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寒假必做12卷】2021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07(山东专用)(解析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998.511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高三寒假必做12卷】2021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07(山东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三寒假必做12卷】2021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07(山东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高三寒假必做12卷】2021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07(山东专用)(解析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高三寒假必做12卷】2021年高考历史全真模拟卷07(山东专用)(解析版).docx,共(10)页,998.511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a67b6eb6dc0fd43fe2d23fb0167aaa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2021年高考全真模拟卷08(山东专用)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有学者指出,周武王在灭商后,“封功臣谋士"。除了将一些重要

的人员封为诸侯外,还对军中的其他人员“各以次受封",有些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士兵因而获得了赏赐和晋爵,其社会身份也随之获得提升。周武王的这一做法A.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B.否定了传统选官制度C.奠定了宗法分封的基础D.维护了贵族特权地位【答案】A【详解】材料信息说明周武王在灭商后,不仅将一些

重要的人员封为诸侯,还对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士兵进行赏赐和晋爵。周武王的这一做法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基础,故A正确;周武王没有否定传统选官制度,故B错误;材料说的是分封对象,不是基础,故C错误;维护了贵族特权地位显然不符合“有些出身于中下阶层的士兵因而获得了赏赐和晋爵”,故D错误。2.从荀子开始,儒学出

现了由“道”向“术”转化的趋势。在理想与现实中,荀子一改孔孟“从道不从君”的做法,主张“从命而利君谓之顺”。这种变化表明儒学A.与法家思想日益融合B.政治实用性明显增强C.其民本思想逐渐弱化D.思想保守性

逐渐显现【答案】B【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儒家代表荀子的主张开始为君主服务,顺应了当时兼并战争的需要,表2明的是儒学政治实用性明显增强,B正确;AC与材料无关,排除;荀子的思想并不保守,D排除。故选B。3.汉代在公田的基础上推行屯田,屯田土

地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铸币、盐铁生产及销售、榷酤等也基本处于政府管控状态。这反映出汉代A.经济出现转型B.官营手工业发达C.市场配置资源D.国家职能的加强【答案】D【详解】根据"由政府所有或直接经营""管控状态"等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汉代对重要经济领

域直接进行管控,这是国家经济职能加强的表现,故选D项;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屯田不属于手工业领域,故排除B项;政府直营重点行业不是市场配置资源的表现,故排除C项。4.1938年国民政府拟定《西南西北工业建设计划》,以促进西南西北地区工矿业、交

通运输业的发展,同时在农业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这些措施A.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B.适应了民族战争的需要C.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D.阻碍了沿海工业的发展【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政府布局西南西北的

工业,适应了抗战的需要,为抗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故B项正确;国共此时已经合作,排除A;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布局西南西北工业,并不会阻碍沿海地区的发展,排除D。5.如图摘自《点石斋画报》,图中作者评论:日人无礼扰我中土,幸有李傅相大度包容,重申和议,乃犹多方要挟赔费而外,兼索割地

。泰西各国闻而不平,遂于四月十四日中日换约之期,各派兵舰赴烟观看。……日使知众怒难犯,不得不降心相从,……而中日之和局遂成。这反映了当时A.清政府仍存天朝上国观念B.民众呼吁列强保护弱国C.国人以传统观念解读战争D.列

强对华利益争夺加剧【答案】C3【详解】根据“幸有李傅相大度包容,重申和议”“而中日之和局遂成”可以看出,当时国人仍存有传统的心态,认为与日本签订条约是出于“大度包容”,C项正确;材料的观点不是清政府的态度,排除A;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只涉及到日本,没有体现列强,排除D。6.19世

纪末以来,中国民主发展过程中,既出现了民主与专制、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的斗争,又出现了英国式立宪和日本式立宪、无政府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对立。对于究竟在中国采取怎样的政治体制,一直存在着争论。这些争论()A.深化了人们对民主观念的理解B.有助于根除君主专制思绪蔓延C.弥补了西方民主政

治体制缺陷D.使中国近代化民主革命任务形成【答案】A【详解】各种各样的民主概念传入到中国,使人们对民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故A项正确;“根除”的说法错误,排除B;材料与西方政体无关,排除C;D项不符合史实,排

除D。7.1940年毛泽东撰写了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

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毛泽东的上述分析A.出自《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C.是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论述D.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

,指出工人阶级的发展壮大、十月革命影响,使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以后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和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等,是对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论述,C项正确;《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写于1925年,不是1940年,A项错误;材料中分析的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

