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80.791 KB
  • 2024-10-12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7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共(10)页,80.79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9f296760ea83222516ea4940bcded4c.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河北省沧州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殷墟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殷商王室的档案,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和真实文献记录。由甲骨文的成熟性和系统性可以推知,甲骨文之前必然还有更久远的文字和文献之源。甲骨文中有用绳子编联竹

简的“册”字,还有把书册郑重存放在台案上的“典”字,说明商代有很多典籍,其中应该有不少是前代传承下来的。对商代早期和夏代的考古中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大量陶器符号和岩石符号,也证明殷墟甲骨文不是凭空产生的。而自殷墟甲骨文以来,汉字面貌虽经多次嬗变,记录的语言和文献文体也古今有别,但汉字都是传承性

的渐变和与时俱进的优化,没有出现过彻底推翻前代语言文字和典籍文献的情况。从甲骨文以来,中国的文脉从未间断,甲骨文奠定的汉字系统是传统所言的世界四大古典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埃及圣书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古中国甲骨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仍被

继续使用的文字。殷墟甲骨文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以甲骨文为基础的汉字为什么能持续流传至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汉字和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是交融在一起的,汉字本身就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汉字可以改革

,可以改良优化,但绝不会灭亡,也绝不能废除。每当汉字使用出现困难时,人们不是推翻或否定原有系统,而是因势利导、改革改良,使其在基因相承的前提下更加适应时代需要。如秦代的“书同文”解决的是战国用字混乱问题,采用的方法

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汉代“隶变”的动因是提高书写速度,主要通过书写技法来改善,变线条为笔画、变圆转为方折;近现代的汉字简化主要是解决学习繁难问题,只是通过部分字的笔画减省和字种合并来减轻学习负担,而且简化字80%以上是自身演变的结果,并非突然的全盘改

造或替换。汉字在渐变改良中保持了基本性质、结构规则和使用规律不变,所以始终适应着社会的发展,也促动着文明的进步。这种在继承基础上的优化追求,既是汉字生命力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中华文明

持续发展的体现。(摘编自李运富《甲骨文彰显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材料二:殷墟甲骨文的发现,经过几代学者研究甲骨文材料及与之相关的殷商历史,学术界逐渐得出了与“古史辨派”完全不同的观点。罗振玉、王国维等利用甲骨文对古史进行修正形成了以二重证据法为核心、熟习古代典籍、结合

古地理、秉承小学音韵等治学工具的罗王之学。罗振玉搞清了甲骨文的出土地是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王国维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对《史记·殷本纪》进行印证和复原,对《夏本纪》进行了推测。罗王之学在当时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与“古史辨派”对垒叫阵,但是有意识地针对“古史辨派”的“破”而

作的“立”,至今看来,可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学术建设工作。其后甲骨文大师董作宾、郭沫若、陈梦家、胡厚宣等人的深入研究,最终确定了小屯村一带是商朝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灭国,共历八世十二王,二百七十三年“不复徙都”的晚商都城。新时期以来,研

究夏代历史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是著名学者李学勤先生,他在《走出疑古时代》中提出:咱们今天的学术界,有些地方还没有从“疑古”的阶段脱离出来,不能摆脱一些旧的观点的束缚。在现在的条件下,走出“疑古”的时代,不但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甲骨文不仅解决

了殷商信史的问题,还提供一些寻找夏的线索。属于夏代文化的二里头遗址发现了一些陶器刻划符号,比如,一个黑陶纺轮的刻划与甲骨文中的“羌”字字形比较相似,这些符号大约有24种之多,分别分布于大口尊等陶器的口沿内部。夏鼐、邹衡等考古学家就认为这些陶器刻符,“应该就是当时的文字”“商朝的文字同夏文字是

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属于一个系统”。登封王城岗遗址发现了“共”字陶文,陶寺遗址发现了朱书符号。当然虽在二里头等文化遗址发现一些与文字有关的刻划,但目前还没有多少考古学证据可以说明,夏代已经有了大量使用文字的现象。另外,殷墟甲骨文发现了“夏”字等痕迹,

