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DOC
  • 阅读 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4 页
  • 大小 258.500 KB
  • 2024-09-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赞的店铺】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试读已结束,点击付费阅读剩下的21 已有3人购买 付费阅读2.40 元
/ 2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3.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精准解析】陕西省榆林市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共(24)页,258.500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c0b12126e3ac7950c99df8dd11f3d9a.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榆林二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将高秆抗病的水稻和矮秆不抗病的水稻通过有性生殖得到矮秆抗病水稻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

,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工程又叫DNA重组技术,是指按照人们的意愿,进行严格的设计,并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等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从而创

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详解】A、将高秆抗病的水稻和矮秆不抗病的水稻通过有性生殖得到矮秆抗病水稻属于杂交育种,与基因工程无关,A错误;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属于基因工程技术,B正确;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

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属于诱变育种,C错误;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与基因工程无关,D错误。故选B。2.基因工程操作离不开三种工具,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用相同

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从而获得互补的黏性末端B.在三种工具中最常用载体——质粒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种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C.DNA聚合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缝合针”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获得,具有识别特定核

苷酸序列的能力【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工程的工具:(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3)运载体:

常用的运载体:质粒、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详解】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常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以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A正确;B、在三种工具中最常用载体--质粒的化学本质是DNA,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

基本单位是氨基酸,B正确;C、DNA连接酶能够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是基因工程中的“分子缝合针”,C错误;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获得,具有识别特定核苷酸序列的能力,即具有专一性,D正确。故选C。3.下图

表示的是三种黏性末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酶作用产生的B.若甲中的G处发生突变,限制酶可能无法识别该切割位点C.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D.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

等几类原核生物【答案】B【解析】【分析】关于限制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主要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2)特异性: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3)结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详解】A.切割甲的限制酶的识别序

列是-GAATTC-,切割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AATTG-,切割丙的限制酶的识别序列是-CTTAAG-,故甲、乙。丙的黏性末端是由三种限制酶催化产生的,A错误;B.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如

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酶可能不识别该切割位点,B正确;C.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C与A之间,C错误;D.目前常用的运载体有质粒是细菌中环状DNA,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是病毒,D错误。4.下图为DNA分子的某一片段,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某种酶的作用部位,则相应的酶依次是()A

.DNA连接酶、限制酶、解旋酶B.限制酶、解旋酶、DNA连接酶C.解旋酶、限制酶、DNA连接酶D.限制酶、DNA连接酶、解旋酶【答案】C【解析】【分析】①作用于氢键、②作用于磷酸二酯键、③作用于磷酸二酯键。【详解】解旋酶破坏氢键,限制酶破坏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连接磷酸二酯键。综上所述,ABD

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5.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它的特点是①能自主复制②不能复制③结构简单④单链DNA⑤环状DNA⑥含有标记基因A.①③⑤⑥B.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A

【解析】【分析】适于作为基因工程载体的结构应具有的特点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于目的基因插入;能自我复制,使目的基因进行复制;具有标记基因,以便于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详解】质粒为细菌或酵母菌中

的小型双链环状DNA,结构简单,能够自我复制,其中含有标记基因,能进行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①③⑤⑥正确,②④错误,选A。6.下图表示从细菌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方法可建立基因组文库B.乙方法可建立cDNA

文库C.甲方法要以核苷酸为原料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文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将含有某种生物不同基因的许多DNA片段,导入受体菌的群体中储存,各个受体菌分别含有这种生物的不同的基因,称为基因文库。

如果这个文库包含了某种生物的所有基因,那么,这种基因文库叫做基因组文库。如果这个文库只包含了某种生物的一部分基因,这种基因文库叫做部分基因文库,例如cDNA文库,首先得到mRNA,再反转录得cDNA,

形成文库。cDNA文库与基因组文库的区别在于cDNA文库在mRNA拼接过程中已经除去了内含子等成分,便于DNA重组时直接使用。【详解】A、甲方法可将细菌的DNA切成小片段,然后分别克隆,建立基因组文库,A正确;B

、乙方法为mRNA到DNA的过程,可建立cDNA文库,B正确;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C错误;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将RNA逆转录变成DNA,D正确。故选C。7.PCR是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缩写,下列有关PCR过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引物是PCR过程中与模板DNA部分序列

