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5)页,3.154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96e7e3792459f25a3d358709927fd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二道大题,31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组成下列物质的单体种类最多的是()A.纤维素B.RNAC.淀粉D.胰岛素【答案
】D【解析】【分析】1、淀粉、糖原、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属于生物大分子。2、蛋白质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的多聚体,它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有两种,其基本组成单位都是4种。【详解】纤维素、淀粉为多糖,单体为葡萄糖,RNA的单体为4种核糖核苷酸,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
蛋白质的单体为21种氨基酸,ABC错误,D正确。故选D。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元素与化合物(或结构)的匹配,正确的是()A.P为ATP、唾液淀粉酶及肝糖原的组成元素B.N为NADPH、胰岛素、水通道蛋白的组成元素C.Mg为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Fe
为叶绿素的组成元素D.I为胰蛋白酶的组成元素,Ca为骨骼及牙齿的组成元素【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中的元素有:基本元素:C、H、O、N(90%);大量元素有C、H、O、N、P、S(97%)K、Ca、Mg等;微量元素:F
e、Mn、B、Zn、Mo、Cu等;最基本元素:C,占细胞干重的48.8%;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细胞鲜重中占比最多四种元素是O、C、H、N;细胞干重中占比最多的四种元素是C、O、N、H。3、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
e2+是血红蛋白(血红素)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详解】A、P为ATP的组成元素,唾液淀
粉酶的组成元素含有C、H、O、N,肝糖原的组成元素为C、H、O,A错误;B、N为NADPH、胰岛素(本质为蛋白质)、水通道蛋白的组成元素,B正确;C、Fe为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Mg为叶绿素的组成元素,C错误;D、I为甲状腺激素的组成元素,
Ca为骨骼及牙齿的组成元素,D错误。故选B。3.泛素是真核细胞内的小分子蛋白质,它可以在酶催化的反应中被结合到目标蛋白上,使目标蛋白被标记。被泛素标记的蛋白会被引导进入蛋白酶体(含有大量水解酶)中降解。下列关于泛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含有C、H、O、NB.含有多个肽键C.在核
糖体上合成D.具有催化功能【答案】D【解析】【分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元素含有C、H、O、N等。氨基酸在核糖体上脱水缩合形成多肽,真核生物中,多肽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成为有活性的蛋白质。蛋白质常见的功能有催化功能、运输功能、免疫功能、结构功能和调节功能
等。【详解】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元素含有C、H、O、N,A正确;B、泛素是经过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相连,B正确;C、泛素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正确;D、据题干信息可知,泛素不是酶,不具有催化作用,D错误。故选D。4.在小鼠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
A.线粒体和高尔基体B.线粒体和叶绿体C.内质网和叶绿体D.线粒体和核膜【答案】D【解析】的【详解】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核三个,但是小鼠没有叶绿体,D正确。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细胞核和细胞器的结构,意
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5.某同学用紫色洋葱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颜色逐渐加深B.在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减小C.不需要染色就可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D.处于渗透平衡
状态时水分不再进出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大液泡中含有色素,带有颜色,因而可以直接用来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细胞在质壁分离过程中随着失水量的增加,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渗透平衡状态时由于细胞壁的保护作用,细胞液浓度大于或等于外界溶
液浓度。【详解】A、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由于细胞不断吸收水分,液泡体积变大,因而液泡的颜色逐渐变浅,A错误;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由于细胞不断失水,因而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因而吸水能力逐渐增大,B错误;C、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的大液泡中
含有色素,带有颜色,因此,不需要染色就可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C正确;D、因细胞壁伸缩性较小,且对细胞起着支持和保护作用,因此,处于渗透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不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也可能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此时的细胞中水分进出
是处于平衡状态的,D错误。故选C。6.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识别与①有关B.②能运动、③静止不动C.K+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D.③构
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次还有少量糖类;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覆盖在细胞膜表面、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外侧,蛋白质
