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7讲 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解析版).docx,共(30)页,2.092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4d2b881cfbfa6fb0dc6f0c0f498b9d.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7讲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1.认识乙烯的结构及其主要性质与应用;2.知道加成、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3.知道高分子材料等常见材料类型,结合实例认识材料组成、性能与应用的联系。课标要求知识网络【乙烯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
简式球棍模型空间充填模型C2H4CH2==CH2【乙烯的性质】1.乙烯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水溶性密度无色气体稍有气味难溶于水比空气略小2.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化学方程
式:C2H4+3O2――→点燃2CO2+2H2O。②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现象:酸性KMnO4溶液褪色。结论:乙烯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2)加成反应①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现象: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化学方程式:。②加成反应定义:有机物分子中
的不饱和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书写下列加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聚合反应①定义: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互相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聚合物的反应。知识详解②乙烯自身加成生成聚乙烯的方程式:该反应是聚合反应,同时也是加成反应
,这样的反应又被称为加成聚合反应,简称加聚反应。其中,—CH2—CH2—称为链节,n称为聚合度,小分子乙烯称为聚乙烯的单体。【乙烯的用途】1.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用来制聚乙烯塑料、聚乙烯纤维、乙醇等。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2.在农业生产中用作植物
生长调节剂。【乙烷与乙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对比】分子结构分子式C2H6C2H4结构式碳碳键类别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分子内原子的相对位置C、H不全在一个平面内6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化学性质燃烧2C2H6+7O2――→点燃4CO2+6H2OC2H4+3O2――
→点燃2CO2+2H2O特征反应C2H6+Cl2――→光C2H5Cl+HClCH2==CH2+Br2―→CH2BrCH2Br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因发生氧化反应而使其褪色【烃】1.烃的概念: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碳氢化合物,也称为烃。2.烃的分类依
据:烃分子中碳原子间成键方式的不同及碳骨架的不同。3.常见烃分子结构探究目的:通过学习甲烷、乙烯、乙炔的分子结构,理解常见烃的分子结构特点。烃甲烷乙烯乙炔电子式化学键C—H共价单键C—H共价单键和共价键C—H共价单键和—C≡C—键球棍模型分子
结构特点碳原子4个单电子完全和4个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形成以碳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结构碳和碳形成碳碳双键,剩余价键完全和氢原子形成C—H单键,键和键夹角为120°,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在同一平面内碳和碳形成碳碳三键,剩余价键和氢原子形成C—H单
键,键和键夹角为180°,2个氢和2个碳原子成直线结构【芳香族化合物与苯】1.芳香族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的有机物。2.苯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空间形状C6H6平面正六边形其中,苯环中的碳碳之间的键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
独特的键,苯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3.苯的用途: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生产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洗涤剂和合成高分子材料等。【比较CH4、CH2==CH2的化学性质】物质甲烷乙
烯与Br2反应Br2试剂Br2蒸气溴水或溴的CCl4溶液反应条件光照反应类型取代加成氧化反应和O2燃烧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火焰明亮、伴有黑烟酸性KMnO4溶液不反应酸性KMnO4溶液褪色性质和结构关
系CH4分子中的碳原子为饱和结构,所成的键为单键,性质稳定,主要发生取代反应CH2==CH2分子中的碳原子为不饱和结构,所成的键为碳碳双键,其中一个键容易断裂,性质活泼,主要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有机高分子材料】1.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根据来源不同可将有机高分
子材料分为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如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如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黏合剂、涂料等。2.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胶和纤维(1)塑料①成分主要成分合成树脂添加剂增塑剂提高塑性防老剂防止塑料老化着色剂使塑料着色②主
要性能塑料具有强度高、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良的性能。③常用塑料用途名称用途聚乙烯可制成食品包装袋聚氯乙烯电线的绝缘层,管道等聚苯乙烯泡沫包装材料,绝缘材料聚四氟乙烯制实验仪器、化工用品聚丙烯制管材,包装材料有机玻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制飞机和车辆的风挡,光学仪器等脲醛塑料(电玉)制电
器开关,插座(2)橡胶①天然橡胶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结构简式。②硫化橡胶:工业上用硫与橡胶作用进行硫化,使线型的高分子链之间通过硫原子形成化学键,产生交联,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强度、韧性和化学稳定性。③常见合成橡胶有丁苯橡胶,顺丁橡胶,氯丁橡胶,还有氟橡胶、硅橡胶等特种橡胶。