虽然可能与夏代关系不大,但也为寻找夏文化提供了一定的线索。甲骨文中有夏代后裔孑遗。夏商周时期的“改朝换代”,改变的只是最高权力的转换,体制并无大的变动,诸侯、方国,只要不是同被推翻的王朝有特别密切的关系,大多诸侯、方国都是随着新王朝的建立而顺风转舵,承认新王朝的统治而继续存在。殷墟甲

骨文中的杞、曾、六、戈、雇五个诸侯国,是夏代就受封的诸侯而在商代被续封,仍保有诸侯的地位,是夏代的诸侯见于殷墟甲骨文者。而不听号令者,如土方,沦落为商王朝的敌对方国,而遭到讨伐。这些甲骨文材料,都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证明夏代的存在。(摘编自朱彦民《从甲骨文谈中国文化

自信》)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对商代早期和夏代的考古中发现的陶器符号、岩石符号可推知,殷墟甲骨文的出现是有根基的,它不是凭空产生的。B.汉字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是其能够在基因

相承的前提下,始终适应着社会的发展,促进着文明的进步。C.罗振玉、王国维等人创立的以二重证据法为核心、熟习古代典籍等治学工具的罗王之学,实质是对“古史辨派”的修订。D.二里头遗址中发现了与甲骨文相似的刻划符号,能为探寻夏文化提供线索,也说明夏代可能有了使用文字的现象。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

法正确的一项是()A.从甲骨文中有用绳子编联竹简的“册”字与把书册存放在台案的“典”字可知,商代之前已经有了用甲骨串联的典籍。B.汉字经历多次演变,古今记录的语言和文献文体有所不同,但彻底推翻前代语言文字和典籍文献的现象却从未有过。C.罗振玉做出最有意义的学术贡献就是正确地判断了甲骨文

的出土地——安阳的小屯村,并发现了“殷王名谥十余”。D.甲骨文中的杞、曾、六、戈、雇是五个从夏代传承下来的诸侯国,这证明了夏代的存在,说明夏商体制是一致的。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A.材料一在论述甲骨文时,提及世界上其他三大古典文字,其目的是强调甲骨文的源远流长及其重要地位。B.材料二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从甲骨文的发现解决了信史问题与甲骨文为探寻夏提供线索两方面展开。C.材料二引用李学勤先生对学术界“疑古”观点的批评,论证了

其在研究夏代历史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D.为证明甲骨文可用来探寻夏这一观点,材料二先举例论证,接着引用论证,再举例论证,具有很强的说服力。4.下图是“车”字的演变,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其演变特点。5.王国维在《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的演讲中说:“自汉

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现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墟甲骨文字。”王国维为什么对甲骨文的评价如此之高?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说明。(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翠子汪曾祺夜,像是蜷藏在墙角的青苔深处,这时偷偷地溜了出来,占据了空

空的庭院。天上黑郁郁的,星一个一个地挂起来,乍起的风摇动园里的竹叶,这里那里沙沙地响。家里只有我和大丫头翠子,在屋中玩着,等待父亲回家。翠子扬起头,凝望着远远的天边,抱在膝上的两手渐渐松了下来。“又来了!看你那呆样子。翠子,你跟

我说个故事好不好?要拣顶顶美丽的。”像是没有听见似的,她的眼睛还是睁得那么大,但是我自己听得很清楚,连掠过檐前的蝙蝠一定都已偷听了一两句去了。在她的眼睛里,我看出我有点生气。终于,她跟我讲和了。站起身来,伸手理一理被调皮的风吹得披下来的几丝头发说:“不早了,我给你弄

晚饭去。爷大概不会回来吃了。”爷?爷又不是你的爷,为甚么你也这么叫呢?不害羞!叫人家的爷做爷!我心里笑过多少次了,不过我也没有说甚么,转进堂屋里去了。吃饭时,我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根纸捻,蘸点儿水,又在灯盏里滚一滚,就火头上必必剥剥地烧起来,非常好玩。“看油点子溅到眼里去,怎么这么皮!”“哟

