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师说》课文分析课件24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共(24)页,292.301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bec0564e2fd009b4d5fe62a183c85f.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韩文如潮,苏文如海新课导入师说——韩愈中国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论述教师问题的不朽之作——《师说》1.探究韩愈创作本文的真实目的;2.认识韩愈反对流俗的巨大勇气和斗争精神,培养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教学任务环节一:读懂题目,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说”是古文中的一种文
体,属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可以夹叙夹议。“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韩愈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者简介环节二:把握线索,理顺文本逻辑关联1、韩愈作《师说》赠
李蟠的原因是什么?环节二:把握线索,理顺文本逻辑关联老李家的那个小子啊,真是个好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十七岁,很喜欢文言文。四书五经啥的,都学了个遍。更难得的是不赶时髦,拜我做老师,跟我后面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我喜欢
这孩子能学习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就写了这篇文章送给他……环节三:细节研读,从字句中发现意义1、能行“古道”中,古人的从师之道是什么?环节三:细节研读,从字句中发现意义2、“不拘于时”中的“时”指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时俗?写作背景我国自古就有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但在唐朝沿袭着
一种封建门阀制度,贵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会上产生了一种“耻学于师”的恶劣风气,求师学道往往会招来路人的讥笑。环节三:细节研读,从字句中发现意义3、对于“耻学于师”的这种风气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分析并批判的?运用了什么
论证方法?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123对象从师的态度结果1“今之众人”“耻学于师”“愚益愚”“古之圣人”“从师而问”“圣益圣”2于其子择师而教之小学于其身耻师大遗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智不及巫医乐师
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环节四:感悟情怀,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4、韩愈对于“耻学于师”的风气是什么态度?感情如何?其皆出于此乎?吾未见其明也。其可怪也欤!环节四:感悟情怀,走进作者的灵魂深处5、通过这种层递式的对比不难发现作者的批判矛头直指士大夫之族,作者
为什么要直指士大夫之族呢?一个国家士大夫也就是国家的知识分子,他代表了社会的良心、良知、正义。他们理应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如果社会精英、国家栋梁这样的代表人物都这么堕落,这么丑陋,这么寡廉鲜耻、欺世盗名。那么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名族还有什么出息呢?所以韩愈写
这篇文章表面上是表扬李蟠,实际上是在不留情面的批判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和不学无术的社会精英。当一个时代没有了老师,当一个时代以个人出生贵贱地位来评判衡量人的价值时,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哀。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
》,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从魏、晋以来,人们更不去拜老师。当今之世,便不曾听说有谁要作别人的老师,有这种想法,人们便总是
七嘴八舌地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不顾流俗,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收召后辈学生,还写了《师说》这篇文章,并态度端正地做别人的老师。世俗之人果然群聚而以为怪事,纷纷咒骂,添油加醋地污蔑诽谤。韩愈
因此而得到了“狂”的名声,居住在长安城中,连饭都来不及做熟,便急切地避开别人的诽谤而东去任洛阳令了,象这样的情形,已经发生不止一次了。——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译文环节五:走进心灵,探寻人生价值6、韩愈为什么要顶着世俗的嘲笑和侮辱,争做出头鸟?环节五:走进心灵,探寻人生价值左迁至蓝
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环节五:走进心灵,探寻人生价值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
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环节五:走进心灵,探寻人生价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随着韩愈先生,一同走进了中唐社会,不仅了解了病态社会中的病态化学习心理。而且感受到了以韩愈为代表的古代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青年的你们不一定要为师,但是要有责任意识、担当精神。环节五:走进心灵,探寻人生价值祝愿同学们将来都能以知识分子
的形象,顶天立地于社会中。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业布置:1、背诵全文;2、写作训练:仍以《师说》为题,谈谈新形势下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