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古诗选择题满分攻略:找准客观题八大挖掘点(答题术语+习题专练)-2022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提分培优专用(术语+专练)(原卷版)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0 页
  • 大小 59.012 KB
  • 2025-02-0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03  古诗选择题满分攻略:找准客观题八大挖掘点(答题术语+习题专练)-2022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提分培优专用(术语+专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03  古诗选择题满分攻略:找准客观题八大挖掘点(答题术语+习题专练)-2022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提分培优专用(术语+专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03  古诗选择题满分攻略:找准客观题八大挖掘点(答题术语+习题专练)-2022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提分培优专用(术语+专练)(原卷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3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0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03 古诗选择题满分攻略:找准客观题八大挖掘点(答题术语+习题专练)-2022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提分培优专用(术语+专练)(原卷版).docx,共(10)页,59.012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8018a0a0f1801aa476082bcb099647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3古诗选择题满分攻略:找准客观题八大挖掘点选择题(4选1)这一命题形式在注重扩大考点覆盖面的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表达技巧判断错误和诗人观点态度理解错误是选择题的高频设误点,侧重对诗句意思的准确理解,特别是对诗句中关键词的理解是近几年的命题新趋势。选择题和主

观题只是题型的区别,考查内容和角度没有变化。因此,答题时考生只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找到选项的设误点,仔细分析,认真比对,就可以顺利作答。一、练通题型——古代诗歌客观题八大挖掘点1、客观题考查点还是在“八大”方面:2、巧识客观选择题所设“陷阱”:常见的陷阱通常集中在诗歌鉴

赏的意象、意境、语言、手法、情感、主题以及文化常识等几个要素上。设误类型:曲解诗意、意象不合、意境不合、情感不合、不明手法、主题不合等。命题方式设误角度应对策略命题人对全诗或是某一联、某一句所表现的形象、营造的意境作出描述,要求考生判断正误形象、意境特点概括不当①逐一比

对见到试题中对形象、意境、语言、情感的分析以后,要把其分析分成不同的语意单位,一一与诗句对应着比较,看哪部分的分析正确,哪部分的分析错误。涉及全诗的,还需要对全诗的内容作认真分析,以便与选项的内容进行对照。②综合比较

选项与选项进行比较,根据排除法确定符合要求的答案。命题人从表达技巧角度对诗句或词语进行赏析,要求考生判断赏析是否正确表达技巧确认不准确和效果分析不当(词句理解)命题人把诗句意思或诗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

断正误语言鉴赏不当(语言特点)命题人对诗歌语言特点作出解说,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命题人对全诗或诗的某一句、某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作出判断,要求考生判断正误情感分析不当挖掘点一词句含意命题人把诗(词)句意思或诗(词)句中某个词语的意思予以解说,要求考生判断正误。[边练边悟1](2019·全国

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2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许道宁:北宋画家。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选项选项表述分析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

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挖掘点二表现手法命题人从表现手法角度对诗(词)句或词语进行赏析,要求考生判断

赏析是否正确。[边练边悟2](2015·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②。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

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④。【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②蒉:

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④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

是()(3分)选项选项表述分析3A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B商声寥亮羽声苦,江天寂历江枫秋。(刘长卿《听笛歌留别郑协律》)C蜂簇野花吟细韵,蝉移高柳迸残声。(韦庄《听赵秀

才弹琴》)D寒敲白玉声偏婉,暖逼黄莺语自娇。(王仁裕《荆南席上咏胡琴妓》)挖掘点三诗歌情感命题人对全诗(词)或诗(词)的某一句、某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做出判断,要求考生判断正误。[边练边悟3](2014·北京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

成题目。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②禁:消受。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项是()(4分

)选项选项表述分析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B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D花气上

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E韦曲杜陵文物尽,眼中多少可儿坟。(清·王象巽《游曲江》)挖掘点四语言特点命题人对诗歌语言特点做出解说,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边练边悟4](上海卷改编)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题目。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4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注]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觉:醒。下面对本诗的分析是否正确:________(2分)本诗语言浅显

平实,给读者清新自然之感。挖掘点五诗歌意境命题人对全诗(词)或是某一句、某一联所营造的意境做出描述,要求考生判断正误。[边练边悟5](北京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注]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

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师伯浑:陆游的友人。下面对本词的分析是否正确:________(2分)作者通过“雪晓”“寒灯”“断漏”“月斜”等意