④主要用途:制轮胎,在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也有广泛应用。(3)纤维①分类:纤维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和麻等化学纤维再生纤维:黏胶纤维、大豆蛋白纤维合成纤维:聚丙烯纤维丙纶、聚氯乙烯纤维氯纶等②合成纤维性能: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易虫蛀等
。③主要用途:制衣料、绳索、渔网等,广泛应用于工农业领域。【加聚反应单体的判断方法】方法一:弯箭头法(一边赶法),去掉[]和n,将链节中的一个键从左向右折叠,单变双,双变单,遇到碳超过4价,则断开。如维通橡胶―→―→CH
2==CF2和CF2==CF—CF3。方法二:单变双,双变单,超过四价则断开。如:丁苯橡胶――→去―→―→CH2==CH—CH==CH2和。(2022·湖南·模拟)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玻
璃仪器A除去食盐中的泥沙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B鉴别Na2CO3溶液和稀盐酸试管、胶头滴管C配制240mL0.10mol·L-1的NaOH溶液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D除去甲烷中的少量乙烯杂质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导管【答案】B【
解析】A.除去食盐中的泥沙可采取先溶解、后过滤、然后蒸发结晶的方法,过滤需要普通漏斗而不是分液漏斗,蒸发结晶需要用到蒸发皿和酒精灯,A项错误;B.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采用互滴法即可鉴别Na2CO3溶液和稀盐酸,B项正确;C.配制240m
L0.10mol·L-1的NaOH溶液,需要250mL容量瓶、烧杯、玻璃棒、量筒和胶头滴管,由于缺少胶头滴管该实验目的不能实现,C项错误;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进了新的杂质,D项错误;答案选B。1.(2022·广西·南宁三中一模)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典例分析乙烯的性质举一反三A.1mol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物中离子总数大于1.5NAB.硝酸与铁反应得到NO2、N2O4共46g,则铁失去的电子数目为2NAC.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
数目为0.46NAD.标准状况下,22.4L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4NA【答案】D【解析】A.氧化钠和过氧化钠中钠元素都为+1价,阴阳离子的个数比都为1:2,所以钠与氧气反应无论生成氧化钠,还是生成过氧化钠,或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合物,生成物中离子总
数为1mol×1.5×NAmol—1=1.5NA,故A错误;B.二氧化氮和四氧化二氮的最简式相同,都为NO2,46gNO2的物质的量为46g46g/mol=1mol,所以硝酸与铁反应时,铁失去的电子数目为1mol×1×NAmol—1=NA,故B错误;C
.铜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与稀硫酸不反应,所以50mL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时,生成二氧化硫的分子数目小于18.4mol/L×0.05L×12×NAmol—1=0.46NA,故C
错误;D.甲烷和乙烯分子中都含有4个极性键,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由甲烷和乙烯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极性键的数目为22.4L22.4L/mol×4×NAmol—1=4NA,故D正确;故选D。2.(2022·广东·模拟
)实验探究是化学进步的源泉,下图为气体除杂和收集的装置,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选项气体(杂质)除杂装置1A()242CHSONaOH溶液B()2ClHCl饱和食盐水C()22SOCO饱和碳酸钠溶液D()2624CHCH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答案】B【解析】A.乙烯中的SO2可以通过装有
NaOH的洗气瓶来除杂,也能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但由于乙烯的密度比空气稍小一点,故常用排水法收集而不用排空气法收集(易导致收集的乙烯不纯),A不合题意;B.除去Cl2中的HCl先通过装有饱和食盐水的洗气瓶,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且密度大于空气,利用向上排
空气法收集氯气,B符合题意;C.由于SO2和CO2均能与Na2CO3溶液反应,故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SO2中的CO2,C不合题意;D.乙烯经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转化为CO2,引入新的杂质,故除去乙烷中的乙烯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B。3.(2022·湖北·襄阳五中模拟)下列“类比”合理的是()A.常温下,Zn和浓硫酸反应可以得到SO2,则常温下Al和浓硫酸反应也可以得到SO2B.H2O的沸点比H2S的沸点高,则CH4的沸点比SiH4的沸点高C.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
则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也发生加成反应D.加热条件下,Fe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则加热条件下Cu和S也能直接化合生成Cu2S【答案】D【解析】A.常温下,Al在浓硫酸中钝化,故A错误;B.CH4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CH4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SiH4,所以CH4的沸点比
SiH4的沸点低,故B错误;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D.S的氧化性弱,加热条件下,Fe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Cu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Cu2S,故D正确;选D。(2022·河北·模拟)设AN为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24LCl与4CH反应完全,生成物中气体分子数目是A0.2NB.1mol甲基碳正离子(3CH+)所含质子总数为A8NC.0.5mol乙烯被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完全吸收,断裂的共价键总数为A
ND.在一定条件下,22molSO和21molO充分反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总数小于A2N【答案】C【解析】A.标准状况下,22.24LCl为mV2.24Ln===0.1molV22.4L/mol,2Cl与4CH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产物有典例分
析加成反应3CHCl、22CHCl、3CHCl、4CCl、HCl,标准状况下,22CHCl、3CHCl、4CCl为液态,所以不能确定生成物中气体分子数目,A项错误;B.1个甲基碳正离子含有的质子数为9,则1mol甲基碳正离子所含质子总数为1AA1mol9mol9NN−=,B项错误;C.乙烯发生