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2、据图分析,图中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③是磷脂双分子层。【详解】A、图中①表示糖蛋白,具有识别等作用,因此细胞识别与
①有关,A正确;B、构成细胞膜的③磷脂分子和大多数②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C、K+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因此需要②的协助,C正确;D、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
架,D正确。故选B。7.下列关于黑藻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B.进行光合作用时,在类囊体薄膜上合成ATPC.有氧呼吸时,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CO2D.细胞分裂时,会发生核膜的消失和重建【答案】C【解析】
【分析】黑藻属于植物细胞,是真核生物,有叶绿体和大液泡,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可进行渗透吸水等活动。【详解】A、黑藻属于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和大液泡,能够进行渗透失水和吸水,用0.3g/mL蔗糖溶液处理,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会发生质壁分离,A正确;B、黑藻是真核细
胞,有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时,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将光能转变为ATP中的化学能,合成ATP,B正确;C、有氧呼吸时,在线粒体基质发生的第二阶段能产生CO2,C错误;D、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会周期性的发生核膜的消失(前期)和重建(末期),D正确。故选C。8.如图是甲、乙两种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
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温度和酶活性大小B.在20℃至60℃范围内,酶活性较高的是乙C.甲、乙两种酶的最适温度都是50℃左右D.80℃处理后再降低温度,甲、乙酶活性均会恢复【答案】C【解析】【分析】酶是由生物活细胞产生的、对作用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
蛋白质或者核糖核酸(RNA)。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酶促反应需要最适的温度和最适的pH值条件。温度过高或过低,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高温、过酸和过碱的条件会使酶永久失活。【详解】A、分析题
图,自变量是温度和酶种类,因变量是酶活性,A错误;B、由图可知,在20℃至60℃范围内,酶活性较高的是甲酶,B错误;C、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两种酶的最适温度都是50℃左右,此时对应的酶活性最大,C正确;D、由图可知,当80℃时
,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活性为0,80℃处理后再降低温度,甲、乙酶活性均不会恢复,D错误。故选C。9.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线粒体的内膜面积大,利于酶的附着B.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C.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没有ATP产生D.线粒体内膜上氧与[H]结
合生成水【答案】C【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是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细胞彻底氧化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的过程,发
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是还原氢与氧气结合形成水的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2、无氧呼吸是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第二阶段
是丙酮酸和还原氢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两个阶段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进而增加了内膜面积,利于酶的附着,进而有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A正确;B、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
体内膜上,因此,有氧呼吸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B正确;C、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该过程有ATP产生,只是产生的少而已,C错误;D、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该过程的物质变化是氧与[H]结合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D正确。故选C。10
.如图为某一高等生物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生物为一种植物B.该细胞中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该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细胞含有细胞壁,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而图示
细胞代表的是植物细胞,图中含有8条染色体,且处于暂时加倍状态,因而该植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条。【详解】A、由图可知,该生物有细胞壁,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该生物为一种植物,A正确;B、图示细胞中着丝粒分裂,所以不存在染色单体,B错误;C、由于该图中着
丝粒一分为二,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图,C正确;D、该图中共有8条染色体,据此可说明该生物正常的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D正确。故选B。11.关于下图所示单细胞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细胞膜,能接受其他细胞传递的信息B.都含有核糖体,作为细胞内蛋白质的合
成场所C.都具有细胞核,由核膜选择性地控制核内物质进出D.都能分解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ATP【答案】C【解析】【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遗传物质都是
