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DOC
  • 阅读 5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19 页
  • 大小 2.323 MB
  • 2024-10-08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管理员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16 已有5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19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docx,共(19)页,2.323 M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d352199613c6c1705a6c3a7c284029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山西省太原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说明:本试卷为闭卷笔答,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Al—27Cl—35.5Fe—56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

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1.2022年9月,中国民用航空局向国产大飞机C919颁发了型号合格证,C919大型客机向着商业运营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飞机各部位所用材料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飞机外壳

B.发动机叶片C.机窗玻璃D.机身框架A.AB.BC.CD.D【答案】C【解析】【详解】飞机外壳、发动机叶片、机身框架均属于金属材料,机窗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C符合;故选C。2.太原有丰富的石膏矿资源,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4CaSO,从物质分类的角

度判断,硫酸钙属于A.酸B.氧化物C.混合物D.硫酸盐【答案】D【解析】【详解】硫酸钙()4CaSO由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盐类物质,为钙盐或硫酸盐;答案选D。3.“起泡酒”是指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大于1巴的

葡萄酒,山西是中国起泡酒的产地。起泡酒的各种成分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酒精B.柠檬酸C.葡萄糖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酒精溶于水或熔融态均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A不符合;B.柠檬酸溶于水能电离出离子而导电,属于电解质,故B符合;C.葡萄糖溶于水或熔融态均不能导电,

属于非电解质,故C不符合;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是本身不能电离出离子,而是碳酸电离出离子,属于非电解质,故D不符合;故选B。4.太原市正在积极推进建设海绵城市,进一步落实雨洪管理新概念,建设过程中用到的下水井盖,其制作材料为A.生铁B.铝合金C.不锈钢D.碳素

钢【答案】A【解析】【详解】制造下水井盖用的材料是生铁,生铁主要是铁和碳的合金;答案选A。5.清洁水环境和安全饮用水是维护公众健康的基础,自来水厂生产过程中,常用作自来水消毒剂的气体是A.氧气B.氯气C.甲烷D.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A.氧气不能杀菌

消毒,不能用作自来水消毒剂,故A错误;B.氯气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ClO,HClO能杀菌消毒,能用作自来水消毒剂,故B正确;C.甲烷不能杀菌消毒,不能用作自来水消毒剂,故C错误;D.二氧化碳不能杀菌消毒,不能

用作自来水消毒剂,故D错误;故选B。6.元素周期表中的大多数元素为金属元素,下列金属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CuB.MgC.AlD.Na【答案】A【解析】【详解】A.金属铜属于ⅠB族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选项A符合;B.镁元素在第ⅡA,属于主族元素,选项B不符

合;C.铝元素在第ⅢA,属于主族元素,选项C不符合;D.钠元素在第ⅠA族,属于主族元素,选项D不符合;答案选A。7.配制100mL1.00mol/LNaCl溶液,无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A.烧杯B.容量瓶C.玻璃棒D.酒精灯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配制100mL1.00

mol/LNaCl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存放,所以配制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100mL容量瓶,故不需要的为酒精灯;答案选D。8.氟、氯、磷等在周期表中位置靠近的元素常用于制作农药,要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还可以选择研究的元素是A.

硫B.硼C.钾D.氦【答案】A【解析】【详解】通常用来制造农药的元素,如氟、氯、硫、磷等在周期表里占有一定的区域,对这个区域里的元素进行充分的研究,有助于制造出新品种的农药;答案选A。9.23FeO是一种重要的铁的

氧化物,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用途。以下有关23Fe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用于工业炼铁B.俗称磁性氧化铁C.可用作黑色颜料D.可用于人体补铁【答案】A【解析】【详解】A.工业上利用23FeO和碳冶炼铁,选项A正确;B.23FeO俗

称铁红,磁性氧化铁为34FeO,选项B错误;C.23FeO为红色固体,可用作红色颜料,选项C错误;D.常用的有富马酸亚铁颗粒或者是硫酸亚铁片,右旋糖酐铁等,23FeO中铁为+3价,不可用于人体补铁,选项D错误;答案选A。10.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Na+

