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第二章 透镜与光的折射(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尖子生通关重难点集训(浙教版)

DOC
  • 阅读 1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627.799 KB
  • 2025-02-27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07 第二章 透镜与光的折射(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尖子生通关重难点集训(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07 第二章 透镜与光的折射(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尖子生通关重难点集训(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07 第二章 透镜与光的折射(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尖子生通关重难点集训(浙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1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07 第二章 透镜与光的折射(原卷版)-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册科学尖子生通关重难点集训(浙教版).docx,共(14)页,627.799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71232750b30979cf23602a4e6fa81f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浙教版7年级下册尖子生通关重难点集训07第二章透镜与光的折射一、光的折射现象1.(2019七下·绍兴期中)如下图所示,一束与水平方向成40°角的入射光由空气射入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观察到的光斑的移动方向()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不移动D.无法判断2.

(2017七上·乐清期中)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

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和S点重合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3.小明用半圆形玻璃砖研究光的

折射.她让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到玻璃砖的圆心后,发现光线最终从玻璃砖射出,回到了空气中.下列哪幅图能正确反映实验时的光路()A.B.C.D.4.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

水,当水面处于a、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A.pa、pb、pc、pdB.pd、pc、pb、paC.pc、pd、pa、pbD.pb、pa、pd、pc5.(2020七下·乐清期末)当一束光从空

气中斜射向一块上下表面平行的玻璃砖时,下列所示的光路图正确的是()A.B.C.D.6.(2018七下·柯桥期中)如图所示,一碗底B处放一硬币,然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能看到硬币的像于E处,若用激光笔从

A点向________(选填“C或B或E或D”)处照射,可以刚好照射到硬币,若继续加水至满,则从A处看到的硬币的像将________(选填“变高”或“变低”或“不变”)7.如图是研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原理图;下表中记录了不同的入射角和对应的折射角的实验测量数据。(1)请你结合图,以光

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情况为例,分析实验数据(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也可得到具有相同规律的实验数据),对光从空气进入其它透明介质中的折射规律加以总结(补充完整)入射角i10°20°30°40°50°60°70

°80°折射角γ6.7°13.3°19.6°25.2°30.7°35.1°38.6°40.6°a.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分别位于法线两侧;b.________。(2)请定量比较实验数据.把你新的发现写在下面:________。二、透镜与透镜成像8.(2017

七上·乐清期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像距v和物距u是一一对应的,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能正确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该是()A.图线AB.图线BC.图线CD.图线D9.(2017七上·乐清期中)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

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A.仍然平行B.会聚C.发散D.无法确定10.在用液体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若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时,则烛焰经

凸透镜所成的像是()A.放大、倒立的实像B.放大、正立的虚像C.缩小、倒立的实像D.缩小、正立的实像11.某同学在做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透镜20cm的地方,当它向透镜移动时,其倒立的像移动速度大于蜡烛移动速度,则可判断此透镜()A.是凸透镜,焦距为20cmB.是凸透镜,焦距

可能为15cmC.是凹透镜,焦距为20cmD.是凹透镜,焦距可能为15cm1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B.当u=15cm时,光屏上不能

成像C.当u=25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1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大13.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先用焦距为l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实像

。接下来他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实验,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调节光屏的方法及光屏上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大B.光屏靠近透镜移动,像变小C.光屏远离透镜移动,像变大D.光屏远离透镜移

动,像变小14.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

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A.fB.LC.f+LD.f-L15.(2020七下·拱墅期末)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凸透镜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光屏上成的

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下移动C.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光屏上不能成像D.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16.物理兴趣小组想知道某只透镜的焦距f为多少,做实验甲,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纸、镜平行)

,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min,绘出图纸乙,则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

,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________(用f表示).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vu,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________.

17.(2020七下·温州期中)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课上,小晴同学想:凸透镜成实像时,焦距大小对所成像的大小有什么影响呢?于是她利用如图装置开展研究(刻度未标出),下表是她提供的实验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回答:

实验次数焦距f(cm)物距u(cm)烛焰高度(cm)像距v(cm)(?)(cm)1530460.8210304152315304304420304608(1)刚开始实验时,发现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下端,想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心,该如何调节光屏的高度?________。(2)调整好后,进行实验。表格空白处

的“?”应填________。(3)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为________。18.(2020·温州模拟)科学兴趣小组探究显微镜成像原理,查阅资料发现:显微镜的镜头可以看作由一块焦距较小的凸透镜(物镜,其焦距用f物表示)和一块焦距较大的凸透镜(目镜,其

