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陕西省榆林市十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精准解析】.docx,共(23)页,88.408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3ff35bd4e969b88531192ab9c903c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榆林市十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贬谪是对负罪官吏的一种行政处罚,是一种强制性措施,通过对
负罪者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现象,贬谪制度起源甚早。到了唐五代,贬谪制度亦因之完整、严密起来,成为唐代政治制度的重要补充。综观唐五代三百四十余年的贬谪史,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其内里蕴含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表现出难以缕述的丰富样态,但从
整体来看,宽严交替、株连面广、贬杀结合、文士多逐臣,乃是其较为突出的特点。这几大特点,深层次地反映了唐五代贬谪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唐五代的贬谪主要有既降品秩又远迁异地者、降秩而不出京者、不出京品秩不降而投闲置散者、被贬出外品秩不降反升者等几种情形;唐五代的贬官主要有左降官、责授正员官、量移官
和流人等几种类型;而一些史书未明言为贬实则与贬谪无异的外任,如节度使、观察使、刺史及东都分司官等,亦当视同贬官。但无论是典型的贬官,还是普通的贬官,在实质上都有相同的一面,那就是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都体现了政治这柄双刃剑给予逐臣的警戒和惩罚。
我们知道,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从大的方面讲,“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从小的方面讲,个人禄位、仕途风光等亦须尽可能接近君王才能获得。就君与臣的关系而言,品级愈高,职掌愈重要,愈见君主的信任与器重;而由高官降为卑职,由清
要之所到闲散之地,由庙堂之迩到江湖之遥,都意味着与君主在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上的扩大与疏远,都意味着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弱化与沦落。这种君臣之间的掌控权,握在君主和用事者手里。他们通过改变君臣的距离,来操纵臣僚下属的升降荣辱,进而实现对文武百官的驾驭。其正面效用,
是对那些欺罔、逞欲、不职、不法的官吏予以应有的惩戒,使已犯者受罚,未犯者知惧,从而约束官员的行为,维护朝廷政治运转的稳定进行。这也是贬谪制度产生的理论依据。其负面效应,一方面表现为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小人窃柄,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报怨;另一方面
,则造成了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使得他们本可大有作为之生命在穷山恶水中空被消耗。(尚永亮《唐五代逐臣与贬谪文学研究》,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贬谪是指对负罪官吏采取减秩降职、出之外地等手段,使其“思过自效”的一种强
制性行政处罚措施。B.贬谪制度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臻于完整,其表现可谓严酷激烈,繁复多变,原因复杂,样态丰富,特点鲜明。C.古代士人政治理想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
无一例外。D.典型贬官和普通贬官的实质有相同的地方,都体现了君主对臣子的疏远弃逐以及政治权力的威力。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重点阐释了唐五代时期贬谪制度的特点、类型、本质和影响,条分缕析,鞭辟入里。B.通观全文,作者主要采用了举例、正反对比
等论证方式,有理有据,令人信服。C.第二段列举唐五代贬谪制度的特点,揭示了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D.第四段围绕“古代士人价值的实现与其同君主间的距离密切相关”一句展开,论题集中。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五代的贬谪史
,是这一时期政治现实的体现,也是这一时期士人生存状态和命运沉浮的写照。B.唐五代时期,封建君主借助贬谪制度,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C.士人品级的高低,职掌的轻重等个人际遇与其受君主信任、器重的程度以及
关系亲疏密切相关。D.大批忠正之士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身去国,万死投荒,在本质上暴露了君主专制制度的残酷暴虐。【答案】1.C2.C3.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
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C项,“小至‘修身、齐家’,大至‘治国、平天下’,无一例外”曲解文意,原文是“‘修身、齐家’的士人必须借助现实的政治权力才能‘治国、平天下’”。故选C。【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
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揭示该制度的成因、影响以及历史发展的规律”无中生有。第二段仅仅列举了唐五代
贬谪制度的特点,虽提到原因复杂,但并未具体揭示“该制度的成因”;只提到其特点能反映该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某些规律,但并未具体揭示其“历史发展的规律”。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
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B项,“成功地实现了对文武百官的驾驭,有效地巩固了专制统治”于文无据,原文并未肯定唐五代时期该制度的成功。原文说“昏戾之君逞雷霆之威而无节制,专制制度恶性膨胀,小人窃柄,邪佞得进,弄权者得以上下其手,挟私