象,写出了清冷的意境。挖掘点六艺术效果命题人对诗歌语言或手法所产生的艺术效果进行赏析评定,要求考生判断其正误。[边练边悟6](北京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目。示秬秸[注]张耒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

,示秬、秸。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注】秬秸:张耒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太常寺少卿。下面对本诗的分析是否正确:

________(2分)“歌一声”,是说卖饼儿沿街呼卖时有腔有调,生动形象并富于童趣。挖掘点七诗歌常识命题人对诗歌有关常识进行判断,要求考生判断正误,或者让考生做出选择。[边练边悟7](2014·上海卷)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题目。镜湖女5[南宋]陆游湖中居

人事舟楫,家家以舟作生业。女儿妆面花样红,小伞翻翻乱荷叶。日暮归来月色新,菱歌缥缈泛烟津。到家更约西邻女,明日湖桥看赛神。从体裁上看,本作品属于()(3分)选项选项表述分析A古体诗B近体诗C歌行D诗余挖掘点八文学常识命题人对文学常识进行判断,要求考生判断正误,或者让考生做出选择

。[边练边悟8](2017·全国卷Ⅲ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

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请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________(2分)《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

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二、解题技法——“三步法”“五着眼”“一歌诀”快准解题(一)三步法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认真审读题干,弄清楚题目要求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题干上有没有关涉诗歌具体要素的关键词;选项的信息切分,信息点与四要素

(内容、主题、结构和语言)及相关艺术手法的对应。细读四个选项,对每个选项做信息切分的勾画圈点,把勾画出的词语与四要素进行对应分析。6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1)逐一比对。将选项与对应的诗句逐一比对,结合学过的

诗歌鉴赏的相关知识,找出选项中的确切根据或确切错误点。(2)综合比对。把选项与选项进行综合比对,根据排除法,确定对的选项或错的选项,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案。第三步: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对四个选项要有整体意识,比如在对D项做判断时,要联系A、B、C三项理解、判断;还要用好

排除法。(二)五着眼着眼词语命题防止“望文生义”,如2017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阅读客观题第15题的C项着眼景物命题防止“错置时间、季节”,如2016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阅读客观题第15题的A项着眼句意命题防止“以偏概全”“表面肤浅”,如2017

年高考全国卷Ⅱ诗歌阅读客观题B项、D项着眼事件命题防止“张冠李戴”着眼手法命题防止“错置名称”,如2012年高考北京卷诗歌阅读客观题第10题①小题的C项(三)答题模式歌读懂诗歌是关键,主客变化不离宗。审清题目明要求

,细读选项画要点。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典例演示](2020·长春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郡斋①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节选)韦应物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

复满堂。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理会②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注】①郡斋:指苏州刺史韦应物官署中的斋舍。②理会:通达事理。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7第一步:审清题目明要求,细读选项画要点第二步:运用知识做判断,对照诗句细分析第三步:正选排除巧妙用,确保选项得满分对应的诗

歌内容分析推断A.首二句描写郡斋兵卫森严,宴寝凝香,突出刺史的尊贵和威严,但这并非骄矜自夸,而是下文“自惭”的缘由。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这两句描写卫士的画戟排列如森林,内室满是燃香的芬芳,写出了刺史的尊贵

和威严,结合后文“自惭”诗句来看,不是自夸,而是揭示“自惭”的原因D项“宠辱皆忘的态度”说法有误,“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闲适的情趣”分析错误。答案选D。如不能明确答案,可以运用排除法B.“海上”以下四句续写宴会环境以及宴前心绪,虽然宴集逢雨,但因池

阁清凉,风景如画,又因久病初愈,诗人欣喜轻松。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这几句的意思是:海上忽然间起了风雨,池阁变得适意而清凉。烦热和疾病都已消散,更有嘉宾坐满在高堂。写出了宴会环境及自己久病初愈的欣喜轻松心情C.最后两句诗人表示要学会通达事理、乐天知命,这样才能从是非纷纭中

超脱出来,从而达到忘我的境界。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结合注释,知道“理会”指通达事理,再结合“遣”“忘”等字词,基本就理解了这两句诗的内容:通晓自然之理能分辨是非,天性通达就物我两忘D.选章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相间,既体现诗人宠辱皆忘的态度,

也通过对聚会场景的详细描述,写出闲适的情趣。全诗内容“选章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相间”说法是对的,如“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是描写,“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是叙述,“自惭居处崇,8未睹斯民康。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是抒情、议论。本诗表现

