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专题01 《沁园春·长沙》:意象与意境(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对接高考之教材中的考点(统编版必修上册).pptx,共(83)页,10.615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801be98e5deaf49e3c64ddb366701f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材中的考点:意象与意境•沁园春长沙•毛泽东1.理解什么是意象。2.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3、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精讲内容:《沁园春》中的意象以及与意境的关系教材典例《沁园春长沙》的上片选取了哪些意象?有什么特点?写大山
,树林,湘江,船只,鹰鱼等,既有自然物,也有动植物,品类齐全,充满生机。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问题设计:品赏诗歌首先要捕捉意象意象:意即感情,象是景物。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可感的客观景物。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远景近景角度:远近结合远望:“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
仅看到了眼前岳麓山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黄栌,和祖国无数山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水杉、槭树、槲树、黄连木……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气勃勃。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角度:俯仰结合仰视:“鹰击长空”,万里无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羽,自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而清浅见底的江里,鱼群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万山红遍(静
景)层林尽染(静景)漫江碧透(静景)舸争流百舸争流鹰击长空(动景)鱼翔浅底(动景)•动静结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是静景,•“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是动景。总结上片:1、上片写景,作者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来写的?山、林、江、舸、鹰、鱼、(万物)远眺:群山——山红
林染如画(静)近观:江中——水碧百船急驶(静、动)仰视:长空——雄鹰展翅高飞(动)俯瞰:水底——鱼儿轻快畅游(动)总写:万类霜天竞自由俯仰结合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2、这七句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样的?3、概述:作者给我们呈现了怎样的一幅画面?(景物
的整体特点是什么?)➢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特点:色彩绚丽,生机勃勃。)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廓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词的上阙写景。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
不停息地奔流着。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
。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家毛泽东的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词的上阙写景。作者旧地重游,先描绘了一幅“湘江秋景图”:深秋时节,独立橘子洲头,望着滚滚湘江水不停息地奔流着。火红的枫林,重重叠叠,碧透明澈的江
面上,无数船只争相竞驶,鱼儿在水中自由地游动,雄鹰在长空中奋力搏击。随着视角的变化,动景与静景结合,远景与近景交替,思路开阔,面对寒秋严霜万物生机盎然、勃发的场面,词人思绪万端,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表现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及博大的胸怀。万人皆悲的秋景,在革命
家毛泽东的眼中却呈现出一种色彩斑斓、生机勃发的美,一种催人奋进,给人力量的美。探究意境导言(过渡语):意象往往是表达了某种意境。不同的意象会构成不同的意境,我们在《天净沙秋思》里可以看到“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
水”“人家”是乐景与哀景的交织,表达了游子漂泊的羁旅之苦。而毛泽东笔下的秋天是别有风韵的。这种风韵其实就是“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本词无一例外的使用了大美的宏大意象。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1925年春,他回
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岳麓山,面对如画的秋景,追怀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成这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弘的不朽诗篇。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
气魄?大气!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大气?如果说豪迈气派反映的是毛泽东精神世界的质地,那么宏大意象说的就是他精神世界的容量。“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座座顶天立地的磅礴大山蜿蜒起伏,犹如温顺细碎的浪花、轻轻一握的泥丸——这是他精神世界的空
间包容度。“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是他精神世界的时间包容度。30岁离开湖南、奔向革命风暴中心的时候,他就写下了“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以这样的决绝气势抒写自己改造旧中国
的信念意志。从此,诸如昆仑、寰宇、四海、五洲、汪洋、北国、长城之类的宏大词汇就成了他诗作中最常见的意象关键词。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大气?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卓然而立、中流砥柱的英气。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
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诗人“独立”,表现出爱秋而不畏寒的卓然而立的形象和中流砥柱的气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问江山问大地的情感大气;特别是“怅”领起的三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写景视野的开阔豪气。比如“
