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北京市八一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共(30)页,404.865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bf2de57a6dc709dcd3d73debb04bb8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24北京八一学校高一(下)期中生物一、单选题(50分)1.人眼的虹膜有褐色的和蓝色的,褐色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孩子的可能性是(
)A.1/2B.1/4C.1/8D.1/6【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文:人眼的虹膜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表示),遵循基因分离规律。由于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所以,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由于褐眼女人的母亲是蓝眼,所以褐眼女人的基因型为Aa。【详解
】由于蓝色是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的,蓝眼男人的基因型为aa;由于褐眼女人的母亲是蓝眼,所以褐眼女人的基因型为Aa。他们结婚,生下蓝眼孩子(aa)的可能性是1/2,A正确,BCD错误。故选A。2.番茄的红果色(R)对黄果色(r)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
,正确的是()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B.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C.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答案】B【解析】【分析】常用的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
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详解】A、无论该红果基因型是RR还是Rr,
与红果纯合子(RR)杂交后代都是红果(R_),所以不能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A错误;B、红果植株基因型(RR或Rr)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rr)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
是杂合子,B正确;C、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是杂合子,C错误;D、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如果后代都是红果,则是纯合子;如果后代有红果也有黄果,则是杂合子,D错误。故
选B。3.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A.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B.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不会出现纯合子C.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D.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互不干扰【答案】D【解析】【分析】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①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②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性状。2、纯合子与杂合子①纯合子:由相同
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②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3、基因型+环境=表现型。【详解】A、隐性性状在隐性基因纯合时能表现出来,A错误;B、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不会发
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如Aa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子AA、aa,B错误;C、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高茎的基因型可以是DD,也可以是Dd,C错误;D、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互不干扰,不相融合,D正确。故选D。4.某生物的
基因型为AaBb,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A.25%B.50%C.75%D.100%【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
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亲代为AaBb×aabb,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A
错误;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亲代为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B正确;C、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Bb:aaBb:Aabb:aabb=1:1:1:1,后代中与亲本基因型不同的个体(aaBb、Aabb)所占的比例是50%,C错误;D、该生物测交后代中,与两个亲本基因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是50%,D错
误。故选B。5.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在观察蝗虫的细胞时,下列现象能够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分裂的是()A.出现染色单体B.同源染色体联会C.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D.子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答案】B【解
析】【分析】减数分裂概念: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在整个过程只复制一次的细胞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
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
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也会进行染色体复制,产生染色单体,A错误;B、蝗虫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B正确;C、蝗虫在有丝分裂后期,也
会发生染色体移向细胞的两极,C错误;D、蝗虫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子细胞中也会出现24条染色体,D错误。故选B。6.在减数分裂Ⅰ中会形成四分体,每个四分体()A.2条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B.4条同源染色体,4个DNA分子C.2条姐妹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D.4条姐妹染色单体,2
个DNA分子【答案】A【解析】【分析】同源染色体是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两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详解】四分体指的是在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I)的前期,两条已经自我复制的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条染色单体的结合体。所以,每个四分体是由1对同源染色体形成的,是2条染色体具有两个着丝粒,含有4条染色单体,含有4个DNA分子。A正确。故选A。7.下图所示的细胞最可能是()A.卵细胞B.初级精母细胞C.次级卵母
细胞D.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
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
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详解】A、该细胞含有染色单体,说明其减数分裂还没有结束,因此不可能是卵细胞,因为卵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A错误;B、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初级精母细胞,因此初级精母细胞中含
