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 修辞立其诚.docx,共(7)页,318.263 KB,由小赞的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aefd3737ee5f57d512e0b0d673fa8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4课修辞立其诚“修辞立其诚”是孔子在《周易·文言传》中的一句话,虽然其内涵有多种解说,尚无定论,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求修辞者持中正之心,怀敬畏之情,对自己的言辞切实承担责任,采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简而言之,就是怀真
诚之心,发出来自心灵的声音,讲真话。一个真字,看似简单,却万般艰难。真,是文章根本,亦为文章灵魂。文化传承与理解——知识积累,素养提升文学常识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生平: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3
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成就:张岱年先生是我国现代
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著作等身,有极高的造诣和广泛的建树。代表作品:《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林评儒》《文化与哲学》。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92年,当时,中国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然而人心浮躁,甚至一些学者、文人也因生活所需,急功近利,
言辞浮夸。有感于此,张岱年先生写了《修辞立其诚》一文,呼吁为人、作文都要“立其诚”。相关知识《易传》《易传》是一部古代哲学伦理著作,是诠释《周易》的经典著作。由于《周易》经文深奥简古,春秋时期的学者阅读起来已感到十分吃力,于是,解释《周易》经文的文字开始出现,历史上称为《易传》。《易传
》由七篇文章构成。这七篇文章是:《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三篇各分上下,加上另外四篇合成“十翼”。“翼”是“羽翼”的意思,有“辅助”之义。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科学
同思想自由是不可分离的。——张岱年科学进步与经济发展是不可分离的。——张岱年真是认识的价值,善是道德的价值,美是艺术的价值。我认为“真、善、美”三者,可称为“最高价值”。——张岱年无理想的人,就没有与环境搏斗之勇气。唯理想能鼓舞人的精神,能坚定人的意志,能使人面对逆
境而无所惧。——张岱年语言建构与运用——新知预习,语言构建作业时间:20分钟1.识记字音曲学阿.世哗.众取宠顺风转舵.载记载.怨声载.道2.识记字形sǔn益功xūnyǔn落biàn证法biàn子分biàn3.词义辨析(1
)曲解·误解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实或别人的原意(多指故意地)。误解:理解得不正确;不正确的理解。相同点:二者都有“解释得不正确”的意思。不同点:“曲解”,多指故意错误解释,以利于自己的某种需要,即明知不是这样,偏要说成这样。“误解”,一般
是因无意的错误理解而造成的误会。此外,“误解”可以用作名词,而“曲解”只能用作动词。例句:①不是文件规定不明确,而是你文件,想要提早退休。②他没听清我的话,了我的意思。(2)违反·违犯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则、规程等)。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等)。相同点:二者都有“不符合”的意
思。不同点:“违反”指没有按照法则、规程等去做,造成的后果一般比较轻微,对社会没有较大的危害,处罚的手段也相对较轻。“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已构成了对社会较大的危害,处罚的手段也相对较重。例句:①课堂
纪律。②严惩党纪国法者。4.词语积累(1)经师:(2)曲学阿世:(3)顺风转舵:思维发展与提升——合作学习,疑点探析1.《修辞立其诚》一文多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试举例并说明其作用。答:2.为什么说《修辞立其诚》这篇文章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答:3.(观点争鸣)古
人曾言:“为人要直,为文要曲。”而《修辞立其诚》强调作文、为人都要说真话、讲实话。两者在“为文”的要求方面是否矛盾?你怎么看?答:审美鉴赏与创造——素材积累,读写迁移素材这样积累修辞立其诚是《易传》的美学观点。修辞,建立言辞。诚,思想诚正。意为建立言辞以表现自己的美好品德。《乾
