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新八省通用,纲要上册1_14课)(考试版A4)【测试范围:纲要上册1~14课】(新八省通用).docx,共(6)页,73.86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9afbd5656d8e14d4c5f299a33da285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202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卷(新八省专用)(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测试范围:中外历史
纲要上第1~14课。5.难度系数:0.75。6.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表明,距今5800年前
后,黄河、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北辽河等区域均出现了文明起源的迹象,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良渚文化与东北辽河的红山文化,二者出土的玉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据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征是()A.多元一体B.自成体系C.绵延不断D.满天星斗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
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诗经·大雅》中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据此可知西周时期()A.开始确立贵族政治B.族权与政权相结合C.产生敬天保民思想D.制礼作乐意义重大3.孟子曾经论证:属于东夷之人的舜,属于西夷之人的周文王,二者出生
地相隔千余里,生存年代相距千余年,但均以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事功“得志行乎中国”。孟子的论证表明()A.人性本善B.“华夏”比戎狄蛮夷先进C.华夏认同的观念得到发展D.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4.郑国曾于公元前706年派兵援齐国,帮助其击败了入侵齐国的北戎军队,而齐桓公更是凭借“尊王”和
“攘夷”战略,为周王室和小国提供政治和安全保障。这本质上说明()A.分封制度逐渐瓦解的现实B.齐国取代郑国成为霸主C.“尊王攘夷”受到普遍认同D.战争冲突促进民族交融5.在《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派作了如下的评价,下列学派与题干中评价对应
正确的是()①关注文化,留下了仁爱、礼制、自强的价值观念②关注人物,留下了无为、自由、宽容的人生追求③关注国家,留下了公平、公正、法制的治国理念④关注社会,留下了尚贤、互利、博爱的社会理想A.墨家、道家、法家、儒家B.儒家、
道家、法家、墨家C.道家、儒家、墨家、法家D.法家、墨家、儒家、道家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中国)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成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材料中新皇帝推行的
制度()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标志着贵族政治彻底瓦解C.地方割据势力被完全铲除D.创新了地方基层管理模式7.《盐铁论》中记载:先帝(汉武帝)哀边人之久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修障塞。饬烽燧,屯戍以备之。边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
边费。这些措施()A.推动了西汉商品经济的发展B.打击了汉朝地方豪强势力C.强化了西汉王朝的物质基础D.从根本上解决了财政危机8.《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改革前,举行祭典依北土旧俗,由有司代祭;改革后,按华夏礼制,由皇帝亲祭。这一变化()A.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B.
推动了北魏统一南北C.促进了鲜卑政权的汉化D.提升了官员政治素养9.《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而《宋书》中记载的是“地广野丰,民勤本业……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两个历史文献中记载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经济的发展趋势B.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C.南方稳定的社会环境D.北方动荡的社会环境10.“中华”一词始见于西晋末年,是在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的背景下,中原士人为把中原的政治、文化与这些民族相区分而产生的自我称谓。入唐以后,“中华”一词被广泛使用,不仅成为唐朝的别称,也成
为中国的名号。这一进程反映出()A.民族交融得到进一步加深B.边疆与内地实行一体化的管理C.民族矛盾和冲突逐步消弭D.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11.史载:“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这一制度的实施()A.
推动了租庸调制继续实行B.杜绝了土地兼并的问题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为唐盛世出现打下基础12.隋唐科举制与汉代的察举制的最大区别是科举制为自荐、察举制为他荐,而不在于是否分科取士。关于这一区别,有学者明确指出:他荐则选人权操之于荐主,自荐则选人权操之于中央,这正是科
举制行之千余年的奥秘所在。据此可知,科举制()A.公正公平选拔了实才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D.彻底扭转了门第观念13.唐朝开窟造像达到了高潮,除了继续在前朝已开发的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等多处雕造佛像外,还在邯郸响堂山、济
南千佛山、广元皇泽寺等处开凿石窟,唐朝佛像呈现出多样化、世俗化、一体化的趋势。由此可知,唐朝()A.文化具有兼容并包的特色B.三教合流开始形成C.佛教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D.儒学独尊地位确立14.有学者说宋朝:“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
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表明宋朝()A.藩镇割据威胁国家统治B.庆历新政势在必行C.商品经济提升行政效率D.中央集权得以加强15.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猛安谋克”“四等人制”等一系列制度。这
些制度()A.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B.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D.边疆地区经济较快发展16.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致知在格物”。对朱熹的“理”理解不正确的是()A.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根本原则B.在社会中体现为
儒家的伦理纲常C.通过内心的体验而被发现和践行D.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17.有学者认为,澶渊之盟后,宋辽成为兄弟之邦,互称“南朝”“北朝”。双方“以年齿约为兄弟”,即根据皇帝的年岁和辈分来确定亲属称呼,以骨肉亲情关系进行交往。该学者强调澶渊之盟()A.解决了宋辽双方矛盾B.确立了宋辽
平等关系C.助推契丹民族完成封建化D.顺应了宋辽民众意愿18.元朝各行省的财赋支用权在成宗以后被规定在一千锭以下;司法方面,行省不得擅行诛杀;各地军队布置、调动始终由朝廷直接掌握。据此可知,元朝()A.地方有较大独立性B.行省权力受到中央制约C.重视对地方的监督
D.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加强19..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④引
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A.③①④②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③①②20.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原本属于六部的权力,被内阁侵蚀大半,内阁“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这一现象()A.
