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4月适应性练习 化学参考答案解析.pdf,共(8)页,1.36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a7e9c9dfbb9f4c17f929a3fd3402b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福建省部分地市2023届高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化学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1.B解析:联合制碱法也称侯氏制碱法,侯氏制碱法提高了食盐的转化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索尔维制碱法的氨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aCl2没有恰当利用,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危害,且生成的NH4Cl及氨气要循环使用。故
选项B中的氨气循环利用错误。2.D解析:催化剂能够通过改变反应历程,通过参与反应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优秀催化剂能有效提高主反应选择性,不能改变平衡转化率,但可以提高一定时间内反应物的转化率。3.D解析:由血红素补铁剂结构图可知,含有碳碳双键、羧基等官能团,不饱和的碳碳双键、碳氮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
反应。该补铁剂中形成单键碳原子杂化方式sp3杂化,形成双键碳原子为sp2杂化。若该补铁剂的稳定常数大,则稳定性好,亚铁离子难于脱离配体,该补铁剂与磷酸盐类药物同服用不会发生反应而妨碍铁的吸收,故选项D错误。4.A解析:选项A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NaHS,HS-不能完全电离,溶液中大量存在,故利用沉
淀剂NaHS除去废水中的Hg2+:HS-+Hg2+===HgS↓+H+。5.B解析:选项A,冰中1molH2O中含有氢键2mol,而常温下水中1molH2O中含有氢键数小于2mol,18g水中含有的氢键数小于2NA,故选项A不正确
。选项B,在4FeS+6H2O+3O2=====催化剂4S+4Fe(OH)3反应中,每生成1molS,转移3mole_,还原剂是FeS,故每生成32gS,FeS失去的电子数为3NA,故选项B正确。选项C,可通过Ksp[Fe
(OH)3]=1.0×10-38及c(Fe3+)≤1.0×10-5mol·L-1,计算得出悬浊液中c(H+),但缺少溶液体积数据,无法确定悬浊液中的H+数目,故选项C不正确。选项D,依据方程式可计算出反应中每产生1molFe(OH)3,消耗
O2分子数为34NA。6.D解析:选项A,烧瓶中浓盐酸与漂白粉可发生反应:Ca(ClO)2+4HCl=====CaCl2+2Cl2↑+2H2O,故选项A正确。选项B,伸入分液漏斗中的导气管没有密封,未反应的Cl2易从分液漏斗上端溢出,利用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可吸收Cl2,故选项B正确。选项C
,CCl4可溶解碘显示紫红色对I2的存在进行鉴定,I2遇到淀粉溶液可显示蓝色,故CCl4可用淀粉溶液替换,故选项C正确。选项D,试管下层出现紫红色,可说明KI被氧化生成了I2,而该实验没有控制Cl2的反应量,若Cl2过量,则无法证明KI被生成的Fe3+氧化,故该实验
无法证明氧化性:Cl2>Fe3+>I2,故选项D错误。7.C解析:选项A,合成1反应中,H2转化NaAlH4,H元素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得电子,做氧化剂,故选项A正确。选项B,合成2是合成SiH4的反应,为:SiF4+NaAlH4=====SiH4+NaAlF4,故选项B正确。选项C
,上述流程中得出SiO2转化为SiF4,说明Si更易与F结合,不能说明SiO2可溶于H2SO4,故选项C错误。选项D,从流程中得出SiO2转化为多晶硅,Si元素价态由+4价转化为0价,得电子被还原,Si为还
原产物,故选项D正确。8.B解析:由题干可知,短周期原子序数递增的主族元素X、Y、Z、W,X与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可推测X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可为2和3,或4和6,因Y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1个,故X、Y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5和6,X与Y同周
期。选项A,X、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Y、Z可能不位于同一周期的说法正确。选项B,X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可为碳或硅,若为碳的气态氢化物,可为甲烷、乙烯、乙炔等,其分子的空间构型只有甲烷是正四面体,故选项B错误。选项C,若Y为N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NO3是强电
