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广西贵百河联考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新高考二模试题 物理 参考答案.pdf,共(8)页,225.044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83c2ca2639dc45a431ae5d244ddb7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8页2024届“贵百河”4月高三质量调研联考试题物理参考答案1.【答案】C【详解】A.碳14放出的粒子来自于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故A错误;B.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
,叫半衰期。由图知,碳14的半衰期为5730年,故B错误;C.根据衰变过程满足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碳14的衰变方程为14140671CNe,故C正确;D.半衰期与化学状态无关故半衰期不会发生变化,故D错误。故选C。2.【答案】D滑雪游客在竖直圆弧上由上向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切向方向合
力为零,法向方向合力大小不变,重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逐渐减小,所以所受摩擦力变小,沿法向分力逐渐增大,根据向心力方程可知,所受支持力变大;重力、速率都不变,但相互间夹角变大、重力做功的功率逐渐减小;摩擦力做负功,机械能逐
渐减小。3.【答案】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第2节车厢对第3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因为每节车厢质量相等,阻力相同,故第2节对第3节后的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3838Ffma-=设倒数第3节车厢对倒数第2节车厢的牵引力为F1,则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122Ffma-=
联立解得119FF=。故选B。4.【答案】D【详解】A.薄膜干涉的光程差Δx=2d(d为薄膜厚度),厚度相同处产生的条纹明暗情况相同,根据条纹的位置与空气膜的厚度是对应的,当抽掉一张纸片,薄片的厚度减小,同一厚度的空气膜向纸片移动,故条纹向
着纸片移动,导致条纹间距变大,故A错误;B.根据条纹间距公式lxd,b光的条纹间距较宽,则单色光a的波长比单色光b的波长小,故B错误;C.单色光a的波长比单色光b的波长小,则a光的频率较大,能量较大,所以遏止电压大;D.弯曲的条纹对应的被检查平面左边的空气膜厚度与未
弯处平面的空气膜厚度相同,可知,对应的位置是凸起的,故D正确。5.【答案】C【详解】跳起后重心升高的高度为h=2.55-2.10=0.45m,人跳起的速度23m/svgh,跳起过程,根据动量定理得()0
Fmgtmv解得起跳过程中地面对他的平均压力约为1500NF2000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起跳过程中他对地面的平均压力约为1500NFF2000N6.【答案】B【详解】由题意对小球受力分析,沿斜面方向由平衡条件得sin30cos30mgT
解得3tan303Tmgmg对小球和斜面构成的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得,水平方向满足sin30Tf竖直方向满足Ncos303FTmg{#{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wFAIIAABSANABAA=}#}第2页共8页
当NfF时,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最小,解得最小为315故选B。7.【答案】D【详解】A.M、N间距离增大时,由于M、N间的电压不变,电场力对电子做功不变,则电子到达N的动能并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故A错误;B.设M、N之间的遏止电压为cU,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cm012eUmv
解得mc22mveU故B错误。C.电子从M到N运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可得22Nmm1122eUmvmv可知无论从哪个方向逸出的电子到达N时的最大动能为m2m2N1122Ummvve故C错误;D.当电子从M板沿y方向逸出,且
速度最大时,电子从M到N过程中y方向位移大小最大;则有mmyvt沿x方向有212dat,eUamd联立可得mm2mvdeUy故D正确;故选D。8.【答案】BD【详解】AB.电站的输出电压没有变,升
压变压器的匝数不变,所以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不变,电站的输出功率突然增大,则根据P=UI,输电线上的电流增大,根据U损=I线R,U3=U2-U损可知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U3减小,降压变压器的匝数不变,所以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减小,故A错误,B正确;C.输电线损
耗比例为5%时,根据ΔP=I线2R,ΔP=5%P1解得I线=25A升压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为I1=11PU=400A{#{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wFAIIAABSANABAA=}#}第3页共8页升压变压器的匝
数比为121116InnI线故C错误;D.输送电流为I′=1PU=10A损失功率为ΔP′=I′2R=800W故D正确。故选BD。9.【答案】AB【详解】A.波速相同,根据图像可知,波长均为4m,根据v
fT可知,频率相同,则甲、乙两列波能发生稳定的干涉,故A正确;B.利用同侧法可知,甲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乙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由于一切质点的起振方向均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则甲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上,乙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可知两波源频率相等,振动步调相反,由于x=3m处到两
波源的间距差的关系为1123m3m6m2间距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可知,两列波叠加后,x=3m处为加强点,故B正确;C.x=6m处到两波源的间距差的关系为126m6m0结合上述
,可知两列波叠加后,x=3m处为减弱点,其振幅为5cm-4cm=1cm根据0时刻的波形图可知,甲乙两波的波前到x=6m处的距离均为2m,波传播到该位置需要的时间2s0.5s4t根据上述可以解得4s1s4T由于11.75s0.5s1.2
