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宁化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题答案.docx,共(6)页,38.38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ae97b6cb2b4d1b2b47bbacfc33bc9a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宁化一中2022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D(3分“无论何时何地”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是“往往优于……”)2.B(3分“导致乡村社会的公共性被弱化”错误,属于强加因果)3.C(3分A、过于简单化
,不符合协调整合多方主体参与治理的原则B、D项属于传统中国治理乡村的旧有办法)4.围绕如何开展乡村治理,材料一侧重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材料二侧重解决问题。(1分)①材料一首段提出可通过构建乡村治理命运共同体来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后两段分别从国家政策调整和社会发展转型两个角度分析原因。(2分)②材料二
围绕法治、德治和自治提出了“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1分)(4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点在具体条目中点出再具体分析,也可)5.①德治可发挥“德润民心”的作用,但往往失之于“软”。②德治的道德约
束可一定程度上避免自治走向无序和人治。③德治是法治的重要“补给”,弥补法治柔性不足的缺陷。④德治作为“软约束”,可为乡村治理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6分。每点2分,任答三点即可)6.C7.B8.①“嗷嗷叫”是玉旺带回的扶贫母
猪及小猪的叫声,代表了农村的生机与希望;②“嗷嗷叫”是李发康扛水泥的叫声,是其工作艰辛劳累的体现,也是性格坦然豁达的写照;③“嗷嗷叫”是读者阅读后的反应,幽默地体现了读者对精彩小说的兴奋,欣赏与赞扬。9.①主旨(思想内容)
丰富厚重:既写出农村的脱贫致富,落后社会风气的扭转,又表现出脱贫工作的艰辛,扶贫干部的委屈。②结尾巧妙:野猪基地已建立,村民已脱贫,人们感念扶贫干部,可是扶贫干部却在外干劳力活,结尾耐人寻味。③人物刻画简练传神:面对丈夫,玉旺一个巴掌的动作描写表现其成长;把每头猪都叫“李发康”,细节表现
玉旺的感恩。(或者:塑造的人物不落俗套,玉旺从被动挨打的懦弱到变得强硬,写出了农村女性的成长。)10.C【解析】“将次大名”语义完整,且“以扈从军”是介宾结构,故应在“大名”后断开,排除A、D两项。“命”是动词表“命令”,其宾语是“湜与王显”,所以应在其前断开,排除B项。
11.C【解析】“指遭逢父母亲的丧事”说法错误。“丁内艰”指子遭母丧或孙遭祖母丧。12.B【解析】“仕途顺利,一路升迁”说法错误。由原文“淳化二年,道安讼大理断狱不当,湜坐累,降均州团练副使”可知,宋湜的仕途并不“顺利”,没有“一路升迁”。13.(1)内侍(将宋
湜)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探病慰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湜)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解析】掖:扶。抚问:探病慰问。相继:一个接一个。疾亟:病重。闻:让……知道,上奏,上报。(2)(宋湜)喜欢引荐并看重有名望的年轻人,又喜欢急人所难,
当时士子一类人,一致把他当作宗师并且敬慕他。【解析】“喜引重后进有名者”:定语后置句;趋:奔向(意为:见人有急难就奔向前)。翕然:形容一致。14.亲临探视;允许他先回京并赐予御用被褥;派遣内侍护送,打点沿途所需。【解析】回答此题,首先应在文中找到宋湜病重的内容,然后找出真宗皇帝对待他的内容,理解
其中的意思,并进行概括。通读原文可知,“疾作仆地。内侍掖出,太医诊视,抚问相继,以疾亟闻”是说宋湜病重,其后即为真宗的做法:“真宗临视,许以先归,赐衾褥”“又遣内侍护送供帐”。将这些内容分点概括,用现代汉语作答即可。文言文翻译:宋湜字持正,京兆长安人。曾
祖父宋择为牟平县令。祖父宋赞为万年县令。父亲宋温故,为后晋天福年间进士,官至左补阙;(父亲的)弟弟宋温舒,也是进士,官至职方员外郎,兄弟当时都有名气。宋湜幼时便机敏聪慧,早年父亲去世,与兄长宋泌励志苦学,因侍母至孝有名气。宋温舒掌管耀州,让宋湜侍奉随行
,(给自己)代笔写作公文奏章,(宋湜)成文快且辞句华丽。宋温舒抚摸着(宋湜的)后背说:“这孩子真是治国的人才,遗憾的是我的哥哥没能够见到。”太平兴国五年(宋湜)考中进士,初仕为将作监丞梓州榷盐院通判,就地升迁右赞善大夫。宋准推
荐了宋湜的文章,(宋湜)被任命为著作郎、直史馆,赐绯衣。雍熙三年,(宋湜)以右补阙的职位担任知制诰,与王化基、李沆一同受命,并被赐五百两白金、五十万钱。加任户部员外郎,与苏易简一同知贡举,很快(又)受命刑部,赐金紫。淳化二年,道安诉告大理寺审案判决不当,宋湜(因这件事)受到连累,被
降为均州团练副使。这时(宋湜)母亲已经年老,宋湜留下他的妻子在家奉养(母亲)。(宋湜)移任汝州,与王禹偁同时被召回朝中,任为礼部员外郎、直昭文馆。(淳化)五年,(宋湜)以职方员外郎的职位再次出任知制诰、判集贤院,主管银台、
