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章测评.docx,共(8)页,941.87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c958f687240c08ffe440158d48e4ea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章测评(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2·江苏泰州期末)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1
~3题。运载火箭名称发射场发射时间中国长征5号B海南文昌(19°19'N,109°48'E)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欧洲织女星库鲁(5°14'N,52°47'W)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美国猎鹰9号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1.
发射场所在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海南文昌、库鲁、卡纳维拉尔角B.库鲁、海南文昌、卡纳维拉尔角C.卡纳维拉尔角、海南文昌、库鲁D.卡纳维拉尔角、库鲁、海南文昌2.从三枚火箭发射到2021年10月1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D)A.一直加快B.先加
快后减慢C.一直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3.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D)A.长征5号B、织女星、猎鹰9号B.长征5号B、猎鹰9号、织女星C.织女星、猎鹰9号、长征5号BD.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号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三个发射场所在地的纬度从低到高
是库鲁、海南文昌、卡纳维拉尔角,则发射场所在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库鲁、海南文昌、卡纳维拉尔角,B正确。第2题,地球公转的速度在7月初经过远日点最慢,1月初经过近日点最快,所以,从三枚火箭发射到10月
1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趋势是先减慢后加快,D正确。第3题,要判断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应将三枚火箭的发射时间统一换算为同一时区时间。当欧洲织女星发射场地库鲁,即西三区区时为4月28日22时50分时,北京时间为4月29日9时50分(西三
区和东八区相差11个小时,东加西减);当美国猎鹰9号发射场地卡纳维拉尔角,即西五区区时为4月28日22时44分时,北京时间为4月29日11时44分(西五区和东八区相差13个小时,东加西减)。故三枚火箭发射离开地球表面的先后顺序为织女星、长征5号B、猎鹰9
号,D正确。下图为浙江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读图,完成4~5题。4.正午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正值当地(B)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5.图中地面上箭头P指示的方位是(D)A.东B.南C.西D.北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箭头①②③代表二
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图,①正午太阳高度最大,为夏至日,③正午太阳高度最小,为冬至日,则②为春、秋分日。正午车位上遮阳棚的影子达到最大时,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正值当地的夏季,B正确。第5题,题图所在地区
位于浙江省,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因此,正午太阳位于正南。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箭头P指示北方,D正确。(2021·吉林长春期中)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可以通过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太阳光线与热水器集热板成一直角。右图为太阳能热水器在全球不同纬度年内的倾
角调节幅度分布图。据此完成6~7题。6.有关图中a、b、c、d数值的说法,正确的是(B)A.a>cB.a=cC.b=dD.b<d7.假如黄赤交角由23°26'变大到24°,a、b、c、d数值将如何变化?(C)①a和b都变大②a变大,b变小③c和d都变大④c变大,d变
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第6题,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与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互余,可以利用公式计算正午太阳高度,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节幅度即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则a为23°26',b为66°34',c为23°26',d
为46°52'。因此,a=c,A错误,B正确。b>d,C、D错误。故选B。第7题,黄赤交角的度数是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南北回归线之间是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的范围也将扩大;因为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
度数互余,则极圈度数变小。结合上题可知,a为回归线,b为极圈,c的度数与回归线相同,d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的2倍,因此a、c、d变大,b变小,①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C。(2021·广东佛山月考改编)某
日上午第三节课时,我国某地校园传来朗朗的读书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时,正在上课的王老师看到明媚的阳光洒在靠窗一列的学生侧脸上。下图为该校的校园平面简图。据此完成8~10题。8.王老师所在班级和讲台的方位分别是(A)A.①东B.②西C.③东D.④西9.细心的小明发现,旗杆的影子
总是在下午1时左右为一天中最短,该校可能位于(B)A.松嫩平原B.四川盆地C.吐鲁番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10.形成“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这一现象的原因是(D)A.太阳直射点的季节性移动B.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C.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差异D.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解析第8题,上午第三
