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DOC
  • 阅读 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4 页
  • 大小 774.369 KB
  • 2024-09-2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1 已有0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14)页,774.369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4515d012fbc512f7967770de4d9d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开学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15分。1.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强调“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

莫剧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的政治变革是指()A.君主专制制度逐步建立B.从部落联盟到封邦建国C.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D.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殷周之

际”的政治变革是指从部落联盟到封邦建国,B项正确;秦始皇建立了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殷周时期,排除A项;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殷周的政治制度属于贵族政治,排除C项;从封邦建国到中央集权的转变时期是春秋战国,排除D项。故选B项。2.

阅读下表。人物思想孔子修己以安百姓孟子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墨子凡言凡动,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凡言凡动,害于天、鬼、百姓者舍之这反映出,当时他们()A.主张建立有序的社会B.代表新兴阶级的政治诉求C.强调以

民为本的思想D.表达广大平民的价值取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修己以安百姓”、“利于天、鬼、百姓者为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思想家都强调为百姓做事,有一定的民本意识,C项正确;A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A项;孔子并不代表新兴阶级,排除B项;孔子、孟子并不代表平民阶级

,排除D项。故选C项。3.下图是小楚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体制示意图。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民心所向是其建立的源动力B.郡是直属于三公的地方行政机构C.儒家大一统思想被成功实践D.该体制有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

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绘制的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政治体制示意图”可知,此图描绘的是秦朝的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体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提升国家

治理能力,D项正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源动力是小农经济,而非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排除A项;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机构,中央不仅仅是“三公”,排除B项;儒家大一统思想被成功实践是在西汉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4

.下表所示是汉朝时期的部分科技和文化成就。汉朝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根源是()项目成就与西方比较数学(公元1世纪)《九章算术》正负数加减法法则最早造纸术西汉:劳动人民制造絮纸、麻纤维纸东汉:(105年)蔡伦的改进(植物纤维纸)最早地震测量东汉:(

132年)张衡发明地动仪早1700年A.国家疆域实现统一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汉代在数学、造纸术、地震测量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结合所学,生产力的发展是汉代取得众多科技成就的根本原因,C项正

确;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国家疆域实现统一、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不是汉代取得众多科技成就的根源,排除A项、B项、D项。故选C项。5.示意图有助于呈现历史发展的概貌。

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据图可以看出该时期()A.门阀势力发达B.政局动荡不安C.民族政策开明D.社会高度繁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

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示意图”可知,政权并立,时间较短,通过示意图反映当时政权更迭频繁,B项正确;材料示意图涉及的政权更多的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而非门阀士族,不能得出门阀势力发

达,排除A项;示意图没有涉及民族政策,且此时民族间以对峙为主,排除C项;当时社会没有达到高度繁荣,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6.下图描述了我国古代某一史事,下列诗句反映的时代特征与之相符的是A.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B.周室衰微不共国,干戈终日

互争强C.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中所示的朝代是唐代。“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指的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周室衰微不共国,干戈终日互争强”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

争霸的现象;“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指的是唐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不服从中央的现象;“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南宋陆游)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7.下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选官制度民谣、

诗歌①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③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A.①察举制②科举制③九品中正制B.①九品中正制②察举制③科举制C.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D.①九品中正制②科举制③察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本题考查中国古

代选官制度。汉朝选官主要实行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孝廉、秀才都是察举制下荐举人才的科目。西汉末年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官权,导致向朝廷举荐的秀才、孝

廉徒有其名,①是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取九品中正制。随着门阀士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担任高官,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只能担任低级官员,②是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创科举制

,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金榜,③是科举制。因此表中民谣、诗歌体现的选官制度依次是①察举制②九品中正制③科举制,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8.《礼记》载“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晋书《抱朴

子内篇》称“……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据材料可知,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医理论兼

收并蓄了()A.孔孟学说B.佛道思想C.儒、佛、道学说D.儒、法、道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到唐代(中国)。材料“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体现了儒家

的伦理道德观念,强调君臣父子的等级秩序和孝道;材料“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体现了道家的无为、淡泊名利等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材料“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体现

了佛教的慈悲为怀的思想对中医理论的影响,因此,从先秦到唐代的中医理论兼收并蓄了儒、佛、道学说,C项正确;孔孟学说只是材料中反映的一部分,排除A项;佛道思想不能完全反映材料,排除B项;中医理论没有吸收法家思想,排除D项

。故选C项。9.观察如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其朝代应该是()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图中“皇权、军权、政权、财权、兵不知将、冗官冗兵、重文抑武”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示内容反映是宋朝的历史。北宋建立之初,

为强化皇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最高行政长官同平章事掌行政权,为防止相权过大,设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为防止武将专权,宋初采取了杯酒释兵权、成立禁军、实行重文抑武等措施。宋初的这些举措

