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精准解析】.docx,共(15)页,499.646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93af2180918d68e1c2d22b7e1d9c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高一历史试题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作物,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决定性因素是A.人工取火的发明B.建筑技术的发展C.生
产工具的进步D.畜牧水平的提升【答案】C【解析】【详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态与发展,原始人类居住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发展进步,本质上是由生产工具的进步造成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的演变,就是这一变化的突出表
现。故C项正确;人工取火的发明、建筑技术的发展、畜牧水平的提升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因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工具的进步,其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故排除ABD三项。2.祠堂主要供奉祖先的神主排位,对祖先的崇拜,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的一个重要特征,祭
祀祖先是最重要、最严肃、最重的礼制,“礼有五论,莫重于祭”。这一现象主要源于A.分封制B.宗法制C.王位世袭制D.礼乐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祠堂”供奉祖先体现了对血缘宗族关系的重视。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度是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尊崇共同的
祖先以维系亲情,并且由此区分尊卑长幼,确定继承顺序以及家族成员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与制度,因此B选项正确;分封制是地方管理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A选项错误;王位世袭制涉及的是最高统治者的权力继承,与材料信息不符,C选项错误;礼乐
制度规范的是人们的身份和地位,与材料信息不符,D选项错误。故选B。3.尊王攘夷、践土会盟、独霸西戎、问鼎中原等历史现象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与这些现象的产生具有直接关系的是A.百家争鸣的出现B.铁器牛耕的使用C.分封制度的瓦解D.阶级关系的变动【
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尊王攘夷、践土会盟、独霸西戎、问鼎中原”体现的是春秋时期出现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的现象,这主要和分封制的瓦解有关,C正确;A属于思想层面的变化,排除;B属于根本原因,排除;D
属于阶级关系上的变化,排除。故选C。4.《商君书》载:“民不逃粟,野无荒草,则国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这些记载反映了商鞅的治国方略是A.发展农业B.奖励军功C.中央集权D.取信于民【答案】A【解析】【详解】“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体现的是重农的思想,故A项正确;BCD项都与材料无关,排除。5.秦统一后建立起“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有效地管理地方,秦朝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修筑万里长城B.推广郡县制度C.整顿社会风俗D.实行郡国并行【答案】B【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秦统一后,为了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在地方上推广郡县制,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修筑万里长城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A选项错误;秦始皇整顿社会风俗和管理地方没有直接关系,C选项不符合题意;
郡国并行制实行于西汉初期,D选项错误。故选B。6.西汉初年,统治者认为“海内新定,惩戒亡秦孤立之败”,避免中央权力过于集中,而天子大权一旦旁落,则极可能重蹈秦朝覆辙;同时相较关中而言,关东不可控因素很多;如此庞大的国家全部收归中央管理,心有余而
力不足,但是若委任外臣,又不大放心。这则材料旨在说明A.中央集权不利于国家统治B.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C.郡国并行制符合现实需求D.君主大权独揽导致秦朝灭亡【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西汉初年的统治者无力实现中央的高度集权,且不放
心将权力交给外臣以致重蹈秦朝覆辙,故推行郡国并行制完全有必要,故选C。材料中西汉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教训,认为有必要恢复分封制,但其并不否定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A;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故B项说法并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主旨在于揭示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的原因
,并非在于总结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排除D。7.汉武帝时期实行的“把获利最大的资源垄断型制造业全部国营化”的经济政策是A.重农抑商B.改革币制C.均输平准D.盐铁官营【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武帝
时期实行盐铁官营,而盐、铁都是当时获利最大的行业,因此符合题意,故选D;重农抑商和均输平准都与“获利最大的……制造业”不符,排除AC;改革币制并不是将制造业国营化,排除B。8.《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这在关于西汉历史
的史料中是很少出现的。东汉时期的这一现象反映了A.中央和地方存在着尖锐的矛盾B.儒家思想在东汉地位显著提升C.豪强势力影响了国家政权发展D.血缘宗族力量制约了专制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后汉书》中出现了许多诸如‘家世州
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两千石’的话语”可见豪强势力在东汉政权中影响非常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到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看不出儒家思想的地位,故B项错误;“家世州郡”“家世衣冠”“世仕州郡”“世吏两千石”“家世
两千石”强调某些家族在政治上的地位,没有强调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9.陕北汉代画像石中,形成了以汉风为基础同时习染胡风的独特风格,既有反映畜牧生活的“放牧图”“野骆驼图”,也有反映农耕生活的“牛耕图”、“拾粪图”、“收割图”。这体现的是A.民族交融B.生态环境恶化C.政局统一D.商业贸易发展【答案
】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内容可知陕北的画像石中形成汉风和胡风相结合的风格,以及畜牧生活和农耕生活图,体现了汉朝民族交融的特征,故选A;题干所给材料强调的是民族交融,生态环境恶化在题干所给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B错误;“政局统一”与题
