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交通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26)页,1.449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dc70990f1de17ec469287f4abade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北京交大附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一生物学说明: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长60分钟。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5小题,1~25题每小题1分,26~35题每小题2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
目要求的一项。1.在电子显微镜下,蓝细菌(蓝藻)和黑藻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内质网【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借助于电子显微镜,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蓝细菌是原
核生物,黑藻是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叶绿体,A错
误;B、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线粒体,B错误;C、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共有的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C正确;D、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内质网,D错误。故选C。2.细胞学说揭示了()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C.原
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D.自然界细胞的多样性【答案】B【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
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细胞学说的意义: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详解】A、根据细胞学说的内容可知,细胞学说没有提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A错误;BD、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提出生物界细胞的多样
性,B正确,D错误;C、细胞学说没有揭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C错误。故选B。3.下列可用于检测蛋白质的试剂及反应呈现的颜色是()A.苏丹Ⅲ染液,橘黄色B.醋酸洋红液,红色C.碘液,蓝色D.双缩脲试剂,紫色【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
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
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详解】检测蛋白质应该用双缩脲试剂,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即D正确。故选D。4.下列物质与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位,对应正确的是()A.DNA-——基因B.抗体
——蛋白质C.糖原——葡萄糖D.淀粉——麦芽糖【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为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为核苷酸,多糖的基本单位为葡萄糖。【详解】A、DNA是核酸中的一种,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
B、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错误;C、糖原是多糖中的一种,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C正确;D、淀粉是多糖中的一种,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D错误。故选C。5.下列细胞结构与其包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应不正确...的是()A.高尔基体——蛋白质和磷脂B.中心体——磷脂和
DNAC.核糖体——蛋白质和RNAD.染色体——蛋白质和DNA【答案】B【解析】【分析】高尔基体具有生物膜结构,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中心体是一种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详解】A、高尔基体具有生物膜结构,生物膜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磷脂,A正确;B、中心体不具有膜结构,不含有磷脂,B错误;C、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构成,C正确;D、染色
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构成,D正确。故选B。6.下列各种细胞器中,具有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功能的是()A.线粒体B.叶绿体C.溶酶体D.内质网【答案】C【解析】【分析】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详解】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不符合题意;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C、溶酶体属于“消化车间”,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C符合题意;D、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加工,脂质的合成车间,D不符合题意。故选C。7.组成染色体和
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A.蛋白质和DNAB.DNA和RNAC.蛋白质和RNAD.DNA和脂质【答案】A【解析】【详解】染色质: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分析】染色体和染色
质是同一物种,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CD错误,A正确。故选A。8.在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基础上,有人做了补充实验: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和蛋白质合成途径,对膜蛋白运动没有影响。但是当降低温度时,膜蛋白的扩
散速率降低至原来的1/20~1/10。下列有关细胞膜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B.膜蛋白的运动不需要消耗ATP的能量C.温度不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D.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
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1)原因:膜结构中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是可以运动的;(2)表现:变形虫变形运动、细胞融合、胞吞、胞吐及载体对相应物质的转运等;(3)影响因素:主要受温度影响,适当温度范围