报怨,排斥异己,巧为罗织,坏纲乱政,将贬谪变为倾轧的利器”。故选B。【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
全体的区别)(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望同学们认真甄别。(二)实用类文本阅
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当下,“网红城市”之名不胫而走,“网红城市”独特的城市景观通过网络手段传播,迅速带热城市品牌,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也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收入。正如有些专家所言,这些“网红城市”的出现,背后反映的是地方城市的觉醒。通过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
等多种资源的系统整合,找到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发展路线,通过树立城市品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广泛吸引更多的可用社会资源,来推动城市良性发展。以前一、二线城市会通过一些大型活动进行城市品牌营销,而如今出现的“网红城市”则是借助互联网的交互传
播特点,寻找到树立城市品牌的又一支点。(摘编自王薇薇《别让“网红城市”成为昙花一现》,《经济日报》2018年7月25日)材料二:“网红城市”的创意传播活动,契合年轻群体的喜好,同时,也提升了本地居民的认同感和幸福感。顺
应这波“网红热”,一些中西部城市政府开始有意识地突破传统的城市营销“套路”。2019年3月起,重庆启动了为期半年的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借助社交媒体等平台,展示重庆“山水之城”的“颜值”与“气质”。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不仅仅着眼于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背后其实是产业、文化、生态
协同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作为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公布了打造“三城三都”行动计划,并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从统计数据看,虽然不少中西部“网红
”城市GDP已经突破万亿元,在总量上与沿海发达城市相差无几,但在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上仍有差距。“网红城市”还要加快创新转型,丰富城市内涵。得益于优美的生活环境、较低的商务成本和充足的人才供应,小米、字节跳动、小红书等互联网公司纷纷把研发中心
或相关业务总部设在武汉,这一现象被业内人士归纳为“第二总部”。据不完全统计,光谷已聚集60多家互联网企业的第二总部,创造的就业岗位达数万个,为城市经济转型提供强大动力。(摘编自《“网红”城市的崛起,这些城
市咋就成了“网红”》,新华网2019年7月8日)材料三:“网红城市”重视传播,同时也要正视传播,特别是不以营销论成败。靠营销走红固然值得称道,但也不宜过度拔高城市营销的价值。“网红城市”的超高人气,其实是城市文化底蕴、经济实力
、人口规模乃至科技进步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没有人们对丰富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食粮的新需求,就不会有网络风靡的打卡浪潮;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传承,就没有文旅、文创产品的惊艳亮相,就很难吸引游客真正心向往之;没有基础设施和交通便利,远隔千里一日还就不可能实现,体验性消费同
样无从谈起……由此而言,“网红城市”的诞生,从根本上说是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决不能只顾面子不顾里子,只顾形式和手段不在意内涵和底蕴。一位建筑学家说得好:“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必须做好高
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摘编自《“网红城市”,热闹之后还需更多沉潜》,《人民日报》2019年7月11日)4.下列不属于“网红城市”品牌营销的一项是A.在重庆领略轻轨穿楼和8D魔幻立交的震撼场面。B.在西安喝摔
碗酒,喝完酒摔碎碗,以求“碎碎(岁岁)”平安。C.在成都看大熊猫,拜武侯祠,访杜甫草堂,逛宽窄巷子。D.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架起各国沟通的桥梁。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网红城市”借助多样化的网络传播手段,在短
时间内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同时也给城市带来了经济收益。B.重庆启动的这项区县“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能提升城市形象,带来文旅产业效益的增长。C.“网红城市”之所以迅速走红,除了城市魅力、网友猎奇等地
利人和的因素外,城市自身的传播和营销尤为重要。D.因为武汉的生活环境优美、商务成本偏低、人才供应充足,多家互联网企业将研发中心或相关业务总部设在武汉。6.请结合材料,概括“网红城市”该如何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答案】4.D5.C6.①不仅仅
着眼于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文化、生态协同高质量发展上做大文章。②公布行动计划,并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产业功能区,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③要加快创新转型,丰富城市内涵。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活环境、较低的商务成本和充足的人才供应。④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