5s4TT由于乙波的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可知t=1.75s时刻,x=6m处的质点位移为-1cm,故C错误;D.由于x=5m处到两波源的间距差的关系为1125m5m2m2间距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可知,两列波叠加
后,x=5m处为加强点,两波在该点叠加后的振幅为5cm+4cm=9cm乙波传播到该位置的时间853's0.75s44tT甲波传播到该位置的时间{#{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wFAIIAABSANABAA=}#}第4页
共8页541''s0.25s44tT可知,在0.75s时间间隔内,质点以甲波的波形振动的时间为0.75s0.25s0.5s2T上述时间内质点经过的路程24cm8cm当两波在该点叠加后,由于2s0.75s1.25s4TT此时间间隔内,甲乙
的波形均传播到该点,质点经过的路程49cm9cm45cm可知,在0~2s时间内,x=5m处的质点经过的路程为45cm+8cm=53cm故D错误。故选AB。10.【答案】BCD【详解】A.在地球表面有2Mmm
gGR地球密度343MR解得34gGRA错误;B.对静止卫星有2022004rMmGmrT结合上述解得2203024gTRrB正确;C.卫星a的轨道半径260sin2RrR
根据330220rrTT解得24RTg故C正确;D.对近地卫星有22214MmRGmRT{#{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wFAIIAABSANABAA=}#}第5页共8页解得12RTg令a与近地卫星运行方向相反时,
二者不能直接通讯的连续时间为t,则有122223ttTT解得823221gRtgD正确。故选BCD。11.(1)2.0(2分)(2)平衡摩擦力过度(或木板倾角过大)(2分)不正确(1分)【详解】(1)[1]根据题意可得该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10.02sTf由此可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50.1stT根据2xat可得22222(10.0111.99)(6.027.98)10m/s2.00m/s(0.2)xat(2)[2]根据
amg图像分析可知,当不挂钩码时,即0mg时,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就已经具有了加速度,则加速度只能是小车自身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提供,因此可知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平衡摩擦力过度(或木板倾角过大);[3]
钩码重力为0时,小车仍有加速度,说明阻力补偿时木板垫的太高,阻力补偿过度;两个物理量成正比其图线必须过坐标原点,不过原点,虽然是一条直线,不能说明加速度a与合外力成正比,故甲同学的意见不正确。12.【详解】(
1)6.0(1分)4.698~4.702(2分)(2)E(1分)A(1分)C(1分)(3)如下图(2分)(4)Ldk42(2分)(1)多用表的读数为电阻的粗测值,其电阻为6.0Ω;[2]根据螺旋测微器读数规则,固定刻度读数可动刻度读数估读,圆柱体的厚度为=4.5mm+1
9.90.01mm=4.699mmd4.698mm~4.702mm均算正确;(2)滑动变阻器2R(02000Ω,0.1A)的阻值比待测金属丝阻值6Ω大得太多,为保证电路安全,方便实验操作,滑动变阻器应选1R,所以选E;由于干电池电压为1.5V,两节为3V,故电压表量程应选用3V,所以
选A;电路最大电流约为==0.5AxEIR因此电流表量程应选0.6A,所以选C;(3)为测多组实验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接法,由于被测电阻阻值较小,与电流表内阻接近,而电压表内阻远远大于被测电阻,因此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实验电路
图如下图所示{#{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wFAIIAABSANABAA=}#}第6页共8页(4)由=ULIS得=LUIS则=LkS解得2π=4kdL13.(9分)(1)400K;(2)800cm3【详解】(1)若缓慢升
高环境温度,使某一活塞刚好缓慢移到所在气缸的底部,气体做等压变化,有0()2abaLSSLSTT(2分)解得此时环境的温度为400KT(1分)(2)经一段时间后活塞达到稳定状态,则0()()ababpSSpS
SMg(2分)解得51.210Pap(1分)气体做等温变化,有0()abpLSSpV(2分)解得稳定后的体积为3800cmV(1分)14.(14分)【详解】(1)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mqEa(1分)2112qELtm(1分)012Lvt
(1分)解得202mvEqL(1分)102Ltv(1分)(2)进入第二象限的磁场时10xqEvtvm(1分)则速度方向与y轴负向成45°角,速度大小为02vv(1分)然后再次垂直经过x轴,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22rL(1分){#
{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wFAIIAABSANABAA=}#}第7页共8页根据2vqvBmr(1分)可得02mvBqL(1分)(3)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在第二和第
一象限中运动的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270°,则时间20332344mLtTqBv(2分)则总时间为120(32)Ltttv(2分)15.(1)0;5m/s2;(2)6A;(3)0.5m【详解】(1)导体棒b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00EB
Lv(1分)回路电流002EIR(1分)导体棒受安培力00FBIL(1分)解得F0=2N(1分)因3Nfmg(1分)则a加速度为零,b的加速度205m/sbFmgam(1分)方向向左;(2)两棒反向运动,开始时的速度最大,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最大max1
2()EBLvv(2分)最大电流max2mEIR(1分)解得Im=6A(1分)(3)两棒开始向相反方向运动时,两棒系统受合外力为零,则动量守恒,当a棒速度为零时213mvmvmv(1分)解得b棒速度
v3=2m/s(1分){#{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wFAIIAABSANABAA=}#}第8页共8页由(1)的计算可知,此时a棒受安培力小于摩擦力,可知以后a棒静止,b棒向右做减速运动,当速度减
为零时两棒最远,因导体棒b产生的焦耳热为0.25J,则此过程中,系统产生的总焦耳热为Q=0.5J(1分)此时由能量关系2312mvQmgx(2分)解得x=0.5m(1分){#{QQABCQaEggiIAIIAARgCUQGCCkGQkAACAKoG
wFAIIAABSA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