内,随外界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增强,但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则导致膜的破坏。【详解】A、“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对膜蛋白质的运动没有影响”,说明膜蛋白的合成不影响其运动,A正确;B、“用药物抑制细胞能量转换、蛋白质合成等代谢途径,对膜蛋白质的运动没有影响
”,说明膜蛋白的运动不需细胞消耗能量,B正确;C、由题干知降低温度后膜蛋白扩散速率发生变化,说明温度会影响磷脂分子的运动,C错误;D、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因此膜蛋白的扩散与磷脂分子运动相关,D正确。故选C。9.下列关于
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线粒体内膜上附着有多种酶C.叶绿体外膜能够捕获光能D.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答案】C【解析】【分析】在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形成的结构体
系,叫做生物膜系统。其重要的作用有:第一、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的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的小区室
,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详解】A、液泡膜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B、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故其上附着有多种酶,B正确;C、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膜,故囊体膜上有能够捕获光能的色素分子,C
错误;D、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中生物膜基本支架,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生物膜的功能,因此,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正确。故选C。10.下列能穿过由脂双层构成的人工膜的物质是()A.氧气B.钾离子C.葡萄糖D.蛋白质【答案
】A【解析】【分析】人工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具有选择透过性,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识记每种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是本题的解题关键。【详解】A、氧气属于气体小分子,可以直接透过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B、钾离子的进出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错误;C、葡萄糖进出细胞属于
协助扩散或者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错误;D、蛋白质属于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通过磷脂双分子层,D错误。故选A。11.下列生化反应一定不...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B.水光解生成NADPH和O2C.O2
和[H]结合生成水D.ADP和Pi合成ATP【答案】A【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1)概念:细胞膜、核膜以及各种细胞器膜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细胞的生物膜系统。(2)作用: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进行物质
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为各种酶提供大量附着位点,是许多生化反应的场所,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详解】A、生物膜是指细胞内的膜结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不在生物膜上,A符合题意;B、水光解生成NADPH和O2发
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不符合题意;C、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中O2和[H]结合生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不符合题意;D、ADP和Pi合成ATP,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也可以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图
为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③④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为腺嘌呤,即ATP分子结构简式中的“A”B.①和④构成R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C.化学键②为普通磷酸键D.在ATP-AD
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答案】D【解析】【分析】1、ATP的名称:腺苷三磷酸。2、组成元素:C、H、O、N、P。3、ATP分子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即腺嘌呤核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的化学
键,“-”代表普通磷酸键。4、结构特点:(1)ATP分子中具有2个特殊的化学键。由于两个相邻的磷酸基团都带负电荷而相互排斥等原因,使得这种化学键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也就是具有较高
的转移势能。(2)ATP水解时释放的能量高达30.54kJ/mol,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详解】A、①为腺嘌呤,而ATP分子结构简式中的“A”代表腺苷,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结合而成,即①和④,A错误;B、①和④是腺苷,与一个磷酸基团结合是构成R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错误;C、“-”代表普通磷酸键,化学键②为特殊的化学键,C错误;D、ATP水解后转化为ADP,脱离下来的磷酸基团(③)成为磷酸,可在ATP-ADP循环中重复利用,D正确。故选D。13.下列生理活动不消耗ATP的是A.光合作用
B.渗透作用C.细胞分裂D.蛋白质的合成【答案】B【解析】【分析】ATP是直接的能源物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均可以合成ATP,合成ATP的场所有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TP可以用于肌肉收缩、细胞分
裂等活动。【详解】A、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生成ATP,暗反应阶段消耗ATP,A不符合题意;B、渗透作用是水分子的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符合题意;C、细胞分裂需要消耗ATP,C不符合题意;D、蛋白质合成需要消耗ATP,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需要转运蛋白协助通过膜的一组物质是()A.
