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安徽省宁国中学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共(7)页,103.37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ed533e32e0d8878b36e8f508d6e6d4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宁国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段考化学试题(A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C-12N-14O-16Na-23Cl-35.5Mn-55(第I卷选
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2.对下列物质分类全部正确的是()①纯碱②食盐水③石灰水④NaOH⑤液态氧⑥KClO3⑦碱石灰A.盐—①⑥B.纯净物—③④⑤C.碱—①④D.混合物—②⑤⑦3.某同学在家中进行化学
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NaCl固体中没有离子B.图2中NaCl在电流作用下电离出了大量的离子C.NaCl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D
.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4.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钠极易和水反应而被还原D.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焰色试验均显
黄色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2O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它与水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而导电,因此Na2O是非电解质B.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C.NaHCO3是弱酸的酸式盐,但它是强电解质D.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
液的导电能力强6.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A.Na2OB.NaOHC.Na2CO3D.NaCl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ClO-、SO42-、H+、Cl-B.K+、SO42-、Na+、MnO4-C.CO32-、Ag+、NO3-、Fe2+
D.Na+、Mg2+、OH-、NH4+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只能表示一个化学反应的是()①CO32-+2H+=CO2↑+H2O②Ba2++2OH-+2H++SO42-=BaSO4↓+2H2O③Ag++Cl-=AgCl↓
④Fe+Cu2+=Fe2++CuA.没有B.②④C.②③D.①③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B.醋酸溶液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CaCO3+2H+=Ca2++H2O+CO2↑C.氧化钠与盐酸反应:O2-+2H+=H2
OD.向碳酸钠溶液中加过量盐酸:CO32-+2H+=H2O+CO2↑10.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漂白粉密封保存于阴凉干燥的地方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C.液氯储存在干燥的钢瓶中D.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1
1.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相同条件下,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D.质量相同时,消耗盐酸的量:Na2CO3<NaHCO312.某反应可用
下式表示:xR2++yH++O2=mR3++nH2O。则m的值为()A.2xB.4C.2yD.713.在盛有食盐水、盐酸、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分别投入少量等质量的金属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烧杯中一定都会发生:2Na+2H2O=2Na++2OH-+H2↑B.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有单质铜生成C.三个烧杯中反应的剧烈程度相同D.三个烧杯中生成H2的量相同14.下列变化必须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A.CuO→CuSO4B.CO2→COC.Fe→Fe3O4D.KClO3→O2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A观察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的一块,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B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对固体混合物进行加热C证明Na2O2与水反应放出热量Na2O2用棉花包裹后滴几滴水,棉花燃烧说
明该反应放出热量D检验Na2CO3与K2CO3溶液用铂丝分别蘸取溶液,在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16.根据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判断正确的是()①I2+SO2+2H2O=H2SO4+2HI,②2FeCl2+Cl2=2FeCl3③
2FeCl3+2HI=2FeCl2+2HCl+I2A.在反应①中SO2是还原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B.在反应②中Cl2是氧化剂,反应中失去电子,生成氧化产物C.在反应③中FeCl2是还原产物,HCl和I2均为是氧化产物D.由题中反应式可知
还原性强弱顺序是SO2>I->Fe2+>Cl-17.2.3g金属钠在一定温度的干燥氧气中被氧化后得到3.7g固体,由此可判断其氧化物是()A.只有Na2OB.只有Na2O2C.Na2O和Na2O2D.无法判断18.用下列方法均可制得氧气:①2KClO32KCl+3O2↑②2H2O22H2O+O
2↑③2KMnO4K2MnO4+MnO2+O2↑若要制得相同质量的氧气,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之比为()A.3︰1︰1B.3︰1︰4C.1︰1︰1D.2︰1︰2(第II卷填空题)19.(12分)有以下10种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①石墨②过氧化钠③二氧化碳④稀硫酸⑤NaHSO4溶液⑥碳酸氢钠⑦氢氧化钡溶
液⑧CH3COOH⑨氯化氢⑩铜(1)其中能导电的是(填写符号,下同);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2)写出物质⑥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3)写出物质④与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少量的⑥溶液与足量的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0.(14分)现有金属单质A和及物质B、C、D,它们之间能发生
如下反应(图中有些反应的产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全部标出)。(1)实验室制取黄绿色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为:。(2)物质C与水生成D的离子方程式为:。(3)工业上用B与石灰乳制备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4)将黄绿色气体溶于水后,长时
间放置,溶液中主要溶质为,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5)红热细铁丝能在气体B剧烈燃烧,现象是,将燃烧产物配成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可以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向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过量稀硫酸,现象是。21.(14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Cl2,其中MnO2是剂;反应中氯化氢体现了性和性。(2)室温下K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KClO3+6HCl(浓)=KCl+3Cl2+3H2O请在上式中用单线桥法表示出得失电子的情况。(3)用CuCl2作催化剂
,在450℃时用空气中的O2跟HCl反应也能制得氯气,其化学方程式:4HCl+O22H2O+2Cl2从以上3种制备的方法中,可以认为氧化剂的氧化能力从强到弱的顺序为。(4)把Cl2通入浓氨水中,发生如下反应:3Cl2+8NH3=6NH4Cl+N2请在上式用双线桥表示反应的电
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分子数之比为。若反应中有6.8gNH3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中生成的N2质量为g。22.(12分)实验室用下述装置制取氯气,并验证氯气的性质。其中E中为红色干布条,F中为红色湿布条,G是浸有淀粉KI溶液的棉花球
,H是浸有FeCl2溶液的棉花球。请回答下列问题:(1)A、B两仪器的名称:A,B。(2)洗气装置C应放入的试剂是,D中浓硫酸的作用是。(3)E和F中褪色的是(填E或F)。(4)G处现象是棉花球表面变成,H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P处为尾
气吸收装置,写出实验室利用烧碱溶液吸取Cl2的离子方程式:。(6)如果将过量二氧化锰与含HCl14.6g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氯气明显少于7.1g,其主要原因有:。宁国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
段考(A卷)化学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18个小题,每题3分,共54分)1B2A3D4C5C6D7B8A9D10D11C12B13D14C15C16D17C18D(第II卷填空题)1
9.(12分)(每空2分)(1)①④⑤⑦⑩;②⑥⑧⑨;③。(2)NaHSO4=Na++H++SO42-(3)2H++SO42-+Ba2++2OH-=BaSO4↓+2H2O(4)HCO3-+Ba2++OH-=BaCO3↓+H2O20.(14分)(每空2分)(1)M
nO2+4HCl(浓)MnCl2+Cl2↑+2H2O(2)2Na2O2+2H2O=4Na++4OH-+O2↑(3)Cl2+Ca(OH)2=Ca2++Cl-+ClO-+H2O(4)HCl,(Cl2+H2OHCl+HClO
)2HClO2HCl+O2↑(5)棕红色烟,先生成红褐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21.(14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1)氧化;还原、酸。(性质每空1分)(2)=KCl+3Cl2+3H2O(3)KClO3>MnO2>O2(4),3︰2,5.6
g。22.(12分)(除说明外,其余均为1分)(1)A分液漏斗(1分),B圆底烧瓶。(1分)(2)饱和食盐水(1分),吸收氯气中的水蒸气。(1分)(3)F(填E或F)。(1分)(4)蓝色(1分),2Fe2++Cl2=2Fe3++2Cl-。(5)Cl2+2OH-
=Cl-+ClO-+H2O。(6)随着反应的进行,消耗氯化氢,同时生成水,且氯化氢挥发,使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