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8.2敬畏生命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doc,共(8)页,44.500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e1c3f9a05b9b90e6bf55d54e7e9cb7e.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8.2敬畏生命课题敬畏生命本课为1课时课型新授备课人时间课标要求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教材分析教材分三个层面来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珍爱生命:一是无论何时都不轻言放弃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强调能
承受挫折、勇敢坚强;二是对任何生命都应抱着肯定其意义、尊重其存在的态度,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三是珍爱生命的最高表现: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激发学生努力突破自我,不断实现自我价值。学情分析受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
,在学生中普遍有一种及时行乐,得过且过的想法,对未来的希望、对生命的意义缺少思考,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缺少必要的责任感。这种虚度年华的现象滋生出许多负面影响。因此,对青少年进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以迫在眉急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懂得生命至上的内涵。(2)了解生命之
间的休戚与共。(3)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过程方法通过引导学习、讨论探究,运用创设情境、设疑提问等方法教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感受生命的坚强与力量,敬畏生命,珍爱生命。(2)树立自己
的生命与周围其他人的生命休戚与共的意识,关爱他人。教学重难点重点生命至上的要求,如何敬畏生命难点正确处理生命问题,学会关爱他人教学过程目标和任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为什么这样设计)媒体作用导入新课欣赏视频北京火灾造成多人死亡为什么主要领导被处罚?漠视生
命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感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讲授新课活动一:清明祭祖烈士陵园献花灾难祈福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对祖先和烈士的追思,对遇难者的追悼,都体现了我们对生命的敬重,每一个生命都
是有价值的,我们要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活动二:生命至上的要求2017年6月24日,四川茂县,武警四川总队阿坝支队官兵在支队长的带领下现在正在组织搜救,外围警戒。对这个内部人员进行清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的危险。现在正在组织各种救援力量正在进行。100余人
被废墟掩埋,40余户农房被夷为平地……6月24日6时许,四川阿坝州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高位垮塌。灾害发生后,习主席高度重视,设置问题,导人新课,不仅引出了本节课的中心问题,也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起来,在一定程度上能激发学生渴求新知的欲望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C
.举例验证,建立概念;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一切可能组织搜救被埋人员,尽最大努力减少人员伤亡、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并妥善做好失踪人员亲属和受灾人员的安抚安置工作。为什么我们要尽一切可能救援?生命无价生命是脆弱的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显示:2016年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累计达19000.00万人次,2017年1-3季度全国自然灾害受灾人口累计达13000.00万人次。799人死亡,90人失踪。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显得那么渺小,不堪一击,但是我们一直在抗争着。
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如何对待脆弱而又坚强的生命?生命至上要求一:我们对生命要有一种敬畏的情怀1931年,陶行知在太平洋会议上听到外国人说的一句话:“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陶行知看到当时中国的社会现状
,“垃圾堆里的破布烂棉花有老太婆去追求,路边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设置了一系列问题,明确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创设情境和共同探究,能使学生认识到,生命至上,并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饿
得半死的孩子没有人过问”,同时,他也看到,一个孩子出天花,他的妈妈用坚忍与慈爱,挽救了他的小生命。他感到困惑:这伟大的慈爱与冷酷的无情如何可以并立共存?这矛盾的社会该怎样解释?为此,陶行知发出了振聋发聩
的警言:“中国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你如何回答陶行知的困惑?陶行知的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我来解释:在当时的社会多数人们不太重视生命,尤其不重
视别人的生命,只有少数人能够重视生命,只有所有人都重视生命的时候,中国才会真正强大。暖心!孕妇临盆遇上早高峰,长沙交警一路开辟生命通道,网友已经给宝宝取名为“警生”。你有何感触?生命高于一切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不意味
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经历,亲身感受,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共同探究,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使学生进一步明确面对现实生活的矛盾,我们应该怎样追求生命的美好。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欣赏视频生命至上要求二珍视生命生命价值高于一切欣赏视频:不顾自身危险去
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具备这样的情怀,理解这样的道理,才会让我们自觉地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生命至上要求三重视和珍爱他人生命活动三:
休戚与共(如何敬畏生命?)探究与分享:我是一个生命我要好好活着我害怕伤害与痛苦喜欢开心快乐我周围的人不管他们与我有没有交往,他们对生命的愿望,都和我一样。我必须以同样的敬畏之心来尊重其他人的生命,而不是视
而不见。你也会这么想吗?我们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什么关系?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探究分享1上述四个情境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2你能从上述不同的情境中发现哪些共同的态度?
共同态度:善待生命11月15日早7时45分,安徽高速阜阳段30余辆车连续相撞致18人死亡,21人受伤。颍上电台87.7频率主持人在车祸现场微笑自拍,引起舆论争议。今日,记者从颍上县广播电视台获悉,该名工作人员已被解聘。此人被解雇的原因?我们只有不漠视自己的
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谨慎地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才会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你点过外卖吗?看到两幅图片,有何感受?心疼、不太好受、同情、体谅、、、孟子认为,每个人生来都有四种道德的潜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敬畏生命:我们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当我们能够与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时,我们就走向了道德的生活拓展空间有人说,心存敬畏,才能无畏;有人说,心存敬畏,行有所止。是否有对生命
的敬畏,会让我们有极大的不同。请和同学分享对上述观点的看法课堂小结本课小结:本课主要讲述生命至上的要求,如何敬畏生命,我们要认识到生命的价值,每个人的生命价值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要懂得平等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J.归纳总
结,复习巩固;K.其它练习与检测略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