城市品牌,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
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D项错,“杭州成功举办G20峰会,架起各国沟通的桥梁”不符合文中对“网红城市”的定义,文中“‘网红城
市’独特的城市景观通过网络手段传播,迅速带热城市品牌,吸引大量游客蜂拥而至,也带来了大量的相关收入”强调了“独特的城市景观”,D项不符合“城市景观”。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
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C项“城市自身的传播和营销尤为重要”错,文中“特别是不以营销论成败。靠营销走红固然值得称道,但也不宜过度拔高城市营销的价值。”知题干过分强调了“营销
”的作用。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文中“。塑造和推广城市形象,不仅仅着眼于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背后其实是产业、文化、生态协同高
质量发展的大文章”可概括出:不仅仅着眼于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在产业、文化、生态协同高质量发展上做大文章。“作为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公布了打造“三城三都”行动计划,并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66个产业功能区,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
业等”可概括出:公布行动计划,并在全市统筹布局建设产业功能区,涵盖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融合产业、都市现代农业等。“‘网红城市’还要加快创新转型,丰富城市内涵。得益于优美的生活环境、较低的商务成本和充足的人才供应”可概括出:要加快创新转型,丰
富城市内涵。充分利用优美的生活环境、较低的商务成本和充足的人才供应。“一位建筑学家说得好:‘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
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可概括出:要想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必须做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从软文化到硬产业,从大城建到微治理,从烟火气到时尚感,方方面面的沉潜功夫都不可忽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梯子周粲年轻的爸爸和他
的儿子一起在后花园放风筝。小小的园地,小小的风筝。小小的风筝飞呀飞的,就飞到了墙头上。墙头上的野花,把风筝紧紧地缠着。于是爸爸说,必须去拿一架梯子来,然后爬上梯子,取下墙头上的风筝。爸爸要爬上梯子,但是儿子说:“爸爸,
让我来吧!”爸爸看了看他9岁的儿子,想了又想,终于说:“让你来就让你来。”猴子一般地,儿子爬到梯子的最高一级了。儿子转过头来,嘻嘻地笑。他的笑声,像用早晨的牵牛花吹出来的。解开了风筝绕在野花上的线,正
要下来,爸爸却用一只大手和一个声音制止了他。爸爸说:“慢着!”儿子停住了,望着爸爸,用眼睛问爸爸:“怎么啦?”爸爸说:“我先讲个故事给你听,你再下来。”于是儿子笑得更开心,他一手抓住梯子,一手拿着风筝,等爸爸讲故事。爸爸讲的故事,没有一次是不好听的。爸爸说:
“从前有个爸爸,告诉他那个站在一架很高很高的梯子上的儿子说,你跳下来,你一跳下来爸爸一定会在下面把你抱住。”听见爸爸这么说,儿子很放心,便纵身一跳。哪里知道当儿子就要投进爸爸的怀里的前一秒钟,爸爸的身体一闪,站在一旁。儿
子扑了个空,掉在地上,屁股差一点开花。儿子哭哭啼啼地站起身来,问爸爸为什么要骗他。爸爸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更不必说了。”停了一停,爸爸继续说:“我们也来照着做一次好不好?”儿子一听,脸都变白了。爸爸说:“不要怕,勇敢一点,
你只要跳那么一次就行了。我要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免得你以后长大了,容易上人家的当。”儿子显然没有被爸爸的话所说服。他脸上惊愕的表情,丝毫没有消退,他站在那儿,动也不敢动。爸爸开始发号施令了:“听着啊,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你就跳下来,然后我就把伸出去
假装要接住你的手缩回来,让你跌一个屁滚尿流!”站在梯子上,儿子的脸像一粒还没有熟透的橘子。爸爸喊了:“一……二……三!”咬着牙根,忍着泪,儿子从梯子上跳下来了。他等待着自己的身体像一个南瓜,噗的一声,摔得支离破碎……然而,好奇怪!爸爸的手竟然没缩回去,他的身体也没移开。他还是定定地站在原来的地
方,把掉到他两手中的儿子,牢牢固固、结结实实地接住了、抱住了。儿子虽然不曾受伤,但是他的神情,比刚才还要疑惑,张大了眼睛,他问:“爸爸,你为什么要骗我?”爸爸笑出声来。爸爸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所有的玫瑰花,都回到儿子脸上。他搂住爸爸,不
住地吻爸爸的双颊。爸爸和儿子拉着风筝,向后园的一角跑去。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小说借梯子为道具,通过父与子两个人物的对话,传达了这样一种思想观念:人对人的认识必须是防范和信任共存。B.这篇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爸爸和
儿子只不过是两个道理的传声者,就如相声里的甲、乙两个角色,因为小说不要求要素齐备。C.写儿子在梯子上,爸爸却让他长时间地站在上面听自己讲故事,这一情节不真实;还不如让儿子跳两次,既可避免拖沓,给儿子的教训又更深刻。D.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是一个勇敢的儿子,父亲
的儿子是一个胆怯的儿子,两者构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主题。8.小说中的爸爸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9.文中的爸爸先说:“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更不必说了。”后来又说:“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你对其中