看”领起的七句,远观近看,仰视俯视,大开大合,开阔大气。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藐视权贵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气!从“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到“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诗人的凌云壮志得以实现。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屈原——哀秋冬之绪风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作者笔下的秋景与古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可以说是: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笔下的秋:数量(万、百)、范围(遍、漫)、程度(尽染、碧透)、力
度(争、击、竞);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美不胜收,扫尽千古悲秋之气;感情基调:热爱、积极。表达革命乐观主义1、悲秋情结“伤春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一种带有颓废色彩的情结!这种情节,基本上影响了中国古代所有的文人。特别是刘禹锡的一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更是
将悲秋写入了中国的诗坛。怀才不遇的文人士大夫,他们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不免要寓于他物以求自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叶绍翁《夜书所见》意境问题:2、“万
类霜天竞自由”中的“竞”写出了万物奋发自强,蓬勃发展的生机。想到了祖国的命运与革命的未来。提出了谁是大地的主宰的问题:这表明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引申讨论:“秋天”在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
感伤的情调,本诗为什么没有?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所以他的诗词充
满豪情壮志。(知人论世)考点分析精讲:一、什么是意象?诗歌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寓意之象内在的抽象的心意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概
念:所谓“意境”,可以说就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是诗人强烈的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的交融。(过渡)请圈出下列诗句中的意象,并在后面括号里指出其代表的思
想感情。(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猿叫凄清,杜鹃啼血,表悲伤凄凉之情,表现环境的凄清、悲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羌笛发凄切之音,成为征
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的象征)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1、柳:送别、留恋、伤感。因为“柳”、“留”二字谐音,经常暗喻离别。《渭城曲》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
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2、松:坚挺、傲岸、坚强、生命力诗人常用它来警世自勉或表达自己高尚的品节。近现代陈毅《青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3、竹:象征人高洁
的品格,积极向上。《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4、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比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红豆》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5、鸿雁:书信——对亲人的思念。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6、酒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酒代表别离之情,是“愁”的意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7、明月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明月代表别离之情,思家明月几
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8、“寒蝉”代表悲凉,“长亭”代表惜别。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铃霖》9、白云代表漂泊,浦为送别之地,为离愁别绪代名词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白云一片去悠悠
,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0、“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梧桐更兼细雨•——李清照•《声声慢》11、“猿”叫凄清,“杜鹃”啼血,表悲伤凄凉之情,表现环境的凄清、悲凉古诗词中常见的
意象与含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12、羌笛发凄切之音,成为征戍将士思乡和戍边幽怨的象征。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与含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2﹒请概括下列各诗的意境。(孤寂冷清)(雄伟壮阔)二、命题探究及解
题对策1﹒意象、意境类考题通常会从哪些角度来提问?2﹒意象、意境类考题的答题思路是怎样的?•思路分析:•1.先点出具体的意象(即景物),•2.然后结合诗歌的诗眼、抒情议论类句子和整体感情色彩来分析诗歌意境,•3.最后从
情与景相统一的原则出发根据大意点出蕴含的思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五、知识积累1.常见的意象及象征意义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3、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
迟暮,时光飞逝,漂泊。)7、柳(送别,留恋,思乡伤感)4、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5、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6、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花卉类:8、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9、菊(
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10、兰(高洁,耿耿劲节、高贵)11、莲花(高洁、爱情的象征)12、丁香(忧愁、高贵、高洁、脆弱、纯洁)花卉类:动物类13、子规(杜鹃、杜宇)(悲惨、凄恻、思乡怀归)14、猿猴(哀伤,凄厉)15、鸿雁(理想,追
求,思乡怀归、思亲、音信,消息)16、鹧鸪(离愁别绪,思乡怀归。)17、马(漂泊思乡,奔腾,追求)18、燕子(春光的美好,惜春、离别思念亲友、时光飞逝、世事变迁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羁旅情愁,漂泊流浪
)动物类自然风霜雨雪水云类19、烟雾(忧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20、雨(惆怅、春景、希望、生机、残酷的环境(风雨,人生的挫折)21、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