说”的发展,B项错误;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8.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了署名为“皇甫平”的四篇评论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改革开放

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这场思想交锋A.推动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B.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C.成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信号D.消除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分歧【答案】C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就在20世纪90年代初,《解放日报》刊发《做改革

开放的“带头羊”》等要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评论文章,引发了一场思想交锋后不久,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推动了思想的进一步解放,C项正确;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是在20世纪80年代,A项错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正式提出是在邓小平南方

谈话时,B项错误;“消除”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分歧的是邓小平南方谈话,D项错误。9.中世纪晚期,十字军在宗教狂热的驱使下去拯救圣墓,当他们终于攻占了耶路撒冷之后,便试图打开圣墓,期望证明上帝在世间的存在,证明永恒而神圣的东西与有限的东西的结合。然而令他们大失所望的是,圣墓中空空如也

。这一现象可用于说明A.上帝“先定”的合理性B.文艺复兴影响巨大C.信仰不在身外在内心D.启蒙运动势在必行【答案】C【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基督教世界既夺回了圣地,又失去了圣地,这也反映了信仰不在身外而在内心,即上帝并不在你之外,上帝就在

你的内心之中,因此C正确;A与材料无关,排除;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均在十字军东征后,BD排除。故选C。10.1815年英国制订的《谷物法》规定了禁止谷物进口的法令,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1846年议会在社会压力和新兴阶级的推动下终于废除了《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

保护本土航海贸易垄断的《航海条例》。这说明当时英国A.民主代议制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B.国际关系的紧张引发了矛盾冲突C.议会的立法权受到了工人民众的抵制D.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助推了政策的调整【答案】D【详解

】材料体现的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英国废除了重商主义政策,说明的是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助推了政策的调整,D正确;A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11.1937年2月5日,罗斯福正式向国会提交了有关“填塞法院计划”的咨文。下图是关于该计划的

一幅漫画《我们是最高法院的木偶吗》,该漫画意在说明5A.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B.总统意图扩张行政权力C.两党竞争存在着弊端D.司法与行政走向对立【答案】B【详解】材料体现的是罗斯福总统试图增加总统的权利边界,干涉司法体系,说明的是总统意图扩张行政

权力,B正确;罗斯福的这一做法遭到了国会的反对,说明的是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石十分坚固,A排除;C与材料无关,排除;D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B。12.从1953年到1963年,苏联的农畜产品共提价6次……1965-1979年,农产品共提价7次(分别在1965、1969、1970、1975、19

76、1978和1979年)。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缩小工农业的差距B.改变了斯大林模式C.消除了农民的不满情绪D.加速了重工业的发展【答案】A【详解】苏联多次提高农畜产品价格,有利于缩小工农业的差距,故选A;材料中的时间是赫鲁晓夫改革和勃

列日涅夫改革期间,二人的改革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排除B;C表述太绝对,错误;提高农畜产品价格,与加速重工业的发展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13.图3所示是一幅题为"欧洲福利制度光环褪色"的漫画。该漫画意在说明"高福利"A.是引发经济危机

的主因B.易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C.仍属于自由主义的范畴D.加大了贫富分化的程度【答案】B【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福利制度对民众的保障和救济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并拉动内需,但"高福利"易导致超前消费和引发债务危机,从而增加经济运行的风险,故选B项;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

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故排除A项;福利制度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范畴,故排除C项;福利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分化,故排除D项。14.1830年,法国发生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画家德拉克罗瓦以《自由引导人民

》为题描绘了6这一历史事件。该作品的历史内涵是A.宣告浪漫主义美术的诞生B.批判工业革命后贫富分化C.赞美科学社会主义生命力D.揭示资本主义的历史潮流【答案】D【详解】《自由引导人民》中那位青年姑娘,既是起义参加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

由女神的象征,反映了法国人民前仆后继追求自由的精神,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潮流,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美术诞生的标志,排除A;B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即马克思主义诞生,排除C。15.古巴危机和平

解决之后,催生了一些限制核武器的协定。这些史实可以说明冷战A.加剧了国际关系紧张B.冷战促进了科技发展C.激烈对抗中存在缓和D.冷战加剧了军备竞赛【答案】C【详解】在冷战中制定了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反映出冷战对抗之下局面缓和的一面,C正确,排除A;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科技的

发展,排除B;限制核武器的协定不会加剧军备竞赛,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历史地图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以下两幅地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7比较汉唐手工业分布示意图,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产生该现象的原