加成反应时,每个乙烯分子断开双键中的一个键,溴分子中的BrBr−键断开,所以0.5mol乙烯完全反应总共断裂AN个共价键,C项正确;D.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则2mol二氧化硫和1mol氧气充分反
应后,容器中的分子总数大于A2N,D项错误;故选:C。1.(2022·北京·北师大实验中学三模)将烟气中的CO2进行分离提纯再利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前最先进的捕获烟气中CO2的技术为烷醇胺吸收一热分解循环法。实验室用HOCH2CH2NH2(MEA)为吸收剂,
模拟该过程,其原理如图所示:已知:i.吸收塔中主要发生的反应为:2HOCH2CH2NH2(MEA)(aq)+CO2(g)垐?噲?HOCH2CH2NHCOO-(MEACOO-)(aq)+HOCH2CH2NH+3(MEAH+)(aq)△H<0ii.按一定流速将吸收剂和烟气泵入吸收塔,并监测吸收
塔中流出液和净化气中物质的含量。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均为mol/s)物质MEACO2MEAH+MEACOO-3HCO2-3CO吸收液1.407.3×10-70.920.870.010.03烟气00.940000流出液0.204.8×10-71.62
1.370.110.08净化气9.5×10-40.290000iii.CO2的释放率=n(再生塔中释放的CO2)/n(吸收塔中吸收的CO2),CO2的捕获率=n(再生塔中释放的CO2)/举一反三n(通入吸收塔中的CO2),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上述反应过程中
CO2发生了加成反应B.吸收塔中除了发生已知i中所示主要反应外,还发生了反应:4HOCH2CH2NH2+3CO2垐?噲?4HOCH2CH2NH+3+2-3HCO+2-3COC.若该模拟过程CO2的释放率为0
.94,则CO2的捕获率是0.65D.可以通过增大烟气流速,降低再生塔温度提高CO2的捕获率【答案】D【解析】A.反应2HOCH2CH2NH2(MEA)(aq)+CO2(g)垐?噲?HOCH2CH2NHCOO-(MEACOO-)(aq)+HOCH2CH2NH+3(MEAH
+)(aq),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可完全电离的物质,所以过程中CO2发生了加成反应,故A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吸收塔中除了发生已知i中所示主要反应外,还发生了反应:4HOCH2CH2NH2+3CO2垐?噲?4HOCH2C
H2NH+3+2-3HCO+2-3CO,故B正确;C.CO2的释放率=n(再生塔中释放的CO2)/n(吸收塔中吸收的CO2),若该模拟过程CO2的释放率为0.94,则n(再生塔中释放的CO2)=0.94n(吸收塔中吸收的CO2),CO2的捕获率=n(再生塔中释放
的CO2)/n(通入吸收塔中的CO2)=0.94n(吸收塔中吸收的CO2)/n(通入吸收塔中的CO2)=0.94(1.37-0.87+0.11-0.01+0.08-0.03)=0.650.94,即CO
2的捕获率是0.65,故C正确;D.增大烟气流速不一定能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降低再生塔温度会减慢反应速率,不能提高CO2的捕获率,故D错误;故答案为:D2.(2022·辽宁·二模)环氧乙烷(,简称EO)常用作医疗口罩消毒剂,2
020年《Science》上发表了乙烯电解制备EO的新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应通入阳极区B.阳离子交换膜不可换成氯离子交换膜C.整个制备过程中存在加成反应D.溶液a与22HOCHCHCl反应化学
方程式为222KOH+HOCHCHClEO+KCl+HO→【答案】B【解析】A.乙烯与HClO反应,而HClO是在阳极区氯离子氧化生成的氯气歧化反应生成的,选项A正确;B.交换膜对阴极区不产生影响,所以可以用氯离子交换
膜,氯离子通过阴极区也不影响阴极区的反应,选项B错误;C.由图可知,发生反应CH2=CH2+HClO→HOCH2CH2Cl,属于加成反应,选项C正确;D.阴极区KCl发生反应2H2O+2e-=H2↑+2OH-,生成KOH,则KOH与HOCH2C
H2Cl反应生成EO,由原子守恒得222KOH+HOCHCHClEO+KCl+HO→,选项D正确;答案选B。3.(2022·山东·模拟)阿斯巴甜是一种具有清爽甜味的有机化合物,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4H18N2O5B.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
方式有2种C.可以发生加成、取代及氧化反应D.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一共有3个【答案】D【解析】A.从题给结构简式可以得出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4H18N2O5,A正确;B.题给有机物分子中C原子形成了双键、单键和苯环,因此杂化方式有sp
2、sp3两种,B正确;C.题给有机物分子中含有苯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含有氨基且该物质可以燃烧,可以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D.阿斯巴甜分子中手性碳原子一共有2个,D错误;故选D。(2022·天津·二模)化学与生活、生
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洗涤典例分析有机高分子材料B.“天和”核心舱其腔体使用的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制作“嫦娥”太空飞行器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D.“凡引水种盐,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该过程属于蒸发结晶【答案】C【解析】A.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采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在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忌长期用肥皂洗涤,故A正确;B.氮化硼陶瓷基复合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故B正确;C.制作“嫦娥”太空飞行器使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错误;D.“凡引水种盐,待夏秋之交,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依据“南风大起,则一宵结成”可知,该过程通过蒸发水分得到固体,为蒸发结晶的操作,故D正确;故选C。1.(2022
·湖北武汉·模拟)化学为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科学家研究的由2CO到淀粉的全合成有利于实现“碳中和”B.“神舟飞船”返回舱外层材料的酚醛树脂球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C.服装中含有的“Gore-Tex”聚四氟乙烯薄膜面料的单体是卤代烃D.“光刻技术”的光敏树脂
在曝光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聚合成像是物理变化【答案】D【解析】A.由2CO合成淀粉,可以计算二氧化碳的含量,有利于实现“碳中和”,故A正确;B.酚醛树脂是一种合成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故B正确;C.聚四氟乙烯的单体四氟乙烯