节课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阳光从东南方向照进教室,教室位于南侧,为图中的①②,C、D错误;老师看到阳光洒在学生脸上,可判断出讲台位于东方,①正确,②错误。故选A。第9题,一天当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影子最短;旗
杆影子下午1时左右为一天中最短,说明该地地方时12时,北京时间为下午1时;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可算出该地位于105°E附近,可能位于四川盆地,B正确。第10题,日出时太阳高度小,气温低,“日初出沧沧凉凉”,中午太阳高度大,气温高
,“及其日中如探汤”,原因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D正确;与太阳直射点季节性移动、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差异无关,A、B、C错误。故选D。(2022·重庆巴蜀中学期末)下图为中国某地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11.α和β的差值约为
(C)A.23.5°B.30°C.47°D.60°12.正午太阳高度由α变为β的过程中,该地(B)A.昼长先变长后变短B.昼长持续变长C.夜长先变长后变短D.夜长持续变长解析第11题,由于该地全年没有直射现象,并且正午太阳光线始终来自南方,因此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其中α为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β为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α和β的差值即为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幅度,为回归线度数的2倍,约为47°,C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12题,正午太阳高度由α变为β的过程代表从冬至日到夏至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太阳直射点
向哪个方向移动,哪个半球白昼就变长。该地位于北半球,昼长持续变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2·辽宁丹东期末)右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的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方位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该地当天的昼长为(B)A.14小时B.9小时C.12小时D.13小时14.当太阳于方位②处落下当天,某人在正午时刻测得其身高恰好与影长相等,则该地的地理坐标为(C)A.(30°N,90°E)B.(45°N,86°E)C.(45°N,90°E)D.(30°N,150°E
)解析第13题,材料信息表明,题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的日落时刻,日落最晚的③应表示夏至日,日落最早的①应表示冬至日,②则应表示春分日和秋分日,当地二分日日落时刻为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20时,由于昼夜平分,日落地方时应为18时,由此可知,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小时。
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北京时间为18:30,则当地地方时为16:30,由此可以计算,该地当天的昼长为(16:30-12:00)×2=9小时,B正确。第14题,根据上题判断可知,当太阳于方位②处落下当天,应为二分日,此日太阳直射赤道,某人在正午时刻测得其身高恰好与影长相等,则该地此日正午太阳
高度为45°,当地离直射纬线的纬度约为45°,由此可知,当地地理纬度为45°,由于当地位于我国境内,其纬度应为45°N。由上题分析可知,当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晚2小时,由此可计算,当地经度约为90°E。因此,C正确。地转偏向力只在物体相对于地
面有运动时才产生,它只能改变水平运动物体运动的方向,不能改变物体运动的速率,下图表示四条不同的河流。根据图文资料完成15~16题。15.如果在图中的a、b、c、d四条河中顺流放木排,假设水文地质条件相同的情况
下,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是(A)A.a河流B.b河流C.c河流D.d河流16.在b河中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B)A.靠近河流中心航行B.靠向逆水的右岸航行C.航道最深
处航行D.靠向顺水的右岸航行解析第15题,根据影响水平地转偏向力的因素分析,相同速度物体所在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图中a、b、c河流均位于北半球,d河流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a河流纬度最高,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最明显,即木排向河流右岸偏移最严重的河流,所以A
正确。第16题,图中b河位于北半球,河水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水流方向的右岸水流速度较快,左岸水流速度较慢,所以在b河中逆水行船,仅从节省动力角度考虑,船的航线应选在水流较慢的一侧,顺水方向的左岸即逆水方向的右岸,故B正确。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14分)右图
是一幅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此图表示月日前后的光照情况。(2分)(2)此时A点地方时是,B点的日出时间是,A、B、C三点中昼最短的是点,其昼长是。(4分)(3)比较A、B、C三点自
转线速度的大小:。(2分)(4)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2分)(5)此时悉尼是季,再过三个月,B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2分)(6)此图中0:00所在经线的经度为。(2分)答案(1)1222(2)9:003:00C12小时(3)C>A>B(
或B<A<C)(4)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5)夏昼夜平分(6)135°W解析第(1)题,此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说明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昼现象,表示12月22日前后的光照情况。
第(2)题,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此时A点地方时为9:00,B点的日出时间是3:00。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A、B、C三点中,C点纬度最低,昼
