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系列五) 含答案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40.337 KB
  • 2024-10-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系列五)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系列五)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系列五) 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5教案:第四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系列五) 含答案.docx,共(7)页,40.337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f22eb44475740501549b7b3f3b3018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二、过程与方法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归纳文章的观点从而掌握作者所介绍的建筑领域的知识。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

究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2、通过学习,提高对我国建筑艺术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教学难点]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

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文章的行文结构。[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展示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联合国大厦等图,提问:它们的设计者是谁?——梁思成。他是我们中国建筑的一代宗师。今天我们跟着这位建筑大师来学习《中国建筑的特征》

。(板书课题)二、作者介绍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他是一代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才女林徽因的丈夫。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

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

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史》、《清氏营造则例》等。三、题解“中国建筑的的特征”什么结构的短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题目:窥见文章信息)明确:偏正结构的短语。两个修饰语,“中国”、“建筑”,中心语“特征”。1、点明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及其范畴。2、表现

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的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如何整体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明确:(1)通读课文,找出各个段落的关键句(2)思考段与段之间的关系(3)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行文思路)2、请快速浏览课

文,按照以上步骤理清文章思路板书:4、请简要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本文通俗易懂地阐明了中国建筑体系在世界各国数千年文化史中的地位、地理分布、形成年代和历史意义,重点概括了中国建筑在结构和装饰上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建

筑学的“文法”理论,以及各世界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问题。5、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1)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别是什么?(找出每一段的关键词)(2)九大特征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中国建筑体系的地理分布和历史成就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建

筑的“文法”和“词汇”建筑的“可译性”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才能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五、中国古建筑欣赏。【切入点】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简洁,严密,醒目,层次分明,中心词“特征”二字统摄全文,是关键的信息点,可引导学

生由透视“特征”内涵入手,探究文本的内容。1.“特征”的限定范畴2.“特征”概念的引入3.“特征”的要点及其逻辑分布4.“特征”的形象表达5.“特征”的外延联系6.“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操作】【讨论】1。“特征

”的限定范畴【提示】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讨论】2。“特征”概

念的引入【提示】从“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最迟在公元前15世纪”、“一直保留到了近代”、“3500年来”等语言信息分析,梁思成引入“特征”的概念并全面展开阐述,反映了作者宏观开阔的历史观和文化观,从

世界文化史的角度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构成了这篇小论文的独特视角。【讨论】3。“特征”的要点及其逻辑分布【提示】作者按照事理顺序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进行高度概括,逻辑上先总后分,先主后次,从结构特征到装饰特征,层次简洁严密。对特征突出部分用“最显著”、“

最主要”、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结构特征装饰特征组成、平面布置、结构方法、斗拱、举架屋顶、朱红色彩、构件交接部分的突出、漆色或雕刻“最大胆”等修饰语加以界定。这一部分是课文的主体部分,由建筑物“下部的台基、中间的房屋和上部屋顶”的主要构成

作为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再依序分别从结构原则、方法,斗拱、举折、举架的结构特征和装饰特征以及屋顶、颜色、构件和材料的装饰特征,一一作了清晰的介绍,条理十分清楚。【讨论】4。“特征”的形象表述【提示】小论文中,要做到形象而又准确地说明事物,必须注意语言的锤炼。梁思成善

于运用高度概况的语词,来表达理性的思考。如“拘束性”、“灵活性”、“多样性”、“可译性”等词语,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形象的比喻,深入浅出的阐述说明事物的性质和关系。如“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

的关系”,形象地阐述了中国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在文化史上的亲缘关系。如“文法”和“词汇”的形象比喻,不仅是梁思成对建筑学理论的“惯例法式“和建筑构件、要素的形象概括,也奠定了梁思成具有中国特点的“建筑符号学美学”的理论基础。【

讨论】5。“特征”的外延【提示】梁思成并非一味复古之人,他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小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

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进行对照联系。并在理论上提出“可译性”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深入探究“可译性”的内涵,可从中感受到梁思成做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

文化观。【讨论】6。“特征”的思想内核和美学价值【提示】据历史记载,北京和平解放之前,毛泽东曾秘密派人拜访梁思成,请教北平城内历史古迹的保护问题。解放初期,梁思成曾就保护北京城墙奔走呼吁,并为此蒙受不公正对待。梁思成在他的文章中,反复表达的思

想是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他呼吁:“中国建筑的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一国一族之建筑适反鉴其物质精神、继往开来之面貌”。他满怀忧患意识地提醒后人:“一个东方古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因这事实明显的代

表为我们文化衰落消失的现象”(《中国建筑史》)。我们通过品读这篇小论文,研究透视其中一些关键语词所传递的信息,感受到梁思成强烈的民族情怀和高尚的审美境界。一、导入新课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

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课题)。二、作者简介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

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

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三、析题题目“中国建筑的特征”,偏正短语。中心词“特征”,指事物作为标志的显著特色。定语逻辑严密,分为两个层面:“建筑”一词,界定了作者研究的专业学术领域

;“中国”一词,气宇轩昂,视野宏观,表现了作者作为中国建筑学一代宗师开阔的视角和强烈自豪的民族情感四、感知课文,明确本文的整体写作思路。(1)学生读课文,整理文章的结构脉络(2)小组交流讨论。(3)如何把握全文的整体结构?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一、从地域分布和历史

跨度方面说明中国建筑的影响,引论。(1-2)二、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3-13)三、探讨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文法”)。(14-17)四、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结语。(4)作者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

为九点。这九点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2说明中国建筑的总体特征。1、讲立体构成,单个的建筑自下而上一般是由台基、主体(房屋)和屋顶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的;2、讲平面布局,一所房子由一个建筑群落组成,左右呈轴对称,主要房屋朝南,整

个建筑群有主有从,有“户外的空间”。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3至5说明中国建筑的结构特点。3从整体上介绍了中国建筑的结构方法,即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的框架结构,并解释了中国建筑的力学原理,指出这与现代的结

构原则上是一样的。4说明斗拱的作用,先给予一个描述性的定义:拱是“弓形短木”,斗是“斗形方木块”,它们组合起来称“斗拱”。它不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剪力”,还具有装饰作用。5说明“举折,举架”的作用,即为了形成屋顶的

斜坡或曲面。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6至9介绍中国建筑外观、颜色、装饰等方面的特点。6介绍屋顶,指出它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并在与其他建筑体系的比较中,盛称翘起如翼的屋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

骄傲。7从着色方面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不但在大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饰木架部件。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8介绍中国建筑的装饰部件,大到结构部件、脊吻、瓦当,小到门窗、门环、角

叶,都具有很强的装饰形状或图案。9说明中国建筑在用材方面的装饰特点,有色的琉璃砖瓦、油漆、木刻、石雕、砖雕等,无不尽显中国建筑的装饰特征。其中向学生展示古代建筑的相关图片五、小结九大特征精要地概括了中国建筑的特点,既有形象生动的描述,也有理论层面上的解释,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六、问题

探究(1)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文法’”?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此说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所谓“中国建筑的‘文法’”,是中国建筑几千年来形成并沿用的惯例法式,从建筑框架,到整体构成,从台基到屋顶,都有一定之规,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

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2)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

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七、作业、完成课后作业及相关的练习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421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