,四氟乙烯属于卤代烃,故C正确;D.光敏树脂在曝光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聚合成像,发生聚合反应,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选D。2.(2022·辽宁葫芦岛·二模)科技创新让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世瞩目。对下列科技创新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
判断,正确的是()A.火炬“飞扬的外壳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具备耐高温和良好的热导性B.吉祥物“冰墩墩”的外壳材质主要是有机硅橡胶,有机硅橡胶是纯净物C.速滑竞赛服使用聚氨酯材料可减少空气阻力,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D.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成的冰被誉为“最快的冰”,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答案】C举一
反三【解析】A.复合材料不易热导,可以耐高温,A项错误;B.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有机硅橡胶是混合物,B项错误;C.聚氨酯是聚合物,分子量大于1万,故聚氨酯是高分子材料,C项正确;D.二氧化碳是直线
形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D项错误;故答案选C。3.(2022·江苏·徐州市第七中学模拟)2021年我国在载人航天、北斗、探月、探火工程上取得重大进展,航天成就惊艳全球。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征五号火箭
采用液氢作为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B.“天问一号”火星车使用的保温材料—纳米气凝胶,具有丁达尔效应C.月壤中含有32He,其中子数为3D.宇航服“液冷层”所用的尼龙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答案】C【解析】A.用液氢作为燃料,燃烧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故A正确;B.纳米气
凝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B正确;C.32He中子数为3-2=1,故C错误;D.尼龙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选C。一、单选题1.(2022·浙江金华·高三)下列物质的化学成分不正确...的是()A.聚乙烯:B.金刚砂:SiCC.石膏:CaSO4•2H2OD.
乳酸:【答案】A【解析】A.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结构简式为,A错误;B.金刚砂的化学式为SiC,B正确;C.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C正确;D.乳酸的结构简式为,D正确;答案选A。2.(2
022·贵州遵义·三模)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巩固练习A.聚乙烯()是纯净物B.四苯乙烯(如上图)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面C.我国科学家用CO2合成了淀粉,此淀粉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C4H10O有7种同分异构体【答案】D【解析】A.聚合物都是混合物,A选项错误;B.四个苯环连接在
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有可能所有原子共面,B选项错误;C.CO2合成淀粉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C选项错误;D.C4H10O中属于醇的有CH3CH2CH2CH2OH、CH3CH2CH(CH3)OH、(CH3)2CHCH2OH、C(CH3)3OH等共
4种,醚有CH3OCH2CH2CH3、CH3OCH(CH3)2、CH3CH2OCH2CH3等共3种,共有7种同分异构体,D选项正确;答案选D。3.(2022·北京丰台·高三)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423
CHClCHClHCl⎯⎯⎯→++光照B.22222CHCHBrCHBrCHBr⎯⎯→=+C.Cu32232Δ2CHCHOHO2CHCHO2HO⎯+⎯→+D.3323232CHCOOHCHCHOHCHCOOCHCHHO浓硫酸++【答案】B【解析】A.甲烷中的H被Cl原子替代,为取代反应,
故A不选;B.22222CHCHBrCHBrCHBr⎯⎯→=+中乙烯的两个不饱和碳上各连上一个原子,双键变成单键,属于加成反应,故B选;C.是乙醇的催化氧化生成乙醛,是氧化反应,故C不选;D.是乙酸和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是取代反应,故
D不选;故选:B。4.(2022·山东聊城·三模)北京冬奥会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开幕式“演出服”用到的新型材料石墨烯,既能导热又能导电B.吉祥物“冰墩墩”的毛绒材质主要是聚酯纤维,
其属于合成纤维C.速滑馆“冰丝带”采取CO2跨临界直冷制冰,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D.场馆大面积使用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可将光能高效转化为电能【答案】C【解析】A.石墨烯的主要成分为石墨,能导热能导电,A正确;B.聚酯纤维属于合成纤维,B正确;C.该过程利用的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C
错误;D.发电玻璃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D正确;故选C。5.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具有除异味和杀菌作用B.维生素C可用作抗氧化剂C.聚乳酸用于制作手术缝合线D.聚乙炔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答案】A【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具有除异味的作用,但不具备杀菌
作用,故A错误;B.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抗氧化剂,故B正确;C.聚乳酸属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用于制作手术缝合线,后期不需要拆线,故C正确;D.聚乙炔用I2进行掺杂后,可以导电,可用于制备导电高分子材料,故D正确。故选A。6.2022年北
京冬奥会被誉为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从清洁能源到环保材料,化学高科技所起的作用功不可没。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环保节能安全无毒B.颁奖礼服内胆添加的石墨烯发热材料为有机高分子材料C.滑雪服采用的剪切增稠流体材料可有效减小空气阻力
D.冬奥火炬“飞扬”外壳采用的是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制成的新型复合材料【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跨临界直接制冰技术,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故A正确;B.石墨烯属于碳单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错误;C.增稠流体材料可有效减小空气阻力,可制作滑雪服,故C正确;D.