、3NO−、OH−B.Na+、K+、23CO−、Cl−C.K+、2Ca+、23CO−、OH−D.H+、2Ba+、24SO−、3NO−【答案】B【解析】【详解】A.H+与OH−发生反应生成水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B.各离子之间相互不反应,能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C.2Ca+与2

3CO−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D.2Ba+与24SO−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答案选B。11.月饼、蛋糕的包装中常放有一袋“保鲜剂”或者“脱氧剂”,袋里的粉状或颗粒状物质的成分除硅胶或硫酸亚铁外,还可能含有A.苏打B.糖C.食盐D.铁粉【答案】D

【解析】【详解】铁粉可吸收氧气,可用作食品的“保鲜剂”或者“脱氧剂”,苏打、糖、食盐不能吸收氧气;答案选D。12.元素周期表具有丰富的结构内容,以下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共有8个横行B.共有16个纵列C.共有16个族D.目前共

有100种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7个周期,18个纵列16个族,目前共有118种元素;答案选C。13.同学们在实验室里用右图装置制取()2Fe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FeSO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B.胶头滴管不应该插入液面以下C.可将植物

油换成酒精进行实验D.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答案】A【解析】【详解】A.含Fe2+的溶液的颜色为浅绿色,选项A正确;B.胶头滴管应该插入液面以下,隔离氧气,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选项B错误;C.酒

精溶于水,不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选项C错误;D.因隔绝空气,生成的氢氧化亚铁不被氧化,可稳定存在,颜色为白色,选项D错误;答案选A。14.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化学式为A.HXOB.H2XO3C.HXO3D.H2XO4【答案】C【解析】【分析】由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H3,可知X的最低负价为-3价,则X的最高价为+5价。【详解】A.HXO中X为+1价,故A错误;B.H2XO3中X为+4价,故B错误;C.HXO3中X为+5价,故C正确

;D.H2XO4中X为+6价,故D错误。故选C。15.碱金属元素Li、Na、K的某种性质或原子结构(M)随原子序数递增呈现的变化趋势如右图所示,则M可能是A.原子半径B.单质的熔点C.单质的密度D.原子的电子层数的【答

案】B【解析】【详解】A.碱金属元素Li、Na、K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与图中曲线不相符,选项A错误;B.碱金属元素Li、Na、K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熔点逐渐减小,与图中曲线相符,选项B正确;C.碱金属元素L

i、Na、K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与图中曲线不相符,选项C错误;D.碱金属元素Li、Na、K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大,与图中曲线不相符,选项D错误;答案选B。16.第55号元素

绝(Cs)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铯能与水反应B.铯能形成复杂氧化物C.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氢氧化铯属于强碱【答案】C【解析】【详解】A.Cs比钠活泼,钠可以和水反应,故铯能与水反应,A正确;B.Cs比钠活泼,钠可以形成两种氧化物,越活泼,形成的氧化物越

复杂,故铯能形成复杂氧化物,B正确;C.Cs比钠活泼,钠在常温下性质不稳定,故铯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稳定,C错误;D.Cs比钠活泼,氢氧化钠是强碱,故氢氧化铯属于强碱,D正确;故选C。17.同学们用下列实验探究2Cl、2Br、2I性

质的递变规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①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棕色B.只用试管①②即可完成探究C.试管③中的X是KClD.氧化性强弱顺序:222ClBrI【答案】D【解析】【详解】A.试管①中KBr溶液被氯气氧化产生溴单质,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选项A错误;B.试管①氯气氧化KBr产生溴单质

,试管②中氯气氧化KI产生碘单质,但能证明溴的氧化性强于碘,选项B错误;C.试管③应利用实验证明溴单质的氧化性强于碘,故X是KI,选项C错误;D.根据三个实验可证明氧化性强弱顺序:222ClBrI,选项D正确;答案选D

18.设A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aCl中所含分子数是ANB.222.4LCO中所含分子数是ANC.21molH中所含分子数是AND.21gHO中所含分子数是AN【答案】C【解析】【详解】A.NaCl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不含有分子,故