互补,并能引导模板DNA的互补链合成的(脱氧)核苷酸序列B.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C.复制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答案】C【解析】【分

析】1.引物是人工合成的两段寡核苷酸序列,一个引物与目的基因一端的一条DNA模板链互补,另一个引物与目的基因另一端的另一条DNA模板链互补。2.在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中,已知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利用PCR扩增技术,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引物与单链相

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进行延伸,如此重复循环,延伸后得到的产物同样可以和引物结合。【详解】A、引物是PCR过程中与模板DNA部分序列互补,并能引导模板DNA的互补链合成的一段DNA序列,A正确;B、在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

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延伸过程中,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其与母链之间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B正确;C、复制过程中需要耐高温的DNA聚合酶、ATP、四种脱氧核苷酸,C错误;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较高,因此该过程中需要耐高

温的DNA聚合酶,D正确。故选C。【点睛】8.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表达载体中的胰岛素基因可通过人肝细胞mRNA反转录获得B.表达载体的复制和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复制原(起)点C.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

可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D.启动子和终止密码子均在胰岛素基因的转录中起作用【答案】C【解析】人肝细胞中胰岛素基因不表达,因而不存在胰岛素mRNA;A错误。复制原点是基因表达载体复制的起点,而胰岛素基因表达的起点是启动子;B错误。借助抗生素抗性基因可

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启动子与RNA聚合酶结合启动转录过程,终止密码子是翻译的终止信号;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体性状的操作要点。9.基因工程中因受体细胞不同

,目的基因导入的方法也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常用花粉管通道法B.将目的基因导入老鼠细胞内常用显微注射法C.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内常用Ca2+处理法D.将目的基因导入小麦细胞

内常用农杆菌转化法【答案】D【解析】【分析】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1)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2)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Ca2+处理法)。【详解】A、将目的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常用花粉管通道法,A正确;B、显微注射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B正确;C、Ca2+处理法能使大肠杆菌

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使之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故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应采用感受态细胞法(Ca2+处理法),C正确;D、在自然条件下,农杆菌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因此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但大多数单子叶植物(如小麦)不能用,D错误。故选

D。10.农杆菌中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如图所示),在侵染植物细胞的过程中,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若想用基因工程并通过农杆菌向某种植物中导入抗旱基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若用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

应该在T-DNA片段内,T-DNA片段极容易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核DNA上B.将重组Ti质粒导入农杆菌中时,可以用Ca2+处理细菌C.转基因抗旱植物培育是否成功的最简单检测方法是看该植物是否具有抗旱性状D.若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旱目的基因,则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

得成功【答案】D【解析】【分析】农杆菌转化法(约80%的转基因植物都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①农杆菌特点:易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对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力;Ti质粒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②转化:目的基因插入T

i质粒的T-DNA上农杆菌→导入植物细胞→目的基因整合到植物细胞染色体上→目的基因的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详解】A、土壤农杆菌含有一个大型的Ti质粒,其中的T-DNA片段转入植物的基因组,所以若用

Ti质粒作为抗旱基因的载体时,目的基因的插入位置应该在T-DNA片段内,A正确;B、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菌时,需要用Ca2+处理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周围环境中DNA分子的感受态,B正确;C、转基因抗早植物培育是否成功的最简单检测方法是看该植物是否具有抗旱性状,C正确;D、能够在植物细胞中检测到抗

旱目的基因,只能说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不能说明该基因工程项目获得成功,D错误。故选D。1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导入绵羊体内,转基因绵羊生长速率比一般的绵羊提高30%,体型大50%,在基因操作过程中生长激素基因的受体细胞最好采用()A.乳腺细胞B.体细胞

C.受精卵D.精巢【答案】C【解析】转基因羊全身所有的组织细胞均来自受精卵的有丝分裂,遗传物质都与受精卵完全相同,且受精卵体积较大,容易操作,也能保证发育成的个体的所有细胞都含有生长激素基因。故正确答案为C。12.如图是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过程,相关叙述不

正确的是A.A通常为受精卵,则通过②过程产生的转基因绵羊体细胞中都含有目的基因B.通过①过程形成重组质粒只需要两种工具C.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属于无性生殖D.通过①③过程产生的抗虫棉需要检验抗虫效果【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获得转

基因动物,通常以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含有目的基因的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发育成转基因动物,A项正确;B、通过①过程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质粒),B项错误;C、转基因作物的培育必须借助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才能实现,属于无性生殖,C项正确;D、通过①③过程产生的抗虫