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含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散乱分布,说明其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正确;D、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不可能是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因为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C。【点睛】8.骡
是马和驴杂交产生的后代。马和驴体细胞中分别有32对和31对染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骡的体细胞中含有63条染色体B.骡的体细胞增殖通过正常的有丝分裂进行的C.骡的睾丸或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D.骡的生殖细
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无法形成配子【答案】C【解析】【分析】马和驴的体细胞中分别有32对和31对染色体,其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数分别为32条和31。【详解】A、马和驴的体细胞中分别有32对和31对染
色体,因此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32条和31条,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的骡的体细胞中含有63条染色体,A正确;B、骡子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骡的体细胞中含有63条染色体,体细胞增殖可通过正常的有丝分裂进行,
B正确;CD、骡子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63条,骡的睾丸或卵巢中的原始生殖细胞中由于没有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无法联会,无法形成配子,C错误,D正确。故选C。9.真核细胞的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B.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答案】B【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基因在染色体上,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A正确;B、染色体主要由DN
A和蛋白质组成,并非只有基因,B错误;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正确;D、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B。10.下列物质由大到小的层次关系是()A.染色体→DNA→基
因→脱氧核苷酸B.染色体→DNA→脱氧核苷酸→基因C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D.基因→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答案】A【解析】【分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
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为脱氧核苷酸,所以它们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是染色体→DNA→基
因→脱氧核苷酸,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A.复制的两个基因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B.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C.非同
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答案】D【解析】【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
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A、复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
单体上,随染色单体分开而分开,A正确;B、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同源染色体分离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B正确;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C正确;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D错误。.故选D。12.在下列系谱图中,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是()A.B.C.D.【答案】C【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
传病:(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
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详解】A、该系谱图可代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不符合题意,A错误;B、该系谱图可代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伴X隐性遗传病和伴X显性遗传病,不符合题意,B错误;C
、该系谱图中正常的双亲生出患病的女儿,只能代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符合题意,C正确;D、该系谱图中患病的双亲生出正常的女儿,只能代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13.在人类单基因遗传病中,男性患病概率高于女性的隐性
遗传病,致病基因很可能在()A.线粒体中B.常染色体上C.X染色体上D.Y染色体上【答案】C【解析】【分析】常见的几种遗传方式及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①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②男患者将至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交叉遗传)。(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①女性发病率多于
男性;②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是患者。(3)伴Y遗传:只在男性中发病。(4)常染色体遗传时,与性别无关,男性与女性发病率相等。【详解】男性患病机会多于女性的隐性遗传病,由该病在遗传时与性别相关联,推测该病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
传,即致病基因很可能在X染色体上,C正确。故选C。14.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主要原因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含Z染色体的配子:含W染色体的配子=1:1C.含Z染色体的精子:含W染色体的精子=1:1D.含Z染色体的卵细胞:含W染色体的
卵细胞=1:1【答案】D【解析】【分析】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蛙、很多爬行类动物);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
XY型、天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详解】A、有性染色体的群体中雄配子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A错误;B、含Z染色体的配子∶含W染色体的配子不等于1∶1,因为含Z染色体的配子既有雌配子也有雄配子,而含W染色体的配子只有雌配子,B错误;C、精子没有含W染色体的,C错误;D、含Z染色体的卵细胞∶含W
染色体的卵细胞=1∶1,与父本ZZ产生的雄配子Z结合,导致后代ZW(雌)∶ZZ(雄)=1∶1,D正确。故选D。15.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A.①②B.④C.①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几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
及其特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红绿色盲、血友病等,其发病特点:(1)男患者多于女患者;(2)隔代交叉遗传,即男患者将致病基因通过女儿传给他的外孙。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其发病特点:(1)女患者多于男患者;(2)世代相
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等,其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伴Y染色体遗传:如人类外耳道多毛症,其特点是