,真真像个妈!”我想着,小猫儿似的咕咕地笑着。“爷一早就出去了,这会还不回来,老不肯呆在家里,把我一个人撇下!”我嘟起了嘴。“……大白天爷一定又是到你娘的坟上去了。”格格,一只褪了绿色的小蚂蚱,振翅向灯

焰飞来,翠子一挥手,把它赶去了。我想起父亲近来画也不画,字也不写,连话也不多说,便问翠子:“爷近来是不是又老了些?下巴的须子长得那么长,刺在人脸上,痒痒的,嗯。怎么回事?想娘,娘也不想他也不再想我,睡在地下安安静静甚么也不想。”“你爹……哦,你明儿早上醒来,叫他莫出去,明儿

是他的生日,今年三十了吧。……快吃,看菜都冷了!”咦!我不是吃完了吗?她一定又想着什么了。连我放下筷子都不晓得,痴痴的真好玩。今晚上我还要告诉父亲,翠子这两天像丢了魂,她的魂生了翅膀,把翅膀一举,就被风吹到远远的地方去。是一阵什么风?我不知道,翠子也不知道。翠子收了碗,把折好的爷的衣裳压在

衣砖底下,便做起针线来。我倚在她身上轻轻地唱:“小白菜呀,点点黄啊,小小年纪,没了亲娘。……”“翠子,底下是甚么的?”“——听,叫门,你爹回来了?”翠子打了风雨灯,走到黑黑的过道里,我站在可以看到大门的地方等着,看烛火一步步地近了,却是父亲提着的。翠子静静地跟在后面。父亲一把抱起了我,在颊

上亲了我一下,问我为甚么还不睡。想起一件事,赶忙告诉爷:“高家伯伯今儿来过了,一个人坐在客房里等了你老半天,跟我谈了很多话,问我:想不想妈?要是想,教爷替你再娶个妈。又把你那只挂着的笛子拿下来吹了半天,他说吹的叫甚么《汉宫秋》。爹爹,——你吹得好还是他吹得好

?后来翠子给他送上茶,他便不吹了,一个人走来走去地笑笑,还拿纸写了些甚么教我拿给你看,字那么草,它认识我,我可一个也不识得它。”父亲看看那张字条,哈哈地笑起来,笑些甚么呢?还那么大的声音。父亲随后脱了衣裳

睡下,点起一支烟,满帐子里都是烟雾。“二宝,你今儿晚上吃的什么菜?”“青菜虾圆汤。”“可好吃?”“好吃,好吃,虾子又新鲜。买来时还活蹦乱跳,青菜是到园上现挑的,在薛大娘园上挑的。翠子说,这样有起水鲜。嗳,爹,你说翠子为甚么老呆呆的

,望着天,天上有甚么?人家说,天上有时会开天门,心里想什么,天门里就有什么!可是这要有福气的人才看得见。翠子是不是个有福气的人?你说。看天门开要在七月初七的晚上,早过了时!翠子一发呆,便不爱说话,不跟我说故事,也不教我唱‘白果树,开白花,南面来了个小亲家’了。

爷,你说说她,要她同我玩玩,不许发呆。”嗯,父亲不知为甚么,这时不理我了,也呆呆的,好像从帐顶可以透过屋顶,看到翠子白天发呆的那个。怎么回事?“嗳,爹,你怎么的?看落了一枕的烟灰。你快睡在灰里了,翠子今天洗枕头时说你烧了那么大一个焦洞,赶明儿甚么烧了也不知道。”父亲对我笑了

笑,把灰拍去了些。“翠子真好,又好看,又待我好,跟妈一样。爹,我们再也不要让她走,教她永远在我们家里!”“……十九岁了……明年四月……一个跛子男人……哦,二宝,让她回到自己的家里去吧,她妈就要来带她了,这件事,我不能管!”爷又叼上一支烟,划了一根火柴,半天都不去点。等

