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练 15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1 页
  • 大小 976.052 KB
  • 2024-10-10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课时练 1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时练 15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课时练 15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8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4.00 元
/ 11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5.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课时练 15.docx,共(11)页,976.052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7b3d8db5e42a2155d29b0d21864b64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练15发达的古代农业与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狂刷小题·分层练————————————[基础·达标练]1.[2023·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摸底]商代已能酿造不同种类的酒,有用稻造的酒,有用黑黍造的酒;殷墟墓葬中,有很多酒器。这

反映了商代()A.农业生产力发展B.贵族奢靡的生活C.已经使用铁农具D.后世作物已具备2.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社会小农生产结构系列简单,即使没有多少纵向(诸如国家和地方行政资助)和横向(诸如与其他劳动者的联合)的支持,也可以在封闭的系统内自我扩张。”“自我扩张”是指传统小农经济()A.看重生产

规模的扩大B.侧重社会分工的加强C.重视生产工具的改进D.注重精耕细作的落实3.[2023·桂林市、崇左市调研]右图为成都出土的东汉薅秧画像砖拓片。画像中左图为薅秧,两个农夫手扶竹杖用脚将杂草踩入泥中;右图为耕作,两农夫高举尖嘴锄,奋力农作。该文物图片可反映()A.精耕细

作的农业传统B.土地所有权属的变化C.铁制农具的普遍推广D.刀耕火种方式的延续4.[2023·陕西省商洛市模拟]如图所示是四川省邛崃出土的东汉制盐画像砖。画面底部有一口盐井,其上井架高耸,两层高的木架上每层站立两人,他们正在利用井架上的滑轮装置,用木桶从井里提取卤水。井架右侧有一个方形

大容器,里面装着卤水。容器和一旁的灶房之间,还有一根管道相连。在灶房里,有人正在煮卤。该场景反映了东汉蜀地()A.制盐技术的领先性B.民营手工业的生产状态C.手工制造业的状况D.商品经济逐渐走向繁荣5.《汉书》中言:“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史记》中载:“蜀地卓氏,使用奴僮千人,即铁山

鼓铸。”《盐铁论》中言:“往者豪强大家,采铁石鼓铸、煮海为盐,一家聚众至千余人。”由此可见,此时()A.盐铁皆为豪强所垄断B.抑商政策已形同虚设C.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D.官营手工业规模宏大6.[2023·陕西省汉中市模拟]下

表为唐代天宝年间和北宋初年全国户数统计表。表中呈现的变化()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唐天宝年间54.5%45.5%北宋初年40.1%59.9%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B.推动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C.说明北宋初年北方战争频繁D.导致宋代政治中心南移7.北宋初年

,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占总人口的40%,到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赋役的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也就相应上升了。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赋役和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B.社会商品经

济的发展C.政府推行不抑兼并政策D.土地流动不断加强8.[2023·云南省昆明一中检测]清代湖南耕地面积情况表()年份1685年1724年1766年1812年耕地面积13892400亩31256100亩34396500亩31304200亩清代湖南耕地面积的总体

变化趋势说明()A.全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B.农业生产区域格局发生变化C.玉米广泛引种推动垦荒运动D.湖田区域改造取得成效显著[高考·适应练]9.[2021·山东卷,3]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

时期10.[2021·湖南卷,3]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据此可知,西晋至唐()A.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田制改革目的是

开发土地11.[2021·湖南卷,5]宋孝宗时绍兴府赈灾,有人户状告“检放秋苗不尽不实”。朱熹受命调查后发现确实存在不实,但是当时田土大多已经种麦,没有稻根可据以核查受灾面积。这反映了()A.绍兴府行政效率低下B.理学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C.宋代赈灾方式不合

理D.绍兴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12.[2021·湖北卷,5]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

始南移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13.[2021·广东卷,1]今河南平顶山应国墓地、陕西长安张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处出土了一批具有长江中下游风格的西周青铜器。这说明西周时期()A.中原文化向周边传播B.各诸侯国维护周礼C.宗法制度分

崩离析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14.[2020·天津卷,1]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A.可以进行交

易买卖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15.[2020·全国卷Ⅲ,25]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

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16.[2020·江苏卷,5]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

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17.[2020·全国卷Ⅰ,26]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