的哪一方面有较深的理解,请说明理由。【答案】7.A8.爱儿子;善于抓住时机,巧妙地教育儿子;是一位具有难得的理性的爱的父亲。9.示例一:“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的话,更不必说了”,我赞成这句话。第一次爸爸是用这件事让儿子
记住,这个世界上除了有好人还有坏人,坏人会用甜言蜜语欺骗善良的人,即使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说的话也不可全信,应该记住在这个社会上不可轻易相信任何人。示例二:“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我赞成这句话。爸爸最后给儿子的教训说明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任何人都靠不住的,人与人之间还
有“信任”这种最美好的感情,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坏人还有更多的好人,人与人之间是可以互相信任的,尤其是自己的亲人。【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B项,“这篇小说没有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说法错误,爸爸和儿子是小说中
的典型人物;另外,虽然微型小说短小,但各个要素必须齐备。C项,“这一情节不真实”说法错误,儿子在梯子上,爸爸让他站在上面听自己讲故事,故事很短,所以儿子并没有长时间地站在梯子上面,这一情节也很真实;另外,“还不如让儿子跳两次,既可避免拖沓,给儿子的教训又更深刻
”,这种说法也不对,因为第一次跳下梯子的是父亲故事中的儿子,第二次跳下来的才是小说主人公,这样写才可避免拖沓,给儿子的教训也更深刻。D项,父亲讲述的那个儿子因为不知道爸爸要闪到一旁,所以才跳下来,这并不能说明他是一个
勇敢的儿子,小说里父亲的儿子因为听了父亲讲过的故事,再加上父亲说让他“跌一个屁滚尿流”,所以他畏惧自己受伤,因此在跳的时候有些犹豫,但不能由此断定他就是一个胆怯的孩子。作者也并没有将两者作对比的意思,并且,这篇小说的主题也不在这方面。故选A。【8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
分析概括能力。小说中的父亲是一个睿智而有爱的父亲,他能够在儿子爬上梯子、拾取墙头上风筝的时候,抓住时机,给儿子讲一个有关梯子的故事。这位父亲一方面通过故事告诉儿子,不可相信人说的话,不要上别人的当。另一方面,这位父亲又
鼓励儿子跳下来,在儿子跳下来时他接住儿子,父亲以此举止让儿子明白另一个道理,信任人,热忱生活。生活充满了变数,这位父亲却巧妙地教育了儿子,所以,他是一位令人喜欢的父亲,是一位具有难得的理性的爱的父亲。【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个性化阅读和创意性解读的能力。解答这
样的题首先要亮明观点,即回答“你对其中的哪一方面有较深的理解”,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和文章的主旨分析所选语句的含义和蕴含的道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但要注意句子的逻辑和连贯。“我要给你一个教训,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别人说的话,就更不必说了。”这句话的核心是要孩子学会辨别
和思考,是想要用“连你爸爸的话都靠不住”这样的事实让孩子记住:不要轻易就相信别人的话。孩子终究要长大,要离开父母的怀抱,走上纷繁复杂的社会首先要学会的就是保护自己,因为在这个社会当中不仅有好人,也有坏人。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教会孩子学会辨别真假
善恶,以避免将来上当受骗。“爸爸要让你知道:即使是别人的话,有时也是可以信任的,何况是爸爸的话呢!”这句话是教给孩子要学会信任,是让孩子相信这个世界的美好。如果一直灌输给孩子“不要相信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这样的观念,那么孩子的世界一定是灰色
的,甚至是充满恐惧的,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不符合事实。在我们的身边,的确存在着欺骗,但是更多的却是善意和美好,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在他的周围阳光和鲜花才是主角,会有很多人爱他,尤其是他的亲人,这是不需要怀疑的。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陆贾从高祖定
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陆生因说佗曰:“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
为敌国,祸且及身矣!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
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因问陆生曰:“我孰与萧何、曹
参、韩信贤?”陆生曰:“王似贤。”复问:“我孰与皇帝贤?”陆曰:“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今王众不过数十万,
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尉佗大笑曰:“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曰:“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南越
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秦时已并天下。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节选自
《史记·南越列传》)[注]①椎结: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
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
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11.下列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战国策•燕策三》:“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B.足下,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C.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D.对联,也叫楹联、对子等。对联讲究平仄,无论长短,上联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最后