焦距用f目表示)组成。并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推测其原理图如下:其中AB表示待观测的物体标本,F1为物镜的焦点,F2为目镜的焦点,A2B2为最终观测到的物像。(1)隔离法是一种常见的分析研究方法,可分为整体隔离和局部隔离。请使用局部隔离的观察方法找出图

中物体AB经过物镜折射后所成的像的特点________。(2)眼睛透过目镜能看到A1B1所成的像A2B2。下列与其成像原理是一致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幻灯机(3)兴趣小组同学继续在光具座上利用不同焦距的凸透

镜,通过改变两块凸透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改变显微镜镜筒长度),模拟显微镜成像放大倍数实验,得到如下数据:f物(厘米)(1/厘米)两镜之间距离(厘米)f目(厘米)(1/厘米)像放大倍数1.60.625a50.250倍20.5b50.25

0倍1.60.625a2.50.4100倍20.5b2.50.4100倍X1/Xa50.2200倍0.52b50.2200倍表中的X的数据为________。19.(2019七下·绍兴期中)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红先将凸透镜正对

着太阳光,调整凸透镜和白纸间的距离,直到太阳光在白纸上会聚成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如图甲所示,这一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2)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如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小红看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烛焰清晰____

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设备名称)。(3)实验中,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小,若蜡烛的位置不动,透镜应_______

_(选填“靠近”或“远离”)蜡烛。(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移动,若用不透明纸遮住透镜的一半,光屏上的像________(选填A.无影响B.像变为原来的一半C.能成完整的

像,像变暗D不成像)。(5)我们的眼睛中有类似于凸透镜的结构,眼睛通过睫状肌改变________的形状,使我们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现代生活中,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

正确的是________。A.甲乙B.甲丙C.乙丙D.丙丁20.(2016七下·浙江期中)某小组同学在做“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当发光物体与光屏之间的距离L确定时,将凸透镜从发光物体处缓慢向光屏移动的过程中,

有时能在光屏上成两次清晰的像,有时只能成一次清晰的像,有时不能在光屏上成像。为了研究产生这些现象的条件,该小组同学进行实验,并将每次实验中的相关数据及现象记录在下表中。(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的第一次成像数据中像距v物距u的变化关系及

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2、或5、或6)的第一和第二次成像数据中物距与像距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结论:同一凸透镜,当________一定,移动凸透镜能在光屏上成两次像时,________。(3

)继续分析比较表格是物屏距离L与凸透镜焦距f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在________条件下,移动凸透镜,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次放大的像和一次缩小的像。21.(2016七下·浙江期中)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____上。(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________焦距。(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

图像(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12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

_______。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三、光折射的原理应用22.(2016七下·浙江期中)一天,小聪告诉小亮,放大镜不仅能把物体“

放大”,还能把物体“缩小”!有些惊讶的小亮立刻找来一个放大镜做起了实验。他把放大镜放到花朵前某一位置时,看到了如图所示的花朵的正立放大虚像。接着他按小聪的提示进行了操作,终于看到了“缩小”的花朵。关于小亮看到“放大”花朵

后的操作及他看到的“缩小”花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B.小亮向靠近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

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C.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正立缩小虚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花朵之间D.小亮向远离花朵的方向移动放大镜,看到的是花朵的倒立缩小实像,像的位置在放大镜与小亮眼睛之间23.电影机和投影仪的原理是一样的,放

电影时,发现银幕上的像未充满整个银幕,解决办法是()A.电影机离银幕远些,同时拉近镜头与片子的距离B.电影机离银幕近些,同时拉近镜头与片子的距离C.电影机离银幕远些,同时拉大镜头与片子的距离D.电影机离银幕近些,同时拉大

镜头与片子的距离24.如今天津的很多街口都安装了360°高清晰摄像头,由公安局实施24小时监控,来保护人民的安全,摄像机的像距几乎不变,但镜头的功能类似于人眼睛的晶状体,焦距可以调节,如图所示,某嫌疑犯在成像板上已经成清晰的像,此时镜头的焦点在F处,在监控此人的过程

中(该人在成像板上的像保持清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B.如果该人远离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a点C.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c点D.如果该人靠近镜头,镜头的焦点可能变在b点25.图所示,

某人站在同一地点,将照相机的镜头做如下调整拍远近不同位置的人像,如果这些图片都很清晰,底片人像中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26.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该凸透镜的焦