棉,还需要在个体水平上检验抗虫效果,D项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认知、理解和掌握。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依据题图中呈现的信息,准确识别①~③所示的过程名称,将其与

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13.下列选项中叙述有错误的是()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用DNA分子杂交技术B.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用标记的mRNA作探针C.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抗原与

抗体的杂交技术D.抗原—抗体杂交常以目的基因产物作为抗原【答案】B【解析】【分析】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

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A、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成功用DNA分子杂交技术,A正确;B、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用标记的DNA作探针,B错误;C、检测

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用抗原与抗体的杂交实验,C正确;D、抗原—抗体杂交常以目的基因产物作为抗原,D正确。故选B。14.水母发光蛋白由236个氨基酸构成,其中Asp、Gly、Ser构成发光环,现已将这种蛋白质的基因作为生物转

基因的标记,在转基因技术中,这种蛋白质的作用是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B.使目的基因容易被检测出来C.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D.使目的基因容易成功表达【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促使目的基因导入宿主细胞中的是运载体的功能,A错误;B、发光蛋白可以作为标记,检测目的基因是否

导入受体细胞,B正确;C、促使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复制是运载体的功能,C错误;D、发光蛋白不能促使目的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B。15.关于应用基因工程治疗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

者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是基因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受精卵C.基因治疗并不是对患者体内细胞的缺陷基因进行改造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基因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理状况,其操作对象

是基因,A正确;B、进行基因治疗时,基因的受体细胞不一定是受精卵,B错误;C、基因治疗是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表达产物发挥作用,C正确;D、基因治疗时可只对患者部分细胞输入正常基因,D正确;答案是B。故选B【点睛】16.下列有关动物基因工程的说法,错误

的是()A.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可提高动物生长速度B.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中,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C.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解决很多重要的药品的生产问题D.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

移植的供体时,由于导入的是调节因子,而不是目的基因,因此无法抑制抗原的合成【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将外源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动物体内可提高动物生长速度,A正确;B、将肠乳糖酶基因导入奶牛基因组中,使获得的转基因牛分泌的乳汁中乳糖含量大大降低,B正确;C、利用基

因工程技术,得到的乳腺生物反应器可以解决很多重要的药品的生产问题,C正确;D、用转基因动物作为器官移植的供体时,将器官供体基因组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D错误;故选D。【点睛】17.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

导入大肠杆菌中表达,使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A.基因工程B.蛋白质工程C.基因突变D.组织培养【答案】B【解析】基因工程是将符

合人们要求的目的基因导入适宜的生物体内,使其高效表达,从中提取人们所需的蛋白质,或表现出某种性状,蛋白质产品仍然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而蛋白质工程是对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基因进行改造,从而实现对相应蛋白质的改变,所得到的蛋白质已不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题干中的操作涉及的基因显然不再是原

来的基因,其合成的β-干扰素也不是天然的β-干扰素,而是经过人工改造的、符合人类需求的蛋白质,因而该生物技术为蛋白质工程,故选B。18.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

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④②①③【答案】B【解析】【分析】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

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应基因的修饰改造或人工合成→相应的表达。【详解】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是: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相应基因的修饰改造或人工合成→相应的表达。因

此,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序列→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合成→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即B正确。故选B。【点睛】19.下列关于蛋白质工程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施蛋白质工程的前提条件是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关系B.基因工程是蛋白质工程的关键技术C.蛋白质工程是对蛋白质分子的直接改造D.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蛋白质工程——指以蛋白质

的结构规律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种心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选C。

【点睛】20.如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c阶段发生的是有丝分裂过程B.此技术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若用此技术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须将细胞培养到d阶段才行D.生长素含量高时,有

利于根原基的形成【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过程,其中a表示脱分化过程,b为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c表示再分化过程,d为再分化形成的胚状体。【详解】A、c表示再分化过程,细胞会进行有丝分裂和分化,A正确;B、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

性,B正确;C、若用此技术进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只需将细胞培养到b愈伤组织阶段即可,C错误;D、生长素含量高时,有利于根原基的形成,抑制芽的形成,D正确。故选C。21.下图所示为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错误的是()A.该过程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B.从A细胞和