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18

.[2020·江苏卷,1]近年江西新干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农具,有犁、耜、斧、铲、镰等,种类较为齐全。某些类型的农具还是首次发现,更无使用之痕。不少农具铸有云纹、兽面纹、蝉纹等具有神秘意义的纹饰,绝非一般农具所能铸刻。这反映出()A.青铜农具最早

出现于江西新干B.成套青铜农具有利于精耕细作C.青铜农具基本不用于农业生产D.全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19.[2020·全国卷Ⅱ,27]明代官营手工业实行工匠制度,生产官府所需物资。明中叶后,官府往往直接向匠

户征收银两而不征用其生产的产品,此现象持续增多。这反映了()A.白银已取代其他货币B.雇佣劳动成为主要用工方式C.民营手工业发展受挫D.官营手工业的地位遭到削弱20.[2019·全国卷Ⅰ,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

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素能·培优练]21.[2023·四川省南充市适应考]韩桓惠王因

惧秦,遂派水工郑国入秦,献策修渠,藉此耗秦人力资财,削弱秦国军队,后阴谋败露,秦王要杀郑国。郑国说:“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秦王嬴政认为有理,仍用郑国,渠得以建成。这表明当时()A.郑国为人奸诈狡猾B.铁制生产工具已经普及C.韩国国力有限D.郑

国渠发挥了巨大作用22.[2023·山西省晋中市调研]下表内容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社会状况的历史记载,其反映的共同主题为()记载出处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假亦谓贫人赁富人之田也)《汉书·食货志》占垦草田数百顷,颇有民

所假少府陂泽。(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汉书·孙宝传》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汉书·陈汤传》年过四十,乃归供养,假田播植,以娱朝夕。《后汉书·郑玄传》A.土地兼并的加剧B.租佃关系的存在C.阶级矛盾的激化D.田庄势力的强大23.[202

3·东北三省四市模拟]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所记青铜合金成分表,据材料可知当时()类别原文铜锡铜%锡%钟鼎之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6/71/785.7114.29斧斤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5/61/683.3316.67戈戢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4/51/

580.0020.00大刃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3/41/475.0025.00削杀之矢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5/72/771.4328.57鉴燧之齐金锡半1/21/250.0050.00A.中国金属冶炼处于世界领先地位B.青铜制造是最重要的手工业行业C.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较高水

平D.“工商食官”政策受到重大冲击24.两宋农书数量最多的是两浙路,其次为福建路,两浙路23本(占宋代农书数量的16.31%)农书中有12本都是关于花卉的,福建路19本(占宋代农书数量的13.48%)农书中有14本都是关于植茶的。这反

映出宋代()A.农业科技发展超越了前代B.农业种植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C.闽浙地区成为经济的中心D.传统的自然经济结构受到冲击————————————课时测评·提能力————————————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8分)1.[2023·合肥市检测]春秋末年,晋国赵氏宣布不管是生产奴隶还是家庭奴隶,只要立了战功,就可以成为自由民。同时实行“旧田半税,新田不税”的政策。这些做法()A.有利于新生产关系的发展B.直接造成三家分晋的局面C.说明当时社会的纷争不

断D.体现宗法制度的全面崩溃2.下表为公元2~146年登记的人口(依据《汉书》与《后汉书》整理)()时期年份(公元)户数口数前汉21236647057671400后汉574279634210078201059237112532562291469

34822747566772由此可见,这一时期()A.小农经济特征明显B.户口统计详尽准确C.社会经济迅速发展D.税收只以户为单位3.[2023·贵阳市适应考]汉武帝时“天下奢靡趋末,百姓多离农田”,“趋末”现象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多数农民从

事小商小贩“以末补农”,还有许多农民外出为“庸(佣)”。这反映了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没有切实执行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C.社会奢侈浪费风气日益浓厚D.四民分业结构趋于稳定4.[2023·全国百强名校联考]南北朝末期曾出现过大规模的灭佛现象,如北周灭北齐后,

周武帝尽灭齐境佛教,结果“五众释门减三百万,皆复还归编户(非编户不纳粮交税),僧寺所占民田,悉数归还,三宝福财,簿录入官,民役稍稀,租调年增,兵师日盛……”材料从本质上说明()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得以重新确

立B.封建土地兼并现象得到根本解决C.不同力量对劳动力争夺趋向激烈D.南北朝时期的人身依附有所松动5.[2023·燕博园测试]元祐二年(1087年),官员王岩叟在奏章中指出,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末收获间,借贷赒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反映了当时()A.农