标志丞相制度废除B.反映了君主专制强化C.凸显政治统治黑暗D.使内阁成为权力中心21.《钦定新疆识略》中记载:“节制南北两路,统辖外夷部落,操阅营武,广辟屯田,应办事件,印房、营务处、粮铜处、驼马处及文武各员分司之。”
可见,清政府对新疆实行有效的统治和管辖得益于()A.《尼布楚条约》的签订B.伊犁将军的设立C.金瓶掣签制度的推行D.改土归流的实施22.从康熙至嘉道时期,在江宁、苏州等地出现了许多“账房”,由大商人开设,有的雇匠制造,有的将原料分给小机户生产,向小机户发放工资。这
体现了()A.商帮具有地域特色B.南北经济差距拉大C.新型经营形式出现D.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3.嘉庆十四年(1809)清朝规定:“商、渔船只,各按海道远近人数多寡,每人每日带食米一升之外,并带余米一升,以防风信阻滞。若有多带米谷以
及麦豆杂粮,即系偷运。”这说明当时()A.实行闭关自守政策B.商品经济发达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禁止商品外销24.明清时期的文学以小说为主要形式,呈现出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文学成就远超前代的特点。这一文学形式之所以高度发展主要是因为()A.城市商
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精神需求B.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宋词元曲走向衰落,文艺创作数量不足D.传统儒学遭遇质疑,批判专制思想出现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25.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完成
下列要求。(18分)材料一汉初制度大多不切实际,要求制度变革的呼声甚高,却无法得以实施。直到武帝时期,才大刀阔斧地推行了制度变革。这是一个事功显赫的时代,也是一个垂范立制的时代,在协调地方与中央的关系、解决皇权与相权矛盾等重大领域,汉武帝都进行了制度创新和变革。——摘
编自孙家洲、王文涛《制度变革与汉武帝盛世的造就》材料二明初中枢机构基本承袭前元,但君相间对中枢决策权的争夺出现了突变,并奠定了整个明代中枢政治发展的方向。虽然这一突变使君权实现了集中,却难以平衡集权与效率的矛盾
,迫使后世嗣君在解决集权与效率的平衡时,不得不对明代中枢决策体制进行适当的调整。——摘编自王剑、李文玉《承继、突变与适调:明初政治变动中的政治文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制度
创新和变革”的表现。(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中枢机构的“突变”及其产生的消极影响。后来的君主是如何进行调整的?(10分)(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中枢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2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材料在较早的古代文献中,“江南”一词,如同“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地理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划。那么,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江南,甚至延续千年至今不衰?事实上,江南的崛起源于它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多水,即江、河、
湖、海,它们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依次把江南的四个城市分别推向历史的巅峰,也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以下是根据相关文章整理而成的江南四大时代的表格。名称时间(年)核心成因诗句或俗语长江时代317——589①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金
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运河时代605——907扬州②烟花三月下扬州钱塘江时代1127——1276③南宋的定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太湖时代1368——1840苏州④衣被天下(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在①③处填写城市(现名)的名称,在②④处填写相关的原因。(6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
长江时代”江南地区迅速发展的原因。(10分)(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运河时代”“钱塘江时代”“太湖时代”中任选一个时代,说明其阶段特征。(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虽然是由各种不同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但是如果从它的主导方面来看,不得不说儒家的文化
和价值在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古往今来,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人们,他们身上的精神主要不是来自于佛教,也不是来自于老子或者庄子,而主要是由从先秦开始传承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一直发展到19世纪的儒家文化。——摘编自陈来《儒家思想与当代社会》从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