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制成的微火火炬外壳是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耐高温等性能,故D正确;故答案为B。7.(2022·重庆一中高三)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质量数为131的碘原子:7853IB.乙酸甲酯的结构简式;362CHOC.电子式表示2MgCl的形成过程:D.氦气的分
子式:2He【答案】C【解析】A.质子数为53,质量数为131的碘原子为13153I,A项错误;B.乙酸与甲醇酯化形成的乙酸甲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3,分子式为362CHO,C项错误;C.金属镁易失去电子,氯原子易得到电子,用电
子式表示2MgCl的形成过程:,C项正确;D.氦气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式为He,D项错误;答案选C。8.(2022·广东实验中学三模)谋划能源长远发展,维护国家能源安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核电站铀
核燃料中的235U和238U互为同位素B.汽油催化裂化的产物之一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C.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D.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答案】A【解析】A.235U和238U是
U元素的两种不同核素,两者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官能团不能省略,B错误;C.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CH4,是不可再生能源,C错误;D.燃煤中加入CaO能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但煤中的碳元素没有减少,则不可以减少温室气
体CO2的排放,D错误;故选:A。9.(2022·湖南省临澧县第一中学模拟)下列有关乙烯的反应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A.在空气中完全燃烧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在一定条件下生成聚乙烯D.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答案】C【解析】A.燃烧为氧化反应
,故A不选;B.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氧化反应,故B不选;C.生成聚乙烯为加聚反应,故C选;D.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故D不选;故选:C。10.(2022·海南·一模)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使用了大量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BCD速滑冰刀中的钛合金“飞扬”火炬中的聚硅氮烷树脂颁奖礼服中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可降解餐具中的聚乳酸材料【答案】A【解析】A.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A选;B.聚硅氮烷树脂属于无机聚合物,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B不选;C.石墨烯是碳的同素
异形体,属于非金属材料,故C不选;D.聚乳酸是有机材料,故D不选;答案选A。11.(2022·浙江金华·高三)下列化学用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的电子式:B.F-的结构示意图:C.N4分子的结构式:D.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
答案】D【解析】A.过氧化氢的中两个氧原子间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故A正确;B.F是9号元素,有两个电子层,最外层得1个电子形成离子,F-的结构示意图:,故B正确;C.与白磷结构相似,N4分子的结构式:,故C正确;D.二氧化碳分子
是直线型结构,且C原子半径大于O原子半径,则二氧化碳的比例模型为,故D错误;故选D。12.(2022·浙江绍兴·高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上以NaCl为原料制备纯碱和烧碱B.庆典活动放飞的气球材质为可降
解材料,主要成分是聚乙烯C.燃料的脱硫脱氮、xNO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有效措施D.生活中常用纯碱和洗涤剂去油污,但两者的去污原理不同【答案】B【解析】A.以NaCl为原料,工业上侯氏制碱法可以制纯碱,向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受热分解
得到碳酸钠,电解饱和NaCl溶液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制烧碱,故A正确;B.聚乙烯塑料不能降解,故B错误;C.N、S的氧化物可导致酸雨发生,则燃料的脱硫脱氮、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故C正确;D.纯碱溶液呈碱性,能与油酯发生水解反应从而去除油污,洗涤剂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乳化,二者原理不同,故D正确;故选:B。13.室温下,将1L某气态烃与4L氧气混合,引燃后将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剩余气体恢复
至室温时体积变为2L,则该气体是()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甲烷A.只有②B.只有①②③C.只有④D.以上均不可能【答案】D【解析】设烃的通式为CxHy,燃烧通式为CxHy+(x+4y)O2⎯⎯⎯→点燃xCO2+y2H2
O,1LCxHy完全燃烧体积减小(1+x+4y-x)L,即1+4y=1L+4L-2L=3L,解得y=8,即烃分子中氢原子数为8,乙烷为C2H6,乙烯为C2H4,乙炔为C2H2,甲烷为CH4,所以均不符合要求,故选D。14.(2022·山东·模拟)环庚三烯广泛用作有机
金属化学中的配体以及有机合成中间体,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环庚三烯与乙烯是同系物B.苯与亚甲基卡宾发生加成反应得环庚三烯C.环庚三烯的一氯代物为2种D.环庚三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共平面【答案】B【解析】A.环庚三烯
与乙烯含有碳碳双键的个数不同,不是同系物,故A错误;B.根据流程图,苯与亚甲基卡宾发生加成反应得环庚三烯,故B正确;C.环庚三烯有4种等效氢,一氯代物有、、、,共4种,故C错误;D.分子中含有1个单键碳(*号标出),不可能所有原子都共平面,故D错误;选B。15.(2022·辽宁·模
拟)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说法正确的是()A.162O和182O属于同素异形体B.3PH的电子式是C.乙烯的结构简式是22CHCHD.基态C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2Ar4s【答案】D【解析】A.162O