O2、CO2B.CO2、K+C.Na+、氨基酸D.胆固醇、乙醇【答案】C【解析】【分析】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通过自由扩散进出细胞。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属于协助扩散。离子进出细胞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参与。【
详解】A、O2和CO2的运输均属于自由扩散,运输过程中均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A错误;B、CO2的运输属于自由扩散,运输过程中均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K+属于主动运输,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B错误;C、Na+和氨基
酸进入身体其他细胞均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均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C正确;D、胆固醇与磷脂具有相容性,因此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乙醇进出细胞也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D错误。故选C。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能脱离活细
胞发挥作用B.应在酶最适温度下保存C.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D.可以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答案】C【解析】【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酶的催
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②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③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在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条件下酶会变性失活,而在低温条件
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详解】A、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内都能发挥作用,A错误;B、应该在低温条件下保存酶,B错误;C、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所以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
正确;D、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但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D错误。故选C。16.下列对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发生改变C.高温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活
性D.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
详解】A、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A错误;B、酶是生物催化剂,在生化反应前后其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变化,B错误;C、高温、过酸或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被破坏而失去活性,C正确;D、酶是生物催化剂,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
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即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故选C。17.下图是在相同条件下放置的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两组实验装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装置均需要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B.装置甲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Ⅰ处的二氧化碳C.装置乙中应让Ⅱ密闭放
置一段时间后,再与Ⅲ连接D.装置乙中Ⅲ处石灰水浑浊程度高于装置甲中的石灰水【答案】C【解析】【分析】1、实验中的变量(1)自变量:是否有氧气。(2)因变量: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的程度,滴加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后的颜色变
化等。(3)无关变量:酵母菌以及培养液的用量、培养时间、温度等。2、此实验为对比实验,两组实验均为实验组。3、进行实验前必须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否则会因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不能全部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导致实验失败。4、乙
组Ⅱ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瓶内的O2消耗完后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详解】A、酵母菌在光照和黑暗中均可进行细胞呼吸,且光照不影响细胞呼吸,故两个装置均在光照或黑暗条件下进行,A错误;B、装置甲是进行酵母菌的有氧呼吸的实验,其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确
保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CO2只来自酵母菌的有氧呼吸,B错误;C、装置乙中应让Ⅱ密闭放置一段时间,彻底消耗其中的氧气,形成无氧环境,然后再与Ⅲ连接,C正确;D、有氧呼吸比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故装置乙中Ⅲ处石灰水浑浊程度低于装置甲中的石灰水,D错误。故选C。18.不同细胞在不同2O浓
度下,细胞呼吸的产物可能不同。下列细胞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细胞呼吸前后会发生气体体积变化的是()A.乳酸菌在无2O条件下B.水稻根细胞在2O充足条件下C.酵母菌在无2O条件下D.苹果果肉细胞在2O充足条件下【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和无氧
呼吸过程:【详解】A、乳酸在无O2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不消耗O2,也不产生CO2,所以气体体积没有变化,A不符合题意;B、水稻根细胞在O2充足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所以气体体积没有变化,B不符合题意
;C、酵母菌在无O2条件下进行酒精发酵,不消耗O2,产生CO2,所以气体体积发生变化,C符合题意;D、苹果果肉细胞在O2充足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消耗O2,产生CO2,所以气体体积没有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C。19.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A.B.C.D.【答案】C【解析】【分析】层析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容易挥发。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注意: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详解】A、层析