:传男不传女。【详解】A、①中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根据系谱图②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A错误;B、根据系谱图④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B错误;C、①中双亲都正常,但他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正确;
D、根据系谱图②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根据系谱图④无法判断其遗传方式,可能为伴性遗传,D错误。故选C。16.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
的男孩。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AaXBXb,AaXBYB.AaXBXB,AaXBYC.AAXBXb,AAXBYD.AAXBXB,AAXbY【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
遗传病。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又色盲的男孩。男孩基因型为aaXbY,可以根据男孩基因型推测其父母的基因型。【详解】由题意可知: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一
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有白化病又色盲的男孩。男孩基因型为aaXbY,可以根据男孩基因型推测其父母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果蝇的灰身基因对黑身基因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基因对白
眼基因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杂交得F1,F1再自由交配得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2中会产生白眼雌蝇B.F1中无论雌雄都是灰身红眼C.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父方D.F1中雌蝇都是灰身红眼,雄蝇都是灰身白眼【答案】B【解析】【分析】
伴性遗传概念: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上和性别相关联,叫做伴性遗传。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也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详解】A、假设体色由A/a控制,眼色由B/b控制,一只纯合黑身红眼雌蝇(aaXB
XB)与一只纯合灰身白眼雄蝇(AAXbY)杂交,F1是AaXBXb、AaXBY,再自由交配,由于没有aXb的雄配子,F2中不产生白眼雌蝇,A错误;BD、F1是AaXBXb、AaXBY,都是灰身红眼,B正确,
D错误;C、F2中雄蝇的红眼基因都来自F1的母方,C错误。故选B。18.1961年首次报道性染色体为3条的XYY男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举止异常,性格多变,容易冲动,部分患者的生殖器官发育不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
种病是父方在减数分裂出现异常引起的B.亲代减数分裂Ⅰ异常导致了异常配子产生C.该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D.可以通过产前诊断对胎儿的染色体检查来预防患儿的出生【答案】B【解析】【分析】减数分裂主要
特征: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患病男子含有两条Y染色体,该病可能是父亲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形成的精子与正常卵细胞结合产生的,A正确;B、性染色体为XYY的男性患者是由基因型为X的卵细
胞和基因型为YY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由此可见,这种病是父亲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所致,B错误;C、正常男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Y,而该患者是XYY,多了一条Y染色体,因此该
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C正确;D、羊水中含有胎儿脱落的细胞,可通过羊水检查观察胎儿细胞的染色体组成,预防患儿的出生,D正确。故选B。19.枯草杆菌具有不同类型,其中一种类型能合成组氨酸。将从这种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培养基中,培养不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
,结果获得了活的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这种物质可能是()A.多肽B.多糖C.组氨酸D.DNA【答案】D【解析】【分析】基因是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详解】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而基因位于DNA上。将从
这种菌中提取的某种物质,加入到培养基中,培养不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结果获得了活的能合成组氨酸的枯草杆菌。这说明获得的枯草杆菌中含有能够控制合成组氨酸的基因,所以该物质为DNA。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在含有4种碱基的DNA区段,有腺嘌
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A.b≤0.5B.b≥0.5C.胞嘧啶为a(1/2b-1)D.胞嘧啶为b(1/2a-1)【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详解】由题意可知,
腺嘌呤a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所以该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a/b,因此胞嘧啶为(a/b-2a)×1/2=a(1/2b-1)个,ABD错误,C正确。故选C。21.DNA复制保证了亲子代间遗传信
息的连续性。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复制均在细胞核内进行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C.1个DNA分子复制1次产生4个DNA分子D.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解旋酶的作用下合成子链【答案】B【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复制时间:有丝分裂和减
数分裂间期;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边解旋边复制;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DNA复制主要
在细胞核内进行,A错误;B、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的准确性,B正确;C、1个DNA分子复制1次产生2个DNA分子,C错误;D、游离的脱氧核苷酸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合成子链,D错误。故选B。【点睛】22.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裂3次,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A.所有的大肠杆菌都含有15NB.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2C.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4D.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8【答案】C【解析】【分析】已知DNA的复制次数,求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
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或所占的比例: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2/2n。【详解】A、DNA分子是半保留方式,故
子代大肠杆菌为8个,含有亲代DNA的大肠杆菌为2个,A错误;BC、据A分析,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4,B错误,C正确;D、子代共有DNA为8个,含有15N的为2个,则含有15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4,D错误。故选C。23.科
学研究发现,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薯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因此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B.
