选C。19.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

.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B.淀粉已完全水解C.淀粉没有水解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答案】D【解析】【详解】淀粉为多糖,遇碘变蓝色,淀粉在酸性环境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呈碱性,再加入碘水,因为碘水能够与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通过溶液不变蓝说明溶

液中不含淀粉。在碱性环境下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产生砖红色沉淀,说明水解液中含有葡萄糖,则淀粉已经水解,所以通过上述实验能够证明淀粉已经水解,但无法确定是否完全水解。答案选D。20.某学

习小组利用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实验设计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设计实验I、Ⅱ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设计实验I、Ⅲ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t4<t3D.无法比较t1、t2、t3的大小【答案】D【解析】【详解】A.实

验I、Ⅱ中双氧水的浓度相同,温度不同,因此设计实验I、Ⅱ的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正确;B.实验I、Ⅲ中温度相同,双氧水浓度不同,因此设计实验I、Ⅲ的目的是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B正确;C.实验Ⅲ、Ⅳ中双氧水的浓度相同

、温度相同,但实验Ⅳ中加入二氧化锰最催化剂,因此反应速率快,则t4<t3,C正确;D.温度越高、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根据以上分析可知t1、t2、t3的大小关系为t2<t1<t3,D错误;答案选D。21.某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

反应2min后,测得参加反应的X2的浓度为-10.6molL,用Y2表示的反应速率-1-12v(Y=0.1molL)min,生成的c(Z)为-10.4molL,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222X+2Y=2XYB.222=2X+Y2XYC.2

233X+Y=2XYD.223X+3Y=2XY【答案】C【解析】【详解】用X2表示的反应速率()-1-1-120.6molLX==0.3molLmin2minv;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1-1-10.4molLZ==0.2molLmin2minv;X2、Y

2和Z的反应速率之比即为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则()()-1-1-1-l-1-122XY=0.3molLmin:0.1molLmin:0.2molLmin=3:():2Z1vvv::﹒,根据原子守恒,可确定Z的化学式为X3Y,故可得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33X+Y=2XY,故答案为C。22.汽油(以C8H18表示)、甲烷、氢气、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8H18(g)+25O2(g)=16CO2(g)+18H2O(l)△H=-10944kJ·mol-1CH4(g)+2O2(g)=CO2(g)+2H2O(l)△H=-8

90.3kJ·mol-12H2(g)+O2(g)=2H2O(l)△H=-571.6kJ·mol-12CO(g)+O2(g)=2CO2(g)△H=-565.2kJ·mol-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四种燃料

分别完全燃烧,汽油放出的热量最多B.等质量的四种燃料分别完全燃烧,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C.H2(g)+12O2(g)=H2O(g)△H<-285.8kJ·mol-1D.2CO2(g)=2CO(g)+O2(g)△H=+565.2kJ·mo

l-1【答案】C【解析】【详解】A.1mol汽油(以C8H18表示)、甲烷、氢气、CO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是(kJ)5472、890.3、285.8、282.6,所以等物质的量四种燃料分别完全燃烧,汽油放出的热量最多,A正确;B.1g汽

油(以C8H18表示)、甲烷、氢气、CO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分别是(kJ)48、55.6、142.9、10.1,所以等质量的四种燃料分别完全燃烧,氢气放出的热量最多,B正确;C.根据2H2(g)+O2(g)=2H2O(l)△H=-571.6kJ

·mol-1可知H2(g)+12O2(g)=H2O(l)△H=-285.8kJ·mol-1,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水放热,所以H2(g)+12O2(g)=H2O(g)△H>-285.8kJ·mol-1,C错误;D.根据2CO(g)+O2(g)=2CO2(g)△H=-565.2kJ·

mol-1可知2CO2(g)=2CO(g)+O2(g)△H=+565.2kJ·mol-1,D正确;答案选C。23.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除丁外,都属于烃B.等物质的量乙、丁分别完全燃

烧消耗O2的量不相等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D.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和乙【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可判断甲乙丙丁分别是甲烷、乙烯、苯和乙醇,据此解答。【详解】A.由碳氢两种元素形成的有

机物是烃,乙醇分子中还含有氧元素,则除丁外,都属于烃,A正确;B.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乙醇的分子式可表示为C2H4·H2O,因此等物质的量乙、丁分别完全燃烧消耗O2的量相等,B错误;C.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

键之间的独特的键,C正确;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甲烷不能,可用酸性KMnO4溶液鉴别甲和乙,D正确;答案选B。24.X、Y、Z、W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半径最小

,有机物中都含有Y元素,Y、Z、W同周期,由四种元素形成的一种有机物甲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有机物甲既有酸性,又有碱性C.最高化合价:W>Z>Y>XD.同时含四种元素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答案】B【解析】【分析】有机物