一个字必须是平声。张贴时,一要按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B.陆贾游说技巧高超。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
、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C.尉佗自傲自大。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D.尉佗亦能审时度势。他本为龙川令,受
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1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非有诏不得上。(《荆轲刺秦王》)【答案】10.A11.A12.C13.(1)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2)侍立在殿上的群臣,不能带任何兵器;那些宫廷的侍卫拿着兵器的,都排列在殿下,命运皇上的命令不能上
殿。【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核文言断句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句中“南越”作前句的状语,后面断开;“天下诛暴逆”“新劳苦”分别作“助”“怜”的宾语,后面断
开;“天子”作后句的主语,前面断开。故选A。【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
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A项,“前倨后恭”应该改为“倨傲无礼”。故选A。【12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
、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C项,“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系无中生,原文“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故选C。【13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答题时注意直译,重点注意句中重点实词、虚词、活用和句式的翻译。重点注意,起:起兵;中国:中原;故:所以;王:动词,称王;遽:就;若:比得上;群臣侍殿上者:定语后置句,侍立在殿上的群臣;兵:兵器;陈:排列。【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
这是基础,其次注意断句题大多集中在对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的考核,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参考译文】陆贾跟随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
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佗平定了南越,于是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贾到了南越,尉佗梳着一撮椎子一样的发髻,像簸箕一样地伸开两腿坐着,接见他。陆贾就此向尉佗说道
:“您本是中原人,亲戚、兄弟的坟墓都在真定。现在您背弃本性,抛弃汉人的衣帽巾带,想要凭借小小的南越和大汉相对抗,成为敌对国家,灾祸将要降临到您的身上了!况且秦朝暴虐无道,诸侯豪杰都纷纷而起,只有汉王首先入关,占据咸阳。项羽背叛盟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们都归属于他,可以
称得上是强大无比。但是汉王从巴蜀出兵之后,征服天下,平定诸侯,杀死项羽,灭掉楚国。五年之间,天下平定。这不是人力所能办到的,而是上天辅佐的结果。现在大汉天子听说你在南越称王,不愿意帮助天下人讨平暴逆,汉朝将相都想带兵来消灭你。但是天子爱惜百姓,想到他们刚刚经历了战争的劳苦乱离,暂且罢兵
,派遣我授予您南越王的金印,剖符为信,互通使臣。您理应到郊外远迎,面向北方,拜倒称臣。但是你却想以刚刚建立,还没有把人众收拢起来的小小南越,在此桀骜不驯。倘若让朝廷知道了此事,挖掘烧毁你祖先的坟墓,诛灭你的宗族,再派一名偏将带领
十万人马来到越地,那么南越人杀死你投降汉朝,就如同翻一下手背那么容易。”尉佗听罢,于是立刻站起身来,向陆贾道歉说:“我在蛮夷中居住的时间长了,太失去礼节了。”接着,他又问陆贾:“我和萧何、曹参、韩信相比,谁更有德
有才呢?”陆贾说道:“你似乎比他们强一点。”尉佗又问:“那我和皇帝相比呢?”陆贾回答:“皇帝从丰、沛起兵,讨伐暴虐的秦朝,扫平强大的楚国,为整个天下的人兴利除害,继承了五帝、三王的宏伟业绩,统理整个中
国。而中原的人口以亿来计算,土地方圆万里,处于天下最富饶的地域,人多车众,物产丰富,政令出于一家,这种盛况是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的。而现在你的人数不过几十万,而且都是未开化的蛮夷,又居住在这局促狭小的山地海隅之间,只不过如同汉朝的一个郡罢了,你怎
么竟同汉王相比呢!”尉佗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我没能在中原起兵,所以在这里称王;假如我身处中原,怎么就比不上汉王!”于是就非常喜欢陆贾,留下他和自己饮酒几个月。尉佗说:“南越人中没有人值得(我)同(他)交谈,直到你来
,让我每天都能听到过去从未听到的道理。”陆贾完成授予尉佗南越王封号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南越王尉佗是真定人,姓赵。秦国兼并了六国,统一天下。到秦二世时,南海郡尉任嚣得病
将死,把龙川令赵佗召来。任嚣当即向赵佗颁布任命文书,让他代行南海郡的职务。任嚣死后,尉佗趁此机会逐渐用法律杀了秦朝安置的官吏,而用他的亲信做代理长官。秦朝被消灭后,赵佗就攻击并兼并了桂林和象郡,立自己为南越武王。汉高祖已经平定了天下,因为中原百姓劳顿困苦,