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4种碱基对的随机排列C.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下转入了番薯细胞【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
部分基因”,说明农杆菌侵入番薯,且部分基因进入了番薯细胞;“而其遗传效应促使番薯根部膨大形成可食用部分”,说明农杆菌的部分基因在番薯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说明转入番薯的部分农杆菌的基因可以
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转入番薯的部分农杆菌的基因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即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内复制,A正确;B、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的化学本质都是DNA,都是由4种脱
氧核苷酸(或碱基)组成的,但是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B错误;C、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正确;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该过程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说明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能在自然条件
下转入了番薯细胞,D正确。故选B。24.烟草花叶病毒(TMV)和车前草病毒(HRV)同属于RNA病毒,都可以使烟草患病。将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能检测到TMV的R
NA和蛋白质B.能检测到HRV的RNA和蛋白质C.能检测到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D.能检测到HRV的RNA和TMV的蛋白质【答案】A【解析】【分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决定RNA病毒的遗传性状。蛋白质不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不能决定RNA
病毒的遗传性状。【详解】将TMV的RNA和HRV的蛋白质外壳混合后感染烟草叶片,使烟草患病。由于RNA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感染烟草时,RNA进入烟草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面,故由于RNA来自TMV,因此能检测到TMV的RNA和蛋白质,A正确,BCD错误,故选A。25.研究人员
对数千种生物的DNA碱基序列进行测定时发现,没有任何两个物种的DNA碱基序列是一样的。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A.DNA是由4种碱基组成的B.DNA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C.DNA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D.D
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答案】D【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详解】A、DN
A分子碱基种类是A、T、C、G4种,这不是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A错误;B、DNA分子空间结构为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构成DNA分子的稳定性,不是DNA具有多样性的原因,B错误;C、双链DNA分子具有碱基互补配对的特点,A与T配对,C与G配对,这不是DNA具有多样
性的原因,C错误;D、DNA的碱基对有很多种不同的排列顺序,这使得DNA具有多样性,是DNA具有多样性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选D。26.我国科学家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可
治疗血友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这项研究说明人和羊共用一套遗传密码B.该羊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C.该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D.该羊的后代也可能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答案】C【解析】【分析】将人的凝血因子基因转移到羊的受
精卵中,运用到基因工程技术,羊能分泌含人的凝血因子的乳汁,说明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涉及到遗传信息的传递、转录和翻译。【详解】A、自然界中的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A正确;B、因为该羊分泌的乳汁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说明该羊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B正确;
C、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细胞内大多数DNA主要在细胞核内,不会进入乳汁,该受精卵发育的羊的乳汁中不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C错误;D、由于将人凝血因子基因的DNA片段注射到羊的受精卵中,该羊性腺细胞含有该基因,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可能含有该基因,其后代也可
能含有人的凝血因子基因,D正确。故选C。27.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和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至少有碱基多少个?()A.1500个和1500个B.1500个3000个C.1000个和200
0个D.500个和1000个【答案】B【解析】【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
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解】基因中的碱基数目和与之对应的mRNA中的碱基数目以及翻译出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数目之间的比例关系为:DNA(或基因)中碱基数∶mRNA上碱基数∶氨基酸个数=6∶3∶1,已知一条多肽链中有500个氨基酸,则作
为合成该多肽链的mRNA分子至少含有碱基数目为500×3=1500个,用来转录mRNA的DNA分子至少要有碱基500×6=3000个,B正确,ACD错误。故选B。28.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转录和翻
译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C.遗传信息既可以从DNA流向蛋白质,也可以从蛋白质流向DNAD.在真核细胞中,染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细胞内的不同区室中进行的【答案】C【解析】【分析】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是指在细胞核中以解开的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而翻译是指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多肽链的过程。【详解】A、转录和翻译都遵循碱基互补
配对原则,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A正确;B、转录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B正确;C、遗传信息可以从DNA经RNA流向蛋白质,目前尚未发现遗传信息从蛋白质流向DNA,C错误;D、在真核细胞中,由于核膜的存在,染
色体上基因的转录和翻译是在细胞内的不同区室中进行的,D正确。故选C。29.基于对基因与生物体性状关系的理解,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B.每种性状都是由一个特定的基因决定的C.基因都
