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湖北省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7)页,1.138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39ac22c7fb7d13c1285c441b52c86a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荆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高速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
B.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球竖直下落,说明球没有惯性C.运动员投掷标枪时,用力越大,标枪飞行越远,说明力越大则惯性越大D.短跑比赛,运动员通过终点后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则惯性越大【答案】A【解析】【详解】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具有惯性,故
A正确;B.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球竖直下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故B错误;CD.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所以惯性大小与物体的受力及速度大小无关,则C错误,D错误。故选A。2.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4kg、3kg的木块A、B
用轻质弹簧连接并置于粗糙水平面上,它们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3,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且伸长了2.0cm,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取210m/s。现用10NF=的水平拉力向右拉木块B
,则力F作用后()A.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2NB.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10NC.木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9ND.木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2N【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mfmg=可知物体A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分别为fmA=12N,fmB=9N开始时弹簧的
弹力F弹=kx=8N现用10NF=的水平拉力向右拉木块B,对B分析可知因mBFFf−弹可知B仍静止,此时木块B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B2NfFF=−=弹弹簧的弹力不变,则A仍静止,此时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A8NfF==弹故选D。3.将一小球(可看成质点)从平台边缘竖直向上抛出,来模拟跳水运动员
的运动过程,从小球抛出时开始计时,若小球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1.2s时到达最高点B.跳台与水面的高度差是2.4mC.小球在水中时最深处的加速度最大D.小球潜入水中的深度为3.2m【答案】B【解析】【详解】A.小球在0.4s
时速度为零,达到最高点,A项错误;C.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1.2s刚入水时vt−图像斜率最大,此时小球的加速度最大,C项错误;B.跳台与水面的高度差()11.20.480.44mm2.4m22h−=−=B项正确;D.若小球入水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小球潜入水中的深
度()22.01.28m3.2m2h−==因为小球做变减速运动,图像中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小于三角形的面积,所以小球潜入水中的深度小于3.2m,D项错误。故选B。4.如图所示,一光滑的轻滑轮用轻绳MA悬挂于M点,站在地面上的人用轻绳
跨过滑轮拉住漏斗,拉漏斗的绳与MA延长线的夹角为,人所拉轻绳与MA延长线的夹角为,在砂子缓慢漏出的过程中,人握住轻绳保持不动,则在这一过程中()A.不一定等于B.轻绳MA的拉力逐渐增大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减小D.人对地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答案】D【解析】【详解】
A.绳子拉力始终等于漏斗和砂子的重力,对滑轮受力分析可得垂直于MA方向有TTsinsinFF=可得=故A错误;B.设漏斗和砂子总质量为m,则TFmg=沿MA方向有TTTcoscos2cos2cosFFFFmg=+==在砂子缓慢漏出过程中,漏斗和砂子总
质量为m在减小,故轻绳MA的拉力逐渐减小。故B错误;D.设人的质量为m,对人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水平方向有fTsinFF=其中2=+=TTFFmg==在砂子缓慢漏出的过程中,不变,sin不变,漏斗和砂子总质量为m在减小
,TF减小,故地面对人的摩擦力逐渐减小,故D正确;C.对人受力分析,竖直方向有NTcosFFmg+=地面对人的支持力为NTcosFmgF=−不变,cos不变,TF减小,故地面对人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故C错误。故选D。5.如图所示,O是等
边三角形ABC的中心,D是三角形中的任意点,如果作矢量DA、DB、DC分别表示三个力,三个力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则这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用DO的长度表示为()的A.DOB.2DOC.3DOD.4DO【答案】C【解析】【详解】因为O是等边三角形ABC的中心,现增加三个力,分别用矢量AO、BO、CO表
示,如图所示,因为矢量AO、BO、CO互成120夹角,故AO、BO、CO三者的合力为零,不影响DA、DB、DC三力的合成,根据三角形定则可知,DA与AD的合力为DO、DB与BO的合力为DO、DC与CO的合力为DO,故DA、DB