所以汉高祖放过了赵佗,没有杀他。汉高帝十一年,派遣陆贾去南越,赐予尉佗南越王的称号。(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书愤宋·陆游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膻实未闻。剧盗曾从宗父①命,遗民犹望岳家军。上天悔祸终平虏,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报国,尚凭精意祝炉熏。[注释]①宗父:
宗泽,南宋抗金名将,多次上书力主收复中原,未被采纳。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是说国家的分裂自古有之,但是外族入侵京城充满血腥的景象前所未闻,写出了战祸的惨烈。B.颔联中“遗民”指金人统治下的汉族百姓,陆游有诗“遗民泪
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C.颈联大意为:上天后悔兴起这场祸乱,有一天终会驱除敌虏,谁又忍心让百姓离散呢?D.尾联“祝炉熏”,诗人凭“炉熏”而“祝”,焚香祷告,表现出诗人因报囯无门而产生的消极情绪。15.诗歌题为“书愤”,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为何而“愤”。【答案】14.D1
5.①国家破碎,山河分裂,外族入侵,战祸惨烈,百姓遭殃;②统治者昏庸,纵有宗父和岳飞那样的抗金名将,却未能顺应民意,收复失地;③自己虽有报国的精神意志,却年老体衰,力不从心。【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
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消极情绪”错误。尾联诗人虽年老体衰,但尚凭精意
为国家前途命运担忧,不能说是消极情绪。故选D。【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时,要联系题目、全诗内容、关键字词及作者当时所处社会现实,准确把握。本题要求分析诗人为何而“愤”,需要结合题目、作者、注释和关键诗句理
解。首先分析题目“书愤”,可见本诗表达的主旨情感就是“愤”;再分析作者,作者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一生致力于抗金、报国;再分析关键句“山河自古有乖分”,指南宋进兵入侵,国家分裂的现状;“京洛腥膻实未闻”表现了战祸惨烈;“宗父”“岳家军”的典故表现统治者的昏庸;“白首自知疏报国”抒写诗人暮年
空有报国之志;“尚凭精意祝炉熏”表达诗人为国家前途命运而担忧。据此分析即可。【点睛】解答诗歌情感的答题方法如下:①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②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③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④从题目入手,题
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⑤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同时还要注意诗文
前面的小序和诗文后面的注解。(三)名篇名句默写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2)在《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的片段中,通过环境描写来渲染氛围,表现荆轲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的精神的
句子是:_______,_______。(3)康河的流水和水草呈现出的安闲,正是诗人徐志摩心向往之的境界,《再别康桥》中“_____,____”便直接抒发了这种情感。【答案】(1).携来百侣曾游(2).忆往昔峥嵘岁月稠(3
).风萧萧兮易水寒(4).壮士一去兮不复还(5).在康河的柔波里(6).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携”“昔”“峥嵘”“萧”“柔”。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纵观人类文明发
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黄沙漫天的楼兰古城,是人类向大自然过度索取留下的深刻教训;_________一方的都江堰,记录下中国人_________利用自然的朴素智慧;新中国成立以来,三代塞罕坝人接力传承,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人类与生态环境互动的诸多事例,一
遍遍警示和昭示我们:_________、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已是必然选择。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我们
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是中国社会的新时尚,生态环保思想日益成为主流文化。垃圾分类制度逐步推进,绿色出行为“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答案,“地球一小时”等环保公益活动_________……();保护环境的自
觉,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滋润妥善杀鸡取卵如日中天B.润泽妥当以卵击石如日中天C.润泽妥善杀鸡取卵如火如荼D.滋润妥当以卵击石如火如荼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
的一项是()A.工业化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B.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C.工业化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也留下了满目疮痍。D.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也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
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对自然的热爱,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B.热爱自然的情怀,凝聚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C.热爱自然的情怀,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D.对自然的热爱,凝结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答案】17.C18.A19.B【解析】【