液是由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具有一定的毒性,但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A错误;B、层析液容易挥发,没有用橡皮塞赛紧瓶口,另外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B错误;C、滤纸条上有
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并没有触到层析液,则滤纸条上分离出四条色素带,且用橡皮塞赛紧瓶口,防止层析液容挥发,C正确;D、层析液容易挥发,用了橡皮塞赛紧瓶口,但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则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实验失败,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用分离装置示意图的
真实情景考查色素的分离,考生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注意操作过程中的重要事项。20.在植物工厂中,LED灯等人工光源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源源不断地提供能量。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A红光和绿光B.红光和蓝光C.黄光和蓝光D.黄光和绿光【答
案】B【解析】【分析】色素的分布、功能及特性:(1)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类囊体膜)上。(2)功能: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四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详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
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故从光合色素吸收光谱的角度分析,适宜的光源组合为红光和蓝光。故选B。21.用14C标记2CO,可用于研究光合作用过程中()A.光反应的条件B.光反应的产物C.由2CO合成糖的过程D.能量的转换过程【答案】C【解析】【分析】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参与暗反应阶段,首先一分子的二氧化碳和一分子的五碳化合物合成两分子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酶的催化下和ATP与[H]的协助下,一部分逐渐生成五碳化合物,另一部分生成糖类等有机物。用14C标记C
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的流动途径。.【详解】A、光反应必须需要光照、酶和色素参与,但不需要二氧化碳,A错误;B、光反应产物是[H]和ATP,不需要CO2,B错误;C、二氧化碳中C首先固定在三碳化合物中,之后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可以用14
C标记CO2可以探究光合作用中CO2合成糖的过程,C正确;D、能量储存于有机物中,CO2通常不含有能量,D错误。故选C。22.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下列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A.降低室内CO2
浓度B.保持合理的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适当延长光照时间【答案】A【解析】【分析】提高作物产量的思路是提高作物产量,降低细胞呼吸强度以减少有机物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封闭的温室内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有:增加光照强度、增加CO
2浓度、适当提高温度。降低细胞呼吸的措施主要是夜晚降低温度。【详解】A、降低室内CO2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不利于光合作用,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错误;B、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夜晚降温以减少有机物消耗,即保持适宜的昼夜温差,能提高作物
产量,B正确;C、适当增加光照强度有利于光合作用光反应的进行,进而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C正确;D、适当延长光照可延长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能提高作物产量,D正确。故选A。23.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周期分
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B.细胞分裂期的时间长于细胞分裂间期C.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D.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详解】A、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A错误;B、细胞分裂期的时间远远
短于细胞分裂间期,B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进行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C正确;D、DNA的合成在间期,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D错误。故选C。24.有丝
分裂间期细胞内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其结果是()A.DNA含量增加了一倍,染色体数目不变B.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增加一倍C.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D.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均不变【答案】A【解析】【分析】在有丝分裂过程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即
染色体的复制;经过复制,DNA数目加倍,且出现了姐妹染色单体,但染色体数目不变。【详解】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DNA加倍,形成染色单体,染色体并不加倍,BCD错误,A正确。故选A。25.人体内的下列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A.口
腔上皮细胞B.心肌细胞C.神经细胞D.造血干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详解】ABC、口腔上皮细胞、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均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ABC错误;D、造血干细胞能分裂增殖并分化成红细胞、白细胞等,具有细胞
周期,D正确。故选D。26.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A.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
特异性【答案】A【解析】【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2、DNA分子的