、DC三个力的合力大小用DO长度可表示为3DO,C正确,ABC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倾角θ=30°的倾斜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转动,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P用细线拉着在传送带上保持静止。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33=。调整细线的方向并保持物块的位置不变,当细
线拉力最小时,细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等于()A.0°B.30°C.60°D.90°【答案】C【解析】【详解】设细线拉力为T,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把各个力沿传送带和垂直传送带方向分解,沿传送带方
向,有cos()sin0Tmgf−−−=垂直传送带方向,有sin()cos0NTFmg−+−=又因为NfF=可得(sincos)sin()cos()mgT+=−+−利用辅助角公式
,有2sin()cos()1sin()−+−=+−+其中1tan=当tan()−=时,T有最小值,此时30−=即60=,C正确,ABD错误。故选C。7.如图所示,重为20N的木块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受到22NF=的水平恒力的作
用做匀速直线运动(F的方向与斜面平行),则木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A.0.6B.210C.33D.0.5【答案】A【解析】【详解】将重力沿斜面与垂直于斜面分解,则有cosNmg=由于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沿斜面方向所受合力为0,结合上述有()22sinfFmg=+木块受到斜面对其的滑
动摩擦力,则有fN=解得0.6=故选A。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选不全得3分,错选不得分)8.如图所示,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和杆质量是M,环的质量为m,已知环沿着杆以加速度a下滑,环受杆的
摩擦阻力大小为f,则此时箱对地面的压力为()A.Mgf+B.()Mmgf+−C.()Mmg+D.()Mmgma+−【答案】AD【解析】【详解】依题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环对杆的摩擦力大小为f,方向向下,由于箱子
静止不动,则地面对箱的支持力大小NMgf=+故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NNMgf==+若对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a=−代入Mgf+中得,箱对地面的压力也可表示为()Mmgma+−。故选AD。9.如图,柔软轻绳ON的一端O固定,其中间某点M拴一重物,用手拉住绳的另一端N
.初始时,OM竖直且MN被拉直,OM与MN之间的夹角为α(𝛼>𝜋2).现将重物向右上方缓慢拉起,并保持夹角α不变.在OM由竖直被拉到水平的过程中()A.MN上的张力逐渐增大B.MN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C.OM上的张力逐渐增大
D.OM上的张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AD【解析】【详解】以重物为研究对象,受重力mg,OM绳上拉力F2,MN上拉力F1,由题意知,三个力合力始终为零,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在F2转至水平的过程中,MN上的张力F1逐渐增大,OM上
的张力F2先增大后减小,所以A、D正确;B、C错误.10.如图所示,斜劈形物体的质量为M,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粗糙物块以某一初速沿斜劈的斜面向上滑,至速度为零后又加速返回,而斜劈始终保持静止,物块m上、下滑动的整个过程中()A.物块m向
上滑动与向下滑动时加速度大小相同B.物块m向上滑动的时间小于向下滑动的时间C.地面对斜劈M的支持力大于(M+m)gD.地面对斜劈M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不变【答案】BD【解析】【分析】【详解】A.设斜面倾角α,动摩擦因数为μ,由牛
顿第二定律可知上滑时加速度大小为sincossincosmgmgaggm+==+上同理可知返回时加速度大小为sincossincosmgmgaggm−==−下故A错误;B.根据运动学公式212xat=可知
,上滑比下滑的时间短,故B正确;CD.由于在上滑或下滑过程物体的加速度均为沿斜面向下,所以物体处于部分失重,因此整体支持力应小于(M+m)g,并由于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所以整体具有向左的加速度,所以当把物体看作整
体时,地面对斜面的静摩擦力应向左,故C错误,D正确。为故选B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1.某同学利用图甲中的装置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得到了几条较为理想的纸带。由于不小心,其中一条纸带被撕断了,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1)这几段纸带上均为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先后编为0、1、2、3、4、5和6。选项B、C、D中的纸带,与选项A中纸带属于同一条的是。A.B.C.D.(2)该同学又设计了一个研究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装置,如图乙,电磁铁和光电门固
定在铁架台上。①先用游标卡尺测得铁球的直径d;②为了减小实验误差,电磁铁下表面到光电门的高度差要稍大一些;③给电磁铁通电,将铁球吸附在电磁铁下面,用刻度尺测出电磁铁下表面到光电门的距离h(hd),给电磁铁断电,铁球自由下落通过光电门,与光
电门连接的数字计时器显示铁球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保持电磁铁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重复实验,测得多组h、t的值。作21ht-图像,则作出的图像应是图丙中的图线_________(填“a”“b”或“c”),若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