距()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27.(2020七下·长兴期末)购物支付已进入“刷脸"时代,如图所示,消费者结账时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光经过摄像头成像

利用的是光的反射B.摄像头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C.“刷脸"时,面部应位于摄像头两倍焦距之外D.“刷脸”时,面部经摄像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28.(2019七下·温州期中)在信息化时代,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象采集设备.(1)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

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便是“调焦”。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_。次数物理量12345

67物距/m10.005.002.001.000.500.100.05像距/cm0.5000.5010.5020.5030.5050.5260.556(2)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29.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

虾”.(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

给同学们看.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上/下).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A.2cmB.7cmC.9cmD.10cm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3)生物老师证实

,这是古老物种仙女虾.其卵可以在寒冷或高温的沙土里休眠多年,直到遇水才孵化女虾的卵壳具有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的特性四、光学作图题3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O处的光学元件后,会聚在其主光轴上的S′点;当去掉光学元件后,光线会聚于S点。则

可判断,该元件一定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凸面镜D.凹面镜31.如图所示,有一圆柱体PQ,放在凸透镜前图示的位置,它所成像P′Q′的形状应该是下列图中的()A.B.C.D.32.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主光轴平行且宽度为a,照射到一个凹透镜上,经过拆射后在距透镜L的光屏上形成一个宽度为b的

光斑,则此凹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33.(2020七下·长兴期中)“海市蜃楼”是一种与光学有关的自然现象,下图是海面上形成“海市蜃楼”的图解。资料1:光从一种物质斜射人另一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而人的视觉总是

感到物像是来自直线的;资料2:一般情况,光从密度较大的介质斜射人密度较小的介质会偏离法线而改变传播方向(如右下图):资料3:海面上的下层空气温度低,在一定的高度内,高度越高温度越高,导致空气的密度不同。回答以下问题:(1)如图,游客看到的是虚像还是实像?(2)请根据以上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知识对该

现象做出初步的解释。34.(2019七下·长兴月考)杯壁很薄的圆柱形玻璃杯中装有多半杯水,将一只钢尺竖直插入水中,钢尺水下部分看起来比水上部分宽。如图甲所示,请解释这个现象。[注:如果需要,可在俯视图(乙图)上画示意图,以辅助说明。O为圆心]3

5.(2019七下·江干期中)如图,把一支钢笔放在玻璃砖的背面,我们可以看到“钢笔错位了”,这其实是光的折射现象。(1)请作出光线经过玻璃砖的的光路图。(2)证明经过两次折射后的折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平行。36.

(2019七下·杭州期中)根据下面的条件,作出相应的图像(要求保留作图痕迹)。(1)如图甲所示,S是发光点,A是某反射光线上的一点。请画出这条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2)平静水面上的小鸟和水中的小鱼,某时刻的

实际位置如图所示,水面一侧C点的人眼恰好看到它们在水中的像重合,以小鸟眼睛A点代表小鸟,以小鱼眼睛B点代表小鱼,请画出小鸟在水中像的位置以及人眼看到小鱼的光路图。(3)小明妈妈的手机掉到了沙发下,没有手电筒,小明借助平面镜反射灯光找到了手机。图丙中已标出了反射

光线和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位置。37.如图所示,小阳在公园水面上玩水上滚球的游戏,人处于充足空气的薄壁透明塑料圆球里,他发现水下A处有一条金鱼,设小阳的眼睛在B处,圆球的球心在O点.请你作出小阳观察到金鱼的光路图及确定金鱼实际的大致位置

。五、眼与视觉38.(2019七下·余杭期末)司机对信号灯的关注是行车安全的重要环节。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信号灯光线过强,司机观察信号灯时瞳孔会变小B.如果要看清远处的信号灯,睫状肌会放松,晶状体变薄C.信号灯光线经过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最后到达视网膜D.信号灯会在视网膜

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并在此形成视觉39.(2020七下·越城期末)电影3D《2012》中,有四大末日预言,近视的同学也要戴3D眼镜观看,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该同学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40.(2020七下·乐清期末)小徐是一位近视患者,下列四幅图中表

示近视眼成像原理的是()A.甲B.乙C.丙D.丁41.如图是人的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人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4]________的曲度可以调节.(2)刚从电影院出来,[3]瞳孔将会

________.(填变大或者缩小)(3)只有物像落在[8]________上时,才能看清物体.(4)[5]________病变或者受到损伤,可通过移植使病人重新获得光明.(5)不同人种,[2]________的颜色不同.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