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DOC
  • 阅读 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2.132 MB
  • 2024-10-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4 已有2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东省日照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共(7)页,2.132 M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e79224212fe5a2507b4fd33d700867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五莲县2021届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题2021.5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

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史记》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A.帝禹之子启通过合法的手段继位B.《史记》比《战国策》的可信度更高C.可以确定"禹死后,其子启继位"D.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暴力争夺的结果2.

汉武帝时,在西南地区设郡,封夜郎侯为夜郎王,领诸部,"使其子为令"。后在西夷置十余县,除都尉外,其县令也按"从其俗以长之"的惯例,由本地区王之子或王的嫡亲充任。这些措施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B.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C.旨在缓解郡

国制度的问题D.体现了边疆治理的灵活性3.唐初在弘文馆、崇文馆、集贤院和翰林院设置学士,"学士之职,本以文学语言备顾问,出侍从,因得参谋议,纳谏诤,其礼尤宠"。武则天时又设北门学士,名为撰写著作,"实际朝廷奏议及百司表疏,时密令参决"。据此可知,唐代学士的设置A.分割了宰相的部分事

权B.加快了中枢机构权力转移C.有利于提高决策科学性D.进一步完善了内外朝制度4.北宋中叶,关羽崇拜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文化现象。在当时的讲史和戏剧中,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位秉烛夜读《春秋》,深明尊王诛贼大义的人物,他投降敌对阵营

被解释成"降汉不降曹",为关羽的人格添加了"义"的成分。这一现象主要源于宋代A.科举取士的兴盛B.儒家传统价值的复兴C.通俗文学的繁荣D.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5.清代严如煌在《志林说》中记载,东北三省"铁厂、板厂、纸厂、耳菌厂皆

厚赀商人出本,交给厂头雇募匠作,厂民自食其力"。此外,商人还租地种植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木等。材料表明清代A.区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B.东北地区的自然经济率先开始解体C.雇佣关系逐渐得到普及D.出现商业资本与产业经营结合现象6.据1882年9月《申报》记载

∶"即如公司一端,人见轮船招商与开平矿务获利无算,于是风气大开,群情若鹜,期年之内效法者十数起。每一新公司出,千百人争购之,以得票为幸"。这一现象说明A.洋务民用企业具有示范效应B.集股筹资赢得社会各界响应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D.洋务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7.

图1为清末杨家埠年画《两国合好》。年画反映的是1895年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的场景,画中日方代表跪拜中方官员。这幅年画B.用传统观念解读战争A.不能用于历史研究D.体现了近代外交理念C.具有丰富的想象力8.20世纪初,有读者登报说∶"

我是个失学的人,虽然念了几天书,只因那书上的文义深奥,费尽了脑筋,还是悟不透。有个朋友送给我几本《敝帚千金》的白话报,叫我看,我越看越爱看,如同得了赵璧一样,不知不觉,心里也豁亮点了,舌头也活动了,脑筋的轮子也转摇了"。这说明A.国民思想落后亟须启蒙B.近代教育深受媒体影

响C.白话文已经普及到全国D.文学革命推动思想传播9.1938年3月,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指出"人民认定抗日救国是人民的义务,但同时认定过问政治是人民的权力"。1944年10月,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这主要说明

A.抗日救亡与民主政治相互促进B.建立联合政府已成为全社会共识C.国民党坚持独裁激起社会不满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各界拥护10.20世纪70年代,手表广受欢迎,各地生产手表的厂家迅速增多,但大多数手表厂因没有指标而无法购买机床。1978年10月,四川省委决定赋予宁江机床厂在供

产销、人财物等方面有少量自主权,并规定利润总额的7%可自由支配。这一做法A.揭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表明四川省切实推进改革开放C.试图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禁锢D.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11.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学家通常"不事政治",罗马帝国执政者初期授予法学家以解答权,来罗马帝国皇帝哈德

良组建有法学家参与的君主顾问委员会,协助起草谕令,法学家成为官僚集团的组成部分。这一变化A.有助于罗马政体转变为帝制B.增强了罗马帝国立法专业性C.表明了万民法以私法为核心D.扩大了罗马法的社会基础12.在18世纪中期之前,北

美各殖民地存在以下状况,如表1。据此可知A.殖民地延续了本国政治传统B.殖民方式不同影响当地政治发展C.分权制衡的理念得到了贯彻D.资本原始积累促进当地民主进程13.早在工业革命准备时期,普鲁士政府就组织了技术委员会,颁布

了《专利法》,还派遣工商局局长到英国参观学习。19世纪30年代末,普鲁士政府制定了《铁路法》,以加强对铁路建设的统一规划,政府还直接投资修建铁路。这反映了德国工业革命A.开始了计划经济尝试B.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C.深受国家政权的干预D.完善了德国法

律体系14.苏联散文集《莫斯科∶时空变化的万花筒》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莫斯科的面貌,其中提到"11月末《消息报》上第一次出现了广告。如今,所有的报纸和贸易指南上广告已是琳琅满目"。这一描述A.说明工业化的环境日益优化B.体现了斯大林体制的确立C.反映苏俄

探索经济建设新路D.与当时欧洲形成鲜明对照15.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来英国脱欧、美国奉行"美国优先"、大打贸易战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这一现象A.预示单边主义原则在西方大行其是B.导致平等互利共赢原则遭受重大挫折C.