干所给材料主旨不符,C错误;D在材料信息中没有涉及,排除。10.某同学在预习《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其中一张与史实不符,这张卡片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魏不是曹操建立的,而是曹操子曹丕所建,故A项错误,符合
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11.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中这样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作者认为大运河开凿的最主要影响是A.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生产发展B.激化社会矛盾导致隋朝灭亡C.促进了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D.奠定了唐朝盛世局面的基
础【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诗句的意思是:“隋朝亡国是因为这条河,到现在它还在流淌不息。如果不是当时修龙舟(巡游)的事情,(杨广的)功绩和禹大概也差不多了。”大运河最主要的影响在“至今千里赖通波”,促进南北交流和经济发展,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符合题
意,均排除。12.隋朝时期科举制的创立,一方面选拔了大批有能力的人当官,另一方面也将官吏选拔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朝廷。上述材料反映了科举制度A.促进了中外交流B.加强了文化交流C.促进了民族交融D.有利于国
家治理【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出科举制的推行为国家选拔了大量有用的人才,并且在选官的权力收到中央,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治理,D项正确;ABC项都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13.唐朝在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上又设立了政事堂。每当需要颁下
诏敕的时候,就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由此可见,政事堂的设立A.弱化了宰相权力B.提高了行政效率C.导致了冗官现象D.加强了权力制衡【答案】B【解析】据材料“先由中书省和门下省会同其他必要人员在政事
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和门下省在政事堂决定政务有利于加快决策进程,提高行政效率,故B选项正确;分散宰相权力的是三省制,不是政事堂,故A选项错误;冗官现象属于宋代特点,故C选项错误;“权力制衡”多用于近代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扣住材料关键信息“政事堂举行联席会议,来商议、决定政务”,二是注意区别政事堂和三省制、权力制衡等概念,不能混淆,据此即可正确判断。14.起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南北各族流行的服装,这
个历史现象主要反映出A.北方文化优于南方B.民族交融成为趋势C.生产技术相互影响D.生活习俗相互影响【答案】B【解析】【详解】“北方游牧民族的裤褶服,逐步成为黄河流域南北各族流行的服装”反映出南北方民族的交融,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比较得出南北方的优劣,排除A;材料不是技术,而
是服饰,排除C;材料体现的不是生活习俗,排除D。15.史学家钱穆先生说:“唐代的租庸调制,最要用意在为民制产,……自可向国家完粮”。唐代前期“为民制产”的举措是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编订鱼鳞图册C.确定土地私有权D.实行
均田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将大量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土地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和巩固统治,符合材料中“为民制产”,D项正确;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中首倡重农抑商,此后历代沿用,但不能看成
是唐代前期“为民制产”的举措,A项错误;鱼鳞图册是在明代出现,与题干时间不符,B项错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与题干时间不符,C项错误。16.学者认为:“自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名目繁多,民不堪命。两税法则规定百姓只需纳夏秋两税……
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这说明两税法的实行()A.解决了土地兼并问题B.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C.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D.起到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的“将名目繁多之税目简化
,且两税之外不得别征,实为德政”等信息可知,两税法的实行,起到了减少税目和简化手续的作用,故答案为D项;A项“解决了”说法绝对,排除;两税法规范了赋税制度,并非一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两税法促进了“赋税的货币化”,排除C项。【点睛】两税法将唐中期以来名目繁多的杂税统一为户税和地
税两种,并规定“此外敛者,以枉法论”,这样既简化了征税名目,又可使赋税相对稳定,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规范了赋税制度。两税法并非是多收赋税,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17.婆罗门曲为天竺佛教舞曲,后从西域、中亚诸国传入唐朝,
经凉州(甘肃武威)都督杨敬述改制、加工,传入长安后又经唐玄宗修改、润色,更名“霓裳羽衣舞”,风靡一时。这反映了A.对外交流助推文化趋同B.三教合一促进文化繁荣C.文化交融推动艺术创新D.丝绸之路造就盛唐气象【答案】C【解析】【详解】
风靡一时的“霓裳羽衣舞”源于印度传入中国的婆罗门曲,说明中外文化交融推动了艺术创新,故选C;“趋同”的说法有误,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中外文化交流,不是三教合一,排除B;D项内容无法体现,排除D。18.宋太祖留下的“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遗训,
是宋朝独有。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B.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C.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D.抽调
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答案】A【解析】【详解】文官属于士大夫的行列,所以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能够体现“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特点,故选A;宋代君主专制强化,世家大族的影响已经被严重削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并不能体
现该主张,排除B;CD项是宋代在经济和军事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题意主张不符,排除。19.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朝廷将全国州郡划分为十五路(以后路的数目有所增加),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分掌地方财政、司法、军事以及农田水利等具体事务。
路、州、县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宋政府此举是为了A.加强中央集权B.扩大路一级官员权力C.强化君主专制D.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陆续在各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分掌地方财政、司法、军事以及农田水利等具体事务。路、州、县官