卦·文言》:“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认为“进德”与“修辞”相较,应首先“进德修业”。然后才是“修辞立其诚”。“修辞”是为了“立诚”,“立诚”乃是“修辞”好坏的标准。春秋时已
将“立德”看得重于“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豹闻之,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列在“不朽”之首,认为“立言”要受到“立德”的影响。“言”“辞”是传达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的差异,必影响
言辞的表现,形成言辞的优劣。《周易·系辞下》:“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要建立好的言辞,需有好的思想品德。这种将言辞的建立与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成为中国美学史上文品与人
品相统一的传统思想。另一方面,又认为言辞对于德业也有重大影响。《系辞上》:“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故“修辞”可达到“立诚”之目的。素材这样运用表达当守正,修辞立其诚石羚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一些个性十足的表达方式在网络上层出不穷
,折射出年轻网民活跃多样的思想观念,与他们求新求变的特点互为表里。但近来,所谓“跪求体”“哭晕体”在一些网络媒体的标题、正文中频频出现,其浮夸荒诞的文风,却令不少读者感到不适。“跪求”“哭晕”本是形容急切心态和忧伤情绪的网言网语,却成为少数网站、微信公众号制
作标题的“口头禅”。一款“炫酷”的国产LED电风扇发售,“老外纷纷跪求购买链接”;央行公示百行征信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有人却哭晕在厕所”……如果说这样的标题只是夸大其词,那么,某国遭遇金融风暴而“跪求中国伸出援手”等内容则纯属子虚乌有。有网友说:“跪求体”“哭晕体”
横空出世,配合“惊天一响”“全球震惊”等词语,感觉假得不能再假了。部分媒体行文浮夸,背后是“眼球情结”在作祟。修饰文辞,创新表达无可厚非,但裁剪素材、哗众取宠,则少了一份真诚,也容易助推谣言肆虐。当网络流量与广告收益挂钩,“眼球情结”就与“营销心态”结成了同盟,
于是,一些新闻信息产品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唯“买家”需求马首是瞻。长此以往,忽视了多方求证、核查事实的基本功,难免出现漏洞;而一旦为了抓眼球不择手段,记录历史、传播价值等媒体责任更无从谈起。“文变染乎世情”,一个时代的文风与社会风气相互作用。汉初文章质朴畅达、经世致用,折射出开明务实
的治世风貌;为扭转晚唐“俪偶章句”的浮靡,古文运动开启了中国散文的又一高峰;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文章摆脱空洞抽象,“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全党文风焕然一新。而当下,祛除媒体
报道里的浮夸风、标题党,让沾泥土、带露珠的文字喷涌而出,网络环境才会风清气正。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
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不管在什么时代,持中守正、推陈出新,都是最重要的文风。一方面,媒体人应转换“声道”,掌握互联网语言,强化互联网思维。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创新表达语态,《快看呐
!这是我的军装照》《中国一分钟》等产品迅速“刷屏”“圈粉”无数,靠的正是对互联网规律的洞悉。另一方面,也不要把制造噱头当成传播规律,盲目跟风。用各种招式吸引受众固然重要,但能真正赢得读者的,是权威的信息、理性的观点、真诚的写作。曾经,读者反感“裹脚布”式的八股文
章和“板着脸说话”的态度。现在,一些网络媒体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人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选自人民日报)书声琅琅—
—由此及彼,拓展视野爱智张岱年阅读提示这篇文章,张岱年先生通过西方哲学和中国传统哲学的对比,提出“爱智”是一切哲学的根本性质。真正的哲学家,无论什么流派,莫不真切地爱智。同时作者对“爱智”的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学子治学
的态度和方法。原文爱智即对智慧发生爱慕之情,追求不已,以之为生命,即为之牺牲,亦在所不惜。爱智,是古希腊文中哲学的本义,然实亦是一切哲学之根本性质。我们想知道哲学的含义,实莫若吟味“爱智”二字。爱智即对智慧发生爱慕之情,追求不已,以之为生命,即为之牺牲,亦在所不惜。孔子言“朝闻道,