解质,故选项C正确。选项D,同一周期主族元素,从右到左,电负性减小,因此若Y、Z、W位于同一周期,则电负性:W>Z>Y,故选项D正确。9.C解析:由耦合光催化/电催化分解水的装置图可知,光催化过程中光催化电极产生的电子将H+还原为H2,空穴捕捉剂I—捕捉空穴h+被氧化为I-3,
电催化过程中,I-3在阴极被还原为I-,阳极耦合电极产生的电子输回电源,空穴h+氧化OH-产生氧气。选项A,光催化装置中H+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故溶液的pH减小错误,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B,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空穴捕捉剂I—会向阳极移动,影响空穴h+捕捉
,会造成空穴h+与e-结合,影响光催化的效益,故该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故选项B不正确。选项C,电催化装置阳极耦合电极产生的空穴h+参与电极反应式:4OH-+4h+===2H2O+O2↑,故选项C正确。选项D,光催化电极产生1个e-的同时形成
一个空穴h+,3I-+2h+=I-3,依据转移电子守恒,整套装置转移0.01mole-,I—捕捉空穴0.01molh+,光催化装置生成1.905gI-3,故选项D错误。10.A解析:选项A,标注碳为手性碳原子,双键为反式构型,故选项A错误。选项B,B中杂环形成芳
香性环,四个氮原子与两个碳原子共平面,形成Π66键,故选项B正确。选项C,依据第尔斯-阿尔德反应,C的结构简式为,故选项C正确。选项D,D中有两个苯环,每个苯环上都有一个取代基,因此每个苯环上有临、间、对三个不
同的取代位置,且D的结构为不对称结构,所以D苯环上一氯代物有6种,故选项D正确。11.D解析:选项A,该复合氧化物的晶胞中,Ca处于顶点,晶胞平均含有Ca:18×8=1;O处于面心,晶胞平均含有O:12×6=3;C
r处于体心,晶胞平均含有Cr:1,因此该复合氧化物的化学式CaCrO3,故选项A正确。选项B,晶胞图中C点处于前面面心,又图中A、B的原子坐标均为(0,0,0),所以C的原子坐标为(0,0.5,0.5),故选项B正确。选项C,钙和氧间距离是面对角线一半,anm,所以晶胞边长为c
m,依据晶胞密度计算公式可得阿伏伽德罗常数:,故选项C正确。D选项距Ca原子最近的O原子,需从x、y、z三个方向看,各4个,共12个。12.B解析:由题干可知,矿物处理后所得的滤液中主要含有NaOH和NaAlO
2,向其中逐滴加入NaHCO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NaAlO2+NaHCO3+H2O=Na2CO3+Al(OH)3↓。选项A,a点时未加入NaHCO3,溶液中溶质为NaAlO2和NaOH,存在电荷守恒c(Na+)+c(H+)=c(AlO-2)
+c(OH-),故选项A正确。选项B,由图可知,Al(OH)3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NaAlO2消耗NaHCO3的溶液体积为32mL,生成Al(OH)33.2×10-2mol,则c(Na2CO3)=1.00mol‧L-1,故NaHCO3溶液中:c(H2CO3)+c(HCO-3)+c(CO
2-3)=1.00mol‧L-1,故选项B错误。选项C,沉淀时的离子方程式:HCO-3+AlO-2+H2O=Al(OH)3↓+CO2-3,故选项C正确。选项D,d点时溶液中溶质为Na2CO3,有c(CO2-3)>c(OH-)>c(HCO-3)>c(H+),故选项D正确。13.(1)不能(1分)(
2)<(2分)(3)趁热过滤(1分)B(1分)(4)①烧杯、量筒(只写烧杯亦可)(2分)烧杯、碱式滴定管(2分)②水浴加热(1分)滴入最后半滴草酸溶液,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表述合理即可)(2分)③30.00%(2分)解析:(1)甲酸为
弱酸,硫酸为强酸,复分解反应不能发生,即甲同学不能制得甲酸铜晶体。(2)按照1:2,2CuSO4+4NaHCO3===Cu(OH)2·CuCO3↓+2Na2SO4+H2O+3CO2↑,生成碱式碳酸铜的同时,还生成CO2,Cu(OH)2·CuC
O3需要在碱性环境下存在,故需要控制二者物质的量之比<1:2。(3)除去不溶性杂质时,为了防止甲酸铜结晶析出,造成损失,可采取趁热过滤的操作。过滤后洗涤甲酸铜结晶时为使固体快速干燥,可选乙醇洗涤。(4)①步
骤A配置溶液时需要250mL的容量瓶、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胶头滴管,量筒用于粗略量取溶解时需要水的体积,可有可无,故答案为烧杯(量筒)。步骤C是滴定,草酸钠溶液水解显碱性,需用碱式滴定管,调节滴定管液面时用烧杯作废液缸。②溶液恒温80ºC30min时应
采取的操作方法为水浴加热,步骤C滴定时,当滴入最后半滴草酸溶液,溶液紫色褪去,且半分钟不恢复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③甲酸根的质量分数为28.67%,计算方法:[c(HCOO-)+0.02]×25.00×2=0.02×50.00×5;c(HCOO-)=0.08mol·
L-1,0.08mol·L-1×0.25L×45g·mol-1/3g×100%=30.00%14.(1)MnCO3+H2SO4===MnSO4+H2O+CO2↑(2分)(2)MnO2+2Fe2++4H2O===2Fe(OH)3↓+Mn2++2H+(多写H2S氧
化不扣分)(2分)(3)CaSO4、Al(OH)3(2分)(4)①(不写共轭,只写出C-S单、双键交替亦可)(1分)②不易过滤(或造成Mn2+吸附损失)(2分)(5)Mn2++2HCO3-===MnCO3↓+H2O+CO2↑(2分)(N