A错误;B.气体体积状况未知,不能根据体积确定其物质的量,故B错误;C.21molH中所含分子数是AN,故C正确;D.21gHO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所含分子数不是NA,故D错误;故选C。19.化学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实验

结论”相符的一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实验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原溶液中一定含有23CO−B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K+C向某溶液中滴加3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向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

液,溶液变为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3Fe+A.AB.BC.CD.D【答案】D【解析】【详解】A.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或者碳酸氢根离子,A错误;。B.钠元素的焰色试验是黄色的,则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

一定含有钠元素,B错误;C.碳酸银难溶于水,则向某溶液中滴加3AgNO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根离子,C错误;D.3Fe+和硫氰根离子反应生成红色物质,则该现象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3Fe+,D正确;故选D。20.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

表中的位置如右图,其中W的质子数是X质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YWZA.原子半径:XWZB.元素的非金属性:ZWY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答案】B【解析】【分析】W的质子数是X质子数的

2倍,且两者都是短周期元素,则X是O元素,W是S元素,根据题给信息,则Y是P元素,Z是Cl元素,以此解题。【详解】A.同主族元素,越靠下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W>X,A错误;B.同周期,越靠右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则元素的

非金属性:ZWY,B正确;C.非金属性越强,同主族越靠上非金属性越强,则简单氢化物越稳定,则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X,C错误;D.同周期,越靠右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D错误;故选B。二、必做题

(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40分。)21.2022年10月,世界首个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电磁橇'”在山东济南成功运行,它可以把超过1吨的物体在短时间内从0加速到1030公里/小时,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

高速度纪录。(1)“电磁橇”的轨道材料为铁合金,其优点是_______(写一条)。(2)建设“电磁橇”过程中,对铁质材料进行深加工时,可用_______清洗其表面的铁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3)生产“电磁橇”的铁质材料时,炽热的铁水注入模具之前,模具必须进行充分

的干燥处理,不能留有水,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__。【答案】(1)硬度大(2)①.稀盐酸②.3232FeO6H2Fe3HO+++=+(3)①.23423Fe4HO(g)FeO4H++高温②.氧化还原反应【解析】【小问1详解】铁合金具有硬度大

、强度高、可塑性好等优点,可用于轨道材料,故答案为:硬度大;【小问2详解】除铁锈可用稀盐酸溶液,发生的离子反应为:3232FeO6H2Fe3HO+++=+,故答案为:稀盐酸;3232FeO6H2Fe3HO+++=+;【小问3详解

】模具若有水,高温条件下铁与水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3423Fe4HO(g)FeO4H++高温,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答案为:23423Fe4HO(g)FeO4H++

高温;氧化还原反应;22.我国科研团队通过先进表征手段,确认月壤中含有O、Si、Ca、K、Ne等元素,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1)C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2)月壤的成分中有2KO,2KO属于_______化合物(填“共价”或“

离子”),其电子式为_______。(3)月壤中含有2010Ne、2110Ne、2210Ne,其中2210Ne的质子数为_______,中子数为_______,2010Ne、2110Ne、2210Ne三者互称_______。的【答案】(1)(2)①.离子②.(3)①.10②

.12③.同位素【解析】【小问1详解】Ca是20号元素,元素的原子序数=其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其核外电子排布是2,8,8,2,所以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小问2详解】2KO由钾离子和氧离子构成,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小问3详解】2210Ne的质子数为10;中子

数为22-10=12,2010Ne、2110Ne、2210Ne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中子数,均为Ne元素,三者互称为同位素。23.打印机墨粉中34FeO的含量是衡量墨粉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测定某墨粉中34

FeO的含量,同学们在化学实验室中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墨粉中除34FeO外,其余成分既不含铁元素,也不溶于水、不与酸反应)(1)检验2Fe+:【实验原理】232425FeMnO8H5FeMn4HO+−+++++

=++【实验操作】取第一份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紫色的酸性4KMnO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紫色_______。【实验结论】溶液中含2Fe+,同时证明2Fe+具有_______性。(2)测定34FeO的含量:①加入足量氯水的目的是_