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因此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
原因是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A正确。故选A。27.下列关于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四种生物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含C、H、O三种元素B.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C.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D.都是细胞中
的能源物质【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淀粉和脂肪的组成元素都为C、H、O,组成蛋白质的元素主要是C、H、O、N,组成核酸的元素有C、H、O、N、P,A正确;BC、淀粉、脂肪、蛋白质和核酸都是大分
子物质,都以碳链为基本骨架,都能被相应的酶水解,B、C正确;D、淀粉、脂肪、蛋白质可作为能源物质,核酸不作为能源物质,D错误。故选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各种大分子物质的组成元素、分子构成以及相应的功能。28.下列关于人们饮食及健康的社会传言,有科学依据的是()A.不含
碳水化合物的饮料0糖0卡,可放心饮用B.添加维生素D,钙D同补,肠道吸收黄金搭档C.蛋黄中的胆固醇可导致动脉硬化,不要摄入D.胶原蛋白肽口服液,喝出水嫩婴儿肌【答案】B【解析】【分析】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脂肪是良
好的储能物质,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也参与脂质在血液中的运输。【详解】A、碳水化合物是糖类,不含碳水化合物的饮料可能不含糖,但不等于不含其它有机物,仍可能有一定能量,A错误;B、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
对钙和磷的吸收,故补钙时同时补充维生素D,效果更佳,B正确;C、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成分之一,也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只有过量的胆固醇才可导致动脉硬化,C错误;D、胶原蛋白肽进入消化道,会被酶水解为氨基酸,而失去生物活性,D错误。故选B。29.撕取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制作临时装
片,显微镜下观察到甲图,将其置于0.3g/L蔗糖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乙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过程不需要染色B.图乙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C.c处细胞液浓度高于a处D.b处的液体是清水【答案】D【解析】【分析】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
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既发生了质
壁分离复原。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发生了质壁分离。【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呈紫色,在观察质壁分离的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染色,A正确;B、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
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既发生了质壁分离,图乙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B正确;C、图乙细胞出现了质壁分离,c处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故c处细胞液浓度高于a处,C正确;D、b处为细胞壁和细胞
膜之间的液体,b处为蔗糖溶液,D错误。故选D。30.下图为2Ca+运输的示意图,参与2Ca+运输的载体蛋白是一种能催化ATP水解的酶,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2Ca+逆浓度进行转运,需要能量B.图中ADP为转运2Ca+的过程提供能量C.参与2Ca+转运的载体蛋白被磷酸化后空间结
构改变D.若细胞呼吸受抑制2Ca+转运速率会降低【答案】B【解析】【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细胞转运Ca2+出细胞的过程,该过程是逆浓度梯度转运Ca2+,消耗ATP,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由题图分析可知,图中所示Ca2+逆浓度进行转运,需要消耗能量,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A正确;B
、题干中的载体蛋白能催化ATP水解,为转运Ca2+的过程提供能量,B错误;C、由题图可知,该载体蛋白磷酸化后导致其空间结构改变,将与载体结合的Ca2+运往膜的另一侧,C正确;D、细胞转运Ca2+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若细胞呼吸受抑制,Ca2+转运速率会降低,D正确。故选B。31.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
,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B.乙试管中不
发生反应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基质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据此解答。【详解】A、甲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葡萄糖溶液可以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
A错误;B、乙试管中只有线粒体,葡萄糖溶液不能发生反应,B正确;C、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葡萄糖溶液可以进行彻底地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并释
放少量的ATP,C错误;D、丙试管中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葡萄糖溶液只能进行不彻底的氧化分解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D错误。故选B。【点睛】知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的作用是关键。32.结合
细胞呼吸原理分析,下列做法及对应原理正确的是()A.包扎较深伤口选用透气的创可贴,利于受损细胞进行有氧呼吸B.制作酸奶时要选择适宜的温度,利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C.利用酵母菌酿酒时需经常开盖检查,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大量繁
殖D.鼓励进行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肌细胞因供氧不足造成乳酸过量堆积【答案】D【解析】【分析】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2、制作酸奶主要是利用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3、酿酒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生酒