DNA分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细胞膜的功能之一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详解】A、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膜都可以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B、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核糖
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B正确;C、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核,C错误;D、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原核和真核都可以利用葡萄糖进行呼吸作用供能,D正确。故选C。12.对表中所列物质的检测,选用的试剂及预期结果都正确的是
()待测物质检测试剂预期显色结果①蔗糖斐林试剂砖红色②脂肪苏丹Ⅲ橘黄色③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A.①③B.②③C.①D.②【答案】B的【解析】【分析】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相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
还原糖,如葡萄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有机物与某些化学试剂所产生的颜色反应,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
脂肪或蛋白质的存在。【详解】①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①错误;②脂肪是脂溶性物质,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②正确;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③正确;综上所述,①错误,②③正确。故
选B。13.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③是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③参与该细胞细胞壁的形成C.④是蛋白质和脂质合成场所D.①③与某些蛋白的分泌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中心
体,③表示高尔基体,④表示核糖体。【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中心体,③表示高尔基体,中心体是无膜的细胞器,故①③是有膜结构的细胞器,A错误;B、题图③表示高尔基体;中心体分布于动物和低等植物,题图无法判断是动物细胞还
是低等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而动物细胞中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故③不一定参与该细胞细胞壁的形成,B错误;C、题图④表示核糖体,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场所,而内质网属于脂质合成场所,C错误;D、题图①表示线粒体,③
表示高尔基体,①③与某些蛋白的分泌有关,D正确。故选D。14.下列细胞中,含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多的细胞是()的A.唾液腺细胞B.汗腺细胞C.心肌细胞D.神经细胞【答案】A【解析】【分析】1.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
运输的通道。2.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
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内质网与高尔基体的功能都与分泌蛋白的运输和分泌有关,只有唾液腺细胞能够分泌唾液淀粉酶,为分泌蛋白,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各种细
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明确高尔基体和内质网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有关,进而判断各选项选出正确的答案。15.细胞膜上的Ca2+泵(载体蛋白),通过下图所示①~③的过程完成Ca2
+的跨膜运输。据此不能..得出()A.Ca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B.Ca2+泵具有ATP酶活性C.磷酸化的Ca2+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该过程不发生能量的转移【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分析,“Ca2+泵是
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载体蛋白;通过ATP水解消耗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实现钙离子的转运,说明Ca2+泵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详解】题图分析,“Ca2+泵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载体蛋白;通过ATP水解消耗该过程释放的能量实现钙离子的转运,说明Ca
2+泵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整个过程中,磷酸化的Ca2+泵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存在能量的转移,即ATP中的能量转移至Ca2+泵上,ABC正确,D错误。故选D。16.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光照下,叶肉细胞中的ATP均源于光能
的直接转化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D.供氧充足时,真核细胞在线粒体外膜上产生大量ATP【答案】B【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进行,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丙酮酸,同时脱下4个[H
],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进行,2分子丙酮酸和6水分子中的氢全部脱下,共脱下20个[H],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
与6个O2结合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2、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进行,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乙醇、2分子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或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乳酸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详解】A、光照下,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中产生的