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可知,这主要是宋朝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答案为A;中央派官员分掌地方各项事务,说明路一级官员权力减小了,B错误;材料是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C错
误;材料不能显现出地方行政效率的提高,D错误。20.元行省官员通常由平掌、右丞、左丞、参知政事六七人组成,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这说明元代A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B.削弱了地方的权力C.完
善了中央集权模式D.强化了君主的权力【答案】C【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元朝采取君主专制制度,故A项错误;元朝赋予地方一定权力,故B项错误;根据“朝廷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可知元朝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前提下扩大了地方权力,完善了中央集权
体制,故C项正确;元朝合理分配中央与地方权力,与君权强化无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
今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于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两宋时期,南方战乱较少,北方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加上南方政府的支持,南宋时经济重心已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22.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积极参与以往被士大夫讥为“堕落”行为的诸如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民价值观念的转变B.商品
经济的迅速发展C.传统伦理道德的缺失D.经世致用思想的盛行【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土地兼并、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人与人之间经济交
流的增多,商业贸易、钱财房贷等与民争利的行为受部分士大夫的关注,客观上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故B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宋代一部分士大夫提倡日用之学、治生之术”等信息可知,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日用之学、治生之术受部分士大夫的提倡,没有体现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故A
选项错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三纲五常等思想,材料内容没有体现传统伦理道德缺失的现象,故C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世致用思想在明清时期逐渐提倡,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经世致用的思想盛行的现象,故D选项错误。23.宋代“事亲孝,为兄友,处族义,与乡和”被认为是为人处世的天理。一些
地方开始实行乡约制度,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以求扬善惩恶;各地方家族也纷纷制定族规家训,建家祠修族谱,规范族人言行。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理学的世俗化趋势B.家族控制地方权力C.新兴市民阶层崛起D.宗法制度重新建立【答案】A【解析】
【详解】根据“为人处世的天理”“扬善惩恶”“规范族人言行”,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开始把制定规约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与理学所强调的伦理道德相结合,体现出了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故A符合题意;材料
没有反映家族势力控制地方权力,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新兴市民阶层,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是理学强化宗族观念的体现,故D不符合题意。24.从孔孟到董仲舒,再到程颢、程颐、朱熹,儒家思想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这种发展是为
了()A.不断吸取外来的思想,丰富和发展儒家思想B.去粗取精,使儒家思想更加纯洁C.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D.批判继承儒道佛的思想精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涉及到的是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发展过程。最开始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
后来的宋明理学。儒学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存在。题干中也出现了“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
学的发展25.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学技术成就,对我国和世界文明的进程产生过巨大影响。如今我国在某些科技领域再次有新的突破,其中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其中的突出者。下列具有与北斗定位系统功能相似的是A.指南针的应
用B.造纸术的应用C.火药的应用D.印刷术的应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就是具有定位和辨别方向的作用,结合所学可知,指南针具有辨别方向功能,答案为A;BCD不具有定位和辨别方向的作用,排除。二、本题共4小题,第26题
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26.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周时期、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形势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答案】图1:重要诸侯国有鲁
、齐、燕、卫、宋、晋等,图中晋、卫、鲁、燕等姬姓宗室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所封诸侯多集中于镐京的东北部、东部、东南部,而统治中心的渭水流域及西面、北面几乎没有。直观反映出西周监督商族残余势力,“拱卫王室”的意图。这
与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王畿是周王的直接驻地;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国;除功臣、姻亲外,为巩固统治殷商降族,及一些古老附属国也获得分封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西周时期。图2:北部各个诸侯国边界出现长城;晋国被韩、赵、魏三国取代;宋、鲁、吴等国消失;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