中都含有Y元素,则Y为C;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X含有1条化学键,且X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半径最小,则X为H;Y、Z、W同周期,则Z为N,W为O。【详解】A.X、Y、Z、W分别为H、C、N、O,同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Y>Z>W>

X,A说法错误;B.有机物甲中含有羧基显酸性,又含有氨基显碱性,B说法正确;C.X、Y、Z、W分别为H、C、N、O,最高化合价分别为+1、+4、+5、0,Z>Y>X>W,C说法错误;D.同时含四种元素的化合物如碳酸氢铵或碳

酸铵均为离子化合物,D说法错误;答案为B。卷II(非选择题部分)二、实验与探究2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在常温下,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试根据上表中的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2中Al所作的电极(正极或负极)是否相同_

__________(填“是”或“否”)。(2)由实验3完成下列填空:铝为___________极,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4中铝作___________极,判断依据除了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外,还可以根据其他组实验得出的结论:电

流计指针偏向的电极为___________(填“正”或“负”)极。(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出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①另一电极材料的性质;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答案】(1).否(2).负(3).Al-3e-=Al3+(或2Al-6e-=2Al3+)(4).2Al+6HCl=2AlCl3+3H2↑(5).负(6).正(7).电解质溶液的性质【解析】【分析】根据原电池工作原理结合物质的

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则实验1中Mg的活泼性大于Al,所以Al作正极,而实验2中Al的活泼性大于Cu,所以Al作负极,故答案为:否;(2)铝是活泼的金属,实验3中Al为负极,电极反应为Al-3e-=Al3+;石墨作正极,氢离子放电,则总反应式

为2Al+6HCl=2AlCl3+3H2↑;故答案为:负;Al-3e-=Al3+;2Al+6HCl=2AlCl3+3H2↑;(3)实验4中Mg不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而发生2Al+2NaOH+2H2O=2NaAlO2+3H2↑,在NaOH

溶液中Al失去电子,则Al为负极,根据实验1、2、3可判断判断正极,因此依据除了镁不与NaOH溶液反应外,还可以根据其他组实验得出的结论:电流计指针偏向的电极为正极;故答案为:负;正;(4)实验5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电流由

正极流向负极,所以电流计指针偏向铝,故答案为:Al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Zn在浓硝酸中发生反应,被氧化,即在浓硝酸中活动性Zn>Al,Al是原电池的正极;(5)实验5中根据电流计指针偏向可判断铝是正极,这是由于常温下铝在浓硝酸中钝化,铜和浓硝酸反应,铜作负极;

因此影响铝在原电池中作正极或负极的因素有:①另一电极材料的性质;②与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故答案为:电解质溶液的性质。26.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1)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_

__________(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了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试管②中盛放饱和Na2CO3溶液,关于该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

母)。A.它可以中和乙酸,溶解乙醇B.它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析出C.它能提高该反应的速率D.它可以用饱和NaHCO3溶液或NaOH溶液代替【答案】(1).CH3COOH+C2H5OHΔ浓硫酸CH3COOC2H5+H2O(2).乙;(3).防倒吸(4).检验装置的气密性(5)

.AB【解析】【分析】实验室利用乙酸和乙醇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制备乙酸乙酯,结合实验原理和装置图分析解答。【详解】(1)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同时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Δ浓硫酸CH3

COOC2H5+H2O。(2)乙酸和乙醇易溶于水,导管插入液面下容易发生倒吸,所以为了防止倒吸,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应该选乙装置;球形干燥管导气的同时也起到防倒吸作用;(3)根据实验装置图的特点可知组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必需进行的操作

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4)A.生成的乙酸乙酯中含有乙酸和乙醇,碳酸钠可以中和乙酸,溶解乙醇,A正确;B.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利于分层析出,B正确;C.碳酸钠溶液不能提高该反应的速率,C错误;D.乙酸乙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D错误;答案选A

B。三、填空题27.如图,实线部分表示的是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它被分成甲、乙、丙三个区域(用虚线表示)。周期表中标注了六种元素。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个区域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2)元素⑥在周期表的位置是

:第___________周期,第___________族。(3)①与②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其中含10个电子的分子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含18个电子的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4)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列事实不能说明⑥的非金属性比⑤强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⑤B.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⑥>⑤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的酸性:⑥>⑤D.⑥的单质可以从⑤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单质⑤【答案】(1).乙(2).三(或3);(3).ⅦA(4).;(5).H―O―O-H(6).Al(OH)3+OH-=-2AlO+2H2O(

7).B【解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可知①~⑥分别是H、O、Na、Al、S、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判断甲、乙、丙三个区域中,全部是金属元素的

乙。(2)元素⑥是Cl,原子序数是17,在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3)①与②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的两种化合物,其中含10个电子的分子是水,电子式为,含18个电子的分子是双氧水,结