虽加强了皇权,但也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三冗局面,造成了北宋的积贫积弱,C项正确;图示内容与秦朝、唐朝和明朝的历史不符,排除A、B、D项。故选C项。10.以下表格关于少数民族政权的记述,共同反映了()的文献记述出处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皆分命番汉人

为之。《宋史·夏国传》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史·百官志》金承辽后,凡事欲轶辽世,故进士科目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金史·选举志》A.宋代少数民族政权并立B.少数民族科技文化领先C.少数民族照搬宋代制度D.宋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答案

】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辽宋夏金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辽夏金政权学习宋朝制度建设,反映了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D项正确;材料反映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制度,而非不同政权的并立,排除A项;这一时期

宋朝科技总体上领先少数民族,排除B项;少数民族政权在借鉴宋朝制度同时,保留本民族的制度文化特色,并非“照搬”,排除C项。故选D项。11.陆羽《茶经》在评价浙东茶叶时认为越州茶为浙东最佳,不过与浙西及宣歙(安徽南部)茶

相比,越州茶质量明显低许多。然而到了北宋,越州“地产茶最佳,其芽纤白而长”。这一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宋代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C.城镇经济的高度繁荣D.农业生产区域化的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从唐至宋,越州茶的评价从一般到高度好评,这

是因为唐后期至宋代,随着市场的需要和发展,农民越来越多地从经济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和安排种植茶叶,农业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客观上推动了当地茶叶质量的提升,B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与越州茶叶质量地位提升无直接的联系,排除A项;

宋代城镇经济有所发展,但高度繁荣过于绝对,且城镇经济发展也不是越州茶叶地位变化的直接原因,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农业生产区域化的实现,且当时其他地区制茶业也未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12如表内容反映出,明清时期()明朝中后期日本倭寇威胁沿海.16世纪中期葡萄牙获

得澳门租住权1624~1661年荷兰侵占台湾17世纪中叶起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A.文明的碰撞与交融B.中国社会面临危机C.闭关锁国的必要性D.清政府军事的落后【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

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日本倭寇威胁沿海”“沙俄侵入黑龙江流域”可知,明朝中后期,殖民国家对中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侵略和殖民活动,说明中国社会的外部危机越来越严重,B项正确;

材料未涉及中外文明碰撞与交融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闭关锁国”体现为对海外贸易的各种限制性政策,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清政府军事落后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13.康熙帝是中国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史稿》评价曰:“圣祖仁孝性成,智勇天锡

(赐)。早承大业,勤政爱民。经文纬武,寰宇一统,虽曰守成,实同开创焉。”下列史料,不能佐证其“开创”性的是()A.“从黑龙江支流格尔必齐河到外兴安岭直到海,岭南属于中国,岭北属于俄罗斯”B.“班禅(五世)为人安静

,精通经典,勤修贡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C.“八月,琅统兵至台湾,克塽率属剃发,缴金印,台湾平”D.“允伊犁将军扎拉芬泰请,伊犁产茶,设局征税,充伊犁兵饷之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反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

中国)。根据材料要求不能佐证康熙帝开创性的,伊犁将军是清朝乾隆帝平定准部和回部之后设立的新疆地区名义上的最高军政长官,时间不符,D项正确;A项是《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是康熙时期签订的,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1713年(康

熙五十二年)清廷正式册封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并赐金册金印,是康熙时期开创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收复台湾是康熙时期完成的,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4.利玛窦(1552~1610年)出生于意大利贵族家庭,1582年到澳门,第二年进入中国内地,1589年迁居韶州,以后又到南京及

江西南昌等地。此中,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们交游,畅谈社会政治、天文地理等。他“畅谈”的话题可能会有()①番茄由观赏植物变为百姓餐桌食用蔬菜②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③白银流通量的增加推动赋役制度重大变革④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数学概念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番茄原产于南美洲,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①错误;改土归流是在清朝时期大规模推行的,②错误;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这

对中国的赋役制度产生影响,③正确;明末,《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相继被译介到中国,利玛窦与中国士大夫们能交流其中的数学概念,④正确;③④正确;D项正确;①②错误,排除ABC项。故选D项。15.“哥伦布大交换”对“旧大陆”的社会、经济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据下表可

推知,玉米引植到中国()A.促使精耕细作农业走向成熟B.利于缓和明清人口增长压力C.削弱了传统小农经济的优势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趋势【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根据表格内容可以推知,玉

米引植到中国增强了抗灾能力,促进了人口数量的增长,所以有利于缓和明清人口增长的压力,B项正确;在玉米引植到中国之前,我国的精耕细作农业就的已经走向成熟,排除A项;玉米的引植增加了粮食产量,利用了之前无法利用的土地,实际上加强了传统小农经济的优势,排除C项;玉米引植到中国之前,南宋时期我国的经济

