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检测(二)

PDF
  • 阅读 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2 页
  • 大小 506.456 KB
  • 2024-10-2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检测(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检测(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检测(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9 已有8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2020-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检测(二).pdf,共(12)页,506.456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ec74d46e707ab2b00a2d3894604e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人教版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1.(3分)提出元素周期律并绘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A.戴维B.侯德榜

C.道尔顿D.门捷列夫2.(3分)下列分离方法错误的是()A.用乙醚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萃取B.除去粗盐中的泥沙——过滤C.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倾倒D.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洗气3.(3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3517Cl4.(3分)要保证身体健康,营养均衡非常重要,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属于酯B.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C.糖类

、油脂、蛋白质都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D.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5.(3分)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可以找到制造半导体材料B.ⅦA族元素也称为卤

族元素C.ⅠA族的元素全是金属元素D.元素周期表中,Ⅷ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6.(3分)反应2NO+2CO催化剂N2+2CO2可应用于汽车尾气的净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生成1molN2,反应转移4mol电子B.NO发生氧化反应C.C、N、O的化合价均发生变化D.CO是氧化

剂7.(3分)下列反应中,符合下图所示能量变化的氧化还原反应是()A.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D.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8.(3分)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常

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能和乙醇发生加成反应C.能和Na2CO3溶液反应D.乙酸的摩尔质量为609.(3分)某原电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锌棒为正极B.反应前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不变C.铜棒发生氧化反应D.电子从锌棒经外电路流向铜棒10.(3分)

碳原子成键的多样性、同分异构现象等是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丁烷和2-甲基丙烷的结构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上述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不同B.碳氢键(C-H)数目不同C.互为同分异构体D.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完全相同11.(3分)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纤维素B.聚氯乙烯C.淀粉D.油脂12.(3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石油分馏B.煤的液化C.蛋白质变性D.石油裂化13.(3分)在下列过程中,需要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食物变质B.合成氨C.钢铁腐蚀D.塑料老化14.(3分)下列表示的是化学反应A+2B=C+D在不同条件下

的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A.v(A)=0.3mol∙L-1∙s-1B.v(B)=0.5mol∙L-1∙s-1C.v(C)=0.25mol∙L-1∙s-1D.v(D)=0.2mol∙L-1∙s-115.(3分)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原因

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B.有酯类物质生成C.有醇类物质生成D.有酸类物质生成16.(3分)关于CH4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能用通式CnH2n+2来表示B.与所有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C.它们结构相似,物理、化学性质相同D.通常情况下后者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7分)如图所示,A、B、C三个装置中的烧杯分别盛有足量的CuCl2溶液。(1)A、B、C三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___(填标号,下同),属于电解池的是______.(2)A池中Zn是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填

“氧化”或“还原”,下同),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Cu是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3)B池中Pt是____

__极,发生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B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4)C池中Zn是______极,发生___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溶液浓度_____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18.(12分)在试管a中先加入2mL95%的乙醇,边摇动边缓缓加入5mL浓H2SO4并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g无水醋酸钠,用玻璃棒充分搅拌后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试管b中加入7mL饱和碳酸钠溶液。连接好装

置,用酒精灯对试管a加热,当观察到试管b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1)写出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加入浓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试管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在实验中球形干燥管除了起冷凝作用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饱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11分)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

紊乱综合征,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或缺少运动,都会导致糖尿病。(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A.葡萄糖分子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含有6个H2O分子B.葡萄糖与果糖互

为同分异构体C.糖尿病人尿糖较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人尿液中的葡萄糖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2)糖尿病人不可过量饮酒,将会一定程度上造成胰岛细胞损伤。但酒精在肝脏内可转化成有机物A。A的实验结果如下:①通过实验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②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个数比为1∶3③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纯净的A又称为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A的主要化学性质有(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分)常见的有机物A、B、C、D、E、F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变化中,某些反应条件

及产物未标明)。B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D可发生银镜反应。(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F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2)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3)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4

)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5)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人教版化学高一下学期期末测试卷二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按对应的题号填涂在答题纸上)1.【

答案】D【详解】A项,戴维发现了金属钠,故A错误;B项,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B错误;C项,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C错误;D项,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D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史,注意知识的积累。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