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词语)的能力。考查形式有判断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和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等。掌握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望文生义、重复、褒贬不当、用错对象、矛盾。成语(词语)使用的正误需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意义,辨明感情色彩,弄清使用
对象以及使用的特殊要求,避免因成语造成病句等;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词语)填空需要仔细分析语境,理解成语(词语)的意义,同时还要辨明意义相近的词语的细微差别。解答此题要注意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
选项,同时,注意多义成语的积累记忆。第一组,滋润:湿润;不干燥。润泽:指雨露滋润;不干枯。根据语境“一方的都江堰”,填入“润泽”。第二组,妥善:妥当完善。妥当:稳妥适当。根据语境“记录下中国人”,填入“妥善”。第三组,杀鸡取卵:比喻只图眼前的好处而损害长远的利益。以卵
击石:比喻不自量力,自取灭亡。根据语境“竭泽而渔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填入“杀鸡取卵”。第四组,如火如荼:原形容军容之盛。后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如日中天:形容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根据语境
“等环保公益活动”,填入“如火如荼”。故选C。【18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
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工业化留下了满目疮痍的生态创伤,也为社会制造了大量的财富”,句序不当,先“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再“留下了满目的生态创伤”;“制造”和“财富”搭配不当,改为“创造财富”。故选A。【
19题详解】此题考查衔接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衔接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根据句式“保护环境的自觉”,保持句式一致,排除AD;“凝聚”比“凝结”更合乎语境,排除C。故选B。【点睛】病句题历来是
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20.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标题,不超过17个字。新华社酒泉9月4日电4
日8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创新”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这次任务还同时搭栽发射了一颗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创新”一号04星由中国科学院研制,主要用于水利、水文、气象、电力及减灾等领域各类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任务。搭载
发射的灵巧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开展卫星多媒体通信试验。“创新”一号04星和用于这次发射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负责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92次飞行。【答案】“创新”一号04星在酒泉成功发射升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
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过15个字”,这是新闻材料,然后要浏览材料,把握语段的主体对象,再按照“何人何事”的方式进行概括。标题是对新闻材料的高度概括,要反映材料的主体内容
。新闻材料由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组成。导语是对新闻材料的概述,因此,标题可以依照导谱部分压縮拟定。考生可以在本段材料的导语“4日8时15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创新’一号04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中提取这样几个关键信息
:“创新”一号04星、发射、成功。然后按照主谓句的形式进行概括即可。概括的时候要注意题干中的字数要求。21.下面的一幅对联,打乱了顺序,请你将其整理为一幅较为工整的对联。康桥河边旷世伟人多情游子橘子洲头作别西天云彩书写壮志豪情上联:下联:【答
案】(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下联)橘子洲头旷世伟人书写壮志豪情。【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联知识。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通览对联内容,先将内容分成两类,一类与《再别康桥》有关,一类与《沁园春.长沙》有关;然后在表达通顺的前提下
,将相关内容一一对应;最后按照上联仄声结束,下联平声结束的规律,定出上、下联。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四、写作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①以诚感人
者,人亦诚而应。——程颐②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③民无信不立。——孔子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三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一两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