重心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D项。故选B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3分。16.江南材料在较早的古代文献中,“江南”一词,如同“中原”“塞北”“岭南”“西域”等地理名词一样,仅用来表现特定的地理方位,并非有明确范围的地域区

划。那么,中国人为何如此偏爱江南,甚至延续千年至今不衰?事实上,江南的崛起源于它最重要的地理特征——多水,即江、河、湖、海,它们在中国古代不同的历史阶段中,依次把江南的四个城市分别推向历史的巅峰,也推动了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以下是根据相

关文章整理而成的江南四大时代的表格。名称时间(年)核心成因诗句或俗语长江时代317-589①永嘉之乱,衣冠南渡金陵百万户,六代帝王都运河时代605-907扬州②烟花三月下扬州钱塘江时代1127—1276③南宋的定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太湖时代1368—1840苏州④衣

被天下(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在①③处填写城市(现名)的名称,在②④处填写相关的原因。(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长江时代”江南地区迅速发展的原因。(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从“运河时代”“钱塘江时代”

“太湖时代”中任选一个时代,说明其阶段特征。【答案】(1)城市:①南京③杭州原因:②大运河的开凿④工商业的发展(2)背景:政治上:多个王朝定都江南地区,提升江南政治地位。经济上:政治环境稳定且统治者支持、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优渥的地理环境,共同促进了此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上:北人南迁,推动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促进儒家文化与江南文化进步的融合,再加上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丰富了江南地区文化。(3)阶段特征举例:运河时代:隋朝大

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扬州成为这一时期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政治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但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弱,最终

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钱塘江时代:南宋定都杭州,使杭州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杭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这一时期,南宋偏安江南,尽管与北方少数民族交战处于劣势,但内部统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高度发达,学术文化成就突出,各民族间的

经济文化交流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互相交融趋势。元朝1276年占领临安,结束了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太湖时代:明清时期,苏州成为江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以纺织业为主的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文化上也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一时期,专制集权空前强化,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但由于受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

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金陵百万户”并结合所学可知,金陵指的是今天的南京;根据“南宋定都”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的都城是杭州。所以①处是南京,②处是杭州。运河时代,扬州之所以繁荣发达,是因为运河的开凿,扬州是运河的起止点之一;太湖时代

,苏州之所以衣被天下,主要得益于苏州工商业的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据表格信息可以看出,长江时代是317—589年,结合“永嘉治乱,衣冠南渡”和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江南地区迅速发展原因是政治上:多个王朝定都江南地区,提升江南政治地位。经济上:政治环境稳定且统

治者支持、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优渥的地理环境,共同促进了此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文化上:北人南迁,推动儒家文化在江南地区的传播,促进儒家文化与江南文化进步的融合,再加上佛教和道教的影响,丰富了江南地区文化。【小问3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古代中国。从“

运河时代”“钱塘江时代”“太湖时代”中任选一个时代,结合当时的社会阶段特征进行阐述即可。如选择运河时代,首先根据材料可知运河时代是605—907年,即隋唐时期,这一时期,隋朝大运河的开通,极大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扬州成为这一时期的

经济文化中心。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拓展,政治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在当时世界范围内首屈一指。但安史之乱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削的弱,最终演变为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从政

治、经济、民族交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等方面进行阐释。选择钱塘江时代和太湖时代进行阐述亦可。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周朝已开始出现“小行人、象胥、掌客、怀方氏”等具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正式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承秦制,汉武帝时期设置属

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可管理府州的具体事务,但需向唐王朝缴纳贡赋,统于唐王朝的中央政府。此外唐王朝还在边陲地区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妥善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元朝在

吐蕃采取“政教合一”政策,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帝师和宣政院机构;在元朝兴起之地漠北,设岭北行省,基本行政单位仍是蒙古传统建制,并部署军队,戍守的同时进行屯田。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

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与开垦。——摘编自谷家荣、罗明军《中国古代边疆治理历谱识认》材料二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

,并大部分遗留给20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边疆治理的主

要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答案】(1)主要特点:产生时间早,历史悠久;治理方式多元;设置专门的官职和机构进行管理;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在边疆采用和内地不同的管理体制(因俗而治);以笼

络安抚为主;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在“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制定边疆政策。(任答四点即可)(2)贡献:疆域进--步开拓和巩固,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因革损益历代得失,积累了宝贵边疆治理经验;因地制宜治理边疆,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重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发展;坚决平定叛乱,加强边

疆统治。(任答三点即可)【解析】【小问1详解】主要特点:根据“周朝已开始出现”得出产生时间早,历史悠久;根据“有周边民族事务管理性质的官职,秦朝……唐朝边疆民族的首领”得出治理方式多元;根据“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得出设置专门的官