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的D.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一定相同【答案】A【解析】【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
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A、生物体的性状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另外还受环境影响,A正确;B、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可能由多对基因控制,有些基因也可能会影响多种形状,B错误;C、基因对性
状的控制途径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D、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该基因决定的性状不一定相同,另外还受环境影响,D错误。故选A。30.大豆的豆荚颜色有黑色和棕色,受一
对等位基因控制,纯合黑色大豆与纯合棕色大豆杂交,F1表现为黑色。则F1自交所得F2中黑色与棕色的比例为()A.1:1B.3:1C.15:1D.1:3【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
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详解】大豆的豆荚颜色有黑色和棕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设相关基因是A/a,纯合黑色
大豆与纯合棕色大豆杂交,F1表现为黑色,说明黑色是显性,亲本为AA×aa,子一代是Aa,F1自交所得F2中A-∶aa=3∶1,黑色与棕色的比例为3:1,B正确,ACD错误。故选B。31.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
裂过程中某时期的示意图,则该图所示的时期为()A.有丝分裂中期B.有丝分裂后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答案】D【解析】【分析】1、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2、同源染色体是指形态、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于父方、一条来自
于母方的两条染色体。【详解】该细胞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因此,该细胞所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BC错误,D正确。故选D。32.如果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当它侵染到未被标记的
细菌体内后,经多次复制,所释放的子噬菌体:A.全部含32PB.少量含32PC.全部含35SD.少量含35S【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所
学的原料均来自细菌.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子代噬菌体的DNA含有大量的31P和少量的32P,而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的均只含有32S,B正确故选B【点睛】33.真核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A.核
糖体B.内质网C.细胞核D.高尔基体【答案】C【解析】【分析】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双层膜,分开核内物质和细胞质;(2)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流;(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4)染色质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细胞核是遗传物质的贮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错误;B、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B错误;C、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真
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因此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D错误。故选C。34.决定自然界中真核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DNA分
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C.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答案】B【解析】【分析】1、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
A分子的多样性。、2、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
物质是DNA,因此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ACD错误,B正确。故选B。35.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当其遗传物质R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碱基B.核糖、含氮碱基、
磷酸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答案】B【解析】【分析】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组成单位分别为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一分子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详解】RNA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一分子的核糖
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磷酸组成。RNA初步水解产物为核糖核苷酸,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核糖、含氮碱基、磷酸,ACD错误,B正确。故选B。36.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为5′-GAATTC-3′,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
A.5′-CUUAAG-3′B.3′-CTTAAG-5′C.5′-CTTGAA-3′D.3′-CAATTG-5′【答案】B【解析】【分析】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为:A-T,T-A,G-C,C-G。【详解】某DNA片段一条链上的碱基序列
为5′-GAATTC-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则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是3′-CTTAAG-5′,ACD错误;B正确。故选B。37.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A.是DNA母链片段B.与DNA母链之一相同C.与DN
A母链互补链相同,但U取代TD.与DNA两条母链都不相同【答案】B【解析】【分析】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随着染色体的复制而完成的。的的的【详解】AB、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复制完毕,新形成的
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另一条母链相同,并不是母链的片段,A错误,B正确;CD、DNA复制时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新形成的DNA子链与DNA模板链互补,与DNA母链互补链相同,DNA中不含碱
基U,CD错误。故选B。38.DNA携带遗传信息,随机选取的两个个体有相同遗传信息的可能性极低,因此DNA可以像指纹一样用来识别身份,这种方法称为DNA指纹技术。此技术不常..应用于()A.亲子关系鉴定