精。【详解】A、包扎伤口选用透气的敷料,增加通气量,抑制厌氧菌的无氧呼吸,使其不能大量繁殖,A错误;B、制作酸奶时要选择适宜的温度,利于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B错误;C、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不需要经常开盖检查,因为要保持无氧环境,利
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从而产生更多酒精,C错误;D、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避免肌肉细胞因供氧不足进行无氧呼吸而产生大量乳酸,D正确。故选D。33.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其叶绿体内不可能...立即发生的现象是A.O2的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
加快C.ATP/ADP比值下降D.C3含量升高【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2O4[H]+O2b.ATP的生成:ADP+PiATP。②暗
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CO2的固定:CO2+C5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3(CH2O)+C5。【详解】A、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O2的产生停止,A正确;B、用黑布
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还原氢和ATP的合成受阻,导致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受阻,进而导致CO2的固定应减慢,B错误;C、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即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还原氢和ATP的合成受阻,ATP的含量减小,比值下降,C正确;D、光
反应为暗反应供[H]、ATP去还原C3,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导致C3化合物的还原减弱,则C3化合物消耗减少,C3化合物剩余的相对增多,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考生在分析时明确罩上黑布后光反应将立即停止,然后根据光反
应中物质变化判断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进而确定对二氧化碳固定的影响。34.研究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的关系,得到如图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B.B光照强度下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C.D点光
合速率达到最大D.DE段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考查呼吸速率、光合速率的定量分析。A点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表示呼吸速率,图中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补偿点,D点对应的光照强
度为光饱和点,图中曲线代表表观光合速率曲线,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表观光合速率。【详解】在A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0,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正确;在B点即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B正确,据图可知,D点以后,CO2吸收速率不再变化,表示净光合速率不再发生
变化且最大,根据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而呼吸速率不会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D点光合速率达到最大,C正确;D点已经达到光的饱和点,因此D点以后即DE段的限制因素是不再是光照强度,而是光照强度之外的其他因素,如温度、CO2浓度等,D错误。【点睛】植物“三率”间的
内在关系:(1)呼吸速率:植物非绿色组织(如苹果果肉细胞)或绿色组织在黑暗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组织的CO2释放量或O2吸收量。(2)净光合速率:植物绿色组织在有光条件下测得的值——单位时间内一定量叶面积所吸收的CO2量或释放的O2量。(3
)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35.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是()A.染色体的复制和分配B.纺锤体的形成方式和细胞质分裂方式C.染色体的螺旋化和复制D.染色体的解旋和染色体的分离【答案】B
【解析】【详解】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在前期都会发生染色体的螺旋化,在后期都会发生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在末期都会发生染色体的解螺旋化,A、C、D均错误;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现象的不同之处表现在前期纺锤
体的形成方式不同和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B正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小题,共55分。36.科研人员对新冠病毒侵染细胞,完成增殖并出细胞的过程有了进一步发现,下图为此过程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棘突蛋白首先识别并
与受体ACE2结合,在宿主细胞膜上________蛋白的作用下,依赖于细胞膜的________性,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2)在病毒RNA指导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________(细胞器)合成病毒蛋白质。在病毒
蛋白质的作用下,进入细胞的病毒RNA可被________(细胞器)包裹形成双层囊泡,病毒RNA可在其中以________为原料进行复制,并通过由病毒蛋白质参与形成的分子孔将子代病毒RNA运出。联系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推测双层囊泡有利于
病毒RNA复制的原因是________。(3)子代病毒RNA与病毒结构相关蛋白在________(细胞器)中完成组装,形成囊泡,以________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4)病毒侵染使得宿主细胞大量死亡,据本研究结果,分析防治新冠病毒可能的思路包括________。A.阻断
病毒与ACE2的识别B.抑制细胞核糖体的功能C.抑制分子孔的形成D.抑制病毒RNA的复制【答案】(1)①.T②.流动(2)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核糖核苷酸④.为病毒RNA的复制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或“将RNA复制与细胞中其他代谢反应分隔开”)(3)①.高尔基体
②.胞吐(4)ACD【解析】【分析】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1、在成分上的联系(1)相似性:各种生物膜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2)差异性: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2、在结