_(用d和k表示)。【答案】(1)C(2)①.b②.22dk【解析】【小问1详解】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可知2139.8030.20cm9.60cmxxx=−=−=所以42259.00cm
xxx=+=即第3点和第4点之间的距离为59.00cm。故选C。【小问2详解】[1]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22vgh=其中dvt=整理可得222112dhkgtt==作h-21t图像,可知图像过原点,则作出的图像应是图丙中的图线b。[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22
dkg=所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22dgk=12.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之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
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
拉力分别沿图甲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和F2=5.6N;①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甲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______。②F合的大小为_____
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①.4.0②.③.4.0④.0.05【解析】【详解】(1)[1]由图乙可知,该测力计的精度为0.2N,则
该读数为4.0N。(2)①[2]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甲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如图所示②[3]用刻度尺量出F合的线段长为20.0mm,所以F合大小为20.01
N4.0N5=[4]F合与拉力F夹角的正切值为2120tan0.0520−=四、解答题(共38分)13.如图所示,某发射系统内有一矩形箱子,箱子内有一竖直放置的轻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P,箱子内上表面和下
表面都装有压力传感器。箱子静止时,上方传感器的读数110NF=,下方传感器的读数220NF=。重力加速度g取210m/s。(1)求P的质量m;(2)当系统在竖直方向运动时,上方传感器的读数35N=F,求此时箱子的加速度a。【答案】(1)1kgm=;(2)25m/sa
=,方向竖直向上【解析】【详解】(1)木箱静止时,弹簧重力不计,对弹簧和木块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上方传感器向下的压力1110NFF==下方传感器向上的支持力2220NFF==的根据平衡条件有12mgFF+=解得P的质量1kgm=
(2)上表面传感器的读数变成5N,即335NFF==而弹簧弹力不变,则下方传感器向上的支持力仍为20N,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23()FFmgma−+=解得25m/sa=方向竖直向上。14.2024年6月19日,“萝卜快跑”在武汉开始推出无人驾驶叫车业务,
面向市民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在某次无人驾驶道路测试时,无人驾驶测试车甲、乙在两平行车道上,甲车有一初速度0v,乙车静止,当甲车与乙车并排时开始计时,甲、乙两辆汽车的xtt−图像如图中A、B直线所示,两汽车可视为质点,甲车减速到零后不再运动。求:(1)两车再次
并排行驶之前,在运动方向上相距的最远距离x;(2)两车再次并排时所用时间t。【答案】(1)20mx=(2)56s3t=【解析】【小问1详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2012xvtat=+得012xvatt=+根据图像可得
甲车的初速度020m/sAv=加速度26m/sAa=−乙车的初速度为0,加速度24m/sBa=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者在运动方向上的距离最远,设经过时间1t两者速度相等,由011AABvatat+=解得12st=在1t时间内甲车位
移为21011128m2AAxvtat=+=乙车位移为22118m2Bxat==解得最远距离1220mxxx=−=【小问2详解】设甲车经过2t时间减速到0,则有0210s3AAvta=−=在2t时间内甲车的位移200100m23AAvxa−==
甲乙车的位移221200m29Bxat==乙说明甲车速度减小到零时,甲、乙两车还相距100m9,即乙车还没有追上甲车2200122AABAvxata−==解得56s3t=15.如图甲,质量为1kg的物块放在倾角37=的固定斜面上,物块恰好能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已知210
m/sg=,sin370.6=°,cos370.8=°,认为物体所受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2)若对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F,如图乙所示,为保持物块静止,求水平推力大小应满足的条件;(3)若改变斜面倾角,使得
水平推力F无论为多大,都不会令静止的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求的正切值tan的取值范围。【答案】(1)0.75=;(2)247Fmg;(3)4tan3【解析】【详解】(1)物块恰好能沿斜面向下做匀速运动,根据受力平衡可得1sin37mgf=又11c3o7sfNmg
==解得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tan370.75==(2)对静止在斜面上的物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推力F,当物块刚好不上滑时,摩擦力沿斜面向下刚好达到最大,则有sin37cos37mgfF+=cos37sin3
7NmgF=+fN=联立解得(sin37cos37)24cos37sin377mgFmg+==−保持物块静止,可知水平推力大小应满足247Fmg(3若改变斜面倾角,使得水平推力F无论为多大,都不会令静止物块沿斜面向上滑动,物体不能上滑时需满足()22cossi
nsincosFmgFmg++整理可得22221(1)t)an(FmgmgmgFmgF−+=−++当2F取无穷大时,可得14tan3=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