B.犯罪嫌疑人确认C.糖尿病的确诊D.遇难者残骸确认【答案】C【解析】【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详解】ABD、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不同的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且每个特定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因此DNA分子具有特异性,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可用于亲子关系的鉴定、犯罪嫌疑人确认、遇难者残骸确认,ABD不符
合题意;C、糖尿病的确诊一般是检测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与DNA的指纹技术无关,C符合题意。故选C。39.在翻译过程中,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种类。密码子位于()A.基因上B.DNA上C.tRNA上D.mRNA上【答案】D【解析】【分析】有关密码子,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
把握:(1)概念:密码子是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2)种类:64种;(3)特点: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详解】密码子是mRNA上三个连续的碱基,可以决定一个氨基酸,所以位
于mRNA上。故选D。40.人体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因为这两种细胞内()A.tRNA不同B.rRNA不同C.mRNA不同D.DNA上的遗传信息不同【答案】C【解析】【分析】神经细胞和肌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
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不同细胞所含的mRNA和蛋白质有所区别。【详解】AC、神经细胞和肌细胞是细胞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中形成不同的mRNA和蛋白
质,而tRNA是搬运氨基酸的工具,不同细胞中tRNA的种类相同,A错误;C正确;B、神经细胞和肌细胞中核糖体的结构相同,即有相同的rRNA,B错误;D、同一个人的神经细胞和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两者的核遗传物质相同,因此DNA上的遗传信息相同
,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50分)41.请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20世纪60年代,有人提出:在生命起源之初,地球上可能存在一个RNA世界。在原始生命中,RNA既承担着遗传信息载体的功能,又
具有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现有很多证据支持“RNA世界论”的观点。例如,RNA能自我复制,满足遗传物质传递遗传信息的要求;RNA既可作为核糖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在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作为DNA与蛋白质之间的信
息纽带;科学家在原生动物四膜虫等生物中发现了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后,又陆续发现在蛋白质合成过程和mRNA的加工过程中均有核酶参与。蛋白质有更复杂的氨基酸序列,更多样的空间结构,催化特定的底物发生化学反应,而RNA在催化反应的多样性及效率上均
不如蛋白质。所以,RNA的催化功能逐渐被蛋白质代替。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突变。RNA还能发生自身催化的水解反应,不易产生更长的多核苷酸链,携带的遗传信息量有限。所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功能逐渐被DNA代替。现今的绝
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为遗传物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DNA不含碱基U。研究发现碱基C容易自发脱氨基而转变为U,若DNA含碱基U,与DNA复制相关的“修复系统”就无法区分并切除突变而来的U,导致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准确性降低。地球生命共同传承着几十亿年来原始RNA演
绎的生命之树,生命演化之初的RNA世界已转变为当今由RNA、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生命世界。(1)核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2)RNA病毒的遗传信息蕴藏在_________的排列顺序中。(3)在“RNA世界”以后的亿万年进化过
程中,RNA作为_________的功能分别被蛋白质和DNA代替。(4)在进化过程中,绝大多数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是:与RNA相比,DNA分子_________。a.结构简单b.碱基种类多c.结构相对稳定d.复制的准确性高(5)有人认为“生命都是一家”。结合
上文,你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请说明理由:_________。【答案】①.RNA②.碱基(核糖核苷酸)③.酶和遗传物质④.cd⑤.不认同:有的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有的生物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认同:所有生物均以核酸作为遗传物质【解析】【分析】1.RNA分为mRNA(作
为翻译的模板)、tRNA(运载氨基酸)、rRNA(组成核糖体的重要成分),此外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2.RNA结构不稳定,容易受到环境影响而发生突变。RNA还能发生自身催化
的水解反应,不易产生更长的多核苷酸链,携带的遗传信息量有限,而且DNA携带遗传信息的复制准确性高。3.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DNA是细胞生物和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核酶的化学本质是RNA。(2)RNA病毒的
遗传物质是RNA,其中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代表了遗传信息。(3)在“RNA世界”以后的亿万年进化过程中,RNA作为酶和遗传物质的功能分别被蛋白质和DNA代替,逐渐形成了由RNA、D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生命世界。(4)a.DNA分子的结构比RNA相比更复杂,而且具有双螺
旋结构,含有更多的核苷酸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a错误b.组成DNA的碱基种类与组成RNA的碱基种类数一样多,b错误;c.DNA的双螺旋结构比RNA的单链结构相对稳定,这是DNA作为遗传物质的原因之一,c正确;d.题意显示D
NA复制的准确性更高,更适合作为遗传物质,d正确。故选cd。(5)这种开放性的试题只是要求学生写出对生命的看法,哪一种看法都行,只要自己提供的生物学的论据(必须是正确的)能够支持自己的论点就行,学生可
围绕以下论点回答即可。如:不认同:有的生物以DNA作为遗传物质,有的生物以RNA作为遗传物质认同:所有生物均以核酸作为遗传物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认真读题并能提取有用的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知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回答相关的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42.水稻的
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非糯性水稻的胚乳和花粉含直链淀粉,遇碘变蓝色,糯性水稻的胚乳和花粉含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花粉经减数分裂形成,相当于雄配子。请据图回答问题:(1)该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_(2)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
