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红 烛.pptx,共(32)页,455.46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118ac495b1323cf8753623dc6b86c6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红烛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欲学·任务单欲学·任务单研学·任务单研学·任务单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诗人当日寇的铁蹄跨过了长城,当锦绣
的山河遍遭蹂躏,当祖国各地哀鸿遍野,当无情的地火将人们灼烧,幽静的书斋再也压不住你心中的怒火。你——闻一多,拍案而起,孤愤高吟。“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点得着火,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这样的“一句话”,震撼了多少麻木的心,这样的“一句话”点燃了多少熄灭的灯。你
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你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有力猛如虎/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
欲学·任务单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导读——掌握必备知识一、认识作者伟大的民主战士——闻一多人物简历闻一多(1899-1946),本名家骅,字友三。湖北省黄冈市
浠水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派代表诗人和学者。他致力于研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在论文《诗的格律》中,他要求新诗具有“的美(音节),的美(辞藻),并且还有.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1932年在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
46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中国民主同盟新月音乐绘画建筑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代表作品著有诗集(1923)、(1928)、《七子之歌》等。主要著作收集在《闻一多全集》中,共4册8集。《红烛》《死水》C:\Users\Admi
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臧克家先生曾说:“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的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而于我心中,闻一多先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者,是舍生取义的弘扬者,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C
:\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二、了解背景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
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
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你高举《红烛》照亮漆黑的夜空,你低吟《七子之歌》穿透漫漫碧海。你从未低下高昂的头颅,不惜以一篇篇锋芒毕露的檄文去抗争,以一场场激情澎湃的演讲去怒斥。C:\Users\A
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三、文体知识“三美”诗论“三美”:新月派的新诗主张,闻一多提出了“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
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①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具体有两方面:一曰“内在的音乐性”,这是描述诗歌内容蕴含的节奏美感和旋律美感;一曰“外在的音乐性”,它指诗歌语言在听觉上的节奏美感和旋律美感。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②
绘画美: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每一句诗都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存在的画面。③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
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其主要目的是在诗的内容和诗的格式上都拥有美。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自1926年春始,以北京的《晨报副刊·诗镌》为阵地,主要成员有闻一多、徐志摩、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1927年春,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新月派”的主要活动转移到上海,这是后期新月派。它以《新月》月刊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新
加入成员有陈梦家、方玮德、卞之琳等。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诗歌中常见蜡烛的意象蜡炬(蜡烛、烛),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常见意象,“烛”的意象常常和宴饮离别
、爱情思念有关。如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又如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宋词中的“红烛”多半与缱绻柔情、追忆往事、甜蜜温馨有关。如蒋捷《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导学——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一、初读文本——因声求气,诗意诵读《红烛》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叹词,以优美的语言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情感。请参照下
面划分的节奏,诵读这首诗。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红烛/啊!是谁/制的/蜡——给你/躯体?是谁/点的/火——点着/灵魂?为何/更须/烧蜡/
成灰,然后/才/放光出?一误/再误;矛盾!冲突!红烛/啊!不误,不误!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这正是/自然的/方法。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红烛/啊