夕死可矣”;苏格拉底自称无知,而不惜为真知而死。这都是爱智之典型。荀子之言“解蔽”,亚里士多德之所谓“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也都是爱智之表现。真正的哲学家,莫不真切地爱智。哲学派别极多,各家面目迥异,然均不违乎爱智。即如庄子,虽尝以知为凶器,但亦极力求真知。哲学家因爱智,故决不以有知自炫
,而常以无知自警。哲学家不必是世界上知识最丰富之人,而是深切地追求真知之人。哲学家常自疑其知,虚怀而不自满,总不以所得为必是。凡自命为智者,多为诡辩师。爱智,换言之,即对事物“深察不已”,察而又察,不以已察者为满足,而更审察之。惟其为深察不已,故或欲深
入实际,不以表面的知识自满;或欲审勘,衡量一切科学之根本假设,厘清一切科学之根本概念与命题。深察不已,即察而复察其察,这就产生了知识论,古代哲人对此作了长期探索。博若德(C.D.Broad)分哲学为二种:玄想哲学与批评哲学。此二种哲学的性
质虽不相同,但亦有共同之点,即均有深察不已的表现。玄想哲学欲深入客观实在,其目的在于“究其极以通万殊”,不以表面的部分的知识为满足,而欲考察客观实在于其全体。批评哲学则以为只凭思辨不足以深勘实相,故以深勘实相之事让于实验科学,而自以衡核科学之根本概念为任务。二者固同出爱智一念,而衡核一切科
学之根本概念,更表现了深察不已之精神。哲学是爱智,故只要人类爱智之心不亡,则哲学必然不亡。世界之事物,繁赜至极,总常有具体科学所未及探索的问题,此种问题亦即哲学所取而讨论的。此种问题常有,故哲学常有。常人如发生真切爱智之心,便会对哲学
问题发生兴味。科学家如作进一步的深察而注意根本究竟的问题,便会成为哲学家。爱智固是一切哲学之根本性质,但哲学家亦常有部分地违此性质者,常变爱智为炫智。在爱情上,常由爱而转为占有;哲学家之爱智亦然,常由爱智转而为占有智,自谓惟彼研究所得为真知,其他一切俱非真知,惟
他一人是真知之占有者。更有偏好立异者,以建立独特系统为能事,殚精竭思,惟求自异于众,而不肯承受他人已经发现之真理。实则诚如庄子所说:“以出乎众为心者,岂出乎众哉”?我国二千年来哲学进步之迟缓,由于各哲学家不能纯以爱智为心者不少。此实今后治哲学者之所当戒。哲学之进步,系于哲学家爱智之程度。
哲学家们能纯乎爱智,则哲学进;哲学家们不能纯乎爱智,则所言常只是戏论。(民国二十二年九月二日)本文来源:《张岱年学术论著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课修辞立其诚语言建构与运用1.答案:ēhuáduòzǎizài2.答案:损勋陨辩辫辨3.答
案:(1)①曲解②误解(2)①违反②违犯4.答案:(1)旧时讲授经书的教师。(2)指以不正当的学说迎合世人。(3)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多含贬义)。也说随风转舵。思维发展与提升1.答案:文章开篇引用《易传
·文言》中的“修辞立其诚”这句话,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七段引用《管子》书中《心术上》的“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论证认识客观世界要舍弃自己的主观偏见,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第九段引用《汉书·儒林传》中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所说的“务
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告诫人们不要说假话以讨好于时尚。引用古言,既充分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又使文章内容丰富,增添了文章的文化韵味。2.答案:文章在强调为人、作文要“真”的同时,直指社会现实:一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造成了人心的扭曲,使
得人们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说真话、不讲实话;二是当今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使得人们忽略了客观真理。文章对这两个方面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因此体现了深刻的现实意义。3.答案:观点一不矛盾。“为文要曲”中的“曲”侧重指文章的外在形式,如构思、选材、立意、语言等,如情节曲折、谋篇曲折、立
意曲折、善用曲笔等;而《修辞立其诚》中强调为人、作文要说真话、讲实话,侧重指文章的内容,强调文章的内容要真实,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曲”的形式有时反而会更有助于表达“真”的内容。观点二矛盾。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言为
心声”,文章有时候能如实地反映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品德修养。一个正直的人,其文会充溢着浩然之气;反之,一个虚伪的人,其文会出现假话连篇的情况。因此,“为文要曲”和强调作文要说真话是相互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