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9 页
  • 大小 183.553 KB
  • 2024-10-06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6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辽宁省鞍山市2024届第一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docx,共(9)页,183.55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64401764a6c070c8ef2f371b2a36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3-2024学年高三(24届)二模历史科试卷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1.商朝各方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商王是靠强大的军事实力与地方部落方国建立盟约的,也就是钱穆所说的“诸侯承认天子式”的政治联系方式。而西周则是通过直派人事,建立军事据点,用“天子

封立诸侯式”来对地方进行统治。这反映出()A.政治体制的不成熟导致王朝更迭B.西周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掌控C.分封制的建立强化了周王朝统治D.周王朝形塑出一种纯粹的地域政治体r2《周礼》中“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而春秋齐国管

仲改革要求“男子二十而婚,女好十五而嫁”。这一改革()A.导致了井田制的瓦解C.顺应了小农经济要求B.确立了地主阶级统治D.反映了周王势力衰微3.某学者认为,“中国宰相制度,代不相同,然相因而变,有其趋势,亦有其法则。······法则维何?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是也。”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A.秦朝设监御史纠察朝廷百官B.东汉初年三公权力日益强化C.汉武帝时尚书令的作用开始提升D.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走向成熟4.唐代敦煌户籍残卷记载,公元700年,户主张玄均34

岁为丁男,户内另有丁男1人,寡1人,合应授田230亩,而其实际授田为5亩:公元721年,董思切一户应授田131亩,而实授田为28亩。这一状况出现表明()A.人口数量急剧膨胀C.土地兼并日趋严重B.藩镇割据导致混乱D.均田制遭到了破坏5.南宋词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一书中追忆西湖的繁华

景象:“凡缔姻、赛社、会亲、送葬···仕宦、恩赏之经营、禁省台府之嘱托,贵珰要地,大贾豪民······无不在(西湖)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对此最准确的解读是南宋()A.经济发展影响消费观念B.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重商主义淡化门第观念D.不抑兼并导致贫富分化6.下表是唐代科举考试策问的部分试题描述。据此可知,唐朝科举考试()社会现象试题描述安史之乱后.落镇割据成为唐代政治的棘手问题主考官元结问进士,“其策安出,子其昌言”中唐以后,魏晋以来“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被打破进士考试时,考生须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780年实行两税法后,唐代社会出现“钱重物轻”的现象李翱在《进士策问二道)中要求考生提出具体的对策A.命题遵循经世致用原则C.士族子弟的仕途被阻断B.选才标准趋向公平合理D,有助于社会阶

层的流动7.元朝是中国统一王朝史上第一个多民族文字并用的时代,《辽史》《宋史》《金史》由多民族史学家共同编修;儒家经典著作译为蒙文出版。蒙古、契丹、女真人中涌现大批汉文著述家,西域各族文化进一步向中原传播。这些史实说明,元朝()A.推动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

格局的进程B.开创运用少数民族文字编修史籍先例C.儒家学说开始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D.促进了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日趋国际化8.王夫之指出,”天为民立君,君置臣以佐其治天下,故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若君待臣以非礼,视臣如草芥,辱其人格,屈其志气”,臣则应当坚持

原则,明确为臣辅佐之责,保持个人的节操,而不应在“天下无不是底君”的名义下盲从受辱,逆来顺受。此论()A.是对传统儒家伦理的叛逆C矛斗直指君权神授的思想B.隐含着限制君权的进步思想D.阐述了民族气节的重要意义9..太平天国

运动期间,湘军所用枪炮均购自西方。1865年江南制造总局创立,至1904年日可生产多种火炮、后膛装弹的步枪、地雷水雷,其下辖炼钢厂炼成好钢近千吨,还能自行轧钢。这表明洋务运动(A.抵制了西方经济侵略C.促进了民族经济发展

B.推动了军事近代化D.引领了社会的转型10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教育改革着眼于创办语言、军事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而19世纪90年代以后,教育改革重点在改革科举制度、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广设新式学

堂。出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A.西学的影响力逐渐扩太xC.民族资本主义力量发展B.维新派的大力推动D.民族危机日益加深1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但总统没有解散参议院的权力,在行使任命部分官员,对外宣战,制定官制官规,提出法律,宣告特赦、

减刑等权力时,需要经过参议院同意。这些规定()A.有效限制了袁世凯复辟行径B.体现“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C.说明民初法制建设缺乏经验D.彰显“主权在民”的政治理念12根据下表可知,当时中国()1881-1911年中国商办、官办企业发展数量统计

表A.迎来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春天B.摆脱了外国资本主义的控制C.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D.具备了一些社会变革的条件13.民国初期的“府院之争”从表面上看是两个国家机构之间为争权而发生的矛盾冲突,在资本主义民主

体制下是一种常态。但是发生在刚刚脱离有几千年专制传统的、初建共和的民国,则不能不有其特殊原因。这里的“特殊原因”主要是指()A.古代帝王权力观念根深蒂固B.临时约法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C.黎段二人政治性格上缺陷D.美日对中

国政局的插手与干预14.1918年1月5日,蔡元培在保定育德学校的演讲中说,法国近代文明中的“自由、平等、友爱(博爱)”与儒家经典所倡导的“义、恕、仁”是相通的,“仁也、恕也、义也,均即吾中国古先哲所旌表之人道信条,即征西方之心同理同”。蔡元培此番言论()A.意在为传播启蒙思想减轻阻力B.认为

弘扬西学是救亡的根本之道C.强调了中西思想既冲突又融合D.说明传统文化是国家的立国之本15.图2为1933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第57期推出的“三八特刊”宣传画。这一宣传旨在()图2中文字内容;工农妇女起来参加革命战争!女工农妇加入赤卫军是最光荣的!青女工农