B细胞到C细胞的过程中,常用离心、振动、电激或聚乙二醇诱导融合C.A细胞和B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再生出新的细胞壁D.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目的是获得杂种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图示过程为植物体细胞杂交,其实质为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在融

合前需要使用酶解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的细胞壁,再用化学法(聚乙二醇)或物理法(振动、离心、电刺激)诱导原生质体融合,需要注意的是诱导植物原生质体的融合时不用生物方法(灭活的病毒);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融合细胞再生出

新的细胞壁;获得融合细胞后需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将细胞培育成植株,故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植物新品种。【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A正确;B、获得原生质体后再用化学法(聚

乙二醇)或物理法(振动、离心、电刺激)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正确;C、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融合细胞再生出新的细胞壁,C正确;D、获得融合细胞后需利用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将细胞培育成植株,故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具有优良

性状的杂种植株,D错误。故选D。22.图示为一人工种子。下列与人工种子培育过程的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工种子一般是用离体的植物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B.胚状体是由愈伤组织分化而成,离体细胞只有形成愈伤组织才能表现出全能性C.同一

批次的人工种子可以保证具有相同的基因型D.胚状体是由未分化的,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人工种子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到胚状体阶段再加工获得的;离体细胞首先要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再由愈伤组织再分

化获得;植物的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因此可以保证同一批次的人工种子具有相同的基因型;胚状体已经有根芽的分化,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人工种子点评:本题重在考查人工种子的培育过程,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2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与植物细胞培养相同B.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技术C.癌细胞在培养瓶中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D.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答案】A【解析】【分析】1.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2.细胞贴壁和接触抑制:悬液中

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当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抑制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细胞的接触抑制。【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为葡萄糖、血清等,植物细胞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为蔗糖、植物激素等,A错误;B

、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技术,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离不开动物细胞培养过程,B正确;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在培养瓶中培养不会出现接触抑制现象,C正确;D、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故选A。【点睛】2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液可以不需要更换,

因为细胞代谢产物不会对细胞造成危害B.原代培养的细胞传至10代左右时,极少数细胞衰老死亡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的接触抑制:细胞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癌细胞无接触抑制

)原代培养:从机体取出后立即培养的细胞为原代细胞,初次培养称为原代细胞培养。传代培养:将原代细胞从培养瓶中取出,配制成细胞悬浮液,分装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培养瓶中继续培养,称为传代培养。【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定期更换培养液可以防止代谢产物的积累对细胞造成危害,A错

误;B、原代培养细胞传至10代左右就不容易传下去,细胞生长停滞,大部分细胞衰老死亡,B错误;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有限的,C错误;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无限传代培养,D正确。故选D。25.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都需要

无菌条件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C.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植株D.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培养能得到细胞代谢产物【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比较:

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动物细胞培养原理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增殖培养基性质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培养基成分营养物质(蔗糖)、植物激素等营养物质(葡萄糖)、动物血清等培养结果植物体细胞株、细胞系培养目的快速繁殖、培育无毒苗等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分散处理无有脱分化有无【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都需

要无菌、无毒条件,以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动植物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A正确;B、动物细胞培养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细胞分散,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不需要胰蛋白酶处理,B错误;C、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植物的茎尖几乎不含病毒,经

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植株,C正确;D、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因此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得到细胞代谢产物,D正确。故选B。26.下列对哺乳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

是()A.该技术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细胞核移植B.通常采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C.核移植技术可以解决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D.克隆动物是对提供体细胞的动物进行了完全复制【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指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

,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动物细胞的全能性会随着动物细胞分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受到限制,分化潜能逐渐变弱。【详解】A、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由于胚胎细胞的分化程度低,全能性高于体细胞,所以动物体细胞

核移植的难度明显高于胚胎核移植,A正确;B、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去核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B正确;C、人的核移植胚胎干细胞经过诱导分化,形成相应的组织、器官后,可用于组织器官的移植,可以解决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C正确。D、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

克隆动物不是对供体细胞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因为克隆动物还有一部分遗传物质来自受体的细胞质,D错误。故选D。27.制备单克隆抗体所采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①细胞培养②细胞融合③胚胎移植④细胞核移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流程:人工诱导

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经筛选获得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得到单克隆抗体,整个过程不涉及胚胎移植和细胞核移植这两项技术。单克隆抗体主要涉及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动物细胞