ATP来源于光能的转化,有氧呼吸中产生的ATP来源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A错误;B、供氧不足时,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将丙酮酸转化为乙醇和二氧化碳,B正确;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但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供
氧充足时,真核生物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H]产生大量ATP,D错误。故选B。17.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进行纸层析,如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研磨更
充分B.色素Ⅱ、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有差异C.高光强导致了该植物胡萝卜素的含量降低D.叶绿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高光强【答案】B【解析】【分析】绿叶中的色素有4种,它们可以归为两大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类胡
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用纸层析法分离,滤纸条上从上到下依次为胡萝卜素、叶
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详解】A、提取色素时加碳酸钙的目的是使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A错误;B、色素Ⅱ、Ⅳ分别是叶黄素和叶绿素b,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因此吸收波长有差异,B正确;C、和正常光强相比,
强光照条件下Ⅰ、Ⅱ的含量相对较高,Ⅲ、Ⅳ的含量相对较低,即表明强光照使该植物的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C错误;D、强光照下,叶绿素含量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D错误。故选B。18.ATP可用于进行性肌萎缩后遗症
的辅助治疗。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分子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ATP转化成ADP吸收能量C.ATP在细胞内的储存量很少D.ATP能为肌细胞直接提供能量【答案】B【解析】【分析】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
基团组成的。核糖是一种五碳糖,腺嘌呤是一种含氮碱基。核糖与腺嘌呤结合成的基团称腺苷。腺苷与3个磷酸基团组成腺苷三磷酸。3个磷酸基团中的一个磷酸基团连接在糖分子上,其余2个则相继连接在前一个磷酸基团上。连接2个磷酸基团之间的磷酸键稳定性较差,水解时可以释放出大量的
能量,被称为高能磷酸键,以“~”表示。【详解】A、ATP是由1个核糖、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的,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正确;B、ATP转化成ADP属于ATP水解,该过程释放能量而不是吸收能量,B错误;C、
在活细胞中,ATP广泛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溶胶等结构中,但含量很低,故ATP在细胞内的储存量很少,C正确;D、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故ATP能为肌细胞直接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B。19.乳酸乳球菌属于兼性
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培养乳酸乳球菌制作的食物,减轻了酸味,口感更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乳酸乳球菌的细胞B.乳酸乳球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和二氧化碳C.乳酸乳球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乳酸乳球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减少【答案】
D【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还原氢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
TP。2、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由于不同生物体中相关的酶不同,在植物细胞和酵母菌中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在动物细胞和乳酸菌中产生乳酸。【详解】
A、乳酸乳球菌属于兼性厌氧菌,葡萄糖作为乳酸乳球菌可利用的能源物质,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乳酸乳球菌细胞的,A错误;B、乳酸乳球菌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是乳酸,没有二氧化碳,B错误;C、乳酸乳球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没有线粒体,C错误;D、乳酸乳球菌在有氧的条件下会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条件下会
进行无氧呼吸,因此在有氧条件下无氧呼吸会被抑制,则其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减少,D正确。故选D。20.科研人员测定了油松、侧柏和连翘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三种树苗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时间相同B.12:
00左右光合速率降低,可能和气孔关闭有关C.16:00后,光照强度降低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D.在测定的时间段内,连翘的有机物积累最多【答案】A【解析】【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
强度最大,当温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
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详解】A、分析题图,侧柏和油松达到最大净光合速率的时间相同,均与连翘不同,A错误;B、12:00左右,温度升高,气孔部分关闭
,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光合速率降低,B正确;C、16:00后,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需要适宜的光照,光照强度降低导致净光合速率降低,C正确;D、有机物积累即净光合速率,分析题图可知,在测定的时间段内,连翘的有机物