H4)2SO4(1分)(6)放电(1分)Mn0.61□0.39O+xZn2++2xe-===ZnxMn0.61□0.39O(2分)解析:(1)酸解时除SiO2外,其余均溶解,含锰组分发生:MnCO3+H2SO4===MnSO4+H
2O+CO2↑(2)氧化过滤时Fe2+被氧化,调pH为3,可知生成Fe(OH)3沉淀:MnO2+2Fe2++4H2O===2Fe(OH)3↓+Mn2++2H+,由于有部分H2S氧溶解,多写H2S氧化不扣分。(3)
由Ksp知,pH=5时,Al3+完全沉淀,CaSO4微溶,故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CaSO4、Al(OH)3。(4)①中性螯合物沉淀孤,可知SDD与Ni2+按1:2结合,螯合即多齿配位,故结构式为,学生未写出共轭,只写出C-S单、双键交替亦可。②絮状无定型沉淀不易过滤,且吸附性强
。(5)沉锰时Mn2+转化为MnCO3,发生:Mn2++2HCO3-===MnCO3↓+H2O+CO2↑溶液中残留的主要离子为NH4+和SO42-,即(NH4)2SO4。(6)由图知,过程②为Zn2+嵌入正极,原电池放电时Zn2+向正极迁移
。化学式中Mn、空穴均为平均值,Zn2+嵌入数并不确定,故发生的反应为:Mn0.61□0.39O+xZn2++2xe-===ZnxMn0.61□0.39O。15.(1)﹣1838.0(2分)(2)<(1分)(3)①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副反应增多(2分)②W(1分)③结晶覆盖活性位点,降
低催化剂活性或催化剂硫中毒(2分)(4)①C(2分)②75%(2分)������=(���0×2.910.7)4×(���0×2.910.7)6(���0×1.210.7)4×(���0×110.7)4×(���0×1.410.7)或�
�����=���0×2.94×4.2610.7×1.24×1.4(2分)解析:(1)本题干所给反应与反应Ⅰ、反应Ⅱ的关系为反应Ⅱ减去反应Ⅰ得到本题干所给方程式,因此,△H=△H2-△H1,即-1657.5-a=180.5,求出a=-1838.0。(2)反应Ⅰ的△H<0,升温反应逆向移动,v正增大
的倍数小于v逆增大的倍数,由于升温瞬间各物质浓度不变,所以v正和v逆的增大与k正和k逆的增大有关,因此k正增大的倍数小于k逆增大的倍数,即m<n。(3)①从左图中可判断出此催化剂对应曲线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260℃时NO转化率下降的原因与平衡
移动无关,因此从影响速率的因素视角分析最大可能性是催化剂活性的降低,除此之外,如果有消耗其它反应物的副反应发生,也可以是NO的转化率降低。②从左图中可以看出M为W时,NO转化率最高,催化效果最好。③结晶覆盖
催化剂表面,影响反应物与催化剂接触,从而降低催化剂活性。(4)①两个反应所有物质均为气态,气体物质质量总和不变,但反应前后化学计量数之和不同,因此,未达到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总和变化,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变化,当变量不再改变时,说明体系达
到平衡状态,A正确;两个反应NH3和N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在体系达到平衡前,n(NH3):n(NO)一直在改变,所以当n(NH3):n(NO)不变时说明体系已经达到平衡状态,B正确;根据两个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分析当12molN-H键变化时与之对应的N≡N
分别是5mol和4mol,C错误;在未平衡前,此反应体系所有反应物和产物的分压均在改变,当其中某种物质分压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状态,D正确。②只有氧气只与反应Ⅱ有关,故将此作为解题突破口,计算出其变化量为0.6mol,进而根据反应Ⅱ化学计量数算出反应Ⅱ中各物质的变化
量,利用NH3的起始量和剩余量,可算出两个反应中NH3的总变化量为4mol-1.2mol=2.8mol,可知反应Ⅰ中NH3的变化量为2.8mol-2.4mol=0.4mol,再结合反应Ⅰ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出反应Ⅰ中各物质
的变化量,因此两个反应中NO的变化总量为0.6mol+2.4mol=3mol,转化率为3mol/4mol×100%=75%。计算出两个反应各物质总平衡量,在根据题中对分压的解释,便可列出KP的表达式。16.(1)取代反应(1分)(2
)(2分)(3)ClCH2COOC2H5+2NaOH===HOCH2COONa+C2H5OH+NaCl(2分)(4)酯基、醚键(2分)(5)(2分)(6)14(2分)(7)(3分)解析:(1)A的结构简式为,故A→B的反应
类型为取代反应。(2)由B的氧化产物核磁共振氢谱各组峰的峰面积比为2:1可知其结构简式为。(3)ClCH2COOC2H5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CH2COOC2H5+2NaOH===HOCH2COO
Na+C2H5OH+NaCl。(4)C中的官能团名称为酯基、醚键。(5)E→F的反应为脱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6)M为布洛芬的同系物,因此分子中含有羧基,不考虑立体异构用羧基分别取代乙苯和二甲苯(邻、间
、对)中的H原子,其结构共有14种。(7)由制备的合成路线: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