民获得了人身的自由B.政府重视民生问题C.政府基层管理能力弱化D.封建隶属关系削弱6.《秦律杂抄》记载,秦朝对官营手工业产品要进行年度评比考查,如果考查时被评为下等,罚工师一甲,罚丞、曹长各二甲;若连续三年被评为下等,则要加倍惩

罚。这一记载说明秦朝()A.严格要求产品质量B.贯彻抑商政策C.手工业者地位低下D.经济法律严苛7.隋唐五代时期的行会,大体上每行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有公推的“长老”,负责行业内部事务、交纳税收、组织应役,以及与其他行业的协调等等。这一时期的行会()A.规范行业内部竞争

B.相当于政府管理手工业的基层机构C.推动商品经济繁荣D.旨在调解不同行业之间的贫富分化8.[2023·广西钦州市、崇左市监测]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

规定: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A.管理职能多样化B.是游牧经济

的真实体现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D.是全国性耕作互助组织9.明清时期徽州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对地主而言,定额租比分成租更有利于规避风险。在《康雍乾时期休宁黄氏公堂租簿》《嘉道实际祁门廖姓租簿》等史料中,记录了近180年中89宗租田的情况,全部为定额租。据此可推

断,这一时期()A.徽州人地矛盾较为突出B.徽州地区商品经济发达C.政府鼓励租佃关系发展D.定额租制利于缓和冲突10.[2023·河池市检测]“物勒工名”制度是指将器物制造者、监造者、制造机构等的名字

刻在器物上。如图为山东汉代平陵出土的铜鉴内部饰,刻有“延平元年堂狼造作”铭文,能够印证该铜鉴为地方官营机构铸造。据此可知,“物勒工名”制度()A.对保证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B.有利于提升产品的市场销售C.在手工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D.采用的字体为标准字

体隶书11.[2023·昆明市检测]下图为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手工业分布图。据上图可知,当时()A.抑商政策有所松弛B.瓷器已成为外贸首选商品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交通因素影响手工业生产12.[2023·河南省中原名校质量考评]明代万历年间,浙江嘉兴濮院镇改土机为新式纱绸机,“制造尤工,擅

绝海内”,“两京、山东、山西、湖广、陕西、江南、福建等省,各以时至,至于琉球、日本,濮绸之名几遍天下”。濮院镇丝业的发展折射出当时()A.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B.中国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民营手工业占据着主导地位D.手工业专业化

生产水平提高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23·安徽省六校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中后期,出现了文人经商风潮,对文人学士而言,通过文字谋利,是他们比较容易参与的商业行为,于是一批士人书商出现了。大量文人在自己熟悉的图书领域寻求生计,进一步加速

了书籍商业化的进程。此时出书品类繁多,数量庞大,鸿篇巨制频现,无论经史,还是日用类书、通俗小说,都以惊人速度发展。南京、苏州、杭州等地皆为重镇,常熟、湖州等地也在书籍出版领域拥有无法替代的特殊地位。借助江南地区优良的水路交通条件,整个区域联结成成熟而活跃的书籍刻印出版和消费市场,并与福建、江西、

两湖、江北、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等地域形成全国性的书籍交流网络。——摘编自章宏伟《明中后期江南出版业的勃兴》等材料二甲午战后,维新志士以报纸、期刊、图书为宣传工具,输入西学,启蒙新知,一时间,出现了国人争相办报的热潮。1900~1911年,中国通过日文、英文、法文共译各

种西洋书籍至少1599种,超过此前90年中国译书的总和。庚子以后,清政府改革教育,变更学制,特别是废科举兴学堂,带来了庞大的教科书市场。一些民营出版机构抓住机遇,编写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教科书,如商务印书馆陆续出齐了成套的《最新教科书》,因销路十分广泛,一跃

成为全国最大的出版机构。1902年,梁启超提倡“小说界革命”,揭开了小说出版史的新篇章,其表征是小说出版的蔚为壮观,1903~1911年的9年间就出版、翻译小说2377种。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使之成为了清末三足鼎立的出版主体之一。——摘编自吴永贵《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

及其意义》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中后期江南出版业发展的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民营出版业崛起的背景及影响。(1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历史上粮食生产状况统计表——据卜风贤《传统农业时代的灾

荒风险和粮食安全》整理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