积累最多,D正确。故选A。21.在“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中,观察到不同分裂期的细胞如下图箭头处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中染色体解旋形成染色质B.乙图所处时期利于观察染色体数量C.丙图中核DNA数目是乙细胞
的2倍D.实验中可观察到单个细胞依次经历甲→乙→丙的变化【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
)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形成染色体,A错误;B、图乙细胞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此时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B正确;C、丙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此时细胞的着丝粒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图乙细胞的2倍,但核DNA数目不变,与图乙细胞的核DNA含量相同,C错误;D、由于解离后的细胞已经死亡,因此不能观察到单个细胞依次经历甲→乙→丙的变化
,D错误。故选B。22.一个细胞周期(如图)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包括G1、S和G2期)和分裂期(M期),其中S期为DNA复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2期结束为一个新细胞周期的起点B.G1和G2期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一个细胞周期的大部
分时间处于M期D.M结束时子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增加一倍【答案】B【解析】【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为G1期、S期和G2期,其中G1期细胞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做准备;S期进行DN
A的复制;G2期细胞中进行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准备。(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末期结束为一个新细胞周期的起点,A错误;B、G1期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G2期合成分裂所需的蛋白质,B正确;C、由于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于分裂期(M期),所以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C错误;D、S期结束时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增加一倍,末期结束时
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减半,D错误。故选B。23.科研人员将拟南芥根段作为组织培养材料,在激素诱导下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发育为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激素诱导会改变根细胞的遗传物质B.愈伤组织细胞只能分化不能分裂C.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植物组织培养利于增
加拟南芥的多样性【答案】C【解析】【分析】愈伤组织是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分裂形成的,它是一团没有特定结构和功能并处于旺盛分裂状态的薄壁细胞,愈伤组织的形成过程中要进行避光处理,否则就不利于产生大量的愈伤组织,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影响着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而愈伤组织的细胞也具有
该植物全部的遗传信息,因此该细胞也具有全能性。【详解】A、激素诱导会影响基因的表达,但是不会改变根细胞的遗传物质,A错误;B、愈伤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既能分化也能分裂,B错误;C、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为其含有该物
种整套的遗传信息,C正确;D、植物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繁殖,不利于增加拟南芥的多样性,D错误。故选C。24.人的骨髓中有许多造血干细胞,这些造血干细胞()A.能分化形成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B.与受精卵具有相同的DNA信息
C.分化形成的细胞形态结构没有差异D.分化形成的细胞遗传信息完全不同【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
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详解】A、造血干细胞不能分化形成人体所有类型的细胞,只能分化成血细胞和免疫细胞,A错误;B、分化过程不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因此造血干细胞和受精卵具有相同的DNA信息,B正确;C、分化形成的细胞形态结构、功能都有差异,C错误;D、分化过程不改变细胞的遗传信息,D错误。故选B。25.下列关于人体衰老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多种酶的活性降低B.线粒体数量增加C.细胞呼吸明显加快D.细胞核体积变小【答案】A
【解析】【详解】细胞衰老会导致代谢减弱,酶的活性降低,线粒体数目减少,但是线粒体和细胞核的体积会增大,故选A。第二部分本部分共6题,共60分。26.黏蛋白肾病(MKD)是一种遗传病,患者细胞内M蛋白异常引起错误折叠蛋白堆积,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1)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首先以__
______为原料,通过________的方式合成多肽链,然后相继在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中进行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2)如图1所示,正常情况下,错误折叠蛋白会被含有T9受体的囊泡运输到溶酶体中被________水解,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由图2可知,T9受体会被异
常M蛋结合,难以分离,导致错误折叠蛋白降解过程受阻,表现为________。(3)细胞凋亡程度通常被用作MKD毒性强弱的指标,为研究新型药物B对MKD的治疗效果,利用某细胞进行实验,请选填下列字母到表格中,完善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和处理方法实验结果对照组1_____
___实验组细胞凋亡程度________对照组2a、d实验组________a.正常细胞b.MKD患者细胞c.药物Bd.生理盐水e.高于对照组1f.低于对照组1g.接近对照组2h.低于对照组2【答案】(1)①.氨基酸②.脱水缩合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2)①.(蛋白
)水解酶②.错误折叠的蛋白会堆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3)①.b、d②.f、g③.b、c【解析】【分析】1、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
