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1.2《五代史伶官传序》课件35张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pptx,共(23)页,758.85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85a127bc5255aea427dd56c581baa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伶官传序欧阳修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重点实词、虚词及各种文言现象,疏通文章大意。2.理解作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庐陵人。宋仁宗天圣八年进士及第。晚年历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职,卒谥文忠。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靡中叶文坛领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
”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作者介绍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伶官传》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
”,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解题yānqìchóunìlíngchéngnángshǐshèng燕王契丹
仇雠所溺伶人矢盛衰盛以锦囊正音1.找出文章的论点和论据、结论。2.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为什么主人公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原所以
人事其与“天命”相对,指政治上的得失推究其根本…的原因代词,指庄宗第一段: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立论的根据是什么?2024/10/29论点:论据:盛衰之理,岂非人事举庄宗为例,原其得与失例证法世言晋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
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乃凯旋而纳之。之以与其乃于从事以以*扶持,建立取独拿给表祈使语气,“应当、一定”
你的在泛指一般属官用,状后用锦囊盛用,状后第二段分析第二段承上叙事,详叙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支箭,次写晋王遗命,再写庄宗藏这三支箭。第二层写庄宗执行遗命,出师征战,以三支箭励志,大功告成后,“还三失
于先王”。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方以函及夜东至于何其抑本自兴亡以系当捆绑用名做动,用木匣子装把,此句是状语后置句等到名做状,在夜间名做状,向东达到某种程度,“以至于”多么或者推究由使…兴盛使…灭亡第三段分析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之理,阐明中心论点。引用-《尚
书》中的话,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对庄宗的“成败之迹"作了理论的概括。庄宗得天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而失天下只有三年,作者认为庄宗的“盛”是由于什么原因,“衰”又是由于什么原因呢?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明确:“盛”——“忧劳可以兴国”“衰”——“逸豫
可以亡身”。盛衰之理,岂非人事哉盛得难衰:失易时间事件结论教训908年(23岁)受命继志系燕父子忧劳可以兴国函梁君臣之首身死国灭逸豫可以亡身912年(27岁)923年(38岁)926年(41岁)15年3年?第二、三段讲了庄宗什么事,从事件中得出什么结论?对比法17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
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要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时代背景:写作意图: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欧阳修想通过评述五代时期因伶官受宠而乱政的史实,借古讽今
,讽谏当时北宋王朝的执政者要以史为鉴。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举故方其为于于忽微独莫所以当所有的没有人代
词,他表被动从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表被动,此句是被动句只是围困第四段分析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作者用“故”字承接上文,再论庄宗盛衰,得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2
.首先,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经作了详细的叙述,不必重复。其次,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于伶官所引起,作者借古讽今,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希望北宋统治者励精图治。1.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
哉!论据: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结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21翻译练习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句式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推究庄宗取得天下,与他失去天下的原因,就
可以明白这道理了。2.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请下那三只箭,用锦囊装着,背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223.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当他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先王的灵座前,把报仇
成功的消息告诉先王时。4.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
人事呢?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积累起来的,人的才智勇气往往被他溺爱的事物困扰,难道只是因为溺爱伶人才如此吗?伶官传序总起:提出论题盛衰之理,是天命也是人事分说:正面叙说后唐庄宗得天下忧劳可以兴国分说:反面叙说后唐庄宗失天下逸
豫可以亡身总结:得出教训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启示做事要居安思危,谨小慎微,防微杜渐小心玩物丧志,不要满足于表面的虚荣论证结构文章主旨◼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王朝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千古名句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