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等。【详解】本题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原理。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得到杂交瘤细胞,再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能产生所需抗体的细胞群,故选A。28.下列哪一项不是单克隆抗体的优点()A.一次可制备多种抗体B.特异性强C.灵

敏度高D.可以大量生产【答案】A【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

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单克隆抗体与常规的血清抗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所以一次可制备多种抗体不是单克隆抗体的优点。故选A。29.下列有关单

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特定的单克隆抗体可制成试剂,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受某种抗原的感染B.利用生物导弹治疗癌症就是利用了单克隆抗体清除癌细胞C.对小动物注射特定抗原以获取所需的B淋巴细胞D.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答案】B【解析】【分析】1、单克隆抗体

是指由单个B淋巴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的细胞系所产生出的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

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A、单克隆抗体可以作为诊断试剂,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受某种抗原的感染,A正确;B、治疗癌症

的“生物导弹”原理之一是利用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识别癌细胞,能把药物带到癌细胞所在部位,特异的杀伤癌细胞,而不损伤健康细胞,B错误;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需对小动物注射特定抗原以获取所需的B细胞,C正确;D、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做大规模培

养进行制备,D正确。故选B。30.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一项是()A.两项技术所遵循的原理完全相同B.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C.两项技术都能形成杂种细胞D.两项技术的应用完全相同【答案】C【解析】【分析】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的比较:项目细胞融合原理细

胞融合方法诱导手段用途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的全能性)去除细胞壁后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等试剂诱导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获得杂交植株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使细胞分散后,诱导细胞融合离心、电刺激、聚乙二醇、灭活病毒等试剂诱

导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技术之一【详解】A、两者的原理不完全相同,动物细胞融合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而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B、诱导融合的方法不完全相同,动物细胞融合的

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而植物体细胞杂交中诱导融合的方法只有物理法和化学法,B错误;C、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都能形成杂种细胞,C正确;D、两者所用的技术手段不同,动物细胞融合采用了细胞融合技术,而植物体细胞杂交采用了细胞融合

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31.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图所示.为使运载体与

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

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答案】黏性末端平末端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Ⅰ切割产生的相同大肠杆菌(E.coli)T4mRNA(或RNA)cDNA(或DNA)PCR噬菌

体动植物病毒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DNA)的能力极弱【解析】【分析】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的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熟记并理解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并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问题情境,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

【详解】(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末端类型有黏性末端和平末端。(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才能连接,若用包括EcoRⅠ在内的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则另一种限制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与EcoRⅠ切割产生的相同。(3)按其

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大肠杆菌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4)反转录的实质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因此反转录作用的产物是cDNA(或DNA)。得到DNA可在体外,采用PCR技术进行大量扩增。(5)由于未处理的大肠杆菌吸收质粒(外源

DNA)的能力极弱,因此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而通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细胞,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此时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大,容易吸收重组质粒。32.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甲含

有效成分A,乙含有效成分B。某研究小组拟培育同时含有A和B的新型药用植物。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培育该新型药用植物,可取甲和乙的叶片,先用______酶和______酶去除细胞壁,获得具有活力的___

___,再用化学诱导剂诱导二者融合。形成的融合细胞进一步培养形成______组织,然后经过______形成完整的杂种植株。这种培育技术称为______。(2)上述杂种植株属于多倍体,多倍体是指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假设甲与乙有性杂交的后代是不育的,而上述杂种植株是可育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3)这处杂交植株可通过制作人工种子的方法来大量繁殖。经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___________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答

案】(1).纤维素酶(2).果胶酶(3).原生质体(4).愈伤(5).再分化(6).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7).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8).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前者染色体联会异常,而后者染色体联会正常(9).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解析】【详解】(1)该新型药用

植物是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的。要获得有活力的原生质体才能进行体细胞杂交,因此首先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掉植物的细胞壁,然后用PEG化学诱导剂(物理方法:离心、振动等)诱导二者的原生质体整合。然后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杂种植株,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过程是:先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

再分化形成植物体,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如果植物甲、乙是两个物种,二者不能通过有性杂交产生可育后代,原因是甲、乙有性杂交所产生的后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异常,也就是存在着生殖隔离。但植物甲、乙通过植物体细胞杂