两种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3)若取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蓝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_______,该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定律。(4)请写出亲本(P)的基因型(用A、a表示):非糯性____:糯性____。(5)纯
种非糯性水稻与糯性水稻杂交,子一代植株抽穗时,套上纸袋,让其自花传粉,所结籽粒中,非糯性和糯性的比例应为____,若子二代糯性水稻有120株,从理论上推断,非糯性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约_______株。【答案】(1)非糯性(2)性状分离(3)①.1:1②.基因
分离定律(4)①.Aa②.aa(5)①.3:1②.240【解析】【分析】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这种现象叫性状分离,是由于杂合子在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独立地遗传给后代。【小问1详解】由题图知,非糯性水稻自交,产生糯性和非糯性两种后代,说明非糯性是显性性状,糯性是隐性性状。非糯性亲本基因型为Aa,糯性亲本基因型为aa。【小问2详解】F1非糯性水稻自交产
生的后代中,出现糯性和非糯性水稻,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分离。【小问3详解】杂合F1在产生配子时控制糯性的基因和控制非糯性的基因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形成了2种类型的配子,比例是1:1,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如果F1的非糯性水稻的花粉加碘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呈
蓝色花粉和呈橙红色花粉的比例约为1:1,证明该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小问4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亲本(P)的基因型(用A、a表示):非糯性Aa;糯性aa。【小问5详解】纯种非糯性水稻AA与糯性水稻aa杂交,子一代植株Aa抽穗时,套上纸袋,让其自花
传粉,所结籽粒中,非糯性和糯性的比例应为3:1,子二代中非糯性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占2/3,若子二代糯性水稻有120株,从理论上推断,非糯性水稻中不能稳定遗传的植株约120×3×2/3=240株。【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难点是显隐性状的判断和基因分离定律的验证。对于显性性状
的判断方法、性状分离的概念和基因分离定律的内容和实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43.下图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请回答问题:(1)图中进行有丝分裂的是____,进行减数分裂的是____。(2)C细胞的名称是____,A所示的细胞处于____分裂的
____期。(3)图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____;染色体数与DNA含量之比为1∶1的是____,为1∶2的是____;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4)该动物体细胞内有____条染色体。【答案】(1)①.AD②.BC(2)①.初级精母细胞②.有丝③.中(3)①.AC②.BD
③.AC④.B(4)4##四【解析】【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两侧;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
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小问1详解】A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B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D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
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所以图中进行有丝分裂是AD,进行减数分裂的是BD。【小问2详解】图为某雄性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C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两侧,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所以C细胞的名称是初级精母细胞;A细胞含有
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小问3详解】BD细胞无染色单体,一条染色体含1个DNA,染色体数与DNA含量之比为1∶1,AC细胞中一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染色体数与DNA含量之比为1∶2。根据(1)可知,没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B。【小问4详解】由题图D可
知,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是8条,有丝分裂形成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4条。44.下图表示与遗传物质相关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由②到①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期。(2)请按照自上向下的顺序写出⑤中碱基的序列___
_________。(3)DNA分子复制时,图中④处____________(化学键名称)发生断裂。A与T碱基数量相等,G与C碱基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_________________原则。(4)图中③的骨架是磷酸基团和______________交替连接。除了①,DN
A还分布于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该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如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染色体②.前③.TAC④.氢键⑤.碱基互补配对⑥.脱氧核糖⑦.的线粒体和叶绿体⑧.7a/2-7m【解析】【分析】本题以“与遗传物质相关结构的示意图”为主线,,考查学生对细胞的有丝分裂、DNA分子的结构及其复制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
识图分析能力。由图示信息,准确明辨①~⑤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质、DNA分子、氢键和脱氧核苷酸链是解题的关键。【详解】(1)图中①表示染色体,②为染色质。由②到①的过程为染色质丝螺旋缠绕、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的过程,发生在细胞分裂的前期。(2)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⑤
中碱基的序列自上向下的顺序是TAC。(3)DNA分子复制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解旋,此过程导致图中④处的氢键发生断裂。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
氢键连接成碱基对时的一一对应关系,即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可见,A与T碱基数量相等,G与C碱基数量相等,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图中③为双螺旋的D