构上的联系(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大都具有流动性。(2)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图示如下:【小问1详解】分析题图,新冠病毒棘突蛋白首先识别并与受体ACE2结合,在宿主细胞膜上T蛋白的作用下,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病
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的细胞膜发生融合,从而使病毒进入细胞。【小问2详解】核糖体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在病毒RNA指导下,病毒利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质。据图分析,在病毒蛋白质的作用下,进入细胞的病毒RNA可被内质网包裹形成双层囊泡,病毒RNA可在其
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进行复制,并通过由病毒蛋白质参与形成的分子孔将子代病毒RNA运出。联系细胞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推测双层囊泡有利于病毒RNA复制的原因是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进行病毒RNA的复制。【小问3详解】据示意图分析,在双层囊泡完
成子代病毒RNA的复制,与病毒结构相关蛋白在高尔基体中完成组装,形成囊泡,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小问4详解】分析题图,阻断病毒与ACE2的识别会阻断新冠病毒的侵染,抑制分子孔的形成、抑制病毒RNA的复制会阻断新冠病毒的增殖过
程,抑制细胞核糖体的功能对细胞的影响更大,故选ACD。【点睛】本题结合新冠病毒的侵染增殖过程,考查细胞器的分工合作与协调配合,关键要求考生熟记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7.氰化物是一类带有氰基(-CN)的化
合物,有剧毒,人体微量摄入即有致命风险。常见的氰化物有氰化钾、氰化钠,被应用于电镀、油漆等行业。实际上,氰化物广泛存在于生物界,许多植物可合成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植物枝叶被动物啃食或遭受病
菌侵害时,储存在液泡中的氰化物被释放出来,会阻断有氧呼吸。氰化物可抑制位于__________的复合体IV的活性(图1),使其不能将电子传递给氧气,导致第一、二阶段产生的__________无法与氧气结合生成水。对于动物而言,除无法利用氧气产生大量
ATP外。同时无氧呼吸增强造成__________积累,影响正常生命活动。(2)氧化物对植物自身不会产生毒害作用的原因之一是植物存在一种交替氧化酶(AOX),可将电子传递给氧气,这一机制称为“抗氰呼吸”(图2)。抗氰呼吸产生的ATP较少,们有助
于植物开花时花序释放大量热能,促使花香迅速散发吸引昆虫传粉。请从能量的角度分析AOX促进产热的原因__________。(3)植物具有上述能力的意义是__________。【答案】(1)①.线粒体内膜②.还原氢③.乳酸(2)将电子传递给氧气,使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并产生
ATP(3)调节植物细胞与能量供应之间的平衡,增强植物抵御逆境能力的功能【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还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还
原氢,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还原氢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小问1详解】由图1可知,复合体IV上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反应物为氧气,生成物为水,故复合体IV上发生的化学反应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为线粒体内膜,因此
氰化物可抑制位于线粒体内膜的复合体IV的活性。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反应为还原氢和氧气生成水,其中还原氢是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动物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无氧呼吸增强造成乳酸积累,影响正常生命活动。【小问2详解】由题可知,AOX可将电子传递给氧气,从而进
行“抗氰呼吸”,使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够进行,还原氢和氧气结合生成水,从而产生大量热能【小问3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植物体内具有阻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有毒物质,但同时植物体内存在一种交替氧化酶(AOX),可使自身不会产生毒害作用,由此可知植
物具有上述能力的意义是:调节植物细胞与能量供应之间的平衡,增强植物抵御逆境能力的功能。【点睛】本题以氰化物为素材,考查有氧呼吸的过程、无氧呼吸的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38.毛白杨、垂柳、白蜡
是北京市公园绿地上的主要树种。研究人员在夏季晴朗的某一天测量了海淀公园这三种林木冠层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单位面积的叶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2CO的量),结果如图。。(1)如图所示,不同种类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曲线不同。①9:00~11
:00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分布在叶绿体_________上的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增多,从而产生更多的______,推动整个光合作用过程更快进行,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均快速上升。②据图分析,13:00_________的净光合速率
出现低谷,推测其原因是夏季中午温度较高,_________,致使光合作用的_______反应阶段受到限制。约18:00其净光合速率为零,原因是此时____________________。(2)绿地林木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大气2CO、释放2O,此外还有增加空气湿度等作用,有助于优化
公园的小气候环境。研究人员测定了上述三种植物一天中相关生理指标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树种净光合速率(μmol-2-12COms)蒸腾速率mmol-2-12HOms胞间2CO浓度μmol-12COmol气孔开放程度(mol-2-12HOms)毛白杨12.8
1.462720.231垂柳10.01.312950.201白蜡12.31.432750.225①三种植物所处环境大气中的CO2浓度相等,比较表中三者相关数据,推测垂柳胞间2CO浓度显著高于另外两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②据表格数据分析,对公园小气候环境优化效果最佳的林木为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类囊体薄膜上②.ATP、还原氢③.白蜡④.导致气孔关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⑤.暗⑥.18:00时关照强度较弱,
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2)①.三种植物所处环境大气中的CO2浓度相等时,垂柳净光合速率最小,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最少,所以垂柳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毛白杨、白蜡。②.毛白杨③.在