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2、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均可使蛋
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生理活性。【小问1详解】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首先以氨基酸为原料,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合成多肽链,然后相继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进行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小问2详解】错误折叠蛋白会被含有T9受体的囊泡运输到溶酶体中被水解酶水解。由图2可知,T9受体会被异常M蛋白结
合,难以分离,导致错误折叠蛋白降解过程受阻,错误折叠的蛋白会堆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小问3详解】题干信息可知,蛋白肾病(MKD)患者细胞内M蛋白异常引起错误折叠蛋白堆积,导致细胞结构和功能异常。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新型药物B对MKD
的治疗效果。自变量为是否使用新型药物B,因变量为细胞凋亡程度。对照组2为a、d正常细胞和生理盐水,因此对照组1应为b、d:MKD患者细胞和生理盐水,实验组为b、c:MKD患者细胞和药物B。新型药物B对MKD有治疗效果,则实验结果为实验组细胞凋亡程度低于对照组1,接近对照组2,即
f、g。27.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自然界中常以有毒性的亚硒酸盐(SeO32-)等形式存在,某些微生物能将SeO32-还原为低毒性的单质硒。(1)由于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________性,SeO32-无法自由通
过,需要借助膜上的________进出细胞。(2)科研人员选用细菌H作为实验材料对硒的跨膜运输进行研究,实验设计及结果见下表。组号处理条件SeO32-的吸收速率(nmol/109个细胞)Ⅰ将细菌H放入液体培养基(对照)5Ⅱ将部分I组细菌放入含AgNO3(水
通道蛋白抑制1剂)的液体培养基中Ⅲ将部分I组细菌放入含2,4-DNP(细胞呼吸抑制剂)的液体培养基中4Ⅳ将部分I组细菌放入含亚硫酸盐(SO32-)的液体培养基中<0.5比较Ⅲ组和Ⅰ组,推测SeO32-主要以________方式进入细菌H。Ⅰ和Ⅳ组
结果表明________。(3)为验证水通道蛋白A在细菌H吸收SeO32-过程中功能,科学家对A基因进行改造,得到下图所示结果,推测A蛋白在细菌H吸收SeO32-中起着关键作用。作出此推测的依据是:________。(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研
究细菌的硒跨膜运输可能有何应用: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①.选择透过②.转运蛋白(2)①.协助扩散②.SO32-对SeO32-的跨膜运输具有抑制作用(3)A基因突变的细菌H(菌株2)的SeO32-吸收速率显著低于
正常的细菌H(菌株1);转入正常A基因的细菌H突变体(菌株3)完全恢复SeO32-吸收能力(高于菌株2,与菌株1接近)(4)实现高硒环境的硒生物修复(环境硒污染的处理)/实现硒元素回收利用/提高细菌对硒的吸收和生物转化能力【解析
】【分析】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磷脂双分子层外部(头部)是亲水的,内部(尾部)是疏水的。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过性。【小问1详解】细胞膜的功能特点为具有选择透
过性,故由于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SeO32-无法自由通过,需要借助膜上的转运蛋白进出细胞。【小问2详解】细胞呼吸抑制剂会抑制细胞的呼吸作用,减少能量的供应,比较Ⅲ组和Ⅰ组,加入细胞呼吸抑制剂的实验组的SeO32-的吸收速率与对照组的吸收速率差别不大,基
本相等,说明SeO32-吸收不消耗能量,不过其带电的荷,需要膜上转运蛋白的协助,为协助扩散。Ⅳ组的处理是将部分I组细菌放入含亚硫酸盐(SO32-)的液体培养基中,结果SeO32-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Ⅰ和Ⅳ组结果表明SO32
-对SeO32-的跨膜运输具有抑制作用。【小问3详解】分析题图:A基因突变的细菌H(菌株2)的SeO32-吸收速率显著低于正常的细菌H(菌株1);转入正常A基因的细菌H突变体(菌株3)完全恢复SeO32-吸收能力(高于菌株2,与菌株1接近),故推测A蛋白在细菌H吸收SeO32-中
起着关键作用。【小问4详解】综合上述实验结果,研究细菌的硒跨膜运输可能可以实现高硒环境的硒生物修复(环境硒污染的处理);实现硒元素回收利用;提高细菌对硒的吸收和生物转化能力。28.光照充足时,病毒S感染玉米叶片,导致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进而发生一系列反应使玉米细胞凋亡,引起
叶片黄斑,其原理如下图所示。(1)叶绿体通过________作用将CO2转化为糖。据图可知,叶绿体也可以合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________。(2)已知P酶磷酸化程度降低可提高自身酶的活性。据图分析,被病毒S感染
后,玉米叶肉细胞内P酶磷酸化程度会________(“上升”、“下降”或“不变”)。除受病毒感染影响外,P酶的活性还受到________等环境因素的影响。(3)结合图文分析,除上述过程外,病毒S还促进________
,苹果酸进入线粒体,最终导致产生过量活性氧并诱发细胞凋亡。(4)有人推测叶肉细胞中的苹果酸过量会导致叶绿体受损,进而引发叶片黄斑。请设计实验证明这一推测(写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及实验观测指标即可)。实验
组:________。对照组:________。检测指标:________。【答案】(1)①.光合②.丙酮酸(2)①.下降②.温度和pH(3)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转化成苹果酸,导致苹果酸积累(4)①.实验组:(过量)苹果酸处理玉米叶肉细胞②.对照组:正常的玉米叶肉细胞③.检测指标
:显微镜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形态结构、观察叶片黄斑情况【解析】【分析】1、细胞分析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第一个阶段是,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
2分子的丙酮酸,产生少量的[H],并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第三个阶段是,上述两个阶段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2、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