因。答案:信息:西汉时北方手工业部门多,南方少;到唐朝时南方手工业中心明显增多,出现了益州、扬州、越州、宣州等具有特色的手工业中心。反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6分)原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安定;北民南迁,为南方的发展带来

先进的生产技术;隋朝大运河的开通,为南方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为手工业中心的南移创造条件;南方的自然环境比北方优越。(8分)【详解】从图片中的信息可以得出西汉时北方手工业部门多,南方少;到唐朝时南方手工业中心明显增多,出现了益州、扬州、越州、宣州等具有特

色的手工业中心。反映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原因:可结合所学从战争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运河的开通、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环境的影响等角度概括。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中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丰富。以下

为几则历史笔记资料表——选编白姚继荣《唐宋历史笔记论丛》阅读上表,请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简述你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注:史料价值是指史料在历史研8究中的作用,因史料种类、来源、形式等不同,其价值也不同。)答案:特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言生动、叙述详细。

(4分)认识:历史笔记记载其他史书未记或少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史料,弥补其他史书的缺失;历史笔记与其他史书相互考证,修正其他史书的错误;历史笔记来源多样,或轶闻趣事或传奇故事,所描述的事件未必完全真实可信。总之,历史笔记受作者身份、资料来源等局限,

信息未必完全客观可信,使用时应甄别辨识去伪存真。(10分)【分析】本题据材料表格内容可知,《洛阳伽蓝记》记录了洛阳四十年间的政治、交通、人物、习俗、传说等;《安禄山事迹》文辞灿然、叙述颇详;《东京梦华录》对都市、典礼等

记载详细,据此即可从内容、形式、语言、叙述等方面归纳历史笔记的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丰富史料、相互考证、真实性、去伪存真等方面简述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点睛:本题属于材料论述类非选择题,解题的方法是仔细阅读和提取材料关于历史笔记的记载和内容评价,再从历史笔

记的内容、形式、语言、真伪等方面进行特点的归纳,并一分为二地回答对历史笔记史料价值的认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据王育民《论唐代南北户口分布比重的消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答案:变

化趋势:南北户数都大幅度下降,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4分)变化原因: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经济破坏;北方人民大批南迁。(4分)变化的影响: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南方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等。(4分)【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阅读表格,对唐朝后期天宝年

间与元和年间户口数、下降幅度、占全国户口数进行比较、9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南北户数都大幅度下降,但北方下降幅度高于南方;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可以进行如下解释:其一,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带来政治动荡

、经济破坏,其二,北方人民大批南迁;然后分析这一变化的影响,如南方人口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和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并且由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其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等。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科尼岛位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区,从19世纪初就是著名的景点。1870

年~1880年代,投资商修建了从纽约通往海滨的铁路,兴建了观光游览的各种建筑。但其真正崛起是在1890年代,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一个都市旅游胜地。1903年,最引人入胜的“月神公园”开放和神奇历险——日本花园、越南运河、中国剧院。……对于中产阶级来说,科尼岛是一个粗俗下贱的去处。一位游客在

1915年这样写道,“如果这些可怕的简陋小屋、低级住所和破败住房也可以称作酒店的话,其他东西便可以从地球上消失了。”但对构成大多数游客的工人移民来说,这里却是一个神奇刺激、远离尘世的地方。——摘编自(美)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1)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科尼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旅游胜地的历史条件。(2)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尼岛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

;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答案:(1)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铁路的大量修建,交通条件的改善;城市化进程的推动;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促使消费观念变化;世界市场的正式形成,世界各地联系日益紧密。(6分)(2)【示例】主题:世界市场的形成;(9分)甲:现在这个景点不仅有

了亚洲的元素,如日本花园,越南运河,中国剧院,而且还吸引了世界其他各地的游客来参观。乙:这体现了美国近年的迅速崛起。而且这些现象与近年来世界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空

距离。甲:的确,随之而来的是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增强,人员流动也会因此加速。乙:也许,在不久的未来,这里会遇到更多国家的人,也会看到世界各地更多的景色与文化。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可能看到美国的建筑与文化。【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所给时间限定可知,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交通运输的改

善、城市化进程加快、消费10观念的转变及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均是科尼岛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全美国最著名最流行的旅游胜地的历史条件。(2)本题相对开放,关于对话内容可从世界市场形成的这一角度进行切入,关于具体内容可从景点

的特色、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及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进行展开作答。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