和182O属于同种物质,选项A错误;B.3PH中P原子中有一对孤对电子,最外层达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是,选项B错误;C.乙烯的结构简式是22CH=CH,选项C错误;D.Ca为20号元素,基态Ca原
子的电子排布式是2Ar4s,选项D正确;答案选D。16.(2022·安徽·高三)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分属两主族且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和相等,其中X是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和Y形成的化合
物种类繁多B.Y、Z分别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差且还原性强C.Z的氧化物能与Y的单质或某些化合物反应产生Y的氧化物D.W可以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Cu【答案】D【解析】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H,Y是C,Z是Si,W是K元素。A.X是H,Y是C,二者可
以形成CH4、C2H4、C2H2、C6H6等有机化合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A正确;B.Y是C,Z是Si,二者形成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CH4、SiH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还原性就越弱。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C>Si,所以SiH4稳定性差且还原性强,B
正确;C.SiO2与C在高温下反应产生Si、CO,C正确;D.W是K,金属K活泼性很强,能够与溶液中的水反应产生KOH、H2,因此不能从CuSO4溶液中将Cu置换出来,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17.(2021·四川·射洪中学高三)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及推断都正确的是()选项I中
试剂II中试剂及现象推断A小苏打CaCl2溶液变浑浊小苏打受热易分解BNH4Cl和Ca(OH)2酚酞溶液变红有NH3生成C涂有石蜡油的碎瓷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发生分解产生了具有漂白性的物质D硫酸亚铁品红溶液褪色FeSO4分解生成FeO和SO2【答案】B
【解析】A.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但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CaCl2溶液不变浑浊,A错误;B.NH4Cl和Ca(OH)2加热反应生成氨气,氨气通入到酚酞溶液中生成一水合氨,溶液显碱性,酚酞溶液变红,B正确;C.炽热碎瓷片作为石蜡油分解的催化剂,石蜡油分解生成不饱和烃,不饱和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褪色,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是产生具有漂白性的物质,C错误;D.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的反应为还原反应,则亚铁离子应该被氧化成+3价的Fe2O3,即FeSO4分解生成Fe2O3和SO2,D错误;故选B。18.(2022·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中国科学家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的路径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CO分子的结构式:O=C=OB.图中1C(甲醇)的最简式:4CHOC.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168OD.O的结构示意图:【答案】D【解析】A.2CO分子中存在2个碳氧双键,二氧化碳的结构
式:O=C=O,故A正确;B.甲醇的结构简式是CH3OH,最简式是4CHO,故B正确;C.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6,表示为168O,故C正确;D.O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选D。19.(2022·
湖南·长郡中学一模)环状碳酸酯广泛用于极性非质子溶剂、电池的电解质等,离子液体研究团队近期报道了一种环氧乙烷衍生物与二氧化碳催化合成环状碳酸酯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已知:R表示烃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4H9)4NBr是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过程存在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C.反应
过程中有4种中间体D.总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答案】C【解析】A.由图中转化关系可知,()494CHNBr是反应的催化剂,A项正确;B.反应过程中存在碳溴键的断裂和氮溴键的形成,B项正确;C.反应过程中有3种中间体,C项错误;D.总反应是环氧乙烷衍生物与2CO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状碳酸酯,D项正确。故
选C。20.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且B、D的原子序数之和是A、C原子序数之和的2倍。甲、乙、丙、丁、N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M是某种元素对应的单质,乙和丁的组成元素相同,且乙是一种18电子分子,化合物N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上述
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原子半径:D>C>BC.化合物乙与化合物N能发生反应D.化合物N与乙烯均能使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A.根据上述分
析可知,元素D为S元素,其氧化物SO2对应水化物亚硫酸不是强酸,A错误;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递减,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原子半径递增,原子半径r(Na)>r(S)>r(O),即r(C)>r(D)>r(B),B错误;C.SO2具有还原性,H2O2具有氧化性,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
,C正确;D.SO2使溴水褪色是因为其还原性,而乙烯使溴水褪色是因为乙烯和溴发生了加成反应,两者褪色原理不同,D错误;答案选C。二、综合题21.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乙
烯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该反应与乙烯与溴水反应的现象不同点为__________。(2)长途运输菠萝时,常常将浸泡有酸性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水果箱中,目的是______