最短,其位于赤道,昼长是12小时。第(3)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A、B、C三点自转线速度大小是C>A>B或B<A<C。第(4)题,此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方降低。第(5)题,此时悉尼是夏季,再过三个月,太阳直
射赤道,B点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夜平分。第(6)题,由图可知,0:00所在经线位于180°经线以东45°,经度为135°W。18.(2021·河南濮阳期中)(10分)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M、N、P三条线中:线表示夏至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
分布状况;如果黄赤交角为0°,则线可以表示全球任何时候各地白昼时数分布状况。(4分)(2)N线表示的日子,我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的昼夜长短情况是。(2分)(3)我国广东省汕头市一年中有太阳直射现象,则图中①②③④表示汕头冬至日白昼时数的是。(2
分)(4)P线表示的日子,曾母暗沙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海口的(填“高”或“低”)。(2分)答案(1)NP(2)极昼(3)④(4)高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M、N、P三条线中,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图中N线应表示夏至日全球各
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点不会有南北移动,全球各地都是昼夜平分,则P线可以表示全球任何时候各地白昼时数分布状况。第(2)题,图中N线表示夏至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我国北极黄河站位于b段,应出现极昼现象。第(3)题,因图中M线表示冬至日全球各纬度白
昼时数分布状况,汕头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冬至日昼短夜长,白昼短于12小时,故表示汕头冬至日白昼时数的是④。第(4)题,P线表示二分日全球各纬度白昼时数分布状况,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和海口相比,曾母暗沙距离赤道更近,故曾母暗沙的正午太阳高度比海口的高。19.(2022·湖
北咸宁期末)(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2021年11月29日,李老师从福州(26°N,119°E)出发,前往新疆乌鲁木齐进行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乘坐火车经过48小时,12月1日到达乌鲁木齐(44°N,88°E)时,太阳刚刚从地平线升起,而此
时福州的学生已经在阳光明媚的教室上第二节课。图1材料二李老师在给乌鲁木齐的学生讲到《地球的运动》时,展示了清华大学的日晷景观图(图1)及示意图(图2)。本校地理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制作了简易的赤道式日晷,如图3所示,用硬纸板折叠一个角度α后分别充当晷面与底座,用细杆垂直穿过晷面中心当作晷
针,在晷面上画好全天12个时辰。图2图3材料三经过为期1个月的支教,李老师于12月30日启程返回福州。下表为二分二至日前后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城市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福州64°87°64°41°乌鲁木齐46°69°46°23°(1)请你说出12月1日乌鲁
木齐与福州日出时间差异并解释其产生原因。(6分)(2)简述将制作好的日晷正确放置时的要求。(4分)(3)说出李老师支教期间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共同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答案(1)差异: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原因:乌鲁木齐位于福州以西,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
;乌鲁木齐比福州纬度高,此时为冬季,黑夜时间更长,日出更晚。(2)日晷的晷针为南北方向,上端指向北极星(或正北方向);放置的地面要水平,阳光照射时无遮挡。(3)特点: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原因:两地均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12月1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之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解析第(1)题,需要从经纬度的差异进行分析作答。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相比福州,
乌鲁木齐的纬度更高,昼长更短,夜长更长,日出时间更晚;其次,越往西日出时间越晚,乌鲁木齐和福州两地经度差异较大,乌鲁木齐位置更靠西,日出时间更晚。所以乌鲁木齐比福州日出时间晚。第(2)题,据材料二可知,放置日晷时,日晷的底座平放在地平面,日晷的晷针为
南北方向,上端指向北极星(或正北方向);日晷是利用影子来计时的,所以一定要放在阳光不被遮挡的地方。第(3)题,据题意可知,李老师支教时间为12月1日到12月30日,两地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12月1日至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太阳直射点逐渐远离乌鲁木齐和福州,所
以此时段乌鲁木齐和福州的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减小,到冬至日达最小值;冬至日后到12月30日,太阳直射点北移,逐渐靠近乌鲁木齐和福州,因此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所以两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20.(12分)上海某学校的学生,于6月15日至8月15日到图示区域进行
为期两个月的地理考察活动。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1)简述6月15日至8月15日考察期间,A地昼夜的变化情况。(6分)(2)同学们在A地与当地学生交流时,一学生为A地某时段正午物影变化画了一张示意图。请判断该图是否合理,并用图中信息举两例
说明理由。(6分)答案(1)A地昼长夜短;6月15日至夏至日,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昼最长;夏至日至8月15日,昼渐短,夜渐长。(2)不合理。A地纬度较高,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物影一年四季都应该朝正
北方向,例如图中8月15日画的物影方向应该朝北;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已经达到最大值,物影应该最短。所以该图不合理。(理由表达完整并举例合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