职和机构进行管理;根据历代的发展可得出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根据“明朝靠近内地的少数民族统治区减少,明政府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的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和修订相关法规,强化边陲管理的同时,还鼓励内地百姓外迁至边疆谋生

与开垦。”得出在边疆采用和内地不同的管理体制(因俗而治);根据材料得出以笼络安抚为主;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在“大一统”观念指导下制定边疆政策。【小问2详解】贡献:根据“在清朝的前150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得出疆域进一步开拓和巩固

,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根据“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得出因革损益历代得失,积累了宝贵边疆治理经验;根据所学,可得出因地制宜治理边疆,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巩

固和发展;重视民族关系,促进民族交融发展;坚决平定叛乱,加强边疆统治等。三、开放性试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分。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两宋部分诗文作品简表人物籍贯名号作品陆游越州山阴人放翁处处稻分秧,家家麦

上场。(《五月一日作》)人如虚市散,灯似晓星疏。(《抚州上元》)欧阳修江南西路吉州人醉翁六一居士大雨虽霶霈,隔辙分晴阴……。宿麦已登实,新禾未抽秧。(《喜雨》)苏轼眉州眉山人东坡居士杜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山村五绝》)范仲淹苏州吴县人范仲淹居

士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和葛闳寺丞接花歌》)司马光陕州夏县人迂叟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涑水纪闻》)根据材料

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历史人物的信息中提炼两宋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历史信息各一条,并分别简要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简明扼要)【答案】政治类:【从籍贯看】宋朝有设立“路”,监察地方州、县;【从名号看】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制度完善促成了文人雅号的流行;爱国诗人陆游,自号“放翁”以表示蔑

视权贵,欧阳修称“醉翁”是贬官后的自响,间接反映宋朝文人激烈的政治斗争。【从作品看】《岳阳楼记》间接反映了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涑水纪闻》是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背定;《山村五绝》说明了苏轼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经济类:【从籍贯看】宋朝许多著名文人是

南方人,说明了经济重心在南方;【从作品看】《五月一日作》《喜雨》都反映了稻麦轮作技术(复种制,或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抚州上元》反映了宋代夜市、虚市或商业的繁荣;《和葛闳寺丞接花歌》反映了种花养花成为一项专业技能,体现了宋代经济作物的推广或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思想文化:【从名号看】宋

代文人以“翁”“叟”为号,反映了宋代文人特殊的志趣和对老成持重的偏好;宋代文人以“居士”为号,是受到佛教等宗教因素的影响。【从作品看】《抚州上元》《山村五绝》《涑水纪闻》等诗文表现出宋代诗文面向现实生活的精神;《涑水纪闻》《山村五绝》《岳阳楼记》等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忠君爱国思想等。【解析

】【详解】政治类:根据材料“欧阳修,江南西路吉州人;范仲淹,苏州吴县人”可知,宋朝有设立“路”,监察地方州、县;根据材料名号及所学可知,宋代重文轻武,科举制度完善促成了文人雅号的流行;爱国诗人陆游,自号“放翁”以表示蔑视权贵

,欧阳修称“醉翁”是贬官后的自响,间接反映宋朝文人激烈的政治斗争。根据材料作品“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岳阳楼记》间接反映了范仲淹庆历新政失败:根据材料作

品“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可知,《涑水纪闻》是对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背定;根据材料作品“杜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可知,《山村五绝》说明了苏轼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经济类:根据材料籍贯可知,宋朝许多著名文人是南

方人,说明了经济重心在南方;根据材料作品“处处稻分秧,家家麦上场。大雨虽霶霈,隔辙分晴阴……。宿麦已登实,新禾未抽秧。”可知,《五月一日作》《喜雨》都反映了稻麦轮作技术(复种制,或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根据材料作品“人如虚市散,灯似晓星疏。”可知,《抚州上元》

反映了宋代夜市、虚市或商业的繁荣;根据材料作品“家有城南锦绣园,少年止以花为事。黄金用尽无他能,却作琼林苑中吏。”可知,《和葛闳寺丞接花歌》反映了种花养花成为一项专业技能,体现了宋代经济作物的推广或专业化分工的发展。思想文化:

根据材料名号可知,宋代文人以“翁”“叟”为号,反映了宋代文人特殊志趣和对老成持重的偏好;宋代文人以“居士”为号,是受到佛教等宗教因素的影响;根据材料作品“人如虚市散,灯似晓星疏。杜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

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的莫敢有异心者。”可知,《抚州上元》《山村五绝》《涑水纪闻》等诗文表现出宋代诗文面向现实生活的精神;根据材料作品“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杜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

半在城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涑水纪闻》《山村五绝》《岳阳楼记》等反映了宋代文人的忠君爱国思想等。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246667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