推动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分崩离析D.加大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化的阻碍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3分)图2、图3,图4分别是唐代、北宋、南宋进士籍贯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指出图2进士籍贯分布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因素。

(5分)(2)比较图2和图3、图4,说明宋代进士籍贯分布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解释。(8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898年,清政府颁布《遵义乡会试详细章程疏》,规定了科举考试的场次、内容和文体等。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场史论五篇∶1."周

唐外重内轻,秦魏外轻内重各有得论";3."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5."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1."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陶铸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

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陶铸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3."日本变法之初,聘用

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第三场《四书》《五经》∶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义"。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根据材料提取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信息准确,史论结合,史实正确。)(12分)18.(14分)中国政治近代化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与政党政治的状况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民党虽然建立了高度集权

的一党专政体制,但它本质上是一个脆弱的政治体系。从以党治国体制看,中央和地方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中央,国民党中央对国民政府的控制过严,国民政府难以发挥自主性。在地方,国民党缺乏社会基础,地方党部只能在部分地区建立

,组织涣散,组织活动不健全,缺乏工作效能,缺乏实际权威,无法对政府进行有效指导。由于其闭塞性和垄断性,国民党无法提供吸纳各种政治力量进入政治体系的制度化渠道,从而促进现有政治体制的稳定,相反却因其对权力的垄断造成各种政

治力量的反对,加剧了社会的矛盾与动荡。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缔造者,具有鲜明的现代品格和高度的整合能力,善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逐步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党的领导

方式。整体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现代性与先进性保证了党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权建设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对根据地政权的有力领导,又保证了党的政权建设理论、方案与措施能够充分得以实施,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以上材

料均摘编自王兆刚《近代中国与思考》(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党统治存在的问题。(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8分)19.(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4年,美国堪萨斯州托皮

卡城的黑人布朗起诉托皮卡教育局,要求其停止黑人小孩不能在白人学校上学的规定。后来,此案上诉到最高法院时,最高法院将几个同样具有种族隔离教育背景事实的案子合并一起审理,称为布朗系列案。1954年5月17日,最高法院的九位大法官,以9;0的票数对布朗系列案作出了裁决,认为

其属于教育上的种族隔离,违反宪法,应尽快废除。布朗案的判决在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激起了广泛反响。《华盛顿邮报》认为,该判决将"结束美国原则和实践之间令人苦痛的不一致性,帮助恢复我们在世界的尊严"。《纽约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说,布朗案判决"使得美国的法律与美国的良知和信条相符

合"。英国《每日邮报》认为,这项判决有助于回击有关的负面报道,它们"宣传美国对待其有色人种像狗一样甚至更差"。他说,这项判决"是朝鲜、印度支那以及整个远东地区亚洲人民的指路明灯"。苏联《消息报》认为,布朗案判决是美国"意图以蛊惑性姿态传播

其价值"的例子。当看到该判决的执行被拖延时,《消息报》批评道∶"美国最高法院纯粹是虚伪至极,拿这一判决做宣传而已。"塞内加尔《新非洲报》认为,"全世界的人民都会对这项进步措施感到欢欣鼓舞"。法属西非的其他报刊发表了类似的社论,布朗案判决成为当地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摘自谢国荣《国

际史视野下的布朗案判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不同媒体对"布朗案"判决的看法。(16分)2021年高考模拟训练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C2.D3.A4.B5.D6.A7.B8.D9.A10

.C11.B12.A13.C14.C15.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4小题,共55分)16.(13分)(1)特征∶进士籍贯地理分布南北大致均衡,北方稍占优势。(2分)因素∶唐代,国家统一,科举取士成为重要选官制度;唐代前期,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占多数,经济和文化发达,长安和洛阳作

为政治中心具有特殊地位;经济重心南移,尤其安史之乱导致大量士人南迁,南方进士数量有所增加。(3分)(2)变化∶进士籍贯地理分布南方超过北方,主要在东南和四川等地,尤其是东南地区。(2分)解释∶进士分布区域的南移,首先是经济重心南移的结果;其次,南宋时期

政治中心南移进一步促成了这一变化。这一变化有利于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与大一统的文化认同。(6分)17.(12分)示例∶信息∶科举考试关注社会现实问题。(2分)说明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

空前严重;社会矛盾尖锐.清政府统治危机日前严重;西学传入,影响日益深远;社会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热潮;传统文化影响深远;传统经济结构受到冲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科举考试试题体现对抵御外侮、法治、学习西方、发展民族资本、探索挽救统治危机等

问题的关注。(8分)总之,面对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统治者通过调整科举考试内容的方式,关注社会问题,挽救统治危机,对推动社会觉醒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2分)18.(14分)(1)坚持专制独裁;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缺乏群众

基础;管理体制不合理;组织建设松散。(6分)(2)关键∶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合;加强党的建设。(2分)阐释∶根据中国国情,提出民主革命纲领,促成国共合作,推动大革命顺利进行;探索工农武装割据道路,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推进;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推动建

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胜利。通过召开党的代表大会,明确各时期党的任务;探索党的理论建设,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东思想;不断加强自身建设。(6分)19.(16分)美国媒体认为,此判决符合美国的政治信条的价值观,是一个重要转折。(2分)这说明种族

歧视是长期困扰美国社会的痼疾,与美国所谓民主信条相悖。(2分)英国媒体认为,此判决有利于重塑美国的形象,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指路明灯。(2分)这反映出英国追随美国,对第三世界带有价值观的优越感,从而过分美化判决。(2分)苏联媒体揭露了布朗案的实质,但也有一定的夸张色彩。(2分)反映出美苏

冷战背景下的对立与斗争。(2分)非洲国家对此判决欢欣鼓舞。(2分)反映出非洲人民长期受到种族歧视的迫害,以及对废除种族平等的期盼。(2分)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6073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