构式为H―O―O-H。(4)③、④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2AlO+2H2O。(5)A.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⑥>⑤,能说明⑥的非金属性比⑤强,A不选;B.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

性与非金属性强弱没有关系,B选;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⑥>⑤,能说明⑥的非金属性比⑤强,C不选;D.根据强制弱可知⑥的单质可以从⑤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中置换出单质⑤,能说明⑥的非金属性比⑤强,D不选;答案选B。28.A是一种重

要的化工原料,A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D是一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A、B、C、D在一定条件下存在如下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产物被省略)。(1)工业上,由石油获得石蜡油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五碳烷是由石蜡油获得A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四个甲基,写出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______。写出A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多数的有机反应速率比较缓慢,我们在实验或生产中为了提高有机反应的速率,通常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填一项即可)。【答案】(1).分馏(蒸馏)(2).(3).加成反应(4).2CH3CH2OH+O2CuΔ⎯⎯→2CH3CHO+2H2O(5).CH2=CH2+Br2→CH2Br-CH2Br(6).加入催化剂或者加热等合理即可【解析】【分析】A

的产量通常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则A应为CH2=CH2,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H2OH,所以B是乙醇,乙醇在Cu或Ag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C结构简式为CH3CHO,CH3CHO可进一步氧化物CH3COOH,则D结构简式

为CH3COOH,以此解答该题。【详解】(1)工业上,由石油分馏(蒸馏)获得石蜡油,故答案为:分馏(蒸馏);(2)五碳烷是由石蜡油获得A过程中的中间产物,它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含有四个甲基,应该是新戊烷,则这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故答案为:

;(3)A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所以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在铜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2CH3CH2OH+O2CuΔ⎯⎯→2CH3CHO+2H2O,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2

→CH2Br-CH2Br;故答案为:加成反应;2CH3CH2OH+O2CuΔ⎯⎯→2CH3CHO+2H2O;CH2=CH2+Br2→CH2Br-CH2Br;(4)有机反应的速率比较缓慢,通常采取加入作催化剂、加热等措施提高该反应的速率,故答案为:加入催化剂、加热等。四、计算题29

.常温下一种气态烷烃和一种气态烯烃的混合物共10g,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使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溴水,溴水增重8.4g。(1)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组分是___________(填分子式)。(2)根据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由“溴水增重8.4g”可确定8.4g为混合气

体中_________(填“烷烃”或“烯烃”)的质量。(3)10g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总)=___________mol。(4)综上可确定混合气体中的另一种组分是___________(填结构简

式)。【答案】(1).CH4(2).烯烃(3).0.4(4).CH2=CH2【解析】【分析】根据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及n=m÷M计算出该混合烃的总物质的量;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以确定混合气体中一定有甲烷,该混合气通过Br2水时,Br2水增重8.4g,

8.4g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6g,物质的量为:1.6g÷16g/mol=0.1mol,从而得出该烯烃的物质的量,结合烯烃的质量和物质的量来确定烯烃的摩尔质量,再根据烯烃组成通式确定烯烃的分子式,

据此解答。【详解】(1)由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25的烃只有甲烷,所以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5”可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的组分是甲烷,分子式为CH4。(2)烷烃与溴水不反应,烯烃与溴水可发生加成反应,由“溴水增重8.4g”可确定8.4g为混合气体中烯烃的质量

。(3)10g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n(总)=1025/ggmol=0.4mol。(4)8.4g为烯烃的质量,所以甲烷的质量为10g-8.4g=1.6g,物质的量为:1.6g÷16g/mol=0.1mol,因此烯烃的物质的量是0.4mol-0.1mol=0.3mol,则

烯烃的摩尔质量为8.4g÷0.3mol=28g/mol,即相对分子质量为28,因此可确定混合气体中的另一种组分是乙烯,结构简式为CH2=CH2。30.恒温下,将amolN2和bmolH2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个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N2(g)+3H2(g)2NH3(g)。(1)若反应进行到5min时,n(N2)=13mol,n(NH3)=6mol,计算a值:a=___________。在这5min内用氢气表示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共3

2mol,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___________。【答案】(1).16;(2).0.9mol·L-1·min-1(3).1∶2【解析】【详解】(1)根据三段式进行计

算:()()()223Ng3Hg2NHg(mol)ab0(mol)3965min(mol)13b-96+起始的物质的量变化的物质的量的物质的量,则a=3+13=16;5min内,v(H2)=9mol2L5min=0

.9mol·L-1·min-1;(2)平衡时,n(NH3)=32mol×25%=8mol,根据三段式进行计算:()()()223Ng3Hg2NHg(mol)16b0(mol)4128(mol)12b-128+起始

的物质的量变化的物质的量平衡的物质的量,则12+b-12+8=32,解得b=24,所以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a(N2):a(H2)=416:1224=1∶2。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