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2.【答案】C【详解】A.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为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用乙醚提取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属于萃取,故A正确;B.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应该过滤,故

B正确;C.植物油不溶于水,二者分层,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应该是分液,故C错误;D.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该方法为洗气,故D正确。3.【答案】B【详解】A.二氧化碳分子

中,碳原子与两个氧原子分别共用2对电子,其电子式为,故A正确;B.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故B错误;C.钠离子中原子核内11个质子,核外2个电子层,分别容纳2,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正确;D.中子

数为18的氯原子的质量数为18+17=35,该原子可以表示为3517Cl,故D正确。4.【答案】A【详解】A.因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两者都属于酯,A项正确;B.因二糖、多糖能发生水解,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如

葡萄糖、果糖是单糖,均不能发生水解,B项错误;C.因糖类、油脂的组成元素为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C、H、O、N,C项错误;D.因糖类中的单糖、二糖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也不是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

误。【点睛】油脂为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通过酯化反应生成,根据参与反应脂肪酸是否相同,油脂分为简单甘油酯和混合甘油酯,如果形成油脂的高级脂肪酸相同,则为简单甘油酯,如果高级脂肪酸不同,则为混合甘油酯,油脂根据碳碳成键

特点,分为油和脂肪,油是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脂肪是含有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A项知识便可迎刃而解。5.【答案】C【详解】A.元素周期表的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处的元素具有金属和非金属的性质,具有半导体性质,故A正确

;B.ⅦA族元素有氟、氯、溴、碘、砹,也称为卤族元素,故B正确;C.ⅠA族元素中除H外,剩余的是碱金属元素,故C错误;D.元素周期表中,Ⅷ族包括第8、9、10三个纵行,故D正确。6.【答案】A【详解】A.由反应方程

式可知,每生成1molN2,反应转移4mol电子,故A正确;B.反应中,NO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C.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碳元素化合价升高,氧元素化合价没有变化,故C错误;D.反应中,CO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CO做还原剂,故D

错误。7.【答案】C【分析】图示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高,是吸热反应。【详解】A.Ba(OH)2·8H2O与NH4Cl固体混合,是吸热的复分解反应,故A不符;B.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C.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吸热的氧化还

原反应,故C符合;D.高温条件下铝与氧化铁的铝热反应,是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符。8.【答案】C【详解】A.乙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故A错误;B.乙酸能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故B错误;C.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能和Na2C

O3溶液反应,故C正确;D.乙酸的摩尔质量为60g/mol,故D错误。9.【答案】D【分析】原电池的本质是电子定向转移形成电流,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据此分析判断。【详解】锌比铜活泼,锌为负极、铜为正极,A项错误;锌失电子成为锌离子进入溶液,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经外电路流向铜,D项正确

;铜离子在铜棒上得电子成为铜单质,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从两电极反应看,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减小,B项错误。10.【答案】C【详解】A.丁烷和2-甲基丙烷的分子式都是C4H10,分子式相同,故A错误;B.碳氢键

(C-H)数目都是10,故B错误;C.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几乎相同,故D错误。【点睛】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化学性质几乎相同,物理性质有差异。11.【答案】D【详

解】纤维素和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C6H10O5)n,n值很大,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C错误;B项,聚氯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D项,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高分

子化合物(又称高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高于10000,结构中有重复的结构单元;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天然橡胶等)和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乙烯、聚氯乙烯等)。1

2.【答案】A【详解】A项,石油分馏是指利用石油中含有的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法,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项,煤的液化是通过化学反应使煤变成液体燃料,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项,蛋白质变性是指蛋

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项,石油裂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化学变化是指

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平时积累一些常见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3.【答案】B【详解】为避免材料的损耗和资源的浪费,应减少钢铁腐蚀、食物变质以及塑料的老化,应降低反应速率,工

业合成氨为了提高产量,应加快反应速率,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意义,注意结合生产、生活实际考虑,为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应减缓化学反应速率,而在工业生产中,为提高产量,应提高反应速率。14.【答案】A【详解】在相同情况下,在