22、秋、西风(秋风)(惆怅、游子思归、衰败、落寞)2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坎坷挫折。)24、云(游子飘泊、自由自在)自然风霜雨雪水云类25、冰雪(心志高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26、月亮(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27、夕阳(思乡怀归、
时光易逝人生的短暂)自然风霜雨雪水云类28、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自然风霜雨雪水云类•2﹒常见意境(氛围)类别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3﹒常见
思想感情类别: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二、意象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把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的,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精讲:“意象”简释意作者的思想感情象作品中的客观物象诗人的
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意境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精讲:学以致用(2022年浙江高考真题)(8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楼前[中唐]王建天宝年前勤政楼,每
年三日作千秋①。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过勤政楼[晚唐]杜牧千秋佳节名空在,承露丝囊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②。【注】①千秋节:唐开元十七年八月,丞相表请每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为千秋节。此后,玄宗每年在勤政楼庆生,赏百匹飞龙舞马。飞龙,马厩名。
士庶间互赠承露丝囊。②金铺:钉在门上的兽面形的门环底20.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答案】20.情感不同:①王诗追忆飞龙舞马,表达对昔日盛世的怀念,而感慨玄宗的骄侈佚乐,言外自见;②杜诗借眼前金铺上的紫苔,抒发昔盛今衰的
悲叹之情。写法不同:①王诗运用细节描写,写出老马“总举头”这一习惯性动作,生动传神;②杜诗运用拟人手法写紫苔“偏称意”,突出其任情滋蔓,寓情于景,营造荒凉氛围。【解析】题干要求分析两首诗后两句在情感、写法上的不同。王建的诗歌
“飞龙老马曾教舞,闻着音声总举头”表现的是对千秋节盛况的怀念之情,手法方面“闻着音声总举头”,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写出了唐玄宗庆生时的壮观场面。而杜牧的“唯有紫苔偏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表现的是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沧桑、颓废之感。运用的
手法是拟人。通过苔藓最称意,“年年因雨上金铺”,表现了一种落寞荒凉的氛围。诗歌中“紫苔”这个意象,就是渲染了寂寞荒凉的意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问题。虞美人•枕上[注]一九二一年毛泽东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晓来百
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江海翻波浪”以比喻、夸张手法,化无形为有形,突出、鲜明地写出“愁”状。B.一个“晓”字
,点出是彻夜未眠;一个“影”字,写出若即若离的别样之苦。C.下阕末两句,作者触景生情,见月怀人,含蓄地写出了别离之苦。D.这首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写,从侧面反映了革命者也有自己的离愁别绪。(2)这首词与毛泽东的《
沁园春•长沙》相比,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有何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我躺在枕上彻夜难眠,成堆的愁苦汹涌袭来,像是什么形状呢?犹如江河大海里翻腾起的巨波大浪一样。黑夜正长,天色总是觉得很难亮起来,我无奈,只好起床披衣坐望天空,数算点点的寒
星,祈盼黎明。通宵达旦,尽管天亮时我的万般思念都已化成了灰烬,脑海中却仍然只留下离别的情人的身影。抬头望见一钩残淡的月亮向西下沉,面对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抛洒下一行行泪珠!诗歌大意诗词赏析词的上阕写离
愁之浓,失眠之苦。“堆来”,极言愁多;“枕上”,透出思念中辗转反侧之态:“愁何状”?犹如“江海翻波浪”。这与李煜著名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几有相同意境。可见诗人的枕上深愁是何等不可遏
抑!偏偏在这种时候,“天色总难明”,只得于寂寞无赖之时,“披衣起坐数寒星”,聊遣愁思。“数寒星”三字极有情趣,可从中看出诗人的孤单与寂寞。诗词赏析下阕写伤别之深。诗人经过一夜苦熬,晓来依然不见离人,只在朦胧中
回忆袅袅倩影,故顿生“百念都灰尽”之感。此时,抬头西望,惟有残月如钩,怎叫诗人不对月抛泪!这使读者联想起宋人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
是几时?”也许,《枕上》的作者此时正有此情此感。上阕从一“愁”字人手,极写思念之深;下阕以一“泪”字收笔,甚言思念之苦。写此词时,诗人还是个刚离开学校的二十八岁的青年,男女情长,是极自然的,正所谓“无情未必真豪杰”。全词明快流畅,坦直朴素而富有情趣。“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的似水柔情
,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男儿气概,完全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人的心胸。诗词赏析词人的情感依托什么来进行宣泄的呢?我们不难发现,是一些意象的使用,把“愁”比作“江海翻波浪”,在长夜里数“寒星”,“一钩残月向西流”,月光如流水一般,不尽的愁丝。这里“波浪”“寒星”“残月”等意象的使用,使
得作者所要表达的离愁别绪跃然纸上。词人深夜不眠,披衣枯坐数寒星,只能对月无语,可见,其悲凉至深,以“愁”起笔,以“泪”收笔,是多个意象所营造的悲凉意境。真是字字是愁,字字是泪。诗词赏析(1)【解答】C.“
含蓄”错误,“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是直接抒情。【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
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问题解答【解答】(2)二者都是借景抒情,但本词选取的景物具有凄清、冷寂的特点,抒发的是哀婉忧伤的思念之苦;而《沁园春》的景物则充满生机,色彩绚丽,抒发了诗人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问题解答
【解析】(2)题干已经点明“从借景抒情的角度看”,寻找的是“二者有何不同”,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重点关注两首诗写的分别是什么景,景物特征是什么,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自然可得出答题角度。《沁园春•长沙》是学过的词,通
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本词要抓住“江海翻波浪”“天色总难明”“寒星”“残月”可知景物氛围是凄凉的,从“愁”“寂寞”“灰尽”“抛眼泪”可知抒发的是
哀愁。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