通进。至道元年,(宋湜)成为翰林学士,主管审官院、三班。真宗即位,(宋湜被)任命为中书舍人。母亲死后(宋湜)遵守丧制丁忧,(丧期结束后被)起用,恢复原职。真宗皇帝北巡,准备在大名府停留,命令护卫军列为行军阵式,(真宗)在其中亲自统
率身穿铠甲的护卫,诸王都披甲戴盔跟随左右,(真宗又)命令宋湜和王显各自押在后阵。御驾停留了数日,(真宗)经常在便殿召见(宋湜),(一次)正要上前奏事,(宋湜)忽然病发倒地。内侍(将宋湜)扶出来太医前来诊视,探病慰问的人相继而来,(太医)把(宋湜)病重的情况上奏(给皇帝)。第二年正月,真宗亲临探视,
并允许(宋湜)先回京,(还)赏赐给(宋湜)被褥,说:“这被褥是我曾经用过的,虽然旧了些,也足以抵挡路途中的寒冷。”并派遣内侍护送,打点沿途所需,(一行人)行至澶州,(宋湜)病逝,享年五十一岁。(真宗因此)暂时停止朝事,追封(宋湜)为吏部侍郎。(后来)真宗再次临幸河朔时,追悼宋湜,又追封
(宋湜为)刑部尚书,谥号忠定。宋湜风貌俊秀齐整,有含蓄的气度,器量见识深远,爱好学习,为文辞藻华美,善于清谈议论,喜欢饮酒,言语诙谐,通晓音律,(又)擅长下棋。他的书法遒劲而娟秀,书帖一出,人们纷纷散布并争相临摹(宋湜)喜欢引荐并看重有名望的年轻人,又喜欢急人所难,当时
士子一类人,一致把他当作宗师并且敬慕他。著有文集二十卷。15.C【解析】“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着红裙子的农家少女”说法错误。“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的意思是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16.颔联赏析:①“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
柔媚之态,情趣盎然。②“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结构作用:照应首句“春半”,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诗歌翻译:二月里我路过南阳西边的小村庄,柔嫩而茂密的桑林遮蔽了村坞。和风拂过,垂柳就像一位娉娉少女摆动腰肢,点点细雨飘落环曲
的水塘。披蓑衣的牧童愉快地唱起了牧牛歌,身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我赶紧脱下被雨淋得半湿的衣服,好客的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来招待我。17.(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8.B19.A20.D【解析】18.①俾众周知:让
大家都知道、了解。众所周知:大家全都知道。第一空后文“这是国际惯例,也是常态”,强调的是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不含“让大家知道”之意,所以这里应选“众所周知”。②维持:使继续存在下去,保持;保护,维护支持。维
护:维持保护,使免于遭受破坏。“维护”和“国家安全的防线”搭配更恰当。③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侧重于补救,强调将损失降到最低。悬崖勒马:比喻临到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侧重于在最后关头醒悟。语境强
调的是补救,故选“亡羊补牢”。④裹胁:用胁迫手段使人跟从(做坏事)。裹挟:(风、流水等)把别的东西卷入,使随着移动;(形势、潮流等)把人卷进去,迫使其采取某种态度。语境说的是受其他人影响而误入歧途,不含“胁迫”之意,应选“裹挟”。19
.画线句子存在两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通过”淹没主语,造成成分残缺,应去掉“通过”;二是“重新出发、重回正轨”语序不当,应是先“重回正轨”,再“重新出发”。20.文中“一国两制”的引号作用是标示特定称谓。A
项,对名言的直接引用。B项,“厚壁障”指的是父子间的隔阂,此处引号作用是标示特殊含义。C项,“慈祥”的引号标示反语。D项,“闭关主义”是历史上的一项国家政策,此处引号也是标示特定称谓。21.答案示例:①闽东斗笠讲究制作工序②闽东
斗笠兼顾实用、审美③闽东斗笠成为创业商机(概括语意3分,排比句式2分)22.【答案】①由“心窝"到“脉搏”能产生自然的联想,便于理解;②“脉搏”比“温情”更富有动感,形象性更强;③“脉搏”与后面的“诉说”联系紧密,自
然流畅;④“搏”与前后句的“窝”“说”等押韵,音韵和谐,易于上口。【解析】鉴赏词语的表达效果,要联系本词含义、语境、文章的中心(论点)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等来分析。“脉搏”,一般情况下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这就对应上文的“心窝”;言由心生,通过“脉搏”进行
诉说,语意相承。“脉搏”是动态的、具体的,与抽象的“温情”相比,形象性更强。因为本题材料为歌词,还应考虑歌词的韵律和节奏感。前有“国”“窝”,后有“说”“我”“朵”,脉搏的“搏”刚好与其押韵,增强了歌词的韵律感。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
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