____。(3)利用乙烯、纤维素和淀粉均能制得乙醇。①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__________,乙烯生成乙醇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②乙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该反应的机理为2Cu+O2Δ2CuO,_______
。③乙醇能与丙酸反应生成丙酸乙酯,反应后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酯的目的是溶解乙醇,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机物A比乙烯在分子组成上多一个CH2原子团,结构与乙烯相似,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1)CH2=CH2+Br2→BrCH2CH2Br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后,液体不分层,乙烯使溴水褪色后,液体分层(2)用KMnO4溶液吸收并氧化菠萝产生的乙烯(催熟剂),达到保鲜的目的(3)(C6H10O5)n加成反应CH3CH2OH+CuO→C
H3CHO+H2O+Cu除去丙酸降低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4)nCH2=CHCH3→一定条件【解析】(1)乙烯的电子式为:;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乙烯和Br2发生了加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2=CH2+Br
2→BrCH2CH2Br,因为产物1,2-二溴乙烷易溶于四氯化碳而难溶于水,所以该反应与乙烯与溴水反应的现象不同点为: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后,液体不分层,乙烯使溴水褪色后,液体分层,故答案为:;CH2=CH2+Br2→BrCH2CH2Br;乙烯使溴的四氯化
碳溶液褪色后,液体不分层,乙烯使溴水褪色后,液体分层;(2)长途运输菠萝时,常常将浸泡有酸性KMnO4溶液的硅藻土放置在水果箱中,目的是用KMnO4溶液吸收并氧化菠萝产生的乙烯(催熟剂),达到保鲜的目的,故答案为:用KMnO4溶液吸收并氧化菠萝产生的乙烯(催熟剂),达到保鲜的目的;(3)①
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为(C6H10O5)n;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故答案为:(C6H10O5)n;加成反应;②乙醇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该反应的机理为:2Cu+O2Δ2CuO、CH3CH2OH+CuO→CH3CHO+H2O+Cu,故答案为:CH3CH2OH+C
uO→CH3CHO+H2O+Cu;③乙醇能与丙酸反应生成丙酸乙酯,反应后用饱和Na2CO3溶液吸收酯的目的是溶解乙醇,除去丙酸,降低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故答案为:除去丙酸;降低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4)有机物A比乙烯在分子组成上多一个CH
2原子团,结构与乙烯相似,则A为丙烯,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nCH2=CHCH3→一定条件,故答案为:nCH2=CHCH3→一定条件。22.“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二氧化碳和氢气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得烯烃,该技术已经成为节能减碳实现“零排放”的有效途径之一、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图是合成橡胶和TNT的路线。已知:C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组峰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从煤焦油里提取苯的
操作名称为___________。(2)写出烃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烯烃B的名称为___________。(3)写出反应类型:B→C反应类型___________,反应③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4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5)为了减少碳排放,在一定条件下,将CO2和H2按1∶3反应合成化合物F,测得F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875g/L。写出D和F形成聚合物高分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答案】(
1)分馏(2)乙烯(3)加成反应消去反应(4)ClCH2CH2Cl+→+HCl(5)nH2C=CHCH3+n⎯⎯⎯⎯⎯⎯→一定条件【解析】(1)本溶解在煤焦油中,煤焦油中不同成分的沸点不同,工业上从煤焦油里提取苯的操作名称为分馏。(2)苯
与CH3Cl发生取代,生成甲苯,A的结构简式,据分析可知B为乙烯。(3)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物为C8H9Cl产物D为苯乙烯可知反应③的反应类型为消去。(4)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lCH2CH2Cl+→+HCl。(5)为了减少碳排放,
在一定条件下,将CO2和H2按1∶3反应合成化合物F,测得F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1.875g/L,F的摩尔质量=22.4L·mol-1×1.875g/L=42g/mol,D和F形成聚合物高分子,则F为CH3CH=CH2,化学方程式:nH2C=CHCH3+n⎯⎯⎯⎯⎯⎯
→一定条件。23.(2022·山西临汾·三模)草酸(H2C2O4)及其盐类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中可以在50℃左右,用浓硝酸在硝酸汞催化下氧化乙炔(C2H2)气体来制备草酸。其主要装置如下图。C2H2的电子式
为____;仪器X的名称为____;装置中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生成草酸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若反应温度高于50℃,生成草酸的速率会减慢,主要原因是____。(2)三草酸合铁酸钾{K3[Fe(C2O4)3]·3H2O}为绿色晶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可作有机反应的催化剂。某
实验小组用(NH4)2Fe(SO4)2·6H2O为原料制备三草酸合铁酸钾的步骤如下:①称取5g(NH4)2Fe(SO4)2·6H2O固体,溶解,加硫酸酸化,搅拌下加入25mL1mol·L-1H2C2O4溶液,静置,析出黄色的FeC
2O4·2H2O沉淀,过滤并洗涤沉淀2~3次。②将上述FeC2O4·2H2O沉淀溶解在10mL饱和草酸钾溶液中,再加入20mL饱和H2C2O4溶液,保持溶液温度40℃左右,缓慢滴加3%H2O2溶液,不断搅拌,沉淀慢慢变为深棕色;加热至沸腾30min,再加入8~9mL草酸溶液,控制pH在3