火把指头灼痛了,才把火柴扔了。我真不明白,为甚么父亲的魂也生了翅膀,向虚空中飞。便记得要跟他说,先前翠子提起的话。“爹,你是不是三十岁了?翠子让你明儿别出去,为你做生日,她办菜!”“三十了?三十了!为甚么是三十呢?管翠子什么事?你也不用管,我不做生日了的。二宝你睡吧,明儿要

早点起来,跟我到你妈坟上去拜坟。你记不记得,明儿是你妈的忌辰。我要翠子回家,她长大了,留不住。”为甚么要让翠子走呢?我觉得鼻子很酸,忍受不住,我哭了。父亲把我抱在怀中,脸贴着我的脸:“睡罢,半夜了!你听豺狗叫。……”灯油尽了,火头跳动了几下,熄了。满屋漆黑,析声敲过三更了。我不知道父亲

甚么时候方睡。我醒来时,父亲已起了床出院中作深呼吸去了。翠子站在我床边,眼睛红红的。(原载1941年1月23日昆明《中央日报》,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描绘了夜晚景色,空空的庭院、黑郁郁的天、沙沙响的竹叶等细节,暗示了“我”的不

幸童年。B.小说以翠子的内心世界为主线,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她的情感变化以及内心的纠结挣扎和无奈。C.翠子对“我”很好,尽心尽力地照顾“我”,为“我”准备饭菜,陪伴“我”玩耍,展现出深厚的亲情和高度责任心。D.高家伯伯来找“我”父亲讨

论让父亲再娶的事,但父亲不在家,他等了半天后让“我”把这件事转告父亲。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塑造了翠子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充满情感纠葛和命运无奈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

会现实。B.小说通过跌宕起伏的事件和激烈的冲突,展现了翠子未来命运的走向,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思考深度。C.小说叙述风格委婉而内敛,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暗示展现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得故事更加深沉。D.小说情节中的留白为故事增添了深度和韵味,作者没有直接揭示所有细节和结局,而是留给读者足

够的想象空间。的的8.小说中翠子与“父亲”的关系是怎样的状态?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9.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儿童视角来叙述故事,可以起到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曲则全,枉则直,洼

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选自《老子》)材料二:是故君子之求胜也,以.推让为利锐,以自修为棚橹;静则闭嘿泯之玄门,动则由恭顺之通路。是

以战胜而争不形,敌服而怨不构,若然者悔吝不存于声色,夫何显争之有哉!彼显争者,必自以为贤人,而人以为险波者。实无险德,则无可毁之义。若信有险德,又何可与讼乎!险而与之讼,是柙兕而撄虎,其可乎?怒而害人,亦必矣。《易》曰:“险而违者,讼,讼必有众起。”《老子》曰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故君子以争途之不可由.也。是以越俗乘高,独行于三等之上。何谓三等?大无功而自矜,一等;有功而伐之,二等;功大而不伐,三等。愚而好胜,一等;贤而尚人,二等;贤而能让.,三等。缓己急人,一等;急己急人,二等

;急己宽人,三等。凡此数.者,皆道之奇,物之变也。三变而后得之,故人未能远也。夫唯知道通变者,然后能处之。是故孟之反以不伐获圣人之誉,管叔以辞赏受嘉重之赐。夫岂诡遇以求之哉?乃纯德自然之所合也。彼君子知自损之为益,故功一而美二,小人不知自益之为损,

故一伐而并失。由此论之,则不伐者伐之也;不争者争之也;让敌者胜之也;下众者上之也。君子诚能睹争途之名险独乘高于玄路则光晖焕而日新德声伦于古人矣。(选自《人物志·释争》)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

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君子诚能睹A争途之B名险C独乘高D于玄路E则光晖焕F而日新G德声H伦于古人矣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推让为利锐”与“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兼爱》)两句中的“以”用法相同。B.“是故君子以争途之不可由也”与“为仁由己”