了作者居安思困的襟怀[典例](2020·新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赠赵伯鱼(节选)韩驹①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注】①韩驹(?~1135),字

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

诗坛后辈。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

的意义。[尝试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跟踪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惠州改前韵[宋]苏轼九十日春都过了,贪忙何处追游。三分春色一分愁

。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我与使君①皆白首,休夸少年风流。佳人斜倚合江楼②。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注】①使君:时任惠州知州詹范。②合江楼:作者被贬初至惠州时所居之所,在惠州东门,因东西二江汇合于此得名。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上片“三分春

色一分愁”化用了叶道卿《贺圣词》词:“三分春色,二分愁闷,一分风雨”而言春暮人愁。B.“雨翻榆荚阵,风转柳花球”两句中,“翻”“转”用得巧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暮春时节,榆荚被雨打得零落,柳絮被风吹散的画面。9C.下片“水光都眼净,山色总眉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山水被赋予人的动作和情感,使词更

富有感染力。D.本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风格含蓄隽永,婉转缠绵,是豪放派诗人苏轼少有的婉约诗作。2.(2020·广东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八声甘州陪庾幕诸公游灵岩吴文英①渺空烟四远,是何

年、青天坠长星②?幻苍崖云树,名娃③金屋,残霸④宫城。箭径酸风⑤射眼,腻水染花腥。时靸双鸳响⑥,廊叶秋声。宫里吴王沉醉,倩五湖倦客⑦,独钓醒醒。问苍波无语,华发奈山青。水涵空、阑干高处,送乱鸦、斜日落渔汀。连呼酒,上琴台去,秋与云平。【注】①吴文英

:南宋词人,一生未第。②长星:古星名。类似彗星,有长形光芒。③名娃:西施。④残霸:吴王夫差。⑤酸风:刺骨的寒风。⑥时靸双鸳响:相传吴王筑响廊,西施穿着木屐绕廊而行,发出响声。⑦五湖倦客:指范蠡。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泛舟五湖。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上片前三句从空间入笔,描绘天空辽阔浩渺之景;从时间着笔,感慨不知何时青天坠落的长星幻化出灵岩山。B.“腻水染花腥”,写宫女的脂粉流入河水,使夹岸的花沾染了香味。“腻水”语出杜牧的“渭流涨腻,弃脂水也”。C.吴王沉醉酒色,

范蠡清醒身退,二者形成对比,隐含了对时政的讽喻,也表达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D.词人登临灵岩山,凭吊吴宫古迹。上片侧重对古迹的描写,下片转入对古事的评论,抒发了历史兴亡之慨。3.(2020·武汉调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刘克

庄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千百年传吾辈语,二三子系斯文脉。听王郎一曲玉箫声,凄金石。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笑而今拙宦,他年遗直②。只愿常留相见面,未宜轻屈平生膝。有狂谈欲吐且休休,惊邻壁。【注】①王实之、郑伯昌,

均是词人的好友。三人是福建同乡,都有救国匡时的志向,因坚持正直操守而被罢职闲居家乡。淳祐八年三月,郑伯昌被征召至朝廷为官,他坚辞不起,改派为“近畿”(京城附近)地方官。此词乃词人于送行时和王实之韵之作。②遗直:指直道10而行,有古之遗风。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A.词之开篇气象宏大,词人借狂风骤雨、江面迷离之势烘托友人此去风雨兼程的坚定以及离别之际惺惺相惜的依依离情。B.“烦问讯、冥鸿高士,钓鳌词客”言明临行前词人对友人的信任与嘱托,嘱托友人拜访问讯位高

权重之人以发挥自己的高才雄略,并实现济世的使命。C.“晞发处,怡山碧;垂钓处,沧溟白”描绘出自然界的诸多色彩,更表现了词人与友人闲居时期洒脱放浪的情趣,衬托出他们高洁的志向和行止。D.这首送别词一扫“彷徨歧路,儿女沾巾”的俗态,既洋溢着个人情谊,更歌颂了高尚的志

向,寄托了宏大的抱负。4.(2020·兰州市高三诊断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注】①此诗是诗人得悉均州的武钜收复西京

洛阳的捷报而作。当时武钜知均州,故诗人称其武均州。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皇帝陵墓在洛阳。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钜收复西京的壮举,感

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人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传

布,彰显出诗人的信心。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85618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