章,要求自选角度,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诚信的芬芳如果世间万物的品格都有自身所对应的气息,那么诚信一定如同百花盛开一般沁人心脾。中华民族历来便以诚信作为优良的传统美德,诚信之
人,往往拥有人格的魅力。曾记否,曾子杀猪,商鞅变法。杀猪事小,可若没有小事也应讲诚信的品质,曾子,还会是那个纵横诸子百家的曾子吗?若没有商鞅“移木者赏百金”的诚信许诺,变法还能成功?秦国还能一统天下吗?诚信就是百花园中最美丽的那朵鲜花,是群星阵中
最闪亮的那颗明星,是热带雨林中最挺拔的那棵参天大树。拥有诚信,便是拥有了最美好的品格,拥有诚信,便会拥有玫瑰一般沁人心脾的芬芳。兵戈频仍的三国有两位举世无双的武将:吕布和关羽。两位英雄武功盖世,威震四海。可是千
百年来,人们都是推崇关羽,唾弃吕布,原因何在?关羽义重如山,信字当头,即使追随刘备,曹操已是头号敌人,也不忘当年之约放曹操生路。至于吕布,反复无常言而无信,有人骂他是“三姓家奴”,有人讽刺他为谁效力谁就得死,
相比关羽诚信的光辉,吕布的渺小只能用暗淡无光来形容了。还记得,晋文公退避三舍,才有了大败敌军的胜果;还记得李白与友人相约出游,友人路途暴病而亡,李白为友人守丧,甚至老虎来了也毫不退缩。哪怕死亡也不忘记友人与自己的约定,哪怕友人已逝也不忘带着友人的骨灰完成剩余的旅途。诚信本身并不困
难,难的是面对失败的风险,仍有坚守“退避三舍”之约的勇气,难的是面对死亡威胁仍有勇气完成友人生前与自己的约定。诚信就是这样,坚守诚信,便会拥有幽兰般沁人的香气,这香气终将千古流芳。也许在很多人看来,有时诚信似乎很
傻,很没有意义,因为诚信往往会伴随自身利益的失去。可是,让我们想想,也许下一个因丧失诚信而受害的人,就会是你和你身边的人。或许违约失信可以获得一些的蝇头小利,可是当花失去香味时,再美丽的花朵也难逃凋亡的命运。诚信
正是如此,它是人格之花的那沁人芬芳的来源,拥有诚信,人格便有了自己的灵魂。诚信就是这样,香气迷人,沁人心脾,坚守诚信,便是在坚守世间最美的品质。愿诚信之花永世开放。【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文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具体而言,这是一则名言组合型材料作文题,我们需要在分析各句含意的
基础上进行有效组合。而理解名言的大意是触发联想和思考的前提,是准确立意的关键,我们需要去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意所在。“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意思是用真诚感动别人,别人也会用真诚来回应。这句话是告
诉我们要真诚待人,只有这样才会换来别人的真诚待己。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中“诚”的含义就是“诚信”,这句话告诉我们诚信能成就伟大的人格,也是拥有伟大人格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民
无信不立”意思是一个国家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就会垮掉,现多指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这句话,还是强调诚信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在这个世界上得到人们的信赖与支持,就必须以诚待人,以信交友,否则纵使你有过人的天赋,也会寸步难行。综合以上三句话,其核心便是提
倡诚信,所以写作过程中,将“诚信”作为关键词和中心论点即可,审题难度不大。同时要注意题目中“请以其中一两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的具体要求。参考立意:(1)坚守诚信,立身做人。(2)信用是人生名片。(3)讲信用、守道德。(4)唯有诚
信,行稳致远。素材:(1)以诚处世,光大华夏美德;以信立身,传承古国遗风!汉代韩婴说:“与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面对多元化的社会,我认为弱水三千只取诚信来饮,才能让人生得到最大的发展,国家得到最快的进步!孔子认为人失去信,就
不能成为人;荀子批判那些唯利是图、失去诚信的小人;孟子提出符合义的诚信才是真正的诚信,可见唯有诚信,可得行稳致远!(2)诚信既是一种个人品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更是一种国家责任,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古有晋文公在战场上兑现退避三舍的诺言,得以成为春秋五霸;今有国家带领全民奔小
康,异地搬迁、脱贫致富、驻村第一书记等年度热词,是国家用行动实现承诺的表现,面对百姓建立信誉,才能形成政府公信力!诚信是国家赢得人心向背的基石,恰如王安石当年曾感叹:“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3)正如荀子所说:“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
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如果人人都是只知道趋利避害的小人,只为自己不为他人,这个社会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存在?往昔的苏丹红、地沟油、大头娃娃的食品安全事件依然令人深思,现如今
翟天临为代表的一系列学术造假事件,把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高深的学术层面,商不在巨,讲诚则兴;名不在大,守信则成。(4)人生万化,世事无常。生活有起有伏,有得有失,但失去什么也不能失去真诚;人生忙忙碌碌,容易忘记的东西太多,但忘记什么也不能忘记
真诚;无论生活如何贫困,人生怎样失意,但缺少什么也不能缺少真诚。因为,人生不需要套路,需要的却是真诚。结构层次:本文思路开阔,想象奇特,把诚信比作“百花园中那朵最美丽的鲜花”。文章开篇点题,明确指出:诚信一定如同百花盛开一般沁人心脾。接着列举曾子和商鞅的事例来说明诚信的作用。然后
明确指出“拥有诚信,便是拥有了最美好的品格,拥有诚信,便会拥有玫瑰一般沁人心脾的芬芳。”后面运用吕布、关羽、晋文公、李白等人的事例进一步论证诚信的重要意义,观点鲜明,振聋发聩。同时,文章引经据典,娓娓而谈,语言清新自然,不落窠臼,很好表现了文章的主旨。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
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