!既/制了,便/烧着!烧吧!烧吧!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C:\Users\Admini
strator\Desktop\图片1.png红烛/啊!匠人/造了/你,原是为/烧的。既已/烧着,又何苦/伤心/流泪?哦!我/知道了!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
\图片1.png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啊!你/流/一滴/泪,灰/一分/心。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C:\Users
\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二、夯实基础——天天积累,素养提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蜡炬.(2)烧沸.(3)脂膏.(4)慰藉.(5)耕耘.jùfèigāojièyún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
片1.png2.填空。(1)闻一多诗歌的“三美”主张是:、、。(2)“新月派”是我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印度诗人的《新月集》影响。主要成员有著名诗人、、朱湘、饶孟侃、孙大雨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泰
戈尔闻一多徐志摩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3.诗人的情绪波澜起伏,感染力极强。归纳起来,这样的抑扬顿挫大体上经历了七次显著的变化。体会这些变化,将下图中的①~③处补写出来。答案:①自焚②困惑③莫问收获,但问耕耘C:\Users\Ad
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4.近义词辨析。慰藉二者都具有“安慰”的意思。“慰藉”是指自己心里安适,得以释然。抚慰“抚慰”经常用于长辈对晚辈,上级对下级的安慰、抚恤。【应用】(1)现在无论谁,只有直接的苦恼,更没有苦恼的有趣味
的东西了。(2)关心人也要讲心理技巧,要根据对方的心理活动,给予最贴心的。慰藉抚慰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脂膏二者原义都是“脂肪”,比喻义都可指“富足
、优越的处境”。“脂膏”借指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脂腴“脂腴”比喻富贵,优渥。【应用】(3)夏衍《秋瑾传》第一幕:“你不仅是一个有责的匹夫,而且是一个吃了国家俸禄、吃了民间的官吏。”(4)过两天这位朋友搬走了,又来了一位心广体胖、特丰的朋友。脂膏脂腴C:\User
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研学·任务单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学习目标】1.朗诵这首诗,品味精彩的语言,体会深沉意境。2.鉴赏诗
词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导思——披文入情,思维提升一、研读《红烛》,思考下面问题。1.全诗一共有九节,每节都以“红烛啊!”开头,这是什么修辞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答案:这是一种呼告
的修辞手法。有力地倾诉了诗人的所见所思所感,赋予红烛以人的思想感情,成为诗人抒情的依托。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2.《红烛》一诗中,对于红烛的自焚,诗人显然困惑不解:“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诗人产生这种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这种困惑最后有没有解开?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2.png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3.《红烛》一诗中,红烛
为什么“伤心流泪”?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第六节中,诗人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经过一番求索,诗人恍然大悟,红烛之所以伤心流泪,是因为“残风”来侵它的光芒,它烧得不稳,“才着急得流泪”。(2)“残风”在这里
暗指反动势力,诗人非常鲜明地袒露了自己的心曲,虽然怀有一腔为人间创造光明的美好愿望,然而反动势力的阻挠却使诗人感到壮志难酬,这“泪”是红烛的心,在为自己不能尽快实现理想而着急。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4.“烧吧!烧吧!烧
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谈谈你对这几句诗的理解。答案:表现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他要以自己的生命火焰照亮世人,让他们觉醒,使他们感奋,从而积极行动起来,去捣毁人间地狱,求得自身的解放。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
g二、疑难探究5.蜡烛有红有白,诗人为什么以“红烛”为题?它运用了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答案:(1)诗人以“红烛”为题,意在用“红烛”来象征自己对祖国的一颗赤诚的心;(2)运用的是象征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话,写了蜡烛的燃烧,蜡烛的伤心流泪,象征人类要有燃烧自
己,牺牲自己,照亮别人、拯救灵魂、给别人与世界带来光明快乐的精神。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6.分析闻一多“红烛”意象和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蜡炬”意象的关系。答案:闻一多的“红烛”意象显然是继承了李商隐诗中的“蜡炬”意象,二者有
着相似的品格:无私的奉献与牺牲。但同时,闻一多的“红烛”意象相对于李商隐的“蜡炬”意象又有着发展与创新:①李商隐的“蜡炬”意象表现爱情,是有情人的幽长的情愫;闻一多的“红烛”意象其意义却深刻许多,它是奋斗与奉献精神的象征,是
力量、是英雄、是时代的呐喊,《红烛》一诗中到处充满了现实的投影、时代的声音。②李商隐的“蜡炬”象征着诗人自己;闻一多却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自我与红烛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诗人是诗人,红烛归红烛,这是其“离”,但又要吐出心来比一比,这是寻找两者间的精神联系,是认同的
努力,故又可谓是“即”,一离一即,奠定了全诗的基本情感方式。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1.png导练——学练结合,提升能力写文章时,对着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唤,
并且跟他(它)说起话来,这种修辞手法叫作呼告。如《红烛》中的:“红烛啊!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请学习诗中“呼告”的手法,选择自己喜爱的人或物,写一段抒情的文字。C:\Use
rs\Administrator\Desktop\图片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