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有v(A)=B2v=v(C)=v(D)。可以把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统一用A表示。A.v(A)=0.3mol∙L-1∙s-1;B.v(A)=B2

v=0.25mol∙L-1∙s-1;C.v(A)=v(C)=0.25mol∙L-1∙s-1;D.v(A)=v(D)=0.2mol∙L-1∙s-1。综上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项中的速率15.【答案】B【详解】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香可口,这是因为料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

有香味的乙酸乙酯的缘故,乙酸乙酯属于酯类;答案选B。16.【答案】A【详解】A.甲烷和异丁烷均是烷烃,均能用通式CnH2n+2来表示,A正确;B.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因此甲烷没有同分异构体,异丁烷与正丁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不可能与所有烷烃互为同分异构体,B错

误;C.它们结构相似,物理不同、化学性质相似,C错误;D.烷烃都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答案】(1).A;BC(2).负;氧化;Zn-2e-=Zn2+;正;还原;

Cu2++2e-=Cu;Zn+CuCl2=Cu+ZnCl2(3).阳;氧化;2Cl--2e-=Cl2↑;CuCl2Cu+Cl2↑(4).阴;还原;Cu2++2e-=Cu;不变【分析】根据装置图可知A是原电池,B和C是电解池,结合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详解】(

1)有外接电源的是电解池,则A、B、C三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A,属于电解池的是B和C;(2)金属性锌强于铜,A池中Zn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Cu是正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

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A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Cl2=Cu+ZnCl2;(3)B池中Pt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是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池中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4)C池中Zn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是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由于铜是阳极,失去电子转化为铜离子,所以反应过程中,溶液浓度不变

。18.【答案】(1).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2).催化剂、吸水剂、制乙酸(3).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有香味的油状液体(4).防倒吸;产物蒸汽中含有乙酸和乙醇蒸汽两者均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球形管容积大(5).除去产物中混有的乙醇和乙酸、降

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分析】在加热以及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结合物质的性质差异、反应原理和装置图分析解答。【详解】(1)装置中发生的反应是利用醋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醋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因此a试管中的主要化学

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CH3COOC2H5+H2O;(2)用酸性和醋酸钠制乙酸,浓硫酸有吸水性,促进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浓硫酸能加快反应速率,所以浓硫酸作酸、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3)试管b

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上层,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层,在饱和碳酸钠上层产生有特殊香味的无色液体;(4)产物蒸汽中含有乙酸和乙醇蒸汽,两者均易溶于水而产生倒吸,由于干燥管的容积较大,能起到防止倒

吸的作用;(5)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便于分层。19.【答案】(1).BC(2).冰醋酸;CH3COO

H;CH3COOH+NaOH→CH3COONa+H2O;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详解】(1)A.虽然糖类可表示为Cm(H2O)n,但分子中没有水,A错误;B、葡萄糖与果糖分子式相同,结构不

同,则互为同分异构体,B正确;C、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能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C正确;D、淀粉属于多糖,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为葡萄糖,D错误;答案选BC。(2)A可与酒精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有芳香气味的物质,可得A为羧酸,再结

合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只存在两种类型的氢原子,且这两种类型的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3,所以A为乙酸,纯净的A又称为冰醋酸,结构简式为CH3COOH。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乙酸与NaOH反应:CH3COOH+NaOH→CH3COONa+H2O

;乙酸能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乙酸乙酯和水: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20.【答案】(1).(C6H10O5)n;CH3COOC2H5(2).羧基(3).CH3OCH3(4).

2CH3CH2OH+O22CH3CHO+2H2O(5).2CH3CHO+O22CH3COOH【分析】因为B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根据B转化为C的条件可知B发生了水解反应,再结合C、D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C和D分子中有醛基),可以推断B可能是

淀粉或纤维素,C为葡萄糖,可以确定A为乙醇,D为乙醛,E为乙酸,F为乙酸乙酯。据此判断。【详解】(1)B为淀粉或纤维素,分子式为(C6H10O5)n;F是乙酸乙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2)E是乙酸,其中官能团的名称是羧基。(3)A的同分异构体为二甲醚,二甲醚的结

构简式为CH3OCH3。(4)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5)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O+O22CH3COOH。【点睛】有机推断题解题的关键是找好突

破口。反应条件、典型现象、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等等都可以是突破口,往往还要把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才能推断出来。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673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