(《论语》)两句中的“由”意思不同。C.“贤而能让”与“是以太山不让土壤”(《谏逐客书》)两句中的“让”意思相同。。D.“凡此数者”与“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两句中的“数”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认为弯曲与保全,委屈与伸直,低洼与盈满,

破旧与更新,少取与多得等之间都具有辩证关系。B.君子追求胜利时,坚持推让原则,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安静时坚守寂然不语,行动时遵从恭敬顺从。C.君子如果能够做到“功大而不伐”“急己宽人”,便能够超越世俗登至高处,获得意想不到的结果。D.材料二举孟之反受圣人称赞与管叔受嘉重的例子,说明了君子

懂得自我贬损能够获得益处的道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2)实无险德,则无可毁之义。若信有险德,又何可与讼乎!14.君子不争原因有哪些?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志学陆游圣门志学岂容差,山立方当斥百家。早忝授经闻博约,晚羞同俗陷浮华。风势槁面寒无褐,雷转饥肠饭有沙。漫道衰慵贪睡美,五更和梦听城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上句直接表明诗人立志儒家学问的认真态度,不允许有半

点差池。B.首联下句生动地描写诗人像山一样坚定儒家立场,坚决排斥其他学派。C.尾联上句是诗人的自嘲,他年老体衰且慵懒,因此才贪恋睡眠的美好。D.“五更”和“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中的“五更”作用相同。16.这首诗是如何表现诗人对学问的坚守的?请结合中间两联简要

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论语·颜渊》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2)《大学之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家庭经营有序与国家治理走上轨道的重要性。的的(3)借代具有引人联想

,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在古诗词中也是常用的修辞手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0世纪80年代的中学地理课本里,曾有“桑基鱼塘

”的词条解释,认为这种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不仅收益比种粮食高很多,且能保护生态环境,堪称中国农耕社会最为高级的农业形态,也是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桑基鱼塘系统在我国南方地区多有应用,因而南太湖流域是这一农业生态循环模式的诞生地,也是现今中国传统桑基鱼塘最集中、最

大面积、保留最完整。桑基鱼塘的历史可上溯距今约25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其时,古太湖流域洪涝灾害频发,当地民众因地制宜,将地势低洼处深挖为.鱼塘,挖出的塘泥堆在鱼塘四周形成塘基,塘基既可防洪,①。五代时期,当地劝

课农桑,大大推动了蚕桑业的发展。人们发现淤泥上生长的桑树格外茂盛,便在塘基上种植桑树。由此,“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的桑基鱼塘模式初步形成。明清时期,桑基鱼塘得到快速发展,在湖州地区广为

推行,一时间,“处处倚蚕箔,家家下鱼筌”。“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造就了这方土地的繁盛,造就了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灿烂历史,也造就了“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但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较快的长三角地区进入城市化和工业化新阶段,耕地资源日益紧张,不少地区填塘

造地,加上大量农民进城务工,②。与此同时,在国际丝绸业衰退的大背景下,当地居民重鱼轻桑,③,砍掉桑树,基塘比例逐渐失衡,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自然环境不断恶化。18.请根据材料内容,给“桑基鱼塘”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0个字。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1.下列句子中的“为”和文中加点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家都为这件事

的成功而高兴。B.我们要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C.战争过后,一些都化为乌有。D.这本相册对我来说极为重要。22.为了让桑基鱼塘这颗“明珠”重放光彩,请你结合材料给当地政府提出三条建议。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

据要求写作。数字不平等是指在数字化社会中,不同群体之间在数字技术的使用和获取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在数字化时代,科技为大众提供了一视同仁的便利,但也会因“数字不平等”扰乱竞争公平。这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思考:如果科技抹平了差距,不也抹平了发展动力吗?如果

不抹平差距,任由裂缝成鸿沟,难道不会引爆不安,使一切静止甚至倒退吗?学校校刊准备开设“科技与公平”主题专栏并向同学们征稿,请你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联系社会生活,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

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