碳反应。光反应场所类囊体膜,碳反应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小问1详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H],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分析题图可知,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糖,据图可知,叶绿体也可以合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丙酮酸。【小问2详解】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有温度、pH、激活剂、抑制剂等;题干信息:病毒S感染玉米叶片,导致细胞产生大量活性氧,进而发生一系列反应使玉米细胞凋亡,引起叶片黄斑,结合题图可知,被病毒S感染后,玉米叶肉细胞内P酶磷酸化程度会下降。除
受病毒感染影响外,P酶的活性还受到温度和pH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小问3详解】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分析题图可知,病毒S会促进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丙酮酸转化成苹果酸,导致苹果酸积累,苹果酸进入线粒体,最终导致产生过量活性氧并诱发细胞凋亡。【小问4详解】实
验应该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等。实验目的为验证叶肉细胞中的苹果酸过量会导致叶绿体受损,进而引发叶片黄斑。实验设计思路为:分别设置实验组,苹果酸处理玉米叶肉细胞;对照组,正常的玉米
叶肉细胞;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检测:显微镜观察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形态结构、观察叶片黄斑情况;实验结论:实验组叶绿体受损且出现黄斑。对照组叶绿体完好无损且无黄斑,则验证了叶肉细胞中的苹果酸过量会导致叶绿体受损,进而引发叶片黄斑。29.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对于提
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意义。科研人员发现,植物气孔的开闭变化可以影响光合作用效率,且该过程受到光照强度的影响。(1)气孔的开闭,可以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反应,进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植物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CO2,在酶的作用CO2下与C5
结合的过程,称作________。除CO2外,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___(请写出两项)。(2)科研人员测定了野生型、气孔突变体1和气孔突变体2的气孔开放程度(用气孔导度表示)和CO2同化率,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①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1和突变体2气孔开放程度的变化是
________。②图1结果说明,一段时间内,提高气孔导度能________。(3)自然条件下光照强度是波动的。研究人员在重复波动的光照强度下进一步实验,结果如图2。①据图可知,在重复波动光的强光阶段,________。②在重复波动光的弱光阶
段,突变体气孔导度________野生型,但CO2同化率________野生型,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答案】(1)①.暗②.CO2的固定③.光照强度和温度(2)①.气孔开放较快且开放程度大②.提高CO2同化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
率(3)①.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和CO2同化率均高于野生型②.高于③.接近于④.弱光下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而不是CO2浓度【解析】【分析】1、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
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2、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有没有光都能进行,这林阶段叫作暗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的。在这一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糖类。绿叶通过气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C5(一种五碳
化合物)结合,这个过程称作CO2的固定。一分子的CO2被固定后,很快形成两个C3分子。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随后,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经过
一系列变化,又形成C5。这些C5又可以参与CO2的固定。这样,暗反应阶段就形成从C5到C3再到C5的循环,可以源源不断地进行下去,因此暗反应过程也称作卡尔文循环。【小问1详解】气孔关闭,会减少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二氧化碳的固定过程;绿叶通过气
孔从外界吸收的CO2,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与C5(一种五碳化合物)结合,这个过程称作CO2的固定;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水、无机盐等。【小问2详解】据图1分析可知,一段时间内光照强度是不变的,突变体1和突变体2气
孔导度都比野生型的大,且随时间推移增加的幅度都比野生型的快;另外在CO2同化率曲线图中突变体1和突变体2的CO2同化率都比野生型的大,所以说一段时间内,提高气孔导度能提高CO2同化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小问3详解】据图2分析可知,在重
复波动的光照强度下进一步实验,在重复波动光的强光阶段,突变体1和突变体2的气孔导度曲线均在野生型之上,说明突变体气孔导度高于野生型;在重复波动光的弱光阶段,突变体1和突变体2气孔导度都比野生型的高,但CO2同化率曲线突变体1和突变体2与野生型曲线几乎重叠,几乎没有区别,这说明在光
照强度弱光阶段,CO2浓度不是限制因素,光照强度才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30.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动植物跨界医疗,衰老细胞重回青春细胞合成代谢是维持细胞正常功能的关键过程。合成代谢指的是利用细胞内的能量和
电子供体,将小分子物质合成为生命所需的氨基酸、核苷酸等组分,其中包括ATP和NADPH。一旦合成代谢的供能出现障碍,细胞就难以正常运转并开始衰老。借助植物的类囊体“光合作用”增强动物细胞的合成代谢的关键挑战,在于避免移植带来的免疫
排斥。体内的巨噬细胞会将它们视作异物清理,即使一些类囊体侥幸进入细胞,细胞内的溶酶体也能通过吞噬作用将它们降解。研究团队使用动物自身的细胞膜来包裹类囊体,借助这层伪装,类囊体就能成功“骗”过细胞,顺利抵达细胞内部。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退变、老化,主要原因是ATP、NADPH
