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福建省“宁化、永安、尤溪、大田、沙县一中”五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 历史答案.docx,共(3)页,90.894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e327024404963d31f818820960c7c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宁化、永安、尤溪、大田、沙县一中”五校协作2023—2024学年高三11月联考历史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CBAADDCB题号111213141516答案AABDBA二、材料题17.【
答案】(8分)示例:评析:20世纪初,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但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中国人民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人民大众与封建军阀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在这一背景下,1926年,《中国青年》杂
志连续以丰子恺这幅画作为封面,意在激励青年为民族命运奋斗。1926年6月,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正值国共两党合作开展北伐的前夕,《中国青年》封面采用“射塔矢志”的故事,意在激励青年树立为民族革命斗争到底的决心,这响应了
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要求,对即将开始的北伐战争有一定的宣传动员作用。1926年7月,北伐战争正式开始,《中国青年》连续二十一期以这幅画作为杂志封面,加强思想宣传,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引导青年关注现
实,积极投身北伐战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宣传党的革命思想和主张,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有志青年中撒播革命火种。(8分,言之成理即可)18.【答案】(8分)(1)材料二更加可信。材料一是后人的历史记述,距离郑和下西洋年代久远;材料二的碑文
属于实物史料,是郑和本人所立。(2分,只作判断不得分。)(2)碑文的记述真实印证了郑和下西洋的一些事实,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碑文明确了下西洋的时间、次数,纠正了《明史》中不准确的记述;明确了所经过和到达的国家、地区,印证了下西洋所及范围;记述了下西洋时与各国的人员、经济、政治交流,以及维护
和平等政治、军事行动,反映了明代对外交往的情况;碑文也体现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妈祖文化信仰。(6分)19.【答案】(24分)(1)特征:重视学校体育教育;注重强身健体和道德教化的结合;把强身和强国联系起来;重视培养尚武精神。(6分,答出三点即可)成因:近代中国民族危机严重;西方教育思想
的影响;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推动(或答“对传统教育的反思”);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4分,答出两点即可)(2)主要内容:纠正传统教育思想的偏差;将体育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重点;重视磨炼人的意志;顺应人的自
然本性。(6分,答出三点即可)意义:冲击了传统教育和社会对人的束缚;丰富了启蒙思想的内容;归于自然,遵从天性,开创了新的教育目标和原则,推动了欧洲近代教育的发展;为现代体育教育提供了借鉴。(4分,答出两点即可)(3)措施:体育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要结合学生
的实际,切实可行;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体育教育方法要灵活得当。(4分,答出两点给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0.【答案】(12分)【示例一】观点: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彰显了中国人深厚的家国情怀。(3分)解读:杜甫生逢安
史之乱,创作了大量饱含强烈忧患意识和鲜明人道主义精神的现实主义诗篇,享有“诗圣”的美誉。历代修缮保护杜甫草堂,使之成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杜甫行踪遗迹地,正是中国人长久缅怀和高度推崇杜甫精神的表现。杜甫草堂不同时期的各类文本中,不论是王安石对杜甫表达的仰慕之情、追随之意和革除弊政、
富国强兵的家国情怀,还是顾复初对杜甫历史地位的高度肯定,以及郭沫若对杜甫精神内涵的高度赞赏,都突出印证了中国人对杜甫精神的持续弘扬。可见,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彰显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传承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9分)【示例二】观点: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是研究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3分)解读:杜甫生逢安史之乱,其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社会状况,被后人称为“诗史”。杜甫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他在此创作的大量诗
歌,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重要作品。而今,杜甫草堂作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杜甫行踪遗迹地,其馆藏的大量珍贵文献和文物,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成果,不论是书籍、碑刻、楹联、书法、绘画、印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化载体。他们所构成的“文本化风
景”,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也是研究传统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的宝贵资料。(9分)【其他观点】杜甫草堂“文本化的风景”凝聚了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追求(或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承载了人类文明的共同价值追求;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显示了中国人多样的人文素养;弘扬了儒家人世精神)等。【评分标准】分值要求12—10分①观点明确。②充分使用材料信息。③准确运用史实。④解读充分,逻辑严密。9—5分①观点较明确。②基本基于材料信息。③基本
能够准确运用史实。④解读较为充分,逻辑关系较为清楚。4—0分①观点模糊。②材料信息体现不明显。③史实运用不准确。④解读不清,逻辑关系不明。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