______,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②加入足量NaOH溶液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③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答案】(1)①.褪去②.还原(2)①.将溶液中

的2Fe+全部转化为3Fe+②.2322FeCl2Fe2Cl++−+=+③.产生红褐色沉淀,黄色溶液变为无色④.32322Fe(OH)FeO+3HΔO【解析】【小问1详解】已知反应:232425FeM

nO8H5FeMn4HO+−+++++=++,故取第一份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紫色酸性4KMnO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紫色褪去,Fe元素化合价升高,2Fe+被氧化,具有还原性,故可以得出实验结论:溶液中含2Fe+

,同时证明2Fe+具有还原性。【小问2详解】①氯气可以将2Fe+氧化为3Fe+,则加入足量氯水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2Fe+全部转化为3Fe+,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322FeCl2Fe2Cl++−+=+。②加入足量NaOH溶液,3Fe+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3Fe(OH)沉淀,故观

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褐色沉淀,黄色溶液变为无色。③加热时3Fe(OH)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2322Fe(OH)FeO+3HΔO。24.A~G为中学化学常见纯净物,常温常压下,A、B、D均为气体单质,且A为黄绿色,E为无色液体,F

为淡黄色固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反应条件及部分生成物已省略)请回答下列问题:的(1)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D的化学式是_______,E的化学式是_______。(3)E与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4)C的水溶液与G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__。【答案】(1)22ClH2HCl+点燃(2)①.2O②.2HO(3)22222NaO2HO4NaOHO+=+(4)2HOHHO+−+=【解析】【分析】A为黄绿色气体单质,故A为氯气,B、D均为气体单质,E为无色液体,可推出E为H2O,则B为H2,D为O2,A与B反应生成HCl,溶于水得到盐

酸,F为淡黄色固体Na2O2,与H2O反应生成G为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小问1详解】A与B反应是氯气与氢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ClH2HCl+点燃;【小问2详解】根据分析可知,D的化学式是2O,E的化学式是2HO;【小问3详解】

E与F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22NaO2HO4NaOHO+=+;【小问4详解】C的水溶液盐酸与G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HOHHO+−+=。25.核酸检测是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手段之一,核酸采样管中的红色液体是病毒核酸保存液,其

成分之一的盐酸胍[结构简式为()22HNCNHHCl=]的主要作用是使蛋白质变性并抑制酶活性。请回答以下问题:(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部分,请将盐酸胍中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填写在表中的相应位置。_____(2)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周期,第_______族。(3)推测C、N的非

金属性强弱:_______大于_______。(4)HCl中所含化学键属于_______,请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_______。【答案】(1)(2)①.二②.ⅤA(3)①.N②.C(4)①极性键②.【解析】【小问

1详解】盐酸胍中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填写在表中的相应位置为:【小问2详解】N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ⅤA族。【小问3详解】同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非金属逐渐减弱,故C、N的非金属性强弱为:N大于C。【小问4详解】HCl中所含化学键属于极性键,用电子式表示HCl的形成过程:。

三、选做题(本大题包括A、B两组题,其中A组题目较简单,请任选一组做答,共20分。)A组26.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来回.验1块绿豆大小的钠放入水中。游动,_

______①_______实验2取一小段用砂纸打磨过表面的镁条,放到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镁条表面产生少量气泡实验3将实验2中的试管加热至液体沸腾。_______②_______实验4取一小段用砂纸打磨过表面的铝片,放到试管中,__

_____③______________③_______(1)请将上表中的空白部分填写完整: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2)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3)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同周期元

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4)同学们用打磨过表面的镁条和铝片重新设计实验,对比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实验方案】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实验原理】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写一

个)。【答案】(1)①.发出响声,滴有酚酞的水变红②.镁条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滴有酚酞的水变红③.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④.无明显现象(2)222ΔMg2HOMg(OH)H++(3)①.减弱②.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径减小,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减弱(

4)①.取大小相等的镁条和铝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②.镁条比铝片产生气泡的速率快③.322Al6H2Al3H+++=+【解析】【分析】设计实验,证明同周期元素的金属性强弱,利用金属与水反应,金属与酸反应进行探究;【小问1详解】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遇酚酞变