渐融入华夏族;出现不少新兴城市,如邯郸、大梁等。这与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社会动荡;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夺取政权,局部统一;华夏文化得到发展、华夏认同;社会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发展的趋势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战国时期
。图3:晋国依然存在;除以华夏族为主的大大小小国家之外,还有不少的戎、狄、蛮、夷交错其间;北戎和赤狄已进入黄河流域,在周天子和诸侯国之间。这与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的趋势相吻合;结合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水岭是韩、赵、魏
三家瓜分晋国等判断,图3是春秋时期【解析】【详解】图1:依据图1中“镐京”及图中重要的诸侯国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镐京是西周王朝的首都,因此图1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图2:依据图2中长城、韩赵魏三国取代晋国
、宋鲁吴等国家消失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三家分晋标志着战国时代的开始,因此图2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图3:依据图3中晋国存在、镐京消失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周平王东迁洛邑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开始的标志,因此图3反映的是春秋时期。27.自秦汉以
来,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并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
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
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内容及其影响。【答案】(1)环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内容:实行行
省制度,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解析】【详解】(1)环节:根据“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
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可得出分别是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2)内容:根据“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可得出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影响:根据所学可概括得出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等方面。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
命为官,成为定制。——据阎步克《汉选官制变迁史稿》材料二魏晋时代,中央政府行使职权能力有限,全国选举难于推行,乃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开列各地区人才,造成表册,送政府作为录用之根据。——据钱穆《中国传统政治》材
料三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2018年全国高考历史III卷整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西汉与魏晋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
学知识,简要评价科举制的积极作用。【答案】(1)西汉,察举制。魏晋:九品中正制。(2)积极:唐宋时期的科举制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加强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对西方文官制
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等。【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结合所学可知,汉朝时期实行察举制,主要标准是孝和廉;根据材料“由中央指定各地服务中央政府官吏中之性行中正者,采访同乡舆论,尤以德才为先”等信息可
知,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主要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2)根据材料数据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推行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有利于中央集权,科举制下寒门子弟也能通过考试当官,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制是我国主要的选官制
度,保证了古代行政人员的来源,同时科举制的实行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促进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
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章句上》材料二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
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
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1)依据材料一,指出孟子提出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学在当时的地位。(2)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主张?你认为董仲舒的主张对我国后世有什么影响?【答案】(1)主张: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
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争取民心。地位:不受统治者重视。(2)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影响:正面影响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显现
,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解析】【详解】(1)主张:根据“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可知孟子提出“仁政”学说,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争取民心。地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孟子的主张不符合但是诸侯争霸的需要,因此不受统治者重视
。(2)根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知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一统。影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包括正反两方面的影响,正面影响主要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华文
明的主流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的形成和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它的负面作用在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显现,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阻滞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