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八上第2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2期)-2021年中考历史真题按单元与题型划分合集(八年级上册部分)(原卷版).doc,共(10)页,867.517 KB,由管理员店铺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doc5u.com/view-7ab6462fbdccf9fb5386ff16d31514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八上第2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02期1.(2021年北京中考真题)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30多年的努力,清政府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在这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批近代知识分子却认为西方的技术与制度是统一的,因此他们介绍西方的法律和制度,呼
吁从制度上进行变革。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C.洋务运动、维新变法D.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2.(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19世纪60至90年代的中国,曾出现一场以“自强”、“求富”为旗号向西方学习的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这场运动是A
.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3.(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近代中国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导致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2021年黑龙江龙东农垦森工中考真题)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义和团运动5.(2021年福建中考真题)到19
世纪80年代,清政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等海军。南洋水师起步较早但发展缓慢,北洋水师连续多年无法添置新的舰船。这说明了当时A.洋务运动成效显著B.自强求富已经实现C.海军建设步履艰难D.军队改制全盘西化6.(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1894年外国在华产业资本
约为0.54亿元,为中国产业资本的1.5倍;到1911年外国在华企业投资约为20亿元,以高出数倍的绝对优势对中国资本形成巨大的压力。由此可见A.中国经济命脉被列强控制B.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选择题2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清朝对外贸易发展迅速7.(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120
年前,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额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重、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灾难的《辛丑条约》。此条约的签订标志着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C.中国半殖民
地化程度大大加深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8.(2021年广西百色中考真题)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人们认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变革无法挽救民族危亡。此时,一群举人冲破长期沉闷局面,掀起一场救亡图存运动,迈出了中国政治近代化的第一步。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
.新文化运动9.(2021年广西梧州中考真题)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为此洋务派A.开办新式学堂B.创办军事工业C.建立新式海陆军D.创办民用工业10.(2021年广西玉林中考真题)下边示
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A.陈化成力战英军B.左宗棠收复新疆C.义和团抗击联军D.聂士成天津殉国11.(2021年河南中考真题)《辛丑条约》规定凡是有义和团活动的地方,停止科举考试五年;规定条约内容及附件都要以
皇帝的名义在全国各地张榜公布,以警告全国官民。这反映了列强企图A.划分“势力范围”B.增设通商口岸C.废除科举制度D.进行心理征服12.(2021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1898年,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商鞅变法313.(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赫德于1898年10月24日在《致马士函)中说:“皇帝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他的顾问康有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经验,简直是以好心肠扼杀了进步’他们把足够九年
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内都填塞给它吃了。”赫德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B.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且急于求成C.顽固守旧势力过于强大D.将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光绪帝身上14.(2021年江苏宿迁中考真题)
“这一条约的签订,侵略者就可以对清政府随时军事控制,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这一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5.(2021年内蒙古包头、巴彦淖尔中考真题)表1可以用来说明,维新变法运动表1维新运动期
间维新派的活动A.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B.学习了西方科学技术C.促进了思想启蒙D.抨击了封建道德16.(2021年青海中考真题)学习历史可以知往鉴今。1901年当丧权辱国的某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
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该条约是A.《瑷珲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7.(2021年山东聊城中考真题)清廷称其“战平发捻诸匪,厥功甚伟”,尤其称其在庚子事变中通过外交斡旋,力保清廷不灭的功绩。谭嗣同称其“办洋务至精至当,惜晚节不终”。此人应是
A.林则徐B.严复C.李鸿章D.康有为18.(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辛丑条约》规定:“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按照诸国酌定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从该规定可以看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名称及地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帝国主义列强的
决定B.清朝政府的自身需要C.中国对外贸易的要求D.“六部”已经无足轻重19.(2021年四川眉山中考真题)19世纪末,日本总领事大越成德通知在沪日侨中妇婴撤回国内,男子则“安分自守,不准出门,不准众人聚集。”
于是日本寓沪侨民纷纷乘船回国。与此有关的事件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C.卢沟桥事变D.八一三事变20.(2021年湖北鄂州中考真题)“时代的一粒灰,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4100多年前的“庚子赔款”就是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一座大山。与“庚子赔款”相关的
那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是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21.(2021年四川甘孜中考真题)一位史学家说:“它们没有开展任何
仿效西方制度和文化的尝试,自强的努力仅仅触及了现代化的表皮。”这位史学家评价的事件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2.(2021年四川甘孜中考真题)1895年春,数百名汇聚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
废除条约、迁都内地、推行变法。他们要求废除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3.(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下列示意图展示了近代以来两次列强侵华战争后通商口岸地理位置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A.外
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人到中国腹地B.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中国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1.(2021年黑龙江龙东中考真题)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信息
。(1)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2)标志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是________(3)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_________填空题52.(2021年吉林中考真题)列举下列战争中的战
役各一例。(1)甲午中日战争——(2)北伐战争——(3)人民解放战争——1.(2021年黑龙江龙东农垦森工中考真题)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1)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次农民战争。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2)《马关条约》使中国完
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章西女王和圣马丁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4)莫斯科保卫战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1.(2021年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判断题材料题6材料一: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连横《台湾通史》材料二:从18
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蹒跚地走入了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随
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加紧了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普遍反抗。19世纪,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继爆发波澜壮阔的反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由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