妇加入少先队是最英勇的!工农妇女武装起来粉碎敌人大举进攻图2.A.巩固革命统一战线C.塑造新型女性形象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动员群众参加革命16.1932年到1940年,东北铁路里程增加一倍,重要工矿产品生产总值增加数倍。与此同时,在国际市场有竞争优势的榨油、皮毛加工、纺织、食品及

大豆种植等行业发展迟缓。这说明,当时东北地区()A.为抗日战争奠定物质基础B.遭到日本经济统制及掠夺C.配合国民政府调整产业结构D.深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17.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强调“由减租减息转变到耕者有其田”,要派干部到城市去,“掌握大的铁路、工厂、银

行”。他主张新的中央委员应该包罗各种人才,“将来还要搞大工业”。他提出要夺取北平、天津等中心城市,并表示“我们一定要在那里开八大”。毛泽东的主张()A.基于对解放战争进程的判断B.说明中国革命性质发生变化C.重在强调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D.憧憬着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未来181947年5月,国民

政府紧急颁布《裁乱期间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禁止10人以上的请愿、罢课、罢工和示威游行,,并授权各地政府可采取“必要措施"和“紧急处置”办法。这些措施折射出()A.战略反攻对国统区的冲击B.国民党政权统治危机加深C.通货膨胀激化了社会矛盾D.蒋介石对战场指挥的失控

19.历史的声音或雄浑高亢,或悲壮凄美,令人深思,催人奋进。下表中历史的声音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②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五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③边界红旗子始终不倒,不但表示了共产党的力量,而且表示了统治阶级的破产,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意义。④观于昏昧之清朝,断难行

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A.④①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2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

,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这就是著名的“四面八方”政策。这一政策()A.保证了祖国统一和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B.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C.为稳定社会秩序提供了政策和物质保障D.为发扬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奠基21,下图是

新中国出版发行于1950年的年画。这一年画()農民翻身學文化A.彰显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时代风貌B.倡导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社会新风C.反映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文化需求D.体现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深远影响22.下表是

我国某一时期企业的利润分配情况,据此推断这一历史时期是()国家税收职工福利企业公积金资本家红利34.5%15%30%20.5%A.公私合营的合作方式C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B.国家至上的经营理念D.关注民生的企业文化23.1961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社员的自留地由以前

规定的占当地每人平均占有土地的5%提高到7%。还规定:养猪是共养和私养并举,以私养为主,允许社员家庭私养母猪。同时,鼓励社员经营其他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些政策()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改变了农业长期薄弱的

现状XB.解决了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D.顺应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形势24.在当今时代背景下,G20既引入“和而不同”的中国智慧,又引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既引入平等、开放、合作、共享的中国治理观,着力解决经济全球化中收六分配差距扩大,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的不平衡发展问题。由此可知,中国智慧()

A.推动了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兴起B.利于提升全球综合治理能力C.致力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弊端D.打破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政策第II卷二.材料解析题(共52.分。请在答题纸作答,试卷作答无效。)25.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18分)材料一.儒家思想在体育活动中强调思想以礼.义、仁为核心,在六艺之教中强调礼乐的教育,强调文武并堡,在孔子思想中,仁、武二者并行不悖,武是行仁的前提,仁是行武的归(少宿)。孔子对射礼推崇备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曾对围观射礼的民众提出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

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摘编之薛文传《从先秦时期体育思想史演进视角看中国体育文化发展》材料二宋朝时上流社会中流行射类、蹴鞠、棋类、水上活动、角力、田径、武术、节令游戏以及百戏等体育活动。《宋史》中记载,上流社会对体育礼仪的规定非常严格,如

打球包括了鼓乐、服饰、仪式等等诸多程序和规矩,礼法森严。朱熹提出“修建射圃,提倡习射;效法孔孟,尊崇六艺以及登山郊游,导引调息”的体育思想。民间也兴起各类体育活动,并出现大量专业的体育“社”,如打球社、齐云社、角抵社、锦标社、锦

体社、英略社等。宋代《齐云社规》记载蹴鞠有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都城开封街市店铺甚至还专门出售一种儿童秋千,设计精巧,深受百姓喜爱。城市里也出

现一些新的娱乐场所,将文艺表演和休闲体育结合起来,吸引大量的市民来休闲娱乐。-摘编自周丛改《宋代体育的繁荣及其成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六艺中的体育节目,并概括儒家体育思想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体育活动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

列要求。(18分)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赡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

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舆。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

: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

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

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

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9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主要不同,并简析其历史意义。9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潍坊

柴油机厂大事记1946年,环海铁工厂(其前身)创建于威海。1948年,12名环海铁工厂工人筹建潍县坊子大华机器厂。1950年,生产了25台15马力柴油机支援治准工程。1953年,企业收归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并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

,建成了金工、铆锻、装试等车间,扩大了生产能力。1957年底,工厂生产柴油机达到574台,提前两年完成工厂计划。1958年,进行扩建。1961年,开始进行全面整顿。1965年,工厂扭亏为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70个大庆式企业之一。1978年

,各项生产指标基本恢复。1984年,定点生产从奥地利引进的斯太尔重型汽车用发动机,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将技术标准进行“中国化”。1986年,对市场需求量大的老款柴油机进行一系列的技术改造。1994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精简改革。2002年,成为本行业内首家完成混改的企业,

正式成立潍柴动力集团。2004年,在香港成功上市。2009年,入选“国家级创新试点企业”,入选亚洲品牌500强。2022年,弹柴动力发布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1.099%柴油机,刷新全球纪录。-摘编自《潍坊柴油机厂厂志》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潍坊柴油机厂的发展见证新中国经济的变迁”为

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5225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