交技术产生的后代却是可育的,因为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能完成正常的联会,产生正常的配子。由于甲、乙都是二倍体,因此,植物体细胞杂交得到的后代是异源多倍体(四倍体)。(3)人工种子生产不受气候、季节和地域等因素限制,而且可以避免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等优点,因此,植物细胞工程重要的应

用之一是制备人工种子,用到的核心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植物组织培养得到的胚状体、不定芽、顶芽、腋芽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装后可得到人工种子。【点睛】本题综合考查植物细胞工程的植物体细胞染交技术及相关应用;同时,从侧面考查了

必修教材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以及减数分裂相关知识等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33.2018年1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出两只猕猴,成为全球

首例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回答下列问题:(1)克隆猕猴的诞生,体现了________具有全能性。克隆猕猴是通过_____________技术得到的,一般选择一定时期的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去核时常采用_______的方

法。选择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2)体细胞核移植时应选用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3)为了提高重组胚胎体外培养的成功率,可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添加________等天然成分,以滋养细胞生长。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C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4)科学家将79枚克隆

胚胎移植入21只代孕母猴中,最终只有两只母猴正常怀孕产下“中中”和“华华”,它们的性别________(选填“相同”“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动物细胞的细胞核(2).核移植

(3).显微操作(4).细胞体积大、易操作(5).营养丰富,细胞质中含有激活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6).能够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7).血清(或血浆)(8).维持培养液的pH(9).相同(10).“中中”和“华华”的细胞是同一个重组细胞经过有丝

分裂形成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相同【解析】【分析】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是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克隆动物。由题干信息可知,科学家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

隆出两只猕猴,利用了核移植技术,供体是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克隆猕猴是通过核移植技术获得的,体现了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核移植过程一般选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去核时常采用显微操作的方法。由于卵母细胞的体积大、易操作,

且营养丰富,细胞质中含有激活体细胞细胞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常选择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2)体细胞核移植时应选用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原因是培养10代以内的细胞才能够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3)为了提高重

组胚胎体外培养的成功率,可选择适宜的培养基,需要添加血清(或血浆)等天然成分,以滋养细胞生长。培养箱中通常要维持一定的CO2浓度,CO2的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4)“中中”和“华华”都是体细胞核移

植技术的产物,由于“中中”和“华华”的细胞是同一个重组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形成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性别相同。【点睛】本题考查动物体细胞核移植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掌握并理解体细胞核移植的原理和过程,

准确分析题干信息作答。34.2020年是不寻常的一年,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爆发肆虐,牵动着全球人民的心。该病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nCoV)”感染导致的疾病,截至目前,据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26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超过18万例。如图为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抗2019-nCoV的单克隆抗体可快速检测2019-nCoV。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2)在制备抗2019-nCoV抗体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3)在上图制备抗2019-nCoV抗体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其目

的不同,②是通过筛选获___________,④是通过筛选获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细胞悬液转入⑤瓶中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____________,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

上,称为_____________。(5)该技术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此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不同的诱导方法是______________。【答案】(1).不能(2).没有将特定抗原注

入小鼠体内,无法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3).在体外大量繁殖(无限繁殖)(4).产生特异性(专一性)抗体(5).杂交瘤细胞(6).产生特异性(专一性)抗体杂交瘤细胞(7).原代培养(8).细胞贴壁(9).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细胞增殖(10).灭活的病毒【解析】【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

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详解】(1)据图示可知,该方案没有将特定抗原注入小鼠体内,无法获得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故不能达到预期效果。(2)杂交

瘤细胞具有既能在体外大量繁殖(无限繁殖),又能产生特异性(专一性)抗体的特性。(3)在上图制备抗2019-nCoV抗体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筛选,其目的不同,第一次筛选②是获得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④是获得产生特异性(专

一性)抗体杂交瘤细胞。(4)细胞悬液转入⑤瓶中进行的初次培养称为原代培养,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5)该技术运用了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故利用的生物学原理有细胞膜的流

动性和细胞增殖。(6)诱导植物细胞融合得方法有物理方法:离心、电刺激,化学方法聚乙二醇等试剂,常用的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方法与植物细胞融合不同的诱导方法是灭活的病毒。【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单倍体抗体制备的

原理、过程、采用的技术,掌握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及相关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小赞的店铺
小赞的店铺
天天写文档,写文档,文档
  • 文档 324638
  • 被下载 21
  • 被收藏 0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12345678 电话:400-000-0000 (支持时间:9:00-17: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