张引起的,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世界各国人民的同仇敌忾和英勇奋战,是战胜德、意、日轴心国的重要保证。——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材料一中“贵国”指的是哪国殖民者?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位民族英雄从其手中收复了台湾?(2)阅读材料二并结
合所学知识,请问哪一西方列强在1840年将炮口对向中国?该国通过哪条约“合法”侵占了香港岛?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新增了什么方式来榨取中国?哪-条约的签订驱使近代中国社会完全“脱出常轨,改道变形”?(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问哪位历史人物和圣马丁起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在1857年爆发的印度民族大起义中,壮烈牺牲的印度女英雄是哪位?(4)阅读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开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事件。日军什么军事行动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反法西斯统战线”的建立与哪一部文件的签
署有关?(5)通过上述材料分析,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2021年黑龙江龙东农垦森工中考真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他是西汉著名史学家,从小勤奋好学,
饱读书籍。他立志继承父亲遗志撰写史书,用十多年的时间写出了不朽的历史巨著。——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1)(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这部不朽的历史巨著是?材料二:梁启超,广东新会人。自幼聪明好学,有“神童”之誉。11岁中秀才,
16岁中举人,18岁入万木草堂,……25岁时,到长沙主讲时务学堂。——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2)梁启超与康有为发起的哪一事件,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7材料三: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人类社会青
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列宁参加革命活动时只有17岁,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时是18岁……——摘自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4)这一伟大构想成功实现了港澳回归。2
021年是澳门回归多少周年?3.(2021年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材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材料二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
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材料三如图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是哪一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的表现?这条约中哪项内容表明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最大影响是什么?(2)材料二中“会议签订了
一个公约”指什么?这次会议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哪些地区的关系?巴黎和会和这次会议重建的战后国际秩序是什么?(3)材料三中图一内容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图二展示的历史场景发生于哪一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我国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2021年吉林
中考真题)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8材料一:鸦片战争后签订的条约,打破了以往清帝国的“天朝"体制,开始形成不对等的中外关系,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这给中国带来诸多严重的灾难。材料二:与新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
长图材料三: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1)材料一中“中国逐渐进入条约时代“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写出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条约名称。(2)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二中的数据变化反映出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写出一项这一时期我国的外交成就。(3)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哪一外交成就?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哪一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4)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请写出影响国家外交发展的主要因素。5.(2021年新疆、建设兵团中考真题)
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被迫敞开国门,接受西方的商人、传教士、领事和炮舰。这两个远东国家都受到了根本的影响,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摘编自斯塔夫理阿诺
斯《全球通史》(1)为应对“被迫敞开国门”,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政府各采取了哪一举措?中国的举措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什么?材料二斯大林等苏联领导人认为,苏联经济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落后,苏联应该摒弃资本主义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苏联的工业化速
度引起全世界的关注。——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苏联选择的“工业化道路”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当时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什么?9材料三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3)僵化了的“苏联的模式”造成了怎样的结局?中国“改革"之后,探索的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是什么?6.(2021年无锡中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
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瑰,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1925年作)(1)材料中的“郑氏”是谁?(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台湾和祖国母亲分离的原因。材料二2021年3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经表决,全票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利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荆行政区行
政长官的产生办法》、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春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册件二:春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弥补选举制度漏洞,确保“爱国者治港”,只有把“爱因者治港”切实落到实处,“一国两制”方针才能真正重新出发。——综合于(人民日报》
(3)“一国两制”的方针是谁创造性地提出的?(4)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一国两制”方针对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所起的巨大作用。7.(2021年广西贵港中考真题)一个国家面临巨大压力挑战的时候,往往会做出改变现状的努力。阅读下列材
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汉学家芮玛丽在《同治中兴》一书中评价中国近代某--历史事件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但由于19世纪60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逃生,再延续了60年。”材料二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首次将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指
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是自然界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激励国人保种自强,变法维新,为变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摘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材料三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决定中国命
运的关键抉择……为计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从人民生活水平来看,广大老百姓希望尽快发展经济,解决温饱问题,改变长期缺吃少穿的局面。——摘编自李忠杰《改革开放关键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通览》材料四10年份农业总产值(亿
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78年1397133.61990年7662.1686.32000年24915.82253.42017年109331.713432.4——摘自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1)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指出当时中国面临的巨大压力分别
是什么?(2)材料一中“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是指什么?材料二中,严复“将进化论学说引进中国”的意图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依据材料四,简要说明改革开放的成效。(注意史论结合)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举措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当国家遇到压力挑战的时候,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