红,故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浮在水面上来回游动,发出响声,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将实验2中的试管加热至液体沸腾,反应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镁,故现象为:镁条表面产生较多气泡,滴有酚酞的水变红;取一小段用砂纸打磨过表面的铝片,放到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

热试管至液体沸腾;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加热试管至液体沸腾;【小问2详解】实验3中加热条件下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22ΔMg2HOMg(OH)H++;【小问3详解】由以上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原子半

径减小,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减弱,证明同周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减弱;【小问4详解】同学们用打磨过表面的镁条和铝片重新设计实验,对比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取大小相等的镁条和铝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实验现象:

镁条比铝片产生气泡的速率快;实验原理: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22Al6H2Al3H+++=+。27.将18g铁铝合金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生成2.24L氢气(标准状况),请计算此铁铝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假

设合金中其他成分不与NaOH反应)_______【答案】10%【解析】【详解】2222Al+2NaOH+2HO=2NaAlO+3H54g67.2Lm(Al)2.24L()54g67.2LmAl2.24L=,()mAl=1

.8g()1.8gAl100%10%18g==故答案为:10%;B组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通过以下实验验证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32mL1mol/LAlCl溶液,然后滴

加氨水至稍过量。_______①_______实验2取实验1反应后的物质,向其中滴加2mol/L盐酸,边滴加边振荡。_______②_______实验3另取实验1反应后的物质,向其中滴加2mol/L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

。_______③_______实验4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④_______2MgCl溶液,然后滴加氨水至稍过量,继续向其中滴加2mol/LNaOH溶液,边滴加边振荡。_______⑤_______(1)请将上表

中的空白部分填写完整: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2)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3)由以上实验现象判断: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原因_______。(4)有

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完善,还应补充进行一个实验。【实验方案】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实验原理】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答案】(1)①.产生白色絮状沉淀②.白色沉淀消失③

.白色沉淀消失④.2mL1mol/L⑤.产生白色沉淀,加入NaOH溶液后沉淀不消失(2)322Al(OH)OHAlO2HO−−+=+(3)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减弱,因为原子半径减小,失去最外层电子能力减弱(4)①.向()2MgOH沉淀中滴加2mol/L盐酸②

.白色沉淀消失③.222Mg(OH)2HMg2HO+++=+【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验证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对照性实验题,依据氢氧化铝可以和强碱反应,还可以和酸反应,而氢氧化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只能和酸反应,依此来证明同周期元素金属性强弱。【小问1详解】一水合氨是弱碱,可以

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故实验1的现象为产生白色絮状沉淀;氢氧化铝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故实验2的现象为白色沉淀消失;氢氧化铝可以和强碱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故实验3的现象为白色沉淀消失;由于本题是要验证同周期元素金属性的递变规律,则所选物质的浓度和体积应

该相同,故④2mL1mol/L;氢氧化钠可以和氯化镁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且氢氧化镁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实验4的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加入NaOH溶液后沉淀不消失;【小问2详解】实验3中是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离子方程式为:322Al(OH)OHAlO2HO−−+=

+;【小问3详解】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知,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减弱,原因是同周期半径越大,越容易失去电子;【小问4详解】上述实验中,其中实验2做了氢氧化铝和酸的反应,为了对比更加准确,故应该加上氢氧化镁和酸的反应,实验方案为:

向()2MgOH沉淀中滴加2mol/L盐酸;实验现象为:白色沉淀消失;离子方程式为:222Mg(OH)2HMg2HO+++=+。29.将一定质量的铁铝合金投入100mLNaOH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36L氢气(

标准状况),请计算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合金中其他成分不与NaOH反应)_______【答案】1mol/L【解析】【详解】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22A

l2NaOH2HO2NaAlO3H++=+,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3.36L氢气,由反应方程式可知,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3.36L222.4L/mol30.1L=1mol/L,故答案为:1mol/L。获得更多资源请扫码加入享学资源网微信公众号www.xiangxue

100.com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管理员店铺
  • 文档 474179
  • 被下载 24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