相同环境条件下,毛白杨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胞间CO2浓度最小。【解析】【分析】1、植物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水的光解,产生ATP和[H],同时释放氧气,AT
P和[H]用于暗反应阶段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胞间CO2浓度是指细胞间隙的CO2浓度。【小问1详解】吸收和转化光能的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合色素吸收和转化光能进行光反应阶段产生ATP、还原氢,ATP、还原氢可用于暗反应C3的还原;所以9:00~
11:00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的光合色素所吸收的光能增多,从而产生更多的ATP、还原氢,推动整个光合作用过程更快进行,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均快速上升。分析题图可知,13:00白蜡净光合速率出现低谷,即出现“午休”现象
,其原因是夏季中午温度较高,导致气孔关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减少,致使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受到限制。18:00时关照强度较弱,此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光合作用速率-呼吸速率,所以18:00其净光合速率为零。【小问
2详解】分析题图可知,三种植物所处环境大气中的CO2浓度相等时,垂柳净光合速率最小,消耗的二氧化碳的量最少,所以垂柳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毛白杨、白蜡。据表格数据分析,对公园小气候环境优化效果最佳的林木为毛白杨,判断依据是在相同环境条
件下,毛白杨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胞间CO2浓度最小。【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和表格,重在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的物质变化,识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能结合题文有效信息解决生物实际问题。3
9.棉田杂草会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农业上常用除草剂乙草胺去除棉田杂草。为研究乙草胺对棉花的影响,科学家以棉花根尖作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研究。(1)当棉花根尖长0.2cm时用不同浓度(1.0mg/L、2.0mg/L)的乙草胺分别处理12h
、24h、48h和72h,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处理完成的棉花根尖切取根尖2~3mm,以获取______区的细胞。制片前需对根尖进行解离,然后______和_______,图1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2)染色体畸变主要有染色体断裂、染色体不均分等现象
,会导致细胞无法正常分裂,影响植物生长。的研究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多种染色体畸变的情况(图1),b中发生染色体错接而形成染色体桥的细胞处于_____期,伴随着丝粒的分裂,________分开,并移向两极。图中d所指细胞的染色体
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实验测得的结果如图2,据此表明________。(3)根据以上研究,请提出在实践中施用乙草胺时应注意乙草胺施用的____(写出一点即可)。【答案】(1)①分生②.漂洗、染色③.制片(2)①.后
②.姐妹染色单体③.1:2④.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乙草胺的浓度越高,棉花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越大(3)浓度不易过高,且处理的时间应减短【解析】【分析】1、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由于各
个细胞的分裂是独立进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组织中可以看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通过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就可以判断这些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哪个时期。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甲紫溶液着色。2、观察
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装片步骤:(1)解离: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配制解离液,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2)漂洗:用清水进行漂洗,目的是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3)染色:用碱性染
料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进行染色,目的是使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4)制片:用镊子尖将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小问1详解】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
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当棉花根尖长0.2cm时用不同浓度(1.0mg/L、2.0mg/L)的乙草胺分别处理12h、24h、48h和72h,以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将处理完成的棉花根尖切取根尖2~3mm,以获取分生区的细胞。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制作装片步骤: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制片
前需对根尖进行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和制片,图1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小问2详解】由图1可知,b中染色体已移向细胞两极,符合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故b中发生染色体错接而形成染色体桥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伴随着着丝
粒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移向两极。图中d核膜在解体中,符合有丝分裂前期的特点,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1:2。由图2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有时间和乙草胺的浓度,因变量是染色体畸变率,该结果说明处理时间越长、乙草胺浓度越高,染色体畸变率越大,所以可得出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乙草胺
的浓度越高,棉花细胞中染色体畸变率越大。【小问3详解】根据研究结果可知,施用乙草胺除草时,为了避免棉花细胞内染色体发生畸变,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施用的乙草胺浓度不易过高,且处理的时间应减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