~4,变为绿色透明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溶液。③加热浓缩,缓慢加入95%的乙醇,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晶体2~3次,干燥、称量。其中,生成FeC2O4·2H2O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保持溶液温度40℃所采用的加热方法是_
___,加热至沸腾30min的目的是____;洗涤晶体所用试剂为____。(3)制得的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中往往会混有少量草酸。为测定K3[Fe(C2O4)3]·3H2O(M=491g/mol)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样品10.72g,加稀硫酸溶
解后配成100mL溶液。取20.00mL配制的溶液,用浓度为0.2000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消耗KMnO4溶液28.00mL。已知:5H2C2O4+2-4MnO+6H+=2Mn2++10CO2↑+8H2O,样品中K3[Fe(C2O4)3]·3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_(保留两位小数)。【答案】(1)球形冷凝管C2H2+8HNO3(浓)()2350CHgNOH2C2O4+8NO2+4H2O温度高于50℃,硝酸会大量挥发和分解,使其浓度降低(2)(NH4)2Fe(SO4)2+H2C2O4+2H2O=FeC2O4·2H2O↓+2NH
4HSO4水浴加热(或热水浴)使过量的H2O2分解,以防其氧化草酸根(或草酸)95%的乙醇(或乙醇)(3)91.60%【分析】(1)C2H2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仪器X为球形冷凝管;C2H2被硝酸氧化为草酸,本身还原为NO2,故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C2H2+8HNO3(浓)()2350CHgNOH2C2O4+8NO2+4H2O;若反应温度高于50℃,硝酸会大量挥发和分解,使其浓度降低,故反应温度高于50℃,生成草酸的速率会减慢。(2)(NH
4)2Fe(SO4)2·6H2O晶体溶解在水中,然后加入硫酸酸化,再加入草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FeC2O4·2H2O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Fe(SO4)2+H2C2O4+2H2O=FeC2O4·2H2O↓+2NH4HSO4,要保持溶液温度为40℃,
就需便于控制温度,应采取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H2O2作氧化剂将亚铁离子氧化为Fe2+,为防止过量的H2O2氧化草酸根,影响产物生成,要将溶液加热煮沸,故加热至沸30min目的是使H2O2全部分解,除去过量H2O2;由于三草酸合铁酸钾{K3[
Fe(C2O4)3]·3H2O}为绿色晶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因此洗涤时可用95%的乙醇,洗去盐表面的杂质离子的同时,还可以防止产品溶解损失;(3)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物质的量为0.2000mol·L-1×0.028L=0.0056mol,根据5
H2C2O4+2-4MnO+6H+=2Mn2++10CO2↑+8H2O,可得H2C2O4的物质的量为0.014mol,质量为0.014mol×90g/mol=1.26g,故100mL溶液中H2C2O4的质量为6.3g,设样品中含有草酸xmol,含有三草酸合
铁酸钾ymol,则①90x+491y=10.72;根据5H2C2O4+2-4MnO+6H+=2Mn2++10CO2↑+8H2O可知n(H2C2O4)=52n(-4MnO)=10020×52×0.2×28×10-3mol=70×10-3mol,则
②x+3y=14×10-3mol;联立两个方程可得y=0.02mol,则m(K3[Fe(C2O4)3]·3H2O)=0.02×491=9.82g,则样品中K3[Fe(C2O4)3]·3H2O的质量分数=9.82100%9
1.60%10.72。24.(2022·湖南·模拟)乙醛是有机化工的重要原料,由于乙醇氧化法要消耗大量粮食,工业上常采用以下方法合成乙醛:(1)乙炔水化法:在75℃左右,用4HgSO做催化剂,乙炔可水化为乙醛,但4HgSO遇到某些特定物质常会发生催化剂中毒而失去催化作用
,2HS就是其中一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F装置中已按顺序加入了氧化汞、水、浓硫酸。①实验开始时,仪器A中盛放电石,B中应装_______。②仪器D中盛放水,作用是_______,进一步提纯乙醛的操作是_______。③装置图中,所选用温度计G的量程为_______(填标号)。A.
0~50℃B.0~100℃C.0~200℃(2)乙烯氧化法:将乙烯、氧气和催化剂(22PdClCuCl−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在温度120~130℃,压力0.3MPa条件下,直接反应生成乙醛。下表是这两种方
法的部分数据物质/项目乙炔水化法乙烯氧化法平衡转化率乙炔平衡转化率90%左右乙烯平衡转化率80%左右日产量2.5吨(某设备条件下)3.6吨(相同设备条件下)从化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在相同设备条件下,选用_______
法制取乙醛快。(3)以上反应都用到了催化剂,Cu、Fe、Ni、Pd、Hg等元素都是催化剂的重要元素,关于这些元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A.向2mL10%的NaOH溶液中滴入2%的4CuSO溶液4滴,振荡后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乙醛有氧化性
B.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36KFeCN溶液,溶液变蓝C.把铬、镍等加入普通钢中制成不锈钢是一种金属防护方法D.任何反应的催化剂必须含有过渡金属元素【答案】(1)4CuSO溶液或NaOH溶液冷却并吸收乙醛蒸气蒸馏B(2)乙烯氧化法(3)C【分析】(1)①B中应装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铜溶液
,可以除去气流中2HS等杂质;②装置D中水可以降温,有助于乙醛液化从而吸收,粗乙醛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提纯;③反应温度为75℃,温度计量程最好为0~100℃,答案选B;(2)乙烯氧化法虽转化率不高,但日产量高,说明反应速率大,因此从化
学反应速率角度分析,在相同设备条件下,选用乙烯氧化法制取乙醛快;(3)A.向2mL10%的NaOH溶液中滴入2%的4CuSO溶液4滴,振荡后加入0.5mL乙醛溶液,加热,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乙醛有还原性,故
A错误;B.亚铁离子与铁氰化钾反应得到蓝色沉淀而不是溶液,故B错误;C.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是金属防护的一种方法,故C正确;D.只含主族元素的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比如浓硫酸,故D错误;答案选C。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
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10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