NA分子,其骨架是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DNA除了分布在①所示的染色体上外,还分布于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5)已知该DNA分子共有A+T+G+C=a个碱基,其中C=m个碱基。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在该DNA
分子中,C=G=m个,A=T=(a-2m)/2个。1分子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和1分子胸腺嘧啶组成,因此该DNA分子共含有(a-2m)/2个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如该DNA分子连续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23-1)×(a-2m)/2=7
a/2-7m个。【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DNA分子的结构与分布、DNA分子的复制过程、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含义等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和从图示中提取的有效信息对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解答。45.细胞适应氧气供应变化有一套机制。当细胞缺氧时,
缺氧诱导因子(HIF-1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一种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蛋白质激素);当氧气充足时,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调节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1)编码EPO
基因的表达需要经过遗传信息的____和____两个过程,在形成mRNA分子时,模板中的一段DNA会与____酶结合,使双链解开,然后以____为原料来进行合成。(2)红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其与基因的表达调控有关。据图推测,HIF-1α是
一种____(DNA复制/转录)调节因子,当氧气充足时,EPO合成数量____,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生物进入高海拔地区缺氧环境中,细胞中的一个编码EPO基因的mRNA分子会结合多个核糖体,利于____,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答案】(1)①.转录②.翻译③.RNA聚合
酶④.4种核糖核苷酸(2)①.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②.转录③.减少(3)短时间可以合成大量的EPO【解析】【分析】当细胞缺氧时,HIF-Iα与ARNT结合,通过调节基因表达促进EPO的生成,使红细胞数量增加,以运输更多氧气;当氧气充足时,HIF-1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小问1详解】基因的表达包括转
录和翻译两个过程。DNA转录时,RNA聚合酶与DNA的模板链结合,使双链解开,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细胞中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供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分子。【小问2详解】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
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缺氧诱导因子(HF一1α)与芳香烃受体核转位蛋白(ARNT)结合,调节基因的表达,由图可知,HIF一1α是一种转录调节因子。当氧气充足时,HF一lα羟基化后被蛋白酶降解,EPO合成数量减少。【
小问3详解】细胞中的一个编码EPO基因的mRNA分子会结合多个核糖体,称为多聚核糖体,其意义在于短时间可以合成大量的EPO,提高翻译的效率。46.某种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和紫红色四种已知花色由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其控
制色素合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备注:当B、b同时存在时,既能合成紫色素,又能合成红色素;当细胞中同时含有紫色素和红色素时花色为紫红色:不考虑交叉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母本____(需要/不
需要)去雄,套袋的目的是____。(2)基因型AaBb植株的花色是____,其自交后代(F1)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由此____(能/不能)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①若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F1)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请在答题卡“基因位置关系
1”的图示中标出B、b基因的位置____。②若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F1)中有一半是紫红花植株,说明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还有两种类型。请依据F1的表型及其比例进行分析,并在答题卡“基因位置关系2”和“基因位置关系3”的图示中标出
B、b基因的位置____。若F1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紫花:紫红花:白花=1:2:1,则为基因位置关系2,其中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若F1的表型及其比例为____,则为基因位置关系3。【答案】(1)①.不需要②.防止外来花粉干扰(2)①.紫红色②.1/4③.不能(3)①.紫红花∶紫花∶红
花∶白花=6∶3∶3∶4②.③.④.AABB⑤.红花∶紫红花∶白花=1∶2∶1【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植物花的颜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细胞代谢途
径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BB,紫红花为A-Bb,aaB_、aabb开白花。【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该植物为雌雄同株异花,所以进行杂交实验,母本不需要去雄;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干扰实验结果。【小问2详解
】基因型AaBb植株既能合成紫色素又能合成红色素,故花色是紫红色,不管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还是完全连锁遗传,其自交后代(F1)中白花植株(aa)所占比例均为1/4,因此不能判断两对基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小问3详解】①根据细胞代谢途径可知,红
花的基因型为A-bb,紫花的基因型为A-BB,紫红花为A-Bb,aaB_、aabb开白花,因此若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F1)的表型及比例为紫红花∶紫花∶红花∶白花=6∶3∶3∶4,是9∶3∶3∶1的变式,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即该植物花的颜色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位于
非同源染色体上,B、b基因的位置如图②若AaBb植株的自交后代(F1)中有一半是紫红花植株,说明两对基因连锁遗传,则A、a和B、b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有两种类型,如图所示。若F1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紫花AABB:紫红花AaB
b:白花aabb=1:2:1,则为第一种类型,即A与B连锁,a与b连锁,其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A与b连锁,a与B连锁,则其自交后代中红花AAbb:紫红花AaBb:白花aaBB=1:2:1,对应第二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