的耗竭导致细胞内合成代谢受损,胶原蛋白、蛋白聚糖等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减少。为了恢复软骨细胞的功能,研究团队利用小鼠的软骨细胞膜封装类囊体,并注射到软骨受损的部位。当外部光透过小鼠皮肤到达软骨细胞内部,类囊体开始运转。研
究团队观察到小鼠的关节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在数十亿年的生命演化历程中,动物界与植物界早早分开,如同有一道鸿沟阻隔。但现在,科学家们从存在了数十亿年的植物生存机制中找到了治疗人类疾病的全新策略。(1)动植物细胞生成ATP的途径有:________。(2)类囊体成功进入靶细胞内的原因是动物自身细
胞膜表面的________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通过________方式成功进入。(3)据文中信息解释注射类囊体小鼠关节恢复健康的原因:________。(4)请设计实验,证明类囊体可顺利抵达细胞内部需要软骨细
胞膜封装。________。【答案】(1)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呼吸(2)①.糖蛋白②.胞吞(3)软骨细胞膜包裹类囊体,避免免疫排斥及被溶酶体降解;光照刺激后软骨细胞内的ATP和NADPH水平显著提升,细胞的胶原蛋白、蛋白聚糖等胞外基
质蛋白的合成得到恢复(4)补充一组实验,未包裹细胞膜的类囊体注射到软骨受损部位,检测类囊体是否出现在细胞内部【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氧和H+,氧直接以氧分子的形式释放出去,
H+与氧化型辅酶Ⅱ(NADP+)结合,形成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还原型辅酶Ⅱ作为活泼的还原剂,参与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同时也储存部分能量供暗反应阶段利用;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提供能量促使ADP
与Pi反应形成ATP。2、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在特定酶的作用下,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三碳化合物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
原的三碳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糖类;另一些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三碳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又形成五碳化合物。【小问1详解】ATP是细胞中的直接能源物质,其在生物体内的合成途径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即生物体内合成ATP的过程包括植物细胞光合作用的光反
应阶段、动、植物细胞的细胞呼吸。【小问2详解】结合题意可知,类囊体成功进入靶细胞内的原因是实验中使用动物自身的细胞膜来包裹类囊体,且动物自身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可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从而通过胞吞方式成功进入,进
而可以对后续的研究进行有效的开展。【小问3详解】图中信息显示,软骨细胞膜包裹类囊体,避免免疫排斥及被溶酶体降解;光照刺激后软骨细胞内的ATP和NADPH水平显著提升,即细胞内发生的合成代谢的得以恢复,因而细胞的胶原蛋白、蛋白聚
糖等胞外基质蛋白的合成得到恢复,使得小鼠关节恢复健康。【小问4详解】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类囊体可顺利抵达细胞内部需要软骨细胞膜封装,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类囊体是否被软骨细胞膜封装,因变量为类囊体是否完整在靶细胞中存在,因此本实验的设计为,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组实验
,据此操作为:用未包裹细胞膜的类囊体注射到软骨受损部位,检测类囊体是否出现在细胞内部,则该实验的结果应该是无法在靶细胞中检测到类囊体,则可证明上述结论。31.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偶尔会发生断裂,形成微小的DNA
片段,这种现象被称为染色体碎裂。染色体碎裂的现象经常在癌细胞中发生。(1)科研人员用药物A处理动物细胞,并观察其有丝分裂的过程,结果如图1所示。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此时________分离,在________
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药物A作用下部分染色体的移动出现滞后,“滞后”染色体进入到其中一个子细胞中,并发生染色体碎裂。(2)进一步研究发现,染色体碎裂后,分散在各处的DNA片段可由蛋白质复合物X拼接在一
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拼接可能是随机的,其产物与原染色体上正常DNA的________不同,导致其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能引发或加剧癌症的发生。(3)科研人员用药物A和蛋白质复合物X的降解剂D处理细胞,实验结果显示,________。推测蛋白质复合物X对DNA的拼接有利
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答案】(1)①.后②.姐妹染色单体③.纺锤丝(2)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排序(3)单独使用药物A和降解剂D处理,癌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药物A和降解剂D同时处理会使癌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染色体的复制,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4)后期:着丝粒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小问1详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b图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
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结果是细胞的两极各有一套染色体。【小问2详解】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染色体碎裂后,分散在各处的DNA片段可由蛋白质复合物X拼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种拼接可能是随机的,其产物与原染色体上正
常DNA的碱基排序(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导致其遗传信息发生改变,可能引发或加剧癌症的发生。【小问3详解】用药物A和蛋白质复合物X的降解剂D处理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单独使用药物A和降解剂D处理,癌细胞百分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药物A和降解剂D同时处理会使癌细胞百分率显